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艳艳 王雅杰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胃癌的危险因子,也与胃外许多疾病有关。随着2个幽门螺杆菌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和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免疫学、基因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已渐成为研究热...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胃癌的危险因子,也与胃外许多疾病有关。随着2个幽门螺杆菌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和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免疫学、基因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已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学检查 基因学检查 蛋白质组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44所医院部分生化检验指标飞行检验结果分析与思考
2
作者 张国军 李虓 +7 位作者 吕虹 赵一鸣 王平 方芳 周亚莉 段杰 邱大龙 康熙雄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48,共2页
就医成本过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不同医院间检验结果的相互不承认(或不信任)而导致的重复检验.是就医成本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此.在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下.成立... 就医成本过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不同医院间检验结果的相互不承认(或不信任)而导致的重复检验.是就医成本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此.在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下.成立了北京市卫生局检验项目质量网络体系.旨在保证各个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检验结果的体系内的互认。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以“飞行检验”的方式进行了初步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生化检验指标 飞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光辉 张国军 +4 位作者 张建坤 李方强 张艳 唐明忠 康熙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建立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多指标线性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某院细菌性脑膜炎(226例)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255例)的14项实验室检查,将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 0. 7... 目的建立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多指标线性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某院细菌性脑膜炎(226例)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255例)的14项实验室检查,将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 0. 7的项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线性判别模型。选取26例脑膜炎患者的数据,验证判别模型的判别能力。结果两组脑膜炎患者11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其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C-WBC)、脑脊液葡萄糖浓度(C-Glu)、血葡萄糖浓度(B-Glu)、脑脊液血糖比例(C/B-Glu)及脑脊液乳酸(C-Lac) 5项指标的AUC均>0. 7。通过线性拟合获得判别模型:Y=-0. 268×C-Glu+0. 127×B-Glu+0. 24×C-Lac-0. 722×C/B-Glu+0. 00000638×C-WBC-0. 866,拟合5项指标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ROC曲线AUC为0. 907,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 80. 0%。26例脑膜炎患者的数据验证判别模型效果,结果显示,模型判别的准确率与特异度均较高(90. 0%、81. 2%),一致率达84. 6%。结论利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有效地区分细菌性脑膜炎与无菌性脑膜炎,更好地解决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细菌性 诊断模型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检测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的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岳秀玲 李玉文 +3 位作者 周金 马骏龙 张时民 丛玉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应用UF-100检测北京地区健康人群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658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243人,女性3344人,年龄为1~92岁)随机中段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 目的:应用UF-100检测北京地区健康人群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658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243人,女性3344人,年龄为1~92岁)随机中段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及管型数。结果: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12岁以下组除外)、白细胞、上皮细胞检测结果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检测结果男女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检测结果男性12岁以下与19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年龄组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皮细胞检测结果男性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5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2岁以下及56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检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RBC、WBC、EC与性别、年龄有关,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男女性别之间、年龄之间生物参考范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参考值 尿液有形成分 UF-100 尿液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在部分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燕 黄泽玉 +2 位作者 王苏平 王雅杰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含量的变化,探讨ADA辅助部分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以过氧化物酶法检测201例良、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症、脑梗塞、脑积水、动脉血管瘤、病毒性脑膜炎、脑出血、脊髓瘤等9组不同神经... 目的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含量的变化,探讨ADA辅助部分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以过氧化物酶法检测201例良、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症、脑梗塞、脑积水、动脉血管瘤、病毒性脑膜炎、脑出血、脊髓瘤等9组不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24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ADA水平,并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方法将对照组和9组不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神经系统不同疾病组血清A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系统疾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脑梗死组外,其他各组脑脊液A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各组之间脑脊液ADA含量比较,颅内恶性肿瘤组AD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多发性硬化症组与脊髓瘤、脑膜炎和脑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DA检测对于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无诊断价值。脑脊液中ADA含量检测可以辅助颅内良、恶性肿瘤、脑积水、多发性硬化症、脊索瘤、脑膜炎和脑出血等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但不是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脑脊液 腺苷脱氨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对肝细胞癌进展和化疗耐药的影响
6
作者 霍怡杉 李大伟 +4 位作者 段相冰 马玉玉 张国军 张凯楠 马秀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92,共8页
