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学科十年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6,共6页
近十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完成三级学科建设,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平台;紧密围绕特色项目,立体多极化、持续高水平发展;深化学科... 近十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完成三级学科建设,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平台;紧密围绕特色项目,立体多极化、持续高水平发展;深化学科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骨干;编制教材,建设耳鼻喉科学院,建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建设,并深入交流,强化专科刊物影响力,打造独特学术氛围,促进学科稳健、高水平、特色发展;同时,将取得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提高疗效,降低医疗总费用。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已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建设 耳鼻咽喉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和情绪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贾若 孙凤新 刘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针对耳鸣患者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耳鸣与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认知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以耳鸣为主诉的179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测,并使用耳鸣致残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量化... 目的针对耳鸣患者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耳鸣与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认知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以耳鸣为主诉的179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测,并使用耳鸣致残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179例耳鸣患者中,男性90例(50.3%),女性89例(49.7%);年龄13-82岁,平均44.82±15.84岁。耳鸣严重程度及三个维度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耳鸣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各因子除体重外均呈正相关。年龄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睡眠是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需考虑到年龄和睡眠对情绪和耳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情绪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景云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house dust mite-sensitive allergic rhinitis,HDM-sensitive 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募集了HDM-sensitive AR患者385例和健康对... 目的本研究探讨NO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house dust mite-sensitive allergic rhinitis,HDM-sensitive A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募集了HDM-sensitive AR患者385例和健康对照受试者424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Sequenom i PLEX Mass ARRAY质谱法对NOS2基因上的6个标签SNPs(rs2297516,rs7406657,rs3794764,rs2872753,rs2779249,rs3794766)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等位基因分析显示6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在HDM-sensitive AR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分析显示rs3794764的(AA+AG)基因型分布在HDM-sensitive AR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相对GG基因型是HDM-sensitive AR的危险因素(OR=1.413,95%CI:1.005~1.98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健康对照人群中rs3794766基因型与血清总Ig E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9,β=-0.131,95%CI:-0.229^-0.021)。结论 NOS2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HDM-sensitive AR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 一氧化氮合成酶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瑞娟 刘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生存质量评估 人工耳蜗术 儿童 重度听力损失 健康 人工耳蜗植入 言语能力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雷雳 韩德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关键词 耳蜗 基因治疗 实验研究 DNA重组 基因转移技术 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GJB2基因p.V37I位点突变与耳聋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现蕾 王雪瑶 +2 位作者 赵雪雷 程晓华 黄丽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分析GJB2基因p.V37I(c.109G>A)位点突变儿童的临床听力学特点,探讨p.V37I杂合突变的临床意义,为遗传咨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至2018年,于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确诊为c.235delC/p.V37I、c.299delAT/p.V37I及c... 目的分析GJB2基因p.V37I(c.109G>A)位点突变儿童的临床听力学特点,探讨p.V37I杂合突变的临床意义,为遗传咨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至2018年,于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确诊为c.235delC/p.V37I、c.299delAT/p.V37I及c.176del16/p.V37I复合杂合突变的儿童41人。所有儿童均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芯片筛查和GJB2基因全编码区检测;同时接受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和小儿行为测听等听力学检测。结果 41例中,男26例、女15例,平均首诊年龄:5.3±4.0个月。