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晶晶 李蕾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4,共9页
目的通过调研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对科研诚信的行为态度、科研诚信发生的原因等,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和风险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科研诚信建设管理思路。方法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诚信政策... 目的通过调研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对科研诚信的行为态度、科研诚信发生的原因等,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和风险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科研诚信建设管理思路。方法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诚信政策认知、科研失信行为做法态度及失信原因等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385份,有效问卷1253份,男性246人,女性1007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37.98±8.97)岁。科研诚信相关政策平均知晓率为39.44%。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失信行为风险点前三位为论文投稿、委托第三方服务、科研经费使用的问题。根据不同调查对象涉及的科研工作不同,将违反科研行为规范态度调查内容根据基本资料中人员属性设定应答人群,共分为四组。科研诚信政策认知情况与第一组和第三组中的科研失信行为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发表SCI论文情况、科研诚信政策认知情况与第二组科研失信行为态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发表SCI论文情况与第四组中的科研失信行为态度有关,其中与发表SCI论文情况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科研诚信学习培训及政策知晓率不高,应进一步提高科研诚信政策认知度;科研活动关键环节仍存在风险和问题,需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的诚信管理;应树立科研人员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科研诚信 科研活动 科研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范雪梅 李梅 +1 位作者 赵军阳 李天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比较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应用的优劣。方法择期眼肿瘤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组(S组)和静脉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S组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术... 目的 比较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应用的优劣。方法择期眼肿瘤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组(S组)和静脉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S组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1.5%~2.5%七氟醚维持麻醉。K组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记录两组术中呼吸循环及眼内压(IOP)的变化、诱导、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中HR较S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中体动、SpO2〈9巨%例数也高于S组(P〈0.05);K组术中、术毕IOP高于S组(P<0.01),诱导及苏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且较多术后并发症(P〈0.05或P〈0.01)。结论 与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是眼肿瘤患儿检查的一种较佳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喉罩 氯胺酮 眼内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谨硕(综述) 朱思泉 王宁利(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483,共8页
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过程中,受到失重环境、空间辐射等诸多因素影响,视觉也会受到影响。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主诉中都有视觉感受下降的描述,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SANS)是指在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后观察到眼部生理学、神经学和神经影像... 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过程中,受到失重环境、空间辐射等诸多因素影响,视觉也会受到影响。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主诉中都有视觉感受下降的描述,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SANS)是指在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后观察到眼部生理学、神经学和神经影像学发现。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首次描述此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视盘水肿、眼球变平、脉络膜皱襞和远视移位。虽然SANS的确切发病机制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提出了几种假设来解释这种神经眼现象。本综述综合以往的研究,总结当前SANS的致病机制假设和影响因素,以及用于研究地面模拟失重的手段,同时汇总了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该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有助于为保护航天员的眼部安全,以及实现未来的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 失重环境 跨筛板压差 病理生理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为更好地完成婴幼儿日间手术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婴幼儿行眼科日间手术,包括全麻下角结膜拆线术145例(145只眼),结膜肿物切除术88例(88只眼),上下睑倒睫矫正术133例(150只眼)。围... 目的总结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为更好地完成婴幼儿日间手术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婴幼儿行眼科日间手术,包括全麻下角结膜拆线术145例(145只眼),结膜肿物切除术88例(88只眼),上下睑倒睫矫正术133例(150只眼)。围术期护理包括入院前健康教育与术眼准备、入院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全麻护理与术眼观察护理、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结果36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日间手术,术后无一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婴幼儿眼科日间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眼科日间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带状疱疹性前葡萄膜炎1例
5