目的探究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检索并分析GINS1在HC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17年5月—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 目的探究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检索并分析GINS1在HC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17年5月—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HCC患者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NS1在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GINS1表达水平与HCC临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GINS1在HCC细胞系Huh7、Hep3B、Li-7、MHCC97H和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中的表达差异。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株及其阴性对照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使用奥沙利铂处理细胞以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构建裸鼠负瘤模型,观察GINS1敲低对HCC体内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通路和JAK/STA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加入Notch受体激动剂Jagged-1处理细胞,分析GINS1与Notch/JAK/STAT通路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GINS1在HCC患者、HCC组织和HCC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P值均<0.05)。GINS1表达水平与HCC临床TNM分期正相关(r=0.822,P=0.01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均降低(P值均<0.01),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强(P<0.01)。与对照组裸鼠相比,GINS1敲低导致裸鼠形成的肿瘤质量和体积均受到显著抑制(P值均<0.00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在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内,Notch1、Notch3、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JAK2和STAT3总体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Jagged-1处理后,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均有所增加,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有所减弱,p-JAK2、p-STAT3水平升高(P值均<0.05)。结论GINS1在HCC中表达上调,并且能够通过Notch/JAK2/STAT3通路促进HCC进展和肿瘤细胞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复合物 肝细胞 抗药性 肿瘤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全国现代免疫诊断方法暨高通量检测技术临床研究发展论坛”纪要
7
作者 张国军 吕虹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免疫诊断试剂 高通量检测 诊断方法 临床研究 检测技术 论坛 CT临床应用 会议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医疗器械植入患者脑脊液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感染诊断值的确定与临床意义
8
作者 郭雷涛 耿荣华 +1 位作者 曲芬 张国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是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最常见的分离菌,研究医疗器械植入患者脑脊液分离CoNS的真感染率,并寻找区分CoNS的感染和污染的实验室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 目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是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最常见的分离菌,研究医疗器械植入患者脑脊液分离CoNS的真感染率,并寻找区分CoNS的感染和污染的实验室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71例,均行医疗器械植入后感染CoNS者,采用传统脑脊液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按专家共识标准分CoNS感染组与污染组,利用统计学的t检验和u检验比较判断感染组与污染组的9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AUC,得出最佳分界值及相应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等。结果共收集238例纳入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医疗器械植入后患者脑脊液培养CoNS阳性71例,其中真感染34例,污染37例,真感染率为47.89%。感染组与污染组的其他实验室感染指标包括脑脊液培养报阳时间(h)[16.68(11.94,24.33),30.00(16.56,34.80),Z=-2.781,P=0.005]、脑脊液葡萄糖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比值(0.41±0.15,0.57±0.15,t=-3.991,P=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6)/mL)[71.00(19.00,451.00),10.00(4.50,92.50),Z=-2.867,P=0.004]、脑脊液葡萄糖浓度(mmol/L)[2.66(1.81,3.46),3.19(2.66,4.01),z=-1.994,P=0.046]、血葡萄糖浓度(mmol/L)[5.81(5.28,6.64),5.09(4.84,6.19),z=-2.644,P=0.008]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脑脊液培养报阳时间和脑脊液葡萄糖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比值的AUC均大于0.7,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9.76 h和0.54,敏感性分别为96.2%和90.6%,特异性分别为56.2%和68.2%,脑脊液培养报阳时间+脑脊液葡萄糖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比值联合检测的AUC大于0.8,诊断效能最好。结论医疗器械植入患者脑脊液分离CoNS的真感染率为47.89%;临床诊治需综合其他感染指标,脑脊液培养报阳时间和脑脊液葡萄糖浓度/血葡萄糖浓度比值联合检测可作为鉴别感染与污染的较好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医疗器械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之间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84
9
作者 周健 吕虹 康熙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CYP2C19)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并考察性别、年龄(18~80岁)和体重指数对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83名(126名男性,157名...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CYP2C19)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并考察性别、年龄(18~80岁)和体重指数对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83名(126名男性,157名女性;年龄18~80岁,体重指数:17~31)中国汉族健康人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一共检测到CYP2C19的六个不同基因突变型,野生型纯合子CYP2C19*1/*1占42.4%(120/283),CYP2C19*2和CYP2C19*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2%和6.7%,14.2%(40/283)为CYP2C19的慢代谢基因型。126名男性中,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8.2%和5.2%;157名女性中,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9.9%和8%。18~45岁年龄组,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8.1%和6.6%;大于等于45岁年龄组,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9.9%和6.8%。体重指数小于25,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31.1%和6.6%;大于25,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2.7%和7.0%。结论: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人群中,CYP2C19*2和*3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发生频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初步推断,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可能不是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志忠 丁秀荣 +2 位作者 袁宝军 石峻 康熙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39例颅咽管瘤患儿和5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IL-6、IL-8、MIP-1α浓度。结果:颅咽管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儿血清IL-6、IL-8、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39例颅咽管瘤患儿和5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IL-6、IL-8、MIP-1α浓度。结果:颅咽管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其中MIP-1α浓度变化最为显著。