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冰清 尹静亚 王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肝脏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肝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肝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肝脏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肝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肝线粒体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肥胖、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系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旨在为靶向线粒体治疗NAFLD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欧酒精性肝病相关指南的对比与解读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松 邢卉春 成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0-1422,共3页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中华医学会、欧洲肝病学会(EASL)先后发布了酒精性肝病(ALD)相关指南-([1-3])。这些指南分别汇总了对应地区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对ALD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中华医学会、欧洲肝病学会(EASL)先后发布了酒精性肝病(ALD)相关指南-([1-3])。这些指南分别汇总了对应地区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对ALD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推荐意见。笔者对比分析3个指南的相关内容,旨在明确目前国内外ALD的研究现状,并为国内肝病专业人员提供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中国 美国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3
作者 孟彤彤 段维佳 +18 位作者 李昕宇 牛俊奇 丁惠国 韩莹 谢雯 周璐 王邦茂 郭丽萍 李婕 贾蓓 张岭漪 王亮 徐小倩 王宇 欧晓娟 赵新颜 尤红 贾继东 孔媛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7-1343,共7页
目的基于全国多中心患者队列,描述我国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疗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出明确诊断为PSC的患者,并提取研究数据。... 目的基于全国多中心患者队列,描述我国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疗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出明确诊断为PSC的患者,并提取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肝移植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特征PSC患者生存率的统计学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识别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关键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共纳入107例PSC患者,其中55.6%(55/99)为大胆管型,29.0%(31/107)合并炎症性肠病(IBD),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为32.9%(24/73),50.0%(40/80)伴有免疫球蛋白(Ig)G/Ig M升高,症状出现至确诊的中位时间(症状-确诊间隔时间)为1年(<1~4.0),38.3%(41/10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总体中位无肝移植生存期为114(95%CI:62~166)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6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HR=1.006,95%CI:1.002~1.010,P=0.001)和症状-确诊间隔时间延长(HR=1.252,95%CI:1.059~1.480,P=0.00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与TBA<50μmol/L的女性患者相比,TBA≥50μmol/L的男性患者(HR=16.563,95%CI:2.103~130.449)和女性患者(HR=17.009,95%CI:2.113~136.934)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P值均<0.001);与<45岁且TBA<50μmol/L的患者相比,年龄≥45岁且TBA≥50μmol/L的患者(HR=10.729,95%CI:1.325~86.859)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显著增加(P=0.026)。与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女性患者相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男性患者(HR=4.825,95%CI:1.725~13.644)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增加(P=0.003);与<45岁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患者相比,<45岁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患者(HR=4.983,95%CI:1.366~18.173)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增加(P=0.015)。结论与西方报道相比,我国PSC亦以大胆管型为主但占比相对较低,合并IBD者和ANCA阳性比例亦低。TBA水平升高和症状-确诊间隔延长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且与年龄、性别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提示需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转归相关危险因素
4
作者 师安怡 孙磊 邢卉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39,共6页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因其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尤其是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病理学重叠,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DILI的临床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阐述,并探讨了...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因其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尤其是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病理学重叠,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DILI的临床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阐述,并探讨了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估在诊疗中的应用与局限性,并提出了可能转变为AIH的高风险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管理策略,为DILI的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损伤 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 病理学评估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生理功能再认识
5
作者 王菁菁 刘丽改 谢雯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白蛋白作为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可随着肝损伤的进展而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疾病状态下,白蛋白不仅是数量减少,功能也受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白蛋白”概念。本文对白蛋白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在疾病... 白蛋白作为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可随着肝损伤的进展而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疾病状态下,白蛋白不仅是数量减少,功能也受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白蛋白”概念。本文对白蛋白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在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功能变化及有效白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探索更精准的白蛋白临床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类 有效白蛋白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6
6
作者 付燕 纪世博 邢卉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71-77,共7页
腹水是肝硬化三大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导致患者入院的并发症。为了给内科医生提供成人肝硬化腹水的首选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2012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对“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 腹水是肝硬化三大并发症(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导致患者入院的并发症。为了给内科医生提供成人肝硬化腹水的首选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2012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对“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进行了更新[1](以下简称“新指南”)。该指南对每项建议均提供了的推荐意见的类别(反映了利益与风险)和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价其强度或可信度)(见表1、表2)[2]。