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检测胃动力指导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荣丽 何伟 +3 位作者 李彤 侯静 周华 许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1-343,3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检测胃窦运动指数(MI)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N)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拟行经鼻胃管喂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病人每天应用B超行胃窦单切面法测定空腹MI,以确定当天EN计划;... 目的:探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检测胃窦运动指数(MI)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N)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拟行经鼻胃管喂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病人每天应用B超行胃窦单切面法测定空腹MI,以确定当天EN计划;对照组则由主管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制订。EN期间,根据病人胃残余量和耐受性调整EN的速度,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EN实施情况和相关终点指标。结果:研究组病人EN起始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0~75 ml/h vs 30~50 ml/h,P=0.04);达到最大喂养速度的时间也有下降趋势(4.0 h vs 9.3 h);研究组病人超过一种以上EN并发症的发生率(37.9%)明显低于对照组(62.1%),两组的终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测定MI可以较客观地确定EN喂养速度,有助于及早实现喂养目标和降低EN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早期肠内营养 B超 胃肠动力 胃窦运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在改善重症病人经胃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丹 周华 +2 位作者 何伟 王虹 许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改善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两年间收住于我院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病人随机分针刺组(ATG)和药物组(DTG),每组各20例。ATG每日上午行针刺治疗,DTG予甲氧氯普胺10 mg Q8h静脉注射。床旁超声测喂...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改善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两年间收住于我院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病人随机分针刺组(ATG)和药物组(DTG),每组各20例。ATG每日上午行针刺治疗,DTG予甲氧氯普胺10 mg Q8h静脉注射。床旁超声测喂养开始前、针刺前及30 min后胃窦收缩频率(ACF),收缩幅度(ACA),计算胃窦运动指数(MI),记录胃残余量(GRV),实际喂养量,计算喂养达标百分比,监测前白蛋白水平(PAB)。结果:ATG第1天针刺30 min后MI及ACF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5);组内比较第3天MI、ACF较第1天显著增长。DTG组内比较第3天与第1天MI及ACF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ACF较第2天下降(P<0.05)。ATG第3天GRV的减少比DTG多(P<0.05)。ATG平均喂养增长率优于DT(P<0.05)。ATG喂养量与DTG无统计差异,PAB回升较DTG组更快。结论:针刺治疗能较迅速改善胃排空能力,与甲氧氯普胺相比作用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 喂养不耐受 重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血糖控制对危重症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京阳 张彤彦 +5 位作者 周华 何伟 李彤 赵栋 王超 许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了解创伤、感染等应激后重症病人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的变化及其与应激性高血糖的相互关系;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病人体内炎... 目的:了解创伤、感染等应激后重症病人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的变化及其与应激性高血糖的相互关系;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病人体内炎症反应与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33例收住SICU的重症病人分为3组: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4.44~6.11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6.66~8.33mmol/L),对照组(目标血糖9.99~11.10mmol/L),入选后第1、4、7天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及血清IL-6、MIF、CRP的动态变化。结果:3组病人血清CRP、IL-6、MIF均明显升高,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降低,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1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RP、IL-6在第7天显著下降(P〈0.05),血清MIF的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LA-DR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更有助于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下调应激后重症病人机体内炎症反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血糖控制 强化胰岛素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胃动力测定指导鼻空肠营养管置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丹 何伟 许媛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利用床旁B超改良胃窦单切面法测定胃动力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鼻肠螺旋管盲插成功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拟行幽门后喂养的危重症病人22例。先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量病人的胃窦收缩频率(ACF... 目的:利用床旁B超改良胃窦单切面法测定胃动力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鼻肠螺旋管盲插成功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拟行幽门后喂养的危重症病人22例。先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量病人的胃窦收缩频率(ACF)、胃窦收缩幅度(ACA)及胃窦运动指数(MI),随后经鼻盲插复尔凯(CH10-145)鼻空肠螺旋营养管。24 h后行床旁X片检测确定营养管的尖端位置,以尖端达到幽门下小肠为置管成功。分析比较置管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的ACA,ACF及MI差异。结果:124 h内导管尖端通过幽门(成功组)14例(63.60%),未通过(失败组)8例(36.40%)。