颅咽管瘤复发组血清MIP-1α浓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而IL-6、IL-8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肿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变化与颅咽管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可能相互关联,共同调节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儿童 炎症因子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P450 2D6遗传多态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健 康熙雄 +3 位作者 吕红 王雅杰 陈雪彦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P450 2D6(CYP2D6)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88名符合ICO-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P450 2D6(CYP2D6)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88名符合ICO-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时用此方法对8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9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根据CYP2C19*2(G681A)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基因型分为3组(G/G,G/A,A/A);同样方法将CYP2C19*3(G636A)和CYP2D6(C100T)基因型各分为3组。结果在CYP2C19的检测中,健康志愿者中共检测到6个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测到7个基因型。2组间等位基因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YP2C19*2χ2=4.954,P>0.05;CYP2C19*3χ2=2.334,P>0.05)。但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突变型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CYP2D6(C100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检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P>0.05;χ2=0.066,P>0.05)。结论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CYP2D6遗传多态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P2C19*2的突变型纯合子可能是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P450 2C19 细胞色素P450 2D6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佳宁 吕志 +1 位作者 苏建荣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见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6S rRNA PCR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组和非BV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3种乳酸菌:卷曲乳酸杆菌、詹氏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5种BV相关致病菌:阴道加... 目的探讨常见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6S rRNA PCR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组和非BV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3种乳酸菌:卷曲乳酸杆菌、詹氏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5种BV相关致病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普雷沃菌属、纤毛菌属和巨球菌属。结果乳酸杆菌在非BV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V组,BV相关致病菌则相反。詹氏乳酸杆菌与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纤毛菌属呈负相关;惰性乳酸杆菌与阴道加德纳菌呈负相关;卷曲乳酸杆菌仅与普雷沃菌属呈负相关。3种乳酸杆菌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种BV相关致病菌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乳酸杆菌与BV相关致病菌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乳酸杆菌之间存在共存关系,BV相关致病菌之间也存在共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菌群 细菌性阴道病 乳酸杆菌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外伤性脑损伤患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莉 张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及动态变化,探讨其在TBI患者早期诊断、分型、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市延庆区医院收治的... 目的通过检测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及动态变化,探讨其在TBI患者早期诊断、分型、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市延庆区医院收治的TBI患者106例为病例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的损伤类型将其分为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简称血肿出血肿组)、脑挫裂伤组、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及未见明显异常组;通过3个月的回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病例组第1、3、5天血清NSE的浓度,分析血清NSE浓度与外伤性脑损伤及其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NSE浓度作为患者预后评估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TBI各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NSE的浓度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中度组动态水平呈下降趋势,而重度组是先升高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在CT诊断的损伤类型分组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NSE动态浓度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入院时血清NSE浓度与其GCS、GOS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评价显示,对TBI患者伤后3个月预后的预测效果以第3天血清NSE浓度最佳,此时预测结果与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漏诊率较高(30%)。结论血清NSE作为一种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客观、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在TBI的诊断分型和病情进展以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漏诊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亮 刘媛 +2 位作者 梁林 董娜 刘志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19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用药后7~10 d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最...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维生素D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190例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用药后7~10 d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小板CD_(62p)活化百分率、血浆P选择素和维生素D。根据MPAR将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组和敏感组。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率为1.2%,氯吡格雷抵抗率24.7%(抵抗组47例,敏感组143例)。抵抗组血小板CD_(62p)活化百分率(t=-5.232, P <0.001)、高血压患病率(χ~2=4.878, P <0.05)均高于敏感组,维生素D浓度明显低于敏感组(t=3.052, P <0.01),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t=-0.684, P=0.2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5.538, 95%CI:1.204~25.470, P <0.05)、血小板CD62P活化百分率(OR=1.082,95%CI:1.041~1.092, P <0.05)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而维生素D (OR=0.848, 95%CI:0.755~0.953,P <0.01)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保护因素。结论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提高氯吡格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活化 维生素D 抗血小板治疗 药物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组织中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及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雅杰 方芳 +7 位作者 周亚莉 张国军 吕虹 刘志忠 史从宁 耿会娟 韩金利 康熙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质谱技术进行胶质瘤组织中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并进行胶质瘤组织中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筛选。方法分别提取6例胶质瘤患者脑组织、6例相对正常脑组织的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银染,两组凝胶图像差异分析... 目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质谱技术进行胶质瘤组织中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并进行胶质瘤组织中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筛选。方法分别提取6例胶质瘤患者脑组织、6例相对正常脑组织的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银染,两组凝胶图像差异分析,得到差异蛋白质。对目的差异蛋白质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胶质瘤和相对正常脑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了29个差异蛋白质点中的18个蛋白质,得到15个阳性结果。