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景院 向攀 +5 位作者 熊号峰 谭建波 孙瑶 江宇泳 高方媛 王宪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3,共4页
当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缺乏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手段[1]。选择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的中医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是救治重症新冠肺炎、降低病死率的合理策略。笔者将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的个案介绍给同道,希望为临床... 当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缺乏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手段[1]。选择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的中医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是救治重症新冠肺炎、降低病死率的合理策略。笔者将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的个案介绍给同道,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诊治 肺炎患者 北京地坛医院 临床医生 炎性反应 调节免疫 中医药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病程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2
作者 高方媛 冯颖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07,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短期内病死率极高。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短期内病死率极高。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和《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多部指南和共识相继发布,中西医结合治疗ACLF的方法日趋规范和完善。本文从早期预警和预防、急性期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康复期调护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在ACLF全病程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中西医治疗策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宪波 孙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血清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Scan)等非创伤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诊断中的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应是包括病因治疗、抗炎保肝、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过多沉积的细胞...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血清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Scan)等非创伤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诊断中的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应是包括病因治疗、抗炎保肝、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过多沉积的细胞外基质为一体的系统治疗。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基础,而中医药在抑制合成及降解过多沉积的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方面,具有作用于多个环节、多个层次和多个靶点的特性,而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希望。但是,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优势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深入研究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也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宪波 时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69-1973,共5页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诊断方面需明确诱因、疾病分期,根据神经心理学测试或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识别。肝性脑病的治疗强调去除诱因、降氨治疗、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本文论...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诊断方面需明确诱因、疾病分期,根据神经心理学测试或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识别。肝性脑病的治疗强调去除诱因、降氨治疗、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本文论述了肝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实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诊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熊去氧胆酸生化应答预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晓静 刘尧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免疫介导的慢性进展性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的治疗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预后,但仍存在一定的UDCA应答不佳的人群,是目前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个基于生化应答的评估模型及评分系统...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免疫介导的慢性进展性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的治疗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预后,但仍存在一定的UDCA应答不佳的人群,是目前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个基于生化应答的评估模型及评分系统已应用于临床用于筛选应答不佳者。中西医结合治疗PBC在临床上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在改善PBC患者症状、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提高生化应答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研究设计、疗效判定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生化学应答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宪波 张群 高方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5,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的以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可逆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ACLF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早期结局预测至关重要。目前,对于ACLF的治疗尚...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的以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可逆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ACLF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早期结局预测至关重要。目前,对于ACLF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近些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评述了ACLF预后评估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旨在指导ACLF的预后判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测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着丝点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赫晟竹 周桂琴 +4 位作者 乔可欣 刘亚兴 李斌 冯颖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2-87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与AC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在临床分型、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GLOBE评分和UK-PBC评分的差异,分析ACA对PB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8... 目的通过比较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与AC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在临床分型、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GLOBE评分和UK-PBC评分的差异,分析ACA对PB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8月—2022年12月入院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749例,分为ACA阳性组(n=147)和ACA阴性组(n=602)。