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行Hassab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熊企秋 贾哲 蒋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3,共6页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手术)在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受Hassab手术治疗的163例乙...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手术)在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受Hassab手术治疗的1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既往是否接受内镜下治疗分为观察组(82例,曾接受内镜治疗)与对照组(81例,未接受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住院天数、腹腔感染、胰瘘、出血、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Z=-3.44,P<0.001)、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Z=-2.62,P=0.009)。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均分别低于术前门静脉压力(观察组Z=-7.22,P<0.001;对照组Z=-6.37,P<0.001)。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MELD评分均较术前MELD评分降低(观察组:Z=-5.33,P<0.001;对照组Z=-4.61,P<0.001)。结论 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Hassab手术,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SAB手术 脾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联合CT三维重建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璞 赫嵘 +4 位作者 贾哲 王米雪 何楠 张萌 张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联合CT三维重建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LH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术前CT三维重建及LUS分为观察组(n=46)或对照组(n=32);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预后。结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联合CT三维重建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LH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术前CT三维重建及LUS分为观察组(n=46)或对照组(n=32);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预后。结果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肿瘤主体所在肝段、切除方式、肿瘤切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分级及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15例,对照组死亡14例;组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40)。结论LUS联合CT三维重建用于引导LH可降低术中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HCC患者无瘤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4 位作者 杜林林 张珂 杜宏波 江宇泳 杨志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转变的特点,认为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节性病变 肝细胞 病理学 临床 诊断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脾切除断流术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容海 蒋力 +8 位作者 赫嵘 张珂 鲁岩 郭立民 李勤涛 丁振昊 李宝亮 张维燕 穆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10-3213,共4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 lastography,TEG)监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43例PHT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EG监测,比较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结果:凝血参数方面:...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 lastography,TEG)监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43例PHT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EG监测,比较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结果:凝血参数方面:术前术后R值没有明显变化,K值显著降低;α角、MA、CI及TPI显著升高。纤溶方面:EPL、CL30、LY60等观测值术前术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凝血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处于相对高凝状态。术后纤溶系统处于正常范围,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脾切除断流术围手术期TEG监测对判断PHT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状态有重要意义,可为术后止血及抗凝治疗时机的掌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栓弹力图 脾切除断流术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在肝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文静 李代京 +4 位作者 陈宁 赵艳茹 秦颖 李春梅 吴玉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以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指导肝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以提高专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方法根据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检测值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17例肝脏手术患者分为肝储备功能良好、轻中度受损和重度受损三... 目的以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指导肝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以提高专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方法根据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检测值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17例肝脏手术患者分为肝储备功能良好、轻中度受损和重度受损三组,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的凝血指数评估患者的综合凝血状态,指导有创性护理操作的进行,以降低出血和软组织瘀斑、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围术期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和凝血指数进行动态观察,分阶段加强术后护理。结果 317例患者入院时肝脏储备功能总体处于轻中度受损状态,术后均恢复顺利,未出现护理差错和护理并发症。结论以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指导肝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专科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储备功能 凝血功能 肝硬化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专家共识 被引量:49
6
作者 北京医师协会门静脉高压专科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门静脉高压学组 +7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刘福全 牛俊奇 郎韧 吕少诚 高沿航 王磊 张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37-2044,共8页
1概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管胃静脉曲张、脾大脾亢、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 1概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管胃静脉曲张、脾大脾亢、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肝静脉压力梯度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宋从浩 马刚 +1 位作者 刘哲 王丹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6-1029,103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与胆囊癌(GBC)的临床特点,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6例XGC患者和62例GBC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与胆囊癌(GBC)的临床特点,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6例XGC患者和62例GBC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和术中所见方面的差异。结果临床表现:2组比较,食欲和体质量下降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痛、黄疸、发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2组患者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9-9均高于正常上限值,但2组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表现:2组比较,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均存在胆囊壁增厚,XGC患者以弥漫性增厚为主,GBC患者以局限性增厚为主,2组比较,胆囊壁增厚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所见比较,胆囊结石、胆囊壁水肿和肝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GC与GBC术前鉴别有一定困难,影像学检查可以为鉴别二者提供线索,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必不可少,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癌 胆囊结石 胆囊炎 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文静 贾哲 +3 位作者 赫嵘 张艳华 张宏伟 张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6-1591,共6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普外科105例HCC合并肝硬化PHT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患者... 