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亚夫 方力争 +3 位作者 于德华 马力 王留义 冯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81-1584,1591,共5页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如何定位和完善全科医学科建设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三级综合医院为重点,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化医院功能和完善医院结构、未分化疾病与多病共存诊疗、分级诊疗、医院文化与品牌建设6个维度分析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立足临床、强化教学、联动社区、科研提升”的发展策略,期望可以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加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综合医院 定位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全科医生作用,构建立体化卒中防治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力 张亚清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作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推算卒中现患人数1300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 作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推算卒中现患人数1300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卒中 卒中防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 被引量:15
3
作者 任依 刘艳丽 马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3-1189,共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中起到"网底"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有利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发热诊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及时上报",从而控制疫情进展。目前,我国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中起到"网底"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有利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发热诊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及时上报",从而控制疫情进展。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设,对其建设标准和职能有了初步的规定。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最低标准应包括建设布局、硬件和软件配置三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工作督导、建设便捷通畅的信息网络,规范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并实施持续性运行管理,才能有效发挥发热哨点诊室的作用,使之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发挥重要的"网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发热哨点诊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心房颤动患者筛查及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艳丽 马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4-778,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心房颤动(AF)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AF是引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栓塞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外研究表明,由多学科协作、以护士为主导、以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心房颤动(AF)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AF是引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栓塞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外研究表明,由多学科协作、以护士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AF患者的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AF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形成规范的综合管理模式。本文基于国内外AF管理指南和相关文献,梳理了AF综合管理模式的流程(包括筛查、综合评估、制定管理策略、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转诊)及各流程的具体内容,初步制定出适合我国社区的AF筛查流程和综合管理过程,可以为构建社区AF规范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筛查 社区卫生服务 多学科协作 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 被引量:51
5
作者 陈艳雪 姜悦 +5 位作者 李子孝 潘岳松 冀瑞俊 王伊龙 王拥军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Ⅱ)2012年6月-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 目的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Ⅱ)2012年6月-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的住院患者25 01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资料,统计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药物依从性。按照随访12个月时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因素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 48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47.0%、44.5%和34.9%。出院12个月时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最好的为降糖药(63.86%),之后分别为降压药(61.9%)、抗血小板药(57.58%)、华法林(44.92%)和他汀类药物(24.36%)。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既往糖尿病史、本次发病为TIA是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偏低的影响因素,而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对较好。结论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仍偏低,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级预防 药物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1
6