根据入院情况,按照慢性进展型、门静脉高压型和黄疸/肝衰竭型标准分型,比较两组临床分型分布差异。随访1年后资料完整的患者共261例,其中ACA阳性者53例,ACA阴性者208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性别、年龄按照1∶2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分别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1年UDCA应答率、GLOBE评分及UK-PBC评分是否存在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749例PBC患者中,ACA阳性组年龄[(61.28±10.35)岁vs(56.74±12.17)岁,t=4.164,P<0.001]、女性患者占比(93.9%vs 77.6%,χ^(2)=20.221,P<0.001)及门静脉高压型占比(48.3%vs 27.6%,χ^(2)=23.289,P<0.001)均明显高于ACA阴性组,黄疸/肝衰竭型占比(24.5%vs 38.5%,χ^(2)=10.205,P<0.001)明显低于ACA阴性组。随访1年后,资料完整的261例PBC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前,ACA阳性组UDCA应答率为41.5%,ACA阴性组UDCA应答率为4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GLOBE评分>0.3分者占比为92.5%,ACA阴性组为8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5,P=0.04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ACA阳性组53例,ACA阴性组106例,两组UDCA应答率、GLOBE评分及UK-PB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CA阳性患者年龄更大,女性占比更多,且更易出现门静脉高压,黄疸/肝衰竭型相对较少。ACA阳性对UDCA应答率、GLOBE评分及UK-PBC评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着丝点抗体 体征和症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
作者 时克 张群 +1 位作者 王宪波 冯颖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8-573,共6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情凶险,发病迅速,短期病死率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ACLF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之间密切相关。ACLF进展过程中,肠道完整性破坏,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物失调,介导免疫紊乱,进而加重全身炎症性反应。本文旨在阐明肠道...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情凶险,发病迅速,短期病死率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ACLF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之间密切相关。ACLF进展过程中,肠道完整性破坏,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物失调,介导免疫紊乱,进而加重全身炎症性反应。本文旨在阐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ACLF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组 代谢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对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肠道代谢物的影响
9
作者 姜婷婷 张群 +4 位作者 王宪波 江宇泳 刘晓利 于浩 杨志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7,共9页
目的通过肠道代谢组学探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对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作用。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且经肝性脑病心理测量评分诊断为MHE的肝硬化患者(n=11)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招募健康... 目的通过肠道代谢组学探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对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作用。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且经肝性脑病心理测量评分诊断为MHE的肝硬化患者(n=11)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招募健康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n=11)。通过采集对照组及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治疗前后MHE患者的粪便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索MHE患者的肠道代谢物特征,并通过人群队列探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对MHE患者肠道代谢的影响。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同一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及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MHE组与对照组共检测出29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有机胺类、碳水化合物类、脂肪酸类和维生素类,MHE组明显上调12种,下调17种,主要富集在鸟氨酸代谢通路、支链氨基酸代谢通路和芳香氨基酸代谢通路。MHE患者经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治疗前后共检测出80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类、有机酸类和氨基酸类,中药治疗后上调56种,下调24种,差异通路也主要富集在鸟氨酸代谢通路、支链氨基酸代谢通路和芳香氨基酸代谢通路。结论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MHE患者的肠道代谢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方 中医药疗法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克 王晓静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95-2501,共7页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9年5月之前的文献,全面收集金龙胶...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9年5月之前的文献,全面收集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为金龙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对纳入的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6篇文献,共2318例患者,干预组1175例,对照组1143例。分析结果显示,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相比,能提高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36,95%可信区间(95%CI):1.25~1.49,P<0.001]、1年生存率(RR=1.29,95%CI:1.14~1.47,P<0.001)、KPS评分(RR=1.37,95%CI:1.19~1.59,P<0.001)和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均数差(MD)=11.18,95%CI:2.68~19.68,P=0.01]、CD4^+T淋巴细胞(MD=6.43,95%CI:3.82~9.05,P<0.001)、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MD=0.31,95%CI:0.26~0.36,P<0.001);降低进展率(RR=0.41,95%CI:0.29~0.57,P<0.001)、白细胞下降率(RR=0.65,95%CI:0.57~0.75,P<0.001)、胃肠反应发生率(RR=0.72,95%CI:0.59~0.88,P=0.001)和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MD=-4.68,95%CI:-5.84^-3.51,P<0.001)。结论金龙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金龙胶囊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与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可欣 周桂琴 +4 位作者 刘亚兴 冯颖 刘尧 李斌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对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与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免疫与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MA阴性组(139例,24.5%)及... 目的对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与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免疫与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MA阴性组(139例,24.5%)及AMA阳性组(428例,75.5%),以年龄及性别为匹配因素,匹配容差设置为0.06,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入院时肝功能、凝血、免疫等指标,同时分析治疗6个月的肝功能等指标变化及治疗6、12个月时对于熊去氧胆酸(UDCA)的应答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AMA阴性及AMA阳性PBC患者各139例。AMA阴性组与阳性组入院时比较:AMA阴性组DBil、球蛋白(Glo)低于AMA阳性组,Alb、白蛋白/球蛋白(A/G)、前白蛋白(pre-A)、纤维蛋白原(FIB)高于AMA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应用UDCA治疗6个月后,AMA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Glo、pr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MA阴性组与阳性组治疗6个月后pre-A较入院时均有上升,但上升程度不同,AMA阴性组上升更明显(U=41.00,P=0.015)。应用UDCA治疗6、12个月后,AMA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对UDCA治疗应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年龄及性别匹配条件下,AMA阴性PBC患者相对AMA阳性患者,肝脏炎症损伤程度轻,经UDCA治疗后炎症改善更明显,肝脏合成能力改善更明显,对于UDCA应答显现更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线粒体抗体 球蛋白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不同BMI分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的遗传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浩鑫 江宇泳 +5 位作者 吴亭彧 熊飞翔 姜艳丹 张琴 赵赛赛 于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2-1999,共8页