常见基因型为c.235delC/p.V37I复合杂合突变,共25例(61.0%)。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13例(31.7%),未通过28例(68.3%)。4例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确诊为轻度听力损失,7例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确诊为听力正常。听力诊断正常16例(39.0%),听力损失25例(61.0%),其中,轻度14例(56.0%,14/25)、中度11例(44.0%,11/25)。c.235delC/p.V37I突变儿童,52.0%出现听力损失(13/25),以轻度为主。c.299delAT/p.V37I突变儿童,77.3%(10/13)出现听力损失,以中度为主。结论本组GJB2基因p.V37I杂合突变儿童,基因型以c.235delC/p.V37I为主,约39.0%(16/41)表现为听力正常,61.0%(25/41)出现轻-中度听力损失。4例儿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出现听力损失,提示GJB2基因p.V37I突变与迟发性听力损失相关。基因型为c.299delAT/p.V37I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可能性较大,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基因 儿童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点与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政涛 刘博 +1 位作者 张祎 吴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01,共7页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临床常见的两种发作性眩晕疾病。二者的临床表现有大量相似之处。VM患者常表现出与MD类似的听觉和前庭症状,MD患者也存在偏头痛特征,如头痛、畏...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临床常见的两种发作性眩晕疾病。二者的临床表现有大量相似之处。VM患者常表现出与MD类似的听觉和前庭症状,MD患者也存在偏头痛特征,如头痛、畏光、偏头痛家族史阳性。因此,区分MD与VM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尽管这两种疾病在很多方面有所重叠,但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仍有一些核心特征可供识别。然而,目前尚没有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检查或生物学标志可区别二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结合症状、体征、检查等多方面特征对MD和VM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前庭性偏头痛 临床特点 机制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力特点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博 董瑞娟 +4 位作者 陈雪清 龚树生 李永新 郑军 韩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56,共5页
目的分析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特点以及确诊时间与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发育的关系,探讨LVAS早期确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0-2008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目的分析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特点以及确诊时间与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发育的关系,探讨LVAS早期确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0-2008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112例LVAS患者资料并进行分析,依据年龄分别进行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 Infant-Toddle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或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以及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ation Questionnaire,NCIQ)效果评估。结果①112例患者发现耳聋的平均年龄为(2.1±1.76)岁,确诊LVAS平均年龄为(7.0±7.34)岁,耳聋发现年龄与LVAS确诊年龄间有较大差距;②术前检查时确诊组50例(44.6%)患者,耳聋发现中位年龄2岁,确诊中位年龄9岁,手术中位年龄9岁;非术前确诊组62例(55.4%)患者,耳聋发现中位年龄为1.5岁,确诊中位年龄为2.3岁,手术中位年龄为4岁;③112例患者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术前助听言语交流能力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④对18例成人患者术后NCIQ数据分析,术前诊断组和非术前诊断组的术后言语恢复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对16例7岁以下植入者术后听觉能力评估发现术前诊断组和非术前诊断组在开机后2个月内对声音的察觉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确诊时间明显滞后于耳聋发现时间;LVAS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儿童残余听力的保护并有利于人工耳蜗术后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听力下降 人工耳蜗植入 问卷调查 术前诊断 确诊时间 感音神经性耳聋 残余听力 听力特点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综合诊断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向东 王成硕 +4 位作者 宋晓红 伯铭羽 李颖 王鸿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评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18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CT和MRI影像学特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鼻窦分泌物压片/涂片和培养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通过病理学方法观... 目的评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18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CT和MRI影像学特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鼻窦分泌物压片/涂片和培养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通过病理学方法观察黏膜组织和变应性黏蛋白的特点。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17~66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合真菌压片/涂片和培养检查,明确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黏蛋白病理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晶体。