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建东 庄宁 +9 位作者 高丽娟 边川 陈怀宁 池清 回素青 李桂英 苏艳丽 包红松 万钢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927-2930,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纵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劲松社区44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管理组(强化组)220例和标准管理组(标准组)221例。强化组和标准组均由专门的全科医师在三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中... 目的探讨社区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纵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劲松社区44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管理组(强化组)220例和标准管理组(标准组)221例。强化组和标准组均由专门的全科医师在三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要求进行综合管理,强化组的随访、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和尿微量清蛋白监测频次分别为1次/2个月、1次/3个月和1次/6个月,标准组分别为1次/3个月、1次/6个月和1次/年。在两组患者管理满2.5年后,对其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强化组与标准组的空腹血糖(FPG)、HbA1c、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强化组与标准组的HbA1c达标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干预前后比较,FPG、HbA1c、SBP、DBP、LDL-C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bA1c、血压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干预前后比较,FPG、HbA1c、SB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bA1c、血压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和联合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管理 联合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对社区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红秀 赵海 +5 位作者 杨雪云 高丽伟 张雪莲 朱良湘 万钢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38-3342,共5页
目的探讨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医院)对社区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期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的子课题。2012年10月—2013年2月,共纳入由... 目的探讨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医院)对社区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期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的子课题。2012年10月—2013年2月,共纳入由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体质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将患者分为非中心性肥胖组45例和中心性肥胖组74例。在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的全程指导下,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制订患者管理规范,并由固定的主管全科医师对相应患者进行多因素干预管理,干预36个月后观察干预效果。比较干预前后体检、生化指标[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及干预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中心性肥胖组患者体质量、收缩压、TG高于非中心性肥胖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FPG、HbA_(1c)、TC、HDL-C、LDL-C、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心性肥胖组患者FPG高于非中心性肥胖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HbA_(1c)、TG、TC、HDL-C、LDL-C、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中心性肥胖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FPG、LDL-C较干预前降低,HDL-C较干预前升高(P<0.05);中心性肥胖组患者干预后体质量、收缩压较干预前降低,HDL-C较干预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控制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社区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并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肥胖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庄宁 张建东 +18 位作者 万钢 高丽娟 边川 陈怀宁 池清 贾秋香 苏艳丽 刘海青 张丽娟 李桂英 闫军生 邢佳 冯云飞 许国庆 崔亚丽 张帆 徐保真 杨光燃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09-3116,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内,以劲松社区44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为2008年8—12月,随访至2016年9月,无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内,以劲松社区44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为2008年8—12月,随访至2016年9月,无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强化管理组(n=220)和标准管理组(n=221)。两组患者均由全科医师在三级甲等医院专家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管理,定期随访及监测各项指标,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两组患者的管理差异主要为随访周期及重要指标的检测频率不同:强化管理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每3个月检测1次、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每6个月检测1次;标准管理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Hb A1c每6个月检测1次、UAER每年检测1次。比较两组患者2008—2016年各代谢指标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终点事件发生率,分析联合达标次数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强化管理组患者2012年空腹血糖(FPG)达标率低于标准管理组,2015—2016年FPG、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2015年血压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008—2016年全因死亡、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事件、肿瘤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139例(31.5%)患者联合达标次数≥3次,余302例(68.5%)联合达标次数<3次。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第6年,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联合精细管理可有效提高T2DM患者的联合达标率,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管理第6年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管理 联合达标率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19 位作者 傅汉菁 万钢 朱良湘 袁明霞 潘素芳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程淑艳 高迎 柳德元 王益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时腰围优于颈围和腰臀比,颈围优于或与腰臀比相当。颈围可以替代腰臀比用于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围 腰围 腰臀比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里屯社区9年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辰梅 崔学利 +19 位作者 万钢 路玉蛰 牛玉琴 苏成玉 曹硕 梁冠秀 陈宏伟 李靖 芦霞 邓志云 于学慧 杨文霞 李建华 樊华 杨茂霞 付艳 魏素萍 何志娜 吴立平 袁申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696-2701,共6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年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索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联合达标≥3次与微血管并发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将三里屯社区2008年入选的22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 目的研究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年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索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联合达标≥3次与微血管并发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将三里屯社区2008年入选的22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113例)和标准组(111例),对其连续管理并随访9年,以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要管理指标,比较管理前后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收集终点事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比较管理后两组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探索分组管理方式和主要指标达标次数是否≥3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情况、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LDL-C、Hb A1c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强化组FPG、2 h PG、LDL-C、Hb A1c、UAER水平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发生或加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5.4%),糖尿病肾病13例(11.7%);强化组发生或加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0.9%),糖尿病肾病5例(4.4%)。两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和联合达标≥3次的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Hb A1c和联合达标<3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T2DM强化管理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Hb A1c达标、联合达标次数≥3次,更可明显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