作者 王庆强 王桂梅 +2 位作者 杜晓军 张阳 陈春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左侧额部及面部水疱样丘疹4 d,伴眼红、眼痛、视物模糊3 d,于2023年6月12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发病当天就诊外院皮肤科诊断为左额面部带状疱疹,给予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眼部诊断为...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左侧额部及面部水疱样丘疹4 d,伴眼红、眼痛、视物模糊3 d,于2023年6月12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发病当天就诊外院皮肤科诊断为左额面部带状疱疹,给予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眼部诊断为左眼角膜内皮炎、左眼结膜炎,给予外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后病情加重。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可,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鼻部、额部及上睑周围皮肤散在丘疹、结痂,病灶处皮肤充血(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葡萄膜炎 带状疱疹性 眼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椭圆体带的连续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博 闫艳妮 +3 位作者 王倩 杨靖妍 周金琼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0眼进行分析,其中男215例(64.0%),女121例(36.0%);年龄31~89(66.4±8.8)岁。按照gass分级分3组:gass 0级组(201例305眼)、gass 1级组(75例101眼)及gass 2级组(60例94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与gass分级、EZ中断比例、CFT的相关性。结果500眼BCVA(logMAR)和CFT分别为0.45±0.28和(337.6±101.8)μm,共86眼(17.2%)出现EZ中断。gass 0级组、gass 1级组及gass 2级组间BCVA(logMAR)(0.62±0.29、0.48±0.23、0.26±0.32)、CFT[(283.20±79.30)μm、(335.50±84.50)μm、(394.00±135.60)μm]及EZ中断比例(2.6%、20.8%、60.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级gass分组间,年龄与BCVA无相关性(r^(2)=0.021,P=0.314),BCVA与CFT(r^(2)=0.531,P=0.000)、EZ中断比例(r^(2)=0.304,P=0.000)及gass分级(r^(2)=0.587,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EZ连接中断可以出现在iERM的早期阶段。BCVA与CFT、EZ中断比例及gass分级均相关,gass 2级iERM的EZ中断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椭圆体带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李靖 云雨婷 +3 位作者 王紫仪 付琳 马建民 杨本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IgG4-RLD、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泪腺IgG4-RLD组、淋巴瘤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IgG4-RLD、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泪腺IgG4-RLD组、淋巴瘤组、炎性假瘤组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IgG4-RLD的诊断效能。结果:泪腺淋巴瘤的V_(e)值(0.43±0.21)低于泪腺IgG4-RLD(0.68±0.20)和炎性假瘤(0.7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泪腺IgG4-RLD与炎性假瘤的V_(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泪腺IgG4-RLD、炎性假瘤、淋巴瘤的K^(trans)、K_(e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K_(ep)、V_(e)及三参数联合诊断泪腺IgG4-RLD的效能(AUC)分别为0.545、0.540、0.545、0.6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_(e)有助于泪腺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鉴别;DCE-MRI定量参数对于泪腺IgG4-RLD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泪腺 IgG4相关性病变 淋巴瘤 炎性假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预测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疗效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云雨婷 王永哲 +3 位作者 王紫仪 柳睿 马建民 杨本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指标在评估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85例确诊为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患者的眼眶MRI,其中40例行DWI检查。患者经过规律随访(中位时间3.5...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指标在评估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85例确诊为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患者的眼眶MRI,其中40例行DWI检查。患者经过规律随访(中位时间3.5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间眼外肌受累数、颅神经分支受累数(额神经、眶下神经、上颌神经、翼管神经、腭大神经、下颌神经、鼻睫神经)、脑膜受累情况、受累泪腺、眼外肌、神经的ADC值及ADC-R,以及眶内实性病变ADC值整体直方图的各项参数,分析以上影像学指标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析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上述有意义的参数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间的各项影像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如下:脑膜受累(χ^(2)=6.143,P=0.01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3,敏感度40.4%,特异度84.2%;颅神经分支受累数(U=535,P=0.001)AUC为0.700,敏感度46.8%,特异度92.1%;ADC-R神经(U=5,P=0.026)临界值1.187,AUC为0.848,敏感度100%,特异度81.8%;ADC_(10%)(U=118,P=0.034)临界值0.903×10^(-3)mm^(2)/s,AUC为0.698,敏感度58.8%,特异度91.3%。脑膜受累、颅神经分支受累数越多、低ADC-R神经及低ADC_(10%)表明患者易复发。结论:颅神经分支(额神经、眶下神经、上颌神经、翼管神经、腭大神经、下颌神经、鼻睫神经)受累数、脑膜受累、ADC-R神经、ADC_(10%)对预测弥漫型IgG4相关眼眶病的复发具有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眼眶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ADC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周跃华 张晶 +3 位作者 李颖 王玥 王永华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其矫治效果并不如矫治近视者满意。目的观察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方法对1例右眼为近视状...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其矫治效果并不如矫治近视者满意。目的观察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方法对1例右眼为近视状态、左眼为远视状态的女性患者行左眼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术后随访1个月,应用气动眼压计观察术眼眼压改变,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评价术眼手术前后角膜曲率的变化,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手术前后角膜瓣厚度变化;应用眼反应仪测量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素)的改变;于术前和术后1d、1周、1个月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d及1个月术眼裸眼远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裸眼近视力达J2并稳定,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度(SE)为-0.125D。术后1个月OCT检查显示角膜透明,角膜基质囊袋内植片居中在位,无排异反应。术眼术前角膜补偿眼压为12.4mmHg(1mmHg=0.133kPa),术后1个月为11.9mmHg;术前模拟Goldmann眼压为11.9mmHg,术后为10.7mmHg;左眼术前角膜滞后量为9.7mmHg,术后为8.9mmHg;术前角膜阻力因素为10.9mmHg,术后为10.3mmHg,角膜生物力学各参数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好,手术前后眼压和角膜生物力学无明显改变,为远视的矫治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 角膜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镜延缓近视学龄儿童近视进展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仕明 武珊珊 +4 位作者 詹思延 王波 李偲圆 张丰菊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9-554,共6页