用于指导有临床症状的成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本文将介绍新指南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利尿剂 腹水蛋白 腹腔穿刺术 肝病研究 肝硬化患者 肝肾综合征 肝疾病 肝性胸水 腹水感染 尿钠排泄 腹腔静脉分流术 成人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红 谢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29-33,共5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出现,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也陆续发表,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和美国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出现,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也陆续发表,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和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分别于2009年及2010年发表了胆汁淤积性肝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酒精性肝病的诊疗指南,2010年中华医学会修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1年发布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09年《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随着相关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2013年专家委员会对《共识》的部分内容进行更新,形成了2013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2013《共识》”)。本文在已发表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关指南及2013《共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对其进行简单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诊疗指南 病毒性肝炎 AIH 胆汁排泄 病毒传染性肝炎 病毒病 酒精性肝病 UDCA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治疗 胆管板 肝内胆汁淤积 重叠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欧洲肝病学会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指南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邢卉春 全敏 +3 位作者 张娜 罗爽 赵莹莹 成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全球慢性感染者已超过2亿。HC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为轻微的炎症、广泛肝纤维化、肝硬化,伴或不伴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近20年来,随着对...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全球慢性感染者已超过2亿。HC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为轻微的炎症、广泛肝纤维化、肝硬化,伴或不伴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近20年来,随着对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认识的不断深入,HCV相关肝病的临床处理取得了显著进展,针对HCV基因1型患者的几种新治疗方案也已经完成了Ⅲ期临床研究[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RNA 丙肝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HCV 欧洲肝病学会 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药物性肝损伤
9
作者 李艳 师安怡 邢卉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3,共6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机体不可或缺的新的“功能器官”,而肠道菌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多种慢性肝病均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衡,而调整肠道菌群有利于肝病的康复。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一种常见的肝病,研究显... 肠道微生物群是机体不可或缺的新的“功能器官”,而肠道菌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多种慢性肝病均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衡,而调整肠道菌群有利于肝病的康复。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一种常见的肝病,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变化参与了多种DILI的发生过程。本文就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ILI中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变化对DILI的影响及靶向于肠道菌群的DILI的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合理有效地治疗或预防DIL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4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纪世博 邢卉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的 分析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以regional portal hypert... 目的 分析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以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等关键词在Pub Med、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2024年的相关文献,筛选并总结其中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等特点。结果 入组的4例患者均没有发现明确的肝硬化,但均存在脾功能亢进,均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症状。2例患者行胃镜下止血治疗,2例患者行脾切除术。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较为少见,但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极其重要,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靶点及药物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濛濛 谢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65,共4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胆管的破坏、胆汁酸的积聚和炎症过程的持续导致胆管细胞及肝细胞的损伤而引起。若不及时治疗,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终末期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成人中最常见...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胆管的破坏、胆汁酸的积聚和炎症过程的持续导致胆管细胞及肝细胞的损伤而引起。若不及时治疗,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终末期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2种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可以较好地改善PBC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肝移植的存活率,但存在部分患者对UDCA治疗无应答的现象。此外,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PSC。随着近年来胆汁酸调节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途径的理解加深,涌现了越来越多新的药物。介绍了近年来PBC及PSC新兴治疗靶点及相关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硬化 胆汁性 胆管炎 硬化性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静亚 杨冰清 李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细胞焦亡的研究有助于NAFLD治疗新靶点的挖掘。本文从细胞焦亡的研究背景及机制和细胞焦亡在NAFLD中的作用两方面对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尤...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细胞焦亡的研究有助于NAFLD治疗新靶点的挖掘。本文从细胞焦亡的研究背景及机制和细胞焦亡在NAFLD中的作用两方面对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尤其对GSDME、caspase-11等细胞焦亡执行分子,以及AIM2等既往关注较少的炎性小体的功能作用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焦亡 炎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使用障碍管理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杭 段方方 杨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2期25-30,I0001,共7页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绝大多数ALD患者均合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戒酒是ALD患者的病因治疗,ALD患者均应进行AUD筛查与评估。ALD合并AUD患者应采取精神心理...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绝大多数ALD患者均合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戒酒是ALD患者的病因治疗,ALD患者均应进行AUD筛查与评估。ALD合并AUD患者应采取精神心理干预与必要时的药物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彻底戒酒。由于ALD合并AUD患者存在基础肝损伤,其戒酒管理与一般AUD患者不同。近年来,针对ALD患者的AUD管理研究不断进展。在精神心理干预中,基于互联网的精神心理干预措施不断应用推广。在神经科干预中,经颅磁刺激用于AUD治疗可减少患者短期内对于酒精的渴求。在药物干预中,阿坎酸、纳曲酮与巴氯芬等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证据不断积累。但目前ALD合并AUD患者彻底戒酒率仍不理想,未来需针对ALD合并AUD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酒精使用障碍 酒精戒断综合征 巴氯芬 阿坎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酒精性肝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常春艳 杨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9期113-116,共4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的内分泌激素,既往研究提示其在人体糖、脂肪与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酒精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提示FGF21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的内分泌激素,既往研究提示其在人体糖、脂肪与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酒精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提示FGF21在酒精性肝病致病过程中发挥多种保护作用。