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他汀药物治疗短期预后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佳 吴硕琳 +2 位作者 李菁晶 王琰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他汀药物使用与短期预后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院期间两组他汀药物使用无明显差异;卒中后(90±7)d,高龄组他汀药物使用率较老龄组低(85.0%vs 91.6%,P=0.039),高龄组3个月预后不良率(mRS 3~5分)较老龄组比例高(57.6%vs 30.7%,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无论高龄组还是老龄组,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卒中后3个月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619,P<0.05;OR=0.498,P<0.05];高龄组规律他汀药物与住院期间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OR=1.789,P<0.05)。结论高龄卒中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及3个月功能预后较老龄患者差;高龄和老龄卒中患者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短期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高龄患者规律使用他汀药物与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缺血性卒中 他汀 短期卒中预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增强实验结合经食管超声鉴别肺动静脉瘘与卵圆孔未闭所致隐源性卒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培 潘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增强实验(contrast transcranial Doppler,c TCD)结合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对于鉴别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增强实验(contrast transcranial Doppler,c TCD)结合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对于鉴别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所致隐源性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例隐源性卒中患者(PAVF组2例,PFO组2例)的临床资料,行cT CD、TEE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PAVF组cT CD结果显示患者平静呼吸时即见雨帘样栓子信号,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后栓子数量变化不明显;TEE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DFI)未见异常,右心声学造影VM后5个心动周期左房内肺静脉开口处见大量微泡。PFO组cT CD结果显示,一例平静呼吸时可见4个栓子,VM后雨帘样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第40个心动周期有2个栓子信号。一例平静呼吸时无栓子信号,VM后可见〉50个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无栓子信号。TEECDFI示原发隔继发隔间裂隙左向右过隔血流,右心声学造影VM后2~3个心动周期卵圆孔附近的左心房内见数个微气泡。结论 cT CD结合TEE鉴别诊断PFO和PAVF敏感性高,易于操作。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cT CD平静呼吸时是否出现大量栓子及是否受VM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