目的运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遗传关联,并进一步探讨不同BMI的NAFLD人群与T2DM的因果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以欧洲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其中NAFLD的样本量为32941... 目的运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遗传关联,并进一步探讨不同BMI的NAFLD人群与T2DM的因果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以欧洲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其中NAFLD的样本量为32941例,T2DM为312646例,BMI为681275例。运用单变量、多变量MR方法评估NAFLD总人群及各BMI亚型与T2DM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约束最大似然与模型平均法、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采用MR多效性残差和与离群值、径向MR、MR-Egger截距法、Cochran Q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单变量MR分析显示NAFLD总人群与T2DM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正向OR=9.75,95%CI:2.57~37.00,P<0.001;反向OR=1.01,95%CI:1.00~1.01,P<0.01)。多变量MR分析显示经BMI校正后,NAFLD总人群与T2DM的因果关系仍然保持显著(OR=33.12,95%CI:7.57~144.95,P<0.0001)。亚组分析显示,NAFLD各亚组均与T2DM存在因果关系(瘦型OR=12.19,95%CI:3.35~44.40,P<0.001;超重型OR=4.30,95%CI:1.69~10.92,P<0.01;肥胖型OR=1.67,95%CI:1.14~2.44,P<0.01)。结论本研究从遗传学层面揭示了NAFLD总人群及各BMI亚型与T2DM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尿病 2型 身体质量指数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崔心宇 李彦彦 +2 位作者 朱娜 林颖莹 李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5,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熊去氧胆酸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潜在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分为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熊去氧胆酸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潜在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分为熊去氧胆酸组和对照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平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慢性并发症等混杂因素,观察两组间SARS CoV-2感染率、COVID-19后症状和恢复时间的差异。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Alb、ALP、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疫苗接种情况和COVID-19后肝病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连续校正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匹配后影响COVID-19的因素。结果 熊去氧胆酸组87例患者,对照组237例患者,PSM后熊去氧胆酸组为78例,对照组为137例,两组间平衡性良好。熊去氧胆酸组SARS CoV-2感染率为82.1%(64/78),对照组感染率为95.6%(1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7,P=0.001)。COVID-19后熊去氧胆酸组发生寒战(10.9%vs 38.9%,χ^(2)=16.124,P<0.001)、咳嗽(56.3%vs 74.8%,χ^(2)=6.889,P=0.009)的患者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VID-19后熊去氧胆酸组患者恢复时间≤7天者比例达79.7%,对照组为61.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60,P=0.00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熊去氧胆酸是COVID-19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21、0.17,P值均<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服用熊去氧胆酸是COVID-19的保护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减轻相关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在防治COVID-19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新型冠状病毒 熊去氧胆酸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0
14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4 位作者 杜林林 张珂 杜宏波 江宇泳 杨志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转变的特点,认为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节性病变 肝细胞 病理学 临床 诊断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龙 刘遥 +1 位作者 高方媛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78-1882,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探究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7例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病种类分为3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组...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探究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7例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病种类分为3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组、Evans综合征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肝病相关治疗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7例慢性肝病患者中有15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9例(占52.9%)。17例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分布:AIHA患者6例,ITP患者8例,Evans综合征患者3例。其中13例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共12例,总有效率92.3%。ITP组TBil、DBil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35.8(14.3~58.0)μmol/L vs 165.6(21.3~374.3)μmol/L,Z=-2.205,P=0.027;24.9(7.0~43.3)μmol/L vs 121.9(11.7~279.9)μmol/L,Z=-2.205,P=0.027];AIHA组血红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94.0(65.0~993)g/L vs 62.2(42.3~80.5)g/L,Z=-2.242,P=0.025]。结论多种类型慢性肝病均可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糖皮质激素是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贫血 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EVANS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宋媛媛 江宇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88-1191,共4页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国内外有关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且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不少患者容易出现漏诊,延误病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自...