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学检查、真菌病原学以及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变态反应 诊断 皮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生命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董瑞娟 刘博 +1 位作者 陈雪清 龚树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按照术前交流方式将植入者分为手语交流组(7例)和言语交流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结果 20例植入者术后17例可使用言语交流,其中5例完全依赖言语,术后交流方式中,手语交流组3例(15.0%,3/20),言语交流组17例(85.0%,17/20),与术前(手语和言语交流组分别为35.0%和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交流组在高级声音感知及言语能力方面的得分高于手语交流组(P<0.05)。结论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可获得较好的生命质量,术前言语能力和交流方式可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青少年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评估耳聋儿童助听器验配效果的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倩倩 陈雪清 +1 位作者 莫玲燕 孟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 目的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阈;根据助听后三个刺激声/m/、/g/、/t/在55dB SPL强度下是否全部引出波形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全部引出波形的患儿为A组,其余患儿为B组,比较二组的助听听阈。结果 26例患儿CAEP波形引出率为96.15%(25/26),A组(11例)0.25、0.5、1、2、4kHz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2.73±7.54、27.27±5.18、35.00±5.48、35.91±7.35、35.45±4.72dB HL;B组(15例),除1例未引出CAEP外,有9例在6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6.11±7.82、35.00±4.33、38.89±6.51、40.00±7.07、43.33±8.66dB HL;有5例在7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44.00±12.94、39.00±7.41、49.00±6.52、44.00±6.52、54.00±11.94dB HL,且A组患儿各刺激声对应频段助听听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值强度下低频声/m/、中频声/g/、高频声/t/的P1波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30.16±24.85、114.80±25.99、122.88±27.05ms,幅值分别为6.58±4.53、6.41±3.97、5.58±3.56μV,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分别为34.30±7.69、40.20±8.48、41.40±8.07dB HL,P1波潜伏期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均无显著相关(P〉0.05),P1波幅值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EP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助听器选配效果,55dB SPL强度下能够引出CAEP波形可作为评估助听器选配效果良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助听听阈 助听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硕 董瑞娟 +5 位作者 李靖 周芸 亓贝尔 陈雪清 莫玲燕 刘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 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的匹配程度。使用Fitzgerald等开发的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中的音调辨差阈值测试、旋律辨别与和弦辨别测试评估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结果听力正常组与人工耳蜗组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相匹配。人工耳蜗组F3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16.2个1/4音,C4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6.2个1/4音,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人工耳蜗组的旋律辨别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9.8%,和弦辨别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72.4%,与听力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组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使用时间与其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均与其音调辨差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人,但个体差异较大,其音乐音调感知能力与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佩戴时间以及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后聋 人工耳蜗 音乐感知 音调 1 4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AT1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明 卜祥婷 +3 位作者 栾格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在不同亚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在不同亚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ALAT1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鼻息肉组织及健康对照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ALAT1表达与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并比较同一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MALAT1的表达变化。结果MALAT1在两种亚型CRSwNP鼻黏膜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在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组低于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组;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G)的表达在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MALAT1的表达与IFNG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5,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上调不同亚型CRSwNP中MALAT1的表达(P=0.015)。