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 被引量:105
1
作者 王小亭 刘大为 +38 位作者 于凯江 管向东 马晓春 严静 康焰 艾宇航 胡振杰 隆云 晁彦公 张宏民 张丽娜 尹万红 刘丽霞 武钧 何伟 朱然 许强宏 丁欣 关键 李莉 刘海涛 司向 王敏佳 王艺萍 王晓猛 吕立文 陈文劲 张青 杜鹃 朱炜华 陈秀凯 尚秀玲 黄道政 蔡书翰 崔嵩 张军伟 赵醴 唐朝霞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369-383,共15页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理念到实施规范,制定了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超声检查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高压与肾灌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杨 何伟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7期584-589,共6页
腹腔高压通过一系列机制对肾血流及灌注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局部血流紊乱开始,最终导致明显的器官功能衰竭。了解肾血流及灌注的生理学以及腹腔高压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理生理学是重要的,这有助于早期识别腹腔高... 腹腔高压通过一系列机制对肾血流及灌注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局部血流紊乱开始,最终导致明显的器官功能衰竭。了解肾血流及灌注的生理学以及腹腔高压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理生理学是重要的,这有助于早期识别腹腔高压造成的肾功能不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可帮助我们早期评估肾血流及灌注变化,促进早期干预,对于腹腔高压时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腹内高压 肾血流 肾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治疗干预计划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淼 尹颖 +1 位作者 何茵 李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治疗干预计划(TIP)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的效果。方法将276例ICU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8例,分别进行常规约束护理和采用改良TIP量表(在原量表的基础上,界定肌力,量化意识状态和定向力评估,完善二、三级标... 目的探讨改良治疗干预计划(TIP)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的效果。方法将276例ICU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8例,分别进行常规约束护理和采用改良TIP量表(在原量表的基础上,界定肌力,量化意识状态和定向力评估,完善二、三级标准中的条目)评估并实施约束护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非计划拔管和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改良TIP量表指导身体约束使用,可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身体约束 治疗干预计划 评估量表 不良事件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套管护理包在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遵海 李越 +5 位作者 何茵 鹿振辉 石颖 李飞 李莉 田梓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目的设计并应用气管切开套管护理包(以下简称为气切护理包),以改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行气管切开的101例喉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 目的设计并应用气管切开套管护理包(以下简称为气切护理包),以改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行气管切开的101例喉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共5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气切换药、气管内套管清洗和气切套管堵管等操作。将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共4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气切护理包产品进行气切换药、气管内套管清洗和气切套管堵管等操作。结果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气切换药时间分别为(13.6±3.5)min和(6.3±1.8)min、气管内套管清洗时间分别为(4.7±0.6)min和(3.1±0.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班气管堵管帽脱落次数分别为(2.2±0.5)次和(2.4±0.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气切护理舒适度得分分别为(3.2±1.3)分和(4.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气切护理用具的满意度分别为(2.0±1.2)分和(4.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小时数、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气切护理包为喉癌喉切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提供便捷,可提高患者对气切护理的舒适度和护士对气切护理用具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便捷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护理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喉切除术 气管切开 气管内套管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用霍桑效应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327-329,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公开和秘密观察ICU不同职业人员、在接触患者的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探讨霍桑效应的影响。方法在本院ICU设置12位公开观察员和7位秘密观察员参加手卫生的观察,通过公开观察与秘密观察2种形...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公开和秘密观察ICU不同职业人员、在接触患者的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探讨霍桑效应的影响。方法在本院ICU设置12位公开观察员和7位秘密观察员参加手卫生的观察,通过公开观察与秘密观察2种形式观察ICU从业人员(医生、护士、其他人员)在接触患者不同洗手时刻的洗手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观察到1429个手卫生事件,包括774次公开观察事件和655次秘密观察。公开观察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82.82%(641/774),秘密观察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为71.45%(468/655);在护士和医生中,公开观察的总体手卫生依从率高于秘密观察(P<0.05);霍桑效应在医生中最为明显,为16.33。研究期间共记录发生在接触患者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事件1156次,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3个时刻,公开观察的总体手卫生依从率高于秘密观察(P<0.05);在5个时刻中,霍桑效应对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最大,为19.68。结论在疫情期间,霍桑效应可能会影响ICU内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采用公开观察法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合理地应用和评估霍桑效应可以有效提高疫情期间的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霍桑效应 公开观察 秘密观察 手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