背景关于双光镜是否能够延缓学龄儿童近视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双光镜的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系统评价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在延缓近视学龄儿童近视进展中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1966-2010年1... 背景关于双光镜是否能够延缓学龄儿童近视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双光镜的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系统评价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在延缓近视学龄儿童近视进展中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1966-2010年10月)、EMBASE(1974-2010年10月)、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10月)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关于双光镜治疗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书籍,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双人筛选、评估和数据提取,针对屈光度进展量和眼轴长度进展量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3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在最长随访期时,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延缓近视学龄儿童屈光度进展量的加权平均差为0.22D(95%CI:-0.24~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在6、12、18、24个月和〉30个月时的差异量分别为0.15(95%CI:-0.09~0.38)、0.17(95%CI:-0.05~0.39)、0.42(95%CI:-0.14~0.98)、0.23(95%CI:-0.21~0.66)和0.03(95%CI:-0.40~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延缓近视学龄儿童眼轴长度进展量的加权平均差为-0.17mm(95%CI:-0.2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基于现有研究,双光镜和单焦点眼镜相比在延缓近视学龄儿童的近视进展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目前的高质量研究数量较少,上述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讲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镜 近视 学龄儿童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黎黎 梁艳闯 +6 位作者 张琛 张岩 梁庆丰 殷晓棠 王智群 李然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棘阿米巴原虫133份,总阳性率为25.6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3.83%,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常见的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属(62.23%)和曲霉菌素(14.61%);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895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8.83%、55·75%、28·60%和11·84%;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最敏感,曲霉菌素对特比萘酚敏感性高。常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78%(1126/5995),以G+球菌和G-杆菌为主,占检出细菌的85·52%;主要致病菌属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所占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属所占比例有明显增高;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430株细菌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2.09%、75.81%、66.98%和62.33%;假单胞菌属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棘阿米巴检查(培养+刮片)阳性率为23.25%(133/572),其检出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厌氧菌为少见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多分离自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感染。结论真菌和细菌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炎 真菌 细菌 阿米巴 放线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厌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对兔角结膜上皮细胞毒性及玻璃酸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琛 王志昕 +1 位作者 邓世靖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L-1和2g·L-1)以及苯扎溴铵(0.025g·L-1、0.05g·L-1和0.1g·L-1)分别单独和联合4g·L-1SH与培养细胞作用,并于作用后1h、3h、5h,利用LIVE/DEAD细胞活性/毒性检测方法,观察细胞酯酶及细胞膜透通性变化,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3种防腐剂与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P<0.05)。其中0.1g·L-1苯扎溴铵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最大,作用1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为0;0.3g·L-1羟苯乙酯影响最小,作用5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89±7.81)%和(55.00±7.81)%;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结膜上皮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角膜上皮细胞(P<0.05)。在各时间点羟苯乙酯-SH组及山梨酸-SH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同浓度防腐剂组(P<0.05)。作用3h后,0.05g·L-1浓度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其余浓度的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防腐剂中苯扎溴铵对角结膜的毒性最大,羟苯乙酯毒性最小。3种防腐剂对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大于角膜上皮。SH对羟苯乙酯和山梨酸所致细胞毒性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随防腐剂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羟苯乙酯 山梨酸 苯扎溴铵 玻璃酸钠 角膜上皮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云松 徐亮 +1 位作者 王津津 马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及其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用Rhodamine123标记培养7d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分为正常对照组、EGb76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及其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用Rhodamine123标记培养7d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分为正常对照组、EGb761组、谷氨酸组以及EGb761+谷氨酸组,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动态检测MM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谷氨酸组MMP下降;EGb761组MMP及EGb761+谷氨酸组MMP升高,P<0.01。结论EGb761可能通过升高视网膜神经细胞MMP的途径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并且可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线粒体膜电位 视网膜神经细胞 谷氨酸 大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叶楠 卢海 刘大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再次出现玻璃体积血是导致患者视力再次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积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及处...