结论MALAT1在不同亚型CRSwNP中显著低表达,且与IFNG的表达呈负相关,糖皮质激素能上调MALA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干扰素-Γ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抗体在过敏性鼻炎小鼠早期无症状阶段和晚期有症状阶段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军 王敏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4,IL-4),IL-17,IL-6和免疫球蛋白抗体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早期无症状阶段的表达及与过敏症状的关系。方法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AR小鼠模型,在激发早期(第16天)和激发晚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4,IL-4),IL-17,IL-6和免疫球蛋白抗体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早期无症状阶段的表达及与过敏症状的关系。方法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AR小鼠模型,在激发早期(第16天)和激发晚期(第30天)观察鼻部症状,收集鼻黏膜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IL-17和IL-6基因表达,收集血清检测Ig E、Ig G1、Ig G2a抗体和IFN-γ、IL-4、IL-17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挠鼻和喷嚏的次数在激发晚期显著高于激发早期和对照组,而在激发早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VA-特异性Ig E抗体在AR激发早期和晚期小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VA-特异性Ig G1和Ig G2a抗体、鼻黏膜IL-17和IL-6基因表达及血清IL-17和IL-6蛋白表达有相似趋势,即在AR激发早期和激发晚期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激发晚期阶段显著高于激发早期阶段。鼻黏膜IL-4基因和血清IL-4蛋白水平在激发晚期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IL-17、IL-6、过敏原特异性Ig G1和Ig G2a可能参与了AR早期无症状阶段的反应,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过敏症状的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症状 免疫球蛋白抗体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的耳鸣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祎 李云 +2 位作者 刘博 刘冬鑫 贾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90例梅尼埃病患者,收集纯音听阈、耳鸣匹配结果,记录耳鸣侧别、时间、睡眠质量,使用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进行评价。结果 1患者平均年龄48.08... 目的分析与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90例梅尼埃病患者,收集纯音听阈、耳鸣匹配结果,记录耳鸣侧别、时间、睡眠质量,使用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进行评价。结果 1患者平均年龄48.08±10.28岁,男女比例为1.09:1;耳鸣主调频率匹配为低频和言语频率耳鸣者65例(72.2%);响度匹配为响度〈10d B SL者(51例,56.7%),≥10d BSL者(39例,43.3%),其中以5-9d B SL最多,为30例(33.3%);≥15d B SL者最少,为15例(16.7%);持续性耳鸣患者77例(85.6%);单侧耳鸣患者68例(75.6%);有睡眠障碍者28例(31.1%)。2耳鸣响度较大(F=3.203,P=0.027)、睡眠质量较差(t=2.813,P=0.006)和持续性耳鸣(t=3.018,P=0.003)的患者其THI评分高于耳鸣响度较小、睡眠质量较好和间断性耳鸣的患者。双侧耳鸣患者THI评分高于单侧耳鸣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0.062)。不同性别、听力损失水平和耳鸣频率的患者THI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3耳鸣影响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耳鸣严重程度与耳鸣响度[P=0.0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9~1.151,优势比(odds ratio,OR)=1.083]、睡眠质量(P=0.011,95%CI1.288~6.931,OR=2.986)和耳鸣持续时间(P=0.007,95%CI1.559~16.265,OR=5.033)有关。结论梅尼埃病患者的耳鸣常常为低频、持续性的。耳鸣的严重程度与耳鸣的响度、睡眠质量和耳鸣的持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敏 李颖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IL-23因子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和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15例受试者(正常对照组),14例慢性鼻窦炎不合并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患者(CRSsNP... 目的探讨IL-23因子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和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15例受试者(正常对照组),14例慢性鼻窦炎不合并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患者(CRSsNP组)和37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CRSwNP组)。取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的下鼻甲,CRSsNP组患者的筛窦黏膜和CRSwNP组患者的鼻息肉(nasal polyps,NP)组织制备组织匀浆,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IL-17蛋白的浓度;计数组织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和百分比。取NP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悬液,IL-23体外刺激24 h,然后检测NP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中Th17相关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23因子在CRSsNP和CRSwNP组患者中的表达均没有差别。但是,IL-17+CRSwNP亚组中IL-2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IL-17-CRSwNP亚组。鼻黏膜组织IL-23浓度与鼻黏膜组织MPO浓度正相关,但是与外周血和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不相关。IL-23体外刺激NP组织单个细胞悬液能够促进Th17相关因子IL-17和IL-1β的生成,但是对Th17相关因子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生成没有影响。结论IL-23因子在IL-17+CRSwNP中通过增强Th17反应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白细胞介素-23 辅助性T细胞17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伟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40-744,共5页