在鉴定中得到阳性结果的差异蛋白质中,胶质瘤组织上调的蛋白质有:γ-肌动蛋白、三联基元蛋白5的环指蛋白、假想蛋白、RAS结合蛋白、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MC1结构维持染色体1样1、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1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下调的蛋白质有:β-球蛋白、脑肌酸激酶、类似S期激酶活化剂、CUG-BP和ETR-3样因子、类似磷酸二酯酶4D相互作用蛋白、CD2抗原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结论利用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质谱技术进行胶质瘤组织中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研究得到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质功能为细胞的骨架结构形成、细胞的侵袭性生长、肿瘤耐药性和促进细胞增殖等;下调蛋白质功能为免疫调节、细胞周期调节、抑制细胞迁移、在脑组织中参加细胞能量代谢和调节细胞特异性和发育等;还有一些未知功能蛋白质。所得结果为胶质瘤疾病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克迪 刘志忠 +1 位作者 王瑞珉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5名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n thickness,IMT)分为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 目的探讨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5名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n thickness,IMT)分为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根据斑块面积(carotid plaque area,CPA)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组,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CXCL16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清CXCL16浓度与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清CXCL16浓度是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P=0.003,P=0.005)。结论CXCL16是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CXCL16浓度可能成为发现早期动脉硬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L16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虹 高志勇 +2 位作者 张国军 闫惠平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transcription reverse concerted,TRC)在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性胃肠炎检测中的应用,为NVs检测提供更快捷的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transcription reverse concerted,TRC)在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性胃肠炎检测中的应用,为NVs检测提供更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7年3月北京地区各医院及各区疾控中心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样本364例,分别采用RT-PCR方法和TRC方法进行NVs核酸检测,并以RT-PCR方法为标准对TRC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通过一致性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应用TRC方法检测364例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样本,NVs检测总阳性率为43.96%(160/364);其中,NVsⅠ型(genegroupⅠ,GGⅠ)阳性率3.85%(14/364),NVsⅡ型(genegroupⅡ,GGⅡ)阳性率40.11%(146/364);在阳性样本中,78.58%的NVs GGⅠ和89.73%的NVs GGI在20min内检出,明显缩短了检出时间。其中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5,P=0.495)。按年龄分组,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50~59岁组,其阳性率为63.63%,阳性率最低的为10~19岁组,其阳性率为18.93%,通过χ2检验,除10~19岁组检出率低于各组外,其余各组间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RT-PCR方法相比,TRC方法检测NVs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革兰阳性细菌鉴定与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雅杰 王璨 +15 位作者 方芳 史从宁 蒋迪 张国军 吕虹 杨华卫 常铮 韩金利 赵传赞 耿慧娟 唐明忠 王美容 张艳 刘亚楠 康熙雄 高华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常见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检测。方法用生理生化鉴定和药敏纸片法确定445份革兰阳性细菌菌株的细菌种类和耐药性,盲法进行革兰阳性细菌鉴定与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的检测,用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统...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常见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检测。方法用生理生化鉴定和药敏纸片法确定445份革兰阳性细菌菌株的细菌种类和耐药性,盲法进行革兰阳性细菌鉴定与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的检测,用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与临床常规方法相比,耐药检测基因芯片鉴定指标的灵敏度均>96%,特异度均>98%;耐药检测指标的灵敏度均>94%,特异度均>90%。χ2检验结果P值均>0.05,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临床常用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0.75,2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对细菌鉴定和耐药检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鉴定 耐药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可溶性环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虹 刘志忠 +2 位作者 杨军 康熙雄 阚志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14-3817,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中可溶性环氧化物酶(EPHX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EPHXZ,比较238例颅内动脉瘤(病例组)与221例无颅内动脉瘤(对照组)EPHX2基因rs751141、rs2291635多态... 目的探讨汉族人中可溶性环氧化物酶(EPHX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EPHXZ,比较238例颅内动脉瘤(病例组)与221例无颅内动脉瘤(对照组)EPHX2基因rs751141、rs229163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结果女性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EPHX2 rs751141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者GA+AA基因型频率(22.2%)低于后者(41.7%)(P=0.002);但在男性和不分性别患者中该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91635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男性、女性、不分性别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人的rs751141基因异质性可能与女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环氧化物酶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配体16与中国汉族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克迪 刘志忠 +3 位作者 王瑞珉 王雅杰 张国军 康熙雄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了解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181A>V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了解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181A>V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24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惠者(卒中组)和204例对照者(对照组)CXCL16 181A>V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同时比较该多态性位点在中国对照组人群、德国人群与瑞典人群间的分布差异。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卒中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XCL1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卒中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CXCL16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CXCL16181A>V等位基因(P<0.01)及基因型分布(P=0.004)在中国组、德国组和瑞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卒中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4,0.692)。结论血清CXCL16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发生相关;CXCL16 181A>V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 多态现象 遗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