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国内外有关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且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不少患者容易出现漏诊,延误病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率,降低临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腹膜炎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凉血解毒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艺鑫 张群 +3 位作者 江宇泳 于浩 杨玉英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0-1287,共8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诊断为HBV-ACLF的患者,招募同期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HP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选出HBV-ACLF患者与...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诊断为HBV-ACLF的患者,招募同期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HP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筛选出HBV-ACLF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菌群多样性和菌种的差异,从门、属水平筛选出两组的差异菌;利用体外模拟发酵实验,HBV-ACLF患者给予不同浓度(0、10%、50%、100%)凉血解毒方培养基培养24 h,从属分类水平比较分析HBV-ACLF用药组、HBV-ACLF未用药组及HP组菌群变化。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纳入HBV-ACLF患者10例,其中HBV-ACLF用药组5例,未用药组5例;HP组15例。HBV-ACLF未用药组较HP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下降。在门分类水平,HP组每个样本均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HBV-ACLF未用药组拟杆菌门明显减少,梭杆菌门、变形菌门、纤维杆菌门增多。在属分类水平上,HBV-ACLF未用药组瘤胃菌、布劳特菌属、真杆菌属较HP组明显减少,而副杆菌属、乳酸杆菌、梭杆菌、链球菌较HP组增多。体外模拟发酵实验结果显示,HBV-ACLF用药组瘤胃菌、毛螺菌属、拟杆菌、氏菌属相对丰度值较HBV-ACLF未用药组显著升高,而梭杆菌、变形菌较未用药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结论凉血解毒方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优势菌,减少致病菌,这可能是其治疗HBV-ACLF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肠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析肝硬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洋 江宇泳 +1 位作者 姜婷婷 王融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87-1588,共2页
肝硬化为虚实夹杂、难于治理之症,经参读李东垣《脾胃论》,以为从脾胃论治肝硬化,既可究其发病根源,又可寻其治疗关键,不施为在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的一大法门。东垣视肝与脾胃之关系甚密,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土薄木贼则成臌;脾胃虚弱不... 肝硬化为虚实夹杂、难于治理之症,经参读李东垣《脾胃论》,以为从脾胃论治肝硬化,既可究其发病根源,又可寻其治疗关键,不施为在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的一大法门。东垣视肝与脾胃之关系甚密,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土薄木贼则成臌;脾胃虚弱不能制约肾水,肾水得到亢旺的肝木资助而泛滥。治其水不在利下、不在淡渗,而在于温补脾胃之阳气。东垣补脾以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等轻剂益之;疏肝常以郁金、佛手、木香、砂仁等;养血柔肝时需注意养肝不滞脾,滋补肝肾时应补而不留邪。肝硬化的治疗中顾护脾胃、培补气血生化之源的思想应贯穿始终,为其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肝硬化 疏肝健脾 养血柔肝 滋阴清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湿解毒方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婷婷 江宇泳 +2 位作者 叶永安 高方媛 王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肝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0 mg/kg造模;中药组予以健脾解毒凉血方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溶液灌胃;...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肝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0 mg/kg造模;中药组予以健脾解毒凉血方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溶液灌胃;16 h后采集小鼠血清、肝组织、小肠组织,观察小鼠肝功能、肠道组织HE染色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小肠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结果: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小鼠的ALT、AST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均可观察到中药组病变轻于模型组和培菲康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可见闭锁小带蛋白-1棕黄色阳性标记,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阳性标记均显著少于正常组,中药组阳性标记显著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硫代乙酰胺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可维护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部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修复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解毒凉血方 硫代乙酰胺 肝损伤 肠屏障功能 闭锁小带蛋白-1 紧密连接蛋白 小鼠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对肝硬化并发肠系膜上静脉栓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颖 时克 +2 位作者 张晓华 杨莉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通过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分析对肝硬化并发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MVT)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231例肝硬化合并SMVT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中药组(114例)和对照... 目的通过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分析对肝硬化并发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MVT)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231例肝硬化合并SMVT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中药组(114例)和对照组(117例)。所有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充分评估抗血栓指征,有必要者均应用标准抗血栓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抗肝纤维化中药≥6个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观察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死亡)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检验;根据Child评分分层分析抗肝纤维化中药对不同级别肝功能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抗肝纤维化中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风险比(HR)=1.039,95%CI:1.001~1.078,P=0.041]、CRP(HR=1.025,95%CI:1.009~1.041,P=0.003)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口服抗肝纤维化中药是保护性因素(HR=0.148,95%CI:0.051~0.429,P=0.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中药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5.6%vs 81.2%,χ^(2)=17.032,P<0.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Child-Pugh A级患者的生存率中药组高于对照组(100%vs 66.7%,χ^(2)=4.003,P=0.045);Child-Pugh B级患者的生存率中药组亦高于对照组(96.7%vs 85.1%,χ^(2)=10.788,P=0.002)。3种抗肝纤维化中药对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CRP是影响肝硬化并发SMV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在Child-Pugh A级及B级患者中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系膜静脉 静脉血栓栓塞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