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原始像点征预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静 林燕 +6 位作者 高培毅 侯欣怡 马丽 周剑 王辉 荆利娜 沈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原始像"点征"与有临床意义的血肿体积扩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4例,根据是否有"点征",分为"点征"阳性组(14例)和"点征"阴性组(30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原始像"点征"与有临床意义的血肿体积扩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4例,根据是否有"点征",分为"点征"阳性组(14例)和"点征"阴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线CT平扫、CT灌注成像和24h后CT平扫。应用计算机辅助容积测量软件测定血肿体积并判断血肿体积有无扩大,盲法评估CT灌注成像判定"点征"及其评分。结果 31.8%的患者被判定为"点征"阳性。"点征"阳性组患者脑实质内血肿体积的变化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大于"点征"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显示的"点征"在有临床意义的脑实质内血肿扩大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85.7%(OR=39.00,95% CI:6.256~243.126)。结论 CT灌注原始像"点征"可以用于预测自发性脑出血的急性期血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预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血管征”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昊 高培毅 薛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307-1310,共4页
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走行范围内的低信... 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走行范围内的低信号影。与责任血管闭塞的部分相对应,为学界所接受的预测血栓存在的影像学特征。本文就SVS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血管征 超急性期脑梗死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颅内大血管闭塞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静 高培毅 +2 位作者 林燕 廖晓凌 王伊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对照不同大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大血管病变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h内、急诊MRI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根据MRA是否存在颅内大血管... 目的对照不同大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大血管病变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h内、急诊MRI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根据MRA是否存在颅内大血管闭塞分为无闭塞错配未溶栓组(无闭塞组,20例)和有闭塞错配未溶栓组(闭塞组,27例),常规治疗90天后,随访两组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结果闭塞组与无闭塞组接受常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90天后随访,无闭塞组疗效显著优于闭塞组(P<0.05),mRS0~1分的比例分别为75.0%和33.3%。结论MRA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应用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磁共振成像 颅内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烟雾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管情况与灌注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亚男 薛静 高培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烟雾病(MMD)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血管情况与灌注状态的相关性,为更加个体化地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天坛医院确诊的单一MCA受累的单侧MMD患者31例。分析MCA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单侧烟雾病(MMD)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血管情况与灌注状态的相关性,为更加个体化地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天坛医院确诊的单一MCA受累的单侧MMD患者31例。分析MCA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分级与MCA皮层的M1~M6区域CT灌注成像各灌注参数比值的相关性。统计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多重线性回归检验。结果①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和灌注参数图的相关性:除M3区域的rCBF及M4区域各灌注参数比值外,各区域的rCBF与MCA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rMTT及rTTP与MCA狭窄程度呈正相关;②侧支循环分级与灌注参数图的相关性:侧支循环分级与M5区域的rCBV、M6区域的rCBF、rCBV呈负相关,与M1区域的rMTT、M6区域的rMTT及rTTP呈正相关;③其他影响因素:年龄是影响M3区域rCBF、rMTT及rTTP变化的独立因素。结论单侧MMD患者的MCA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分级及年龄均是影响灌注参数比值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烟雾病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分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发展规划看脑血管病影像学研究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培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3-675,共3页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淼淼 高培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变的标准ADC值。结果 8例DWI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信...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变的标准ADC值。结果 8例DWI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信号,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肿瘤实性部分的标准ADC值为(0.59±0.03)×10-3mm2/s。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标准ADC值显著低于其他侧脑室肿瘤,结合其DWI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玉含 王军梅 +2 位作者 杜江 李春德 姜涛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0期12-15,1,共4页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TS...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TSC并SEGA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行手术治疗,采用经额皮质造瘘入路15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术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脑室穿刺外引流各1例。17例行肿瘤全切未再复发,2例行肿瘤部分切除后因残余肿瘤增大,而接受二次手术治疗。本组术后随访5~11年,平均6.9年,其中17例长期存活,死亡及失访各1例。1例术后5年死于突发“脑干出血”,1例术后颅内出血二次手术后出现癫痫及视力下降;1例术后出现肾脏肿瘤于外院手术切除。2例双侧脑室肿瘤均予一侧切除,1例术后对侧肿瘤增大,给予西罗莫司治疗后肿瘤缩小;另1例失访。长期存活患者中,4例术后在家休养,13例目前能生活自理。结论 提高对TSC并SEGA的认识,密切观察患者颅内病变情况,以早期发现SEGA并手术,以取得较好预后;辅助应用m TOR抑制剂可一定程度抑制SEGA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外科手术 预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部位取材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8
作者 李丹 李博 +2 位作者 何乐 王红云 张亚卓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6期28-30,I0003,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培养不同部位取材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分别取大鼠长骨及尾椎骨中的骨髓组织,以本实验室骨专用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多次换液得到较纯的B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体... 目的分离、纯化培养不同部位取材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分别取大鼠长骨及尾椎骨中的骨髓组织,以本实验室骨专用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多次换液得到较纯的B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进行体外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后,再进行油红O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两种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进行检测。结果两种不同部位取材的培养细胞形态相似,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后油红O染色均可见胞质内有红色脂肪颗粒,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分别显示为CD14阴性、CD45阴性、CD29阳性、CD90阳性。结论两种不同部位取材的培养细胞表型特征均符合B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表面抗原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