目的 观察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普外科105例HCC合并肝硬化PHT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30项因素,包括基本情况、疾病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观察手术恢复情况,记录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或 Fisher精确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患者中66例行腹腔镜断流联合肝切除术,39例行腹腔镜断流联合射频消融(RFA),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无术后30 d和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20(14~25)d。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71%(27/105)。吸烟(OR=3.362,95%CI:1.282~8.817,P=0.014)、MELD评分(OR=3.801,95%CI:1.007~14.351,P=0.049)、肿瘤位置(OR=1.937,95%CI:1.169~3.211,P=0.010)、手术方式(OR=0.006,95%CI:0.001~0.064,P<0.001)、术中输液量(OR=4.871,95%CI:1.211~19.597,P=0.026)和术后合并胸水(OR=9.790,95%CI:1.826~52.480,P=0.008)为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合并肝硬化PHT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患者具有较高肺部感染风险。术后合并胸水是引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断流联合RFA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应加强术前预康复、围手术期肝功能维护、术中损伤控制和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减轻术后第三间隙积液,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外科手术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文静 张志云 +3 位作者 张艳华 马剑萍 李代京 张梦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68.57%。肺部感染、门静脉血栓和胸水发生率分别为25.71%、33.33%和28.57%。术前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红蛋白、术后卧床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总体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术前MELD评分、术前腹水、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前Child-Pugh分级、血小板、术前腹水和手术方式是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和术前MELD评分是术后胸水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面临较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专科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并发症 术后感染 门静脉血栓 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赫嵘 贾哲 +1 位作者 蒋力 张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46-2052,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因肝细胞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71例,其中三维组(n=34)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进行射频方案...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因肝细胞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71例,其中三维组(n=34)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进行射频方案规划,二维组(n=37)术前应用二维影像进行射频方案规划。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肿瘤完全消融率、无瘤生存期等。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选择Fisher精确检验、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或Pearson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Mantel-Cox)检验比较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维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12%)高于二维组(75.68%)(Pearsonχ^(2)=4.183,P=0.041),三维组术中穿刺耗时中位时间(5 min)低于二维组(7 min)(Z=-2.407,P=0.013)。三维组和二维组的消融完全率分别为97.06%和9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矫正χ^(2)=0.183,P=0.669)。在1、2、4年累积无瘤生存率比较中,三维组分别为90.8%、78.8%和72.8%,二维组分别为61.5%、55.9%和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3,P=0.0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规划方式、消融是否完全、术后1个月AFP水平为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通过三维可视化消融辅助系统进行肝细胞癌射频消融规划,可以保证射频消融的疗效,降低肝细胞癌复发率,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消融技术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一帆 宋清坤 +10 位作者 岳振东 赵洪伟 王磊 范振华 吴一凡 孟明明 张珂 蒋力 丁惠国 张月宁 刘福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IPS治疗的513例肝硬化PHT患者,TIPS术中均测量肝静脉压力并行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根据肝静脉交通支显影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交通... 目的观察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IPS治疗的513例肝硬化PHT患者,TIPS术中均测量肝静脉压力并行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根据肝静脉交通支显影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交通支显影组(早显组)、中晚期交通支显影组(中晚显组)、门静脉显影组及无交通支组,对比组间HVPG、门静脉压力梯度(PPG)、肝静脉楔压(WHVP)和门静脉压(PVP),分别以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分析评估各组内WHVP与PVP、HVPG与PPG的相关性及其一致性。结果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中,163例肝静脉交通支早期显影,140例中晚期显影,166例门静脉显影,44例无交通支显影;4组间HVPG、PPG、WHVP及PV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VPG、WHVP呈逐渐增加,PPG、PVP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组内HVPG与PPG、WHVP与P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VPG与PPG、WHVP与PVP均呈正相关(P均<0.001),且相关性及一致性在门静脉显影组均优于其他3组、而在早显组均不及其他3组。结论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PHT患者HVPG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硬化 肝静脉交通支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安全性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静 赫嵘 +3 位作者 张宏伟 熊企秋 贾哲 张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评价断流联合肝切除或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0例行断流联合肝切除(肝切除组),210例行断流联合RFA(RFA组)。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总体... 目的评价断流联合肝切除或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0例行断流联合肝切除(肝切除组),210例行断流联合RFA(RFA组)。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总体与无复发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无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和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肝切除组为94.1%、81.5%、74.2%,RFA组为86.3%、72.0%、37.8%(P<0.001)。年龄、手术方式、肝癌分期与Child-Pugh分级为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肝切除组为69.2%、54.4%、40.6%,RFA组为58.7%、28.5%、18.5%(P<0.001)。年龄、肝癌大小,Child-Pugh分级与AFP为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期联合手术是PHT合并HC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切除远期效果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断流联合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肝癌 断流术 肝切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