鼻通气功能障碍(鼻塞)是鼻病理状态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评价鼻塞的程度既可以采用主观评估法也可采用客观测定法。目前主观评估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来评定鼻塞的程度... 鼻通气功能障碍(鼻塞)是鼻病理状态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评价鼻塞的程度既可以采用主观评估法也可采用客观测定法。目前主观评估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来评定鼻塞的程度。鼻阻力测定(rhinomanometry,RMM)和鼻声反射测定(acoustic rhinometry,AR)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评价鼻腔通气状况的方法,前者主要测定的是鼻内压力和气流,后者主要反映的是鼻腔内部解剖学改变。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价在疾病辅助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着重就鼻通气功能的客观评价特别是鼻阻力的测定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 鼻阻力 鼻测量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畸形的术前评估及术中防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洁 杨劲松 +2 位作者 王丹妮 任冉 赵守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目的结合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所见评价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伴外耳道骨性闭锁(congenital aural atresia,CAA)患者的面神经畸形程度,并探讨面神经畸形程度对听力重建手术的影响。方法完善术前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对符合适应证的CAA患者实施手... 目的结合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所见评价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伴外耳道骨性闭锁(congenital aural atresia,CAA)患者的面神经畸形程度,并探讨面神经畸形程度对听力重建手术的影响。方法完善术前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对符合适应证的CAA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留取术中面神经走行相关资料,将面神经术中所见与颞骨影像学特征作对比,同时探讨面神经不同部位畸形对听力重建手术的影响。结果共入组65例(69耳)患者,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显示,面神经位置正常8耳(12.12%),鼓室段低位61耳(88.40%),其中部分遮窗46耳(66.67%),完全遮窗15耳(21.74%),双分支畸形2耳(2.9%),面神经骨管完整6耳(8.7%),骨管缺如63耳(91.3%)。术中见面神经位置正常6耳(8.70%),鼓室段低位63耳(91.3%),部分遮窗45耳(65.22%),完全遮窗18耳(26.09%),双分支畸形3耳(4.35%),面神经骨管完整17耳(24.64%),骨管缺如52耳(76.36%)。面神经第二膝角度变小(急转弯)及乳突段前移至前庭窗18耳,均完全遮盖前庭窗。结论颞骨HRCT对诊断面神经畸形至关重要。CAA患者Jahrsdoerfer评分越低,面神经畸形的发生率及遮窗程度也越重,对听力重建手术的影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畸形 先天性 面神经 颞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矫健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 NP)患者鼻腔上皮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屏障功能的改变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 NP)患者鼻腔上皮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屏障功能的改变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其调控作用。方法气液界面方法体外培养鼻息肉患者及健康对照鼻腔上皮细胞,待细胞分化完成后加入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上皮细胞72 h,检测上皮细胞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及细胞间荧光素通透性的变化,评价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变;此外,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紧密连接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上皮相比,鼻息肉来源的上皮细胞TER明显降低,上皮细胞对荧光素FITC-葡聚糖(FITC-Dextran)的通透性增加,10 ng/m L TGF-β1刺激可明显降低两种上皮细胞的TER,同时增加荧光素通透性。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nula occludens(ZO)-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健康对照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呈现连续的线性结构,而鼻息肉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模式呈现明显破坏,包括紧密连接线性结构分离、断裂等,而经10 ng/m L TGF-β1刺激后,无论健康对照还是鼻息肉来源的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模式均有明显破坏。结论中国汉族鼻息肉患者的鼻腔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有明显的缺陷,而TGF-β1在诱发鼻息肉上皮屏障功能缺陷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或可作为鼻息肉治疗潜在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紧密连接 转化生长因子-Β1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上半规管裂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瑾 傅新星 +3 位作者 鲜军舫 许丽萍 华琳 李永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半规管裂(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SSCD)住院手术病人临床资料,总结SSCD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确诊为SSCD并施行外科手...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半规管裂(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SSCD)住院手术病人临床资料,总结SSCD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确诊为SSCD并施行外科手术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年龄范围37~59岁(中位年龄52岁)。辅助检查中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测等,平衡觉相关检查包括前庭诱发电位等。外科治疗术式有经乳突径路上半规管裂修补术6例、圆窗膜加固术1例。结果接受外科治疗的上SSCD患者在500-1000-2000Hz的气骨导差为12.9-10.7-3.6 d BnHL,上半规管裂的大小为4.69±1.16mm,统计学上未发现气骨导差和SSCD大小的相关性。按裂口的位置分类,外侧上坡型缺损1例、弓状隆起缺损1例、另外较大缺损即外侧上坡+弓状隆起缺损2例、内侧下坡型缺损0例、岩上窦相关半规管裂3例和弓状隆起缺损伴近裂开状态的岩上窦0例。圆窗膜加固术一例Tullio’s现象等症状缓解。结论对于上半规管裂特别是岩上窦相关半规管裂患者,圆窗膜加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仍需要多的实践和经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半规管裂 眩晕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