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的匹配程度。使用Fitzgerald等开发的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中的音调辨差阈值测试、旋律辨别与和弦辨别测试评估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结果听力正常组与人工耳蜗组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相匹配。人工耳蜗组F3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16.2个1/4音,C4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6.2个1/4音,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人工耳蜗组的旋律辨别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9.8%,和弦辨别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72.4%,与听力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组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使用时间与其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均与其音调辨差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人,但个体差异较大,其音乐音调感知能力与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佩戴时间以及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的匹配程度。使用Fitzgerald等开发的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中的音调辨差阈值测试、旋律辨别与和弦辨别测试评估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结果听力正常组与人工耳蜗组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相匹配。人工耳蜗组F3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16.2个1/4音,C4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6.2个1/4音,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人工耳蜗组的旋律辨别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9.8%,和弦辨别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72.4%,与听力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组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使用时间与其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均与其音调辨差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人,但个体差异较大,其音乐音调感知能力与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佩戴时间以及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相关。
文摘目的分析与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90例梅尼埃病患者,收集纯音听阈、耳鸣匹配结果,记录耳鸣侧别、时间、睡眠质量,使用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进行评价。结果 1患者平均年龄48.08±10.28岁,男女比例为1.09:1;耳鸣主调频率匹配为低频和言语频率耳鸣者65例(72.2%);响度匹配为响度〈10d B SL者(51例,56.7%),≥10d BSL者(39例,43.3%),其中以5-9d B SL最多,为30例(33.3%);≥15d B SL者最少,为15例(16.7%);持续性耳鸣患者77例(85.6%);单侧耳鸣患者68例(75.6%);有睡眠障碍者28例(31.1%)。2耳鸣响度较大(F=3.203,P=0.027)、睡眠质量较差(t=2.813,P=0.006)和持续性耳鸣(t=3.018,P=0.003)的患者其THI评分高于耳鸣响度较小、睡眠质量较好和间断性耳鸣的患者。双侧耳鸣患者THI评分高于单侧耳鸣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0.062)。不同性别、听力损失水平和耳鸣频率的患者THI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3耳鸣影响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耳鸣严重程度与耳鸣响度[P=0.0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9~1.151,优势比(odds ratio,OR)=1.083]、睡眠质量(P=0.011,95%CI1.288~6.931,OR=2.986)和耳鸣持续时间(P=0.007,95%CI1.559~16.265,OR=5.033)有关。结论梅尼埃病患者的耳鸣常常为低频、持续性的。耳鸣的严重程度与耳鸣的响度、睡眠质量和耳鸣的持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