作者 武明芬 马力 +3 位作者 国警月 刘腾 杨莉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新模式,提升基层药师慢病药物治疗管理能力,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统一连续闭环管理。方法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2+3”医联体,药师与全科医师开展多模式协作,通过药师门...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新模式,提升基层药师慢病药物治疗管理能力,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统一连续闭环管理。方法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2+3”医联体,药师与全科医师开展多模式协作,通过药师门诊、双向转诊及线上会诊、慢病病例多学科点评、居家药学服务和科普传播等方式开展MTM服务。结果共5个医疗机构(包括1个三级医院,1个二级医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药学服务医联体,申报并获批了家庭药师培训基地,开展了多种模式的MTM服务。2021年5—12月,双向转诊慢病患者337例,开展慢病点评40余次,识别药物不良反应12例,开展30余户家庭药箱整理,培养家庭药师16名。结论三级联动及医药多模式协作慢病MTM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资源及人才优势,提升社区慢病管理能力,实现慢病患者的长期统一连续闭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慢病 服务模式 社区药师 居家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平 吴守媛 +11 位作者 孙雅佳 兰慧 任梦娟 赵俊贤 王玲 苏仁凤 周奇 王子君 王琪 马力 侯天春 陈耀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51-1558,共8页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可提高基层医疗质量,但尚无研究系统地调查我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目的调查中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可提高基层医疗质量,但尚无研究系统地调查我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目的调查中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网(VIP),纳入已发表的中国基层指南,分析其基本特征,采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评价其报告质量,采用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评价其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150部基层指南,主要发表于2019—2021年,多数基层指南〔108(72.0%)〕关注疾病的诊疗,排名前三的专科为心血管病学〔40(26.7%)〕、消化病学〔31(20.7%)〕和临床药学〔27(18.0%)〕。制订机构主要为中华医学会及其分会〔123(82.0%)〕、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119(79.3%)〕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116(77.3%)〕。报告质量方面,RIGHT平均报告率为23.6%(11.4%~42.9%);基本信息领域(59.8%)报告率较高,证据领域(0.3%)报告率最低。方法学质量方面,AGREE-China平均得分为23.4(12.0~40.0)分;利益冲突(63.0%)和可用性/可行性领域(53.0%)报告率较高,经济性领域(7.0%)报告率最低。结论中国基层指南近5年数量增长较快,对基层医疗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需要加速各专科和不同疾病基层指南的制订,同时加强中国基层指南制订和报告相关方法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现状分析 质量评价 报告规范 全科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 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 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的研发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平 周奇 +28 位作者 赵俊贤 吴守媛 孙雅佳 兰慧 任梦娟 苏仁凤 王玲 王琪 李舍予 黄艳丽 王晓辉 马艳芳 马力 许岩丽 孙艳格 史玲 黄延焱 侯天春 葛龙 杜兆辉 郑艳玲 尹朝霞 李婷婷 曾力楠 张小龙 任延平 刘恩梅 易春涛 陈耀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43-1550,共8页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是指导基层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但存在质量偏低、报告不规范的问题。目的基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主文件,制定适合基层指南的报告规范。方法按照提高卫生研究质量和透明度(EQUATOR)协作网...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是指导基层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但存在质量偏低、报告不规范的问题。目的基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主文件,制定适合基层指南的报告规范。方法按照提高卫生研究质量和透明度(EQUATOR)协作网推荐的制订方法,成立条目研发组和专家共识组,研发组采用内容分析、头脑风暴和主题分析法形成初始条目,对专家共识组开展2轮德尔菲问卷调查,以确定最终条目。结果共形成13个基层指南初始条目(修改5个条目,新增8个条目),涵盖基层指南的标题、卫生问题、应用环境、推荐意见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5个主题。2022-12-02至2022-12-26,经2轮德尔菲问卷调查(22位专家,回复率均为100%)最终形成了15个条目的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结论基层指南报告规范清单为基层指南的制订者和撰写人员提供了详细指导,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指南特别是中国基层指南的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 指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全科医学 报告规范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房琳 马力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来影响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细胞,发挥抑制心肌肥厚、保护血管内皮、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进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及患者预后。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卒中患者...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来影响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细胞,发挥抑制心肌肥厚、保护血管内皮、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进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及患者预后。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但应用维生素D补充剂与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仍不确定。本文对维生素D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脑血管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卒中筛查量表在社区疑诊卒中患者快速转诊中应用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蓓蓓 姚博 +3 位作者 房彩 王云轩 李美香 马力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FAST、急诊卒中识别(recognition of stroke in the emergency room,ROSIER)、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Los Angeles prehospital stroke screen,LAPSS)三种卒中筛查量表在社区疑诊卒中患者快速转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 目的探讨FAST、急诊卒中识别(recognition of stroke in the emergency room,ROSIER)、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Los Angeles prehospital stroke screen,LAPSS)三种卒中筛查量表在社区疑诊卒中患者快速转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延庆区永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疑似卒中患者,分别用FAST、ROSIER、LAPSS三种量表进行卒中初筛,按照上级医院患者最终诊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比较三种评价量表筛查卒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309例患者,平均年龄70.5±11.6岁,其中男性156例(50.5%)。卒中组243例(78.6%),非卒中组66例(21.4%)。FAST、ROSIER和LAPSS三种量表筛查卒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2.2%、71.5%、67.3%(P<0.001),灵敏度分别为94.2%、66.3%、60.5%(P<0.001),特异度分别为84.8%、90.9%、92.4%(P=0.327);进一步两两比较,FAST量表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ROSIER和LAPSS量表(均P<0.001)。结论FAST量表的应用价值较好,适合社区医生作为初诊疑似卒中患者快速转诊的判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筛查量表 社区 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