FGF21不仅可以下调机体饮酒欲望,改善肝脏脂肪变、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还可在肝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目前,FGF21用于糖尿病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FGF21作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靶点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酒精性肝病 肝纤维化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婷 邢卉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HBV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且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但HBV DNA仍可检测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以出现HCC为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HBV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且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但HBV DNA仍可检测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以出现HCC为临床结局。分析HBV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HCC发生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HCC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有22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中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45.37%(103/227),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4.63%(124/227)。HBV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5.19±1.60)log10IU/ml、(5.44±1.75)log10I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4,P=0.258)。HBV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中肝硬化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4.19%(30/124)、16.50%(17/103),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P=0.155)。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4~58个月),HCC发生率为7.49%(17/227)。HBV耐药基因突变者的HCC发生率为9.68%(12/124),未检测到HBV耐药基因突变者的HCC发生率为4.85%(5/103)。发生HCC的患者中基线时检测出HBV耐药基因突变者占70.59%(12/17),未发生HCC的患者中基线检测出HBV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3.33%(112/210)。结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 DNA未被有效控制的患者,其HCC发生率与未进行抗病毒的患者HCC发生率结果相当,有较高的HCC发生的风险;若出现HBV耐药基因突变,其发生HCC的风险可能较高,未来需更长时间、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细胞 突变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琦 范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15-19,共5页
1985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规的实验方法之一,其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操作烦琐、只适用于定性研究的琼脂糖电泳PCR;2实时荧光定量PCR,也是目... 1985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规的实验方法之一,其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操作烦琐、只适用于定性研究的琼脂糖电泳PCR;2实时荧光定量PCR,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CR技术;3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属于第3代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微滴 PCR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琼脂糖电泳 核酸提取试剂盒 DNA 定性研究 拷贝数 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及其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松 成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7-430,共4页
近年来,多种不同机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直接作用抗病毒(DAA)药物不断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其中Boceprevir与Telaprevir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公布,有望于近年进入临床应用。DAA药物引发的耐药问题应受到重视。丙型肝炎病毒DAA药物研发... 近年来,多种不同机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直接作用抗病毒(DAA)药物不断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其中Boceprevir与Telaprevir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公布,有望于近年进入临床应用。DAA药物引发的耐药问题应受到重视。丙型肝炎病毒DAA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研究方向应结合中国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宿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肝炎 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钟测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玉梅 周英霞 +1 位作者 邢卉春 林可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画钟测验(CDT)用于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意义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的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以及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画钟测验(CDT)用于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意义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的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95例,CDT分别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χ2检验,CDT得分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本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自发画钟(CDT-1)与模仿画钟(CDT-2)总分的中位数分别17和26,对照组的得分分别为20和27,经秩和检验显示肝硬化组患者的CDT-1总分、CDT-1与CDT-2的数字及指针部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在锚定部分得分及CDT-2总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健康对照组的CDT-2的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262,P<0.05),与驾驶史呈正相关关系(r=0.238,P<0.05);肝硬化患者的CDT-1总分与DBil异常呈负相关关系(r=-0.203,P<0.05),CDT-2总分与受教育年限、驾驶史、抗病毒治疗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91、0.222、0.223,P值均<0.05)。结论肝功能稳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已表现出视觉空间能力的下降,值得重视;画钟测验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画钟测验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茜 宋毓青 +3 位作者 董茜 杨柳 杨松 吴其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TEG用于中国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EG及常规凝血检测...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TEG用于中国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EG及常规凝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分析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与血凝块力度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确诊冠心病患者101例,患者TEG参数中凝血形成时间、最大振幅、血凝块力度强度与血小板计数呈线性相关(P<0.001),最大振幅和血凝块力度强度与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线性相关(P<0.001)。结论中国冠心病患者TEG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进一步证实了TEG可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凝血情况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栓弹力图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松 成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794-795,800,共3页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分会于2010年12月10日发布了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新版指南根据近年来国内外HBV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对2005年版指南做了多处更新。为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好的理解本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分会于2010年12月10日发布了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新版指南根据近年来国内外HBV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对2005年版指南做了多处更新。为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好的理解本指南,本文对其中部分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