2成功组[ACA 0.49±0.16,ACF(3.70±2.00)次/2 min]明显高于失败组[ACA 0.31±0.15,ACF(2.50±2.10)次/2 min],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间M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ACA和AC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和0.71(P<0.05),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P>0.05)。结论:床旁超声测量ACA和ACF均可作为盲插鼻空肠营养管成功的预测指标,尤其是ACA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B超 胃肠动力 胃窦运动指数 鼻肠营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人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相关激素改变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华 许媛 何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时的特点,及其与皮质醇、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8例重症病人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3例),非MODS组(25例)。入选后...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时的特点,及其与皮质醇、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8例重症病人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3例),非MODS组(25例)。入选后记录病人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测定其血清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GH、IGF-1等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蛋白质代谢改变。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急性期两组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P<0.01);T3与皮质醇和CRP改变呈负相关关系(P<0.05);TSH与GH呈正相关改变(P<0.01)。延迟期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皮质醇仍表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激素之间无相关关系;与血清蛋白PAB、TRF正相关改变(P<0.01);非MODS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早于MODS组(P<0.05)。结论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SH、GH等垂体分泌释放激素水平下降提示NTIS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受抑制;皮质醇改变亦与NTIS的发生相关;延迟期重症病人甲状腺激素与PAB、TRF等内脏蛋白改变与机体应激状态及高分解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醇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在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杨 何伟 +1 位作者 周华 许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评价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RTCGM)在危重症病人血糖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方法:2010年7月收住我院中心ICU,拟住ICU>3 d,APACHEⅡ>10分的危重症病人16例,应用统一的血糖管理方案控制血糖,比较RTCGM血糖检测方法与床旁... 目的:评价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RTCGM)在危重症病人血糖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方法:2010年7月收住我院中心ICU,拟住ICU>3 d,APACHEⅡ>10分的危重症病人16例,应用统一的血糖管理方案控制血糖,比较RTCGM血糖检测方法与床旁血糖检测仪、动脉血气、静脉血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值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①RTCGM血糖值与床旁血糖监测仪血糖值比较:共597对配对资料,相关性r=0.90(P<0.01);绝对误差0.38 mmol/L(-0.48~1.32)mmol/L;相对误差4.2%(-5.9~14.8)%;Clarke误差栅格分析显示,99.3%的结果在A区和B区。②RTCGM血糖值与动脉血气血糖值比较:共146对配对资料,相关性r=0.72(P<0.01);绝对误差0.10 mmol/L(-0.99~0.96)mmol/L;相对误差1.7%(-15.8~13.3)%;Clarke误差栅格分析显示,97.3%的结果在A区和B区。③RTCGM血糖值与静脉血实验室检测的血糖值比较:共57对配对资料,相关性r=0.80(P<0.01);绝对误差0.38 mmol/L(-0.54~1.49)mmol/L;相对误差5.2%(-5.9~19.4)%;Clarke误差栅格分析显示,100%的结果在A区和B区。但有约25%的组织葡萄糖值超出ISO标准,与国外相关报道相近。结论:连续性葡萄糖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能较好地反映血糖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严重的高血糖与低血糖事件,是危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管理的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 危重症病人 强化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白英 刘娜 +4 位作者 刘心遥 高兆芳 王月丽 马长生 郭炜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和心房顺应性。根据BMI,将患...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和心房顺应性。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偏轻3例,BMI<18.5kg/m^2;正常18例,BMI:18.5~23.9kg/m^2;偏重42例,BMI:24~27.9kg/m^2;肥胖24例,BMI≥28kg/m^2。分别采用箱式图和加权回归的方法探讨BMI与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结果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中,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BMI正常时,左房容量指数最低(20.86±1.94);BMI偏重时,右心房容量指数为最低(19.71±1.29)。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随着BMI增加而降低,BMI偏轻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高,而BMI肥胖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低。结论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与峰值纵应变呈近线性关系。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肥胖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心房容量指数 心房峰值纵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云 郭爱敏 +1 位作者 何茵 陈京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健康相关行为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