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再次出现玻璃体积血是导致患者视力再次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积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305例2型糖尿病PDR患者305例305眼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4例14眼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的原因、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5例糖尿病PDR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者14例,发生率为4.6%,其中3例眼底病变为PDRⅣ期,4例为Ⅴ期,7例为Ⅵ期.14眼均经标准睫状体切口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均给予眼内激光光凝,1眼行巩膜外冷凝术,8眼行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首次玻璃体切割术后6眼视力提高,4眼术后视力无改变,4眼视力较术前下降.术后再次出现玻璃体积血的时间为术后1~7d者9眼,术后8d~3个月者1眼,术后3~6个月者2眼,术后6个月以上者2眼.玻璃体再积血的原因主要为新生血管膜残留、激光光凝范围和强度不足、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糖浓度不稳定.5眼药物治疗后玻璃体积血吸收,9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最终9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下降;13眼患眼视网膜复位,1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仍未复位.结论 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与视网膜新生血管残留、眼内激光光凝不充分及血糖水平控制欠佳有关.出血量较少的患者玻璃体积血可以自行吸收或可行药物治疗,出血量较大且持续不吸收的患者需要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增生 视网膜病变/治疗 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再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白内障识别与分级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建强 张苓琳 +2 位作者 张莉 杨吉江 王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8-885,共8页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提取眼底白内障特征,构建白内障自动分类器,并可视化分析深度网络中间层特征的逐层变换过程。方法基于临床眼底图像,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输入数据的原始表示直接学习有用的特征,对比分析CNN自动提取的...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提取眼底白内障特征,构建白内障自动分类器,并可视化分析深度网络中间层特征的逐层变换过程。方法基于临床眼底图像,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输入数据的原始表示直接学习有用的特征,对比分析CNN自动提取的特征与预定义特征的性能表现。然后利用反卷积神经网络(DN)量化分析CNN各个中间层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输入图像中对CNN的预测贡献最大的像素集,探究CNN表征白内障的具体过程。结果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的分类器在四分类任务中达到0.818 6的平均准确率。与现有的预定义特征集相比,利用深度CNN自动提取的特征集能提供更好的白内障特征表示。CNN中间层特征呈现从低级抽象到高级抽象的分层变换,如梯度变化到边缘,然后到边缘状发散结构的组合,最后到血管和视神经盘信息的高级抽象,这种变换过程与临床检测白内障的诊断标准相吻合。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器在性能表现上优于现有分类器。该方法对检测其他眼病也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白内障 深度学习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反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眼压计类型和测量体位对青光眼眼压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甄毅 王宁利 +1 位作者 郭彦 张馨蓓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压平眼压计和非接触眼压计在坐位和卧位时测得的眼压值,探讨眼压计类型和测量体位对青光眼眼压值的影响。方法对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日间眼压曲线测量,测量时间分别为9:30、11:30、13:30、15:30。先在卧位下使用压... 目的比较压平眼压计和非接触眼压计在坐位和卧位时测得的眼压值,探讨眼压计类型和测量体位对青光眼眼压值的影响。方法对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日间眼压曲线测量,测量时间分别为9:30、11:30、13:30、15:30。先在卧位下使用压平眼压计进行测量,然后在坐位下分别使用压平和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测量方法所获得的眼压值。结果卧位压平、坐位压平及坐位非接触眼压计测得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24.47±10.35)、(21.95±9.73)、(18.37±8.18)mmHg。当非接触眼压在10~20mmHg时,坐位压平眼压较非接触眼压高1.9~3.9mmHg,卧位压平眼压较非接触眼压高3.0~6.4mmHg。3种测量方法测得的峰值眼压超过21mmHg的患者分别为20、14、10例,使用非接触眼压计可能漏诊50%眼压失控的患者。结论使用压平眼压计和非接触眼压计及不同测量体位会对眼压值产生不同的影响,使用非接触眼压计不能对眼压是否正常作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当眼压处于靶眼压附近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体位 眼压计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泪膜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萌 邹留河 +1 位作者 焦璇 彭晓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近年来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网膜光凝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患者眼表存在泪膜障碍。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1~9月就诊于北京同... 背景近年来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网膜光凝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患者眼表存在泪膜障碍。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1~9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底病门诊的患者进行糖尿病病史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检查,泪膜损伤的诊断标准为存在Schirmer试验异常和/或BUT异常。存在泪膜损伤的162例患者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患者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DEQ)评分,对2组患者右眼Schirmer试验结果、BUT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2组睑板腺形态评分〉1级的人数和构成比、出现干眼症状的人数和构成比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80例,泪膜损伤的Schirmer试验结果中位数为8[5,9]mm,非糖尿病组患者82例,中位数为6[5,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52,P=0.00)。糖尿病组泪膜损伤BUT的中位数为3[2,4]s,非糖尿病组中位数为4[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04,P〈0.叭)。糖尿病组泪膜损伤患者DEQ评分中位数为15[10,19],非糖尿病组患者DEQ评分中位数为2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2,P〈0.01)。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睑板腺形态学异常者分别为51.2%(41/80)和32.9%(2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16.07,P=0.00),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出现干眼症状者分别为51.2%(41/80)和93.9%(7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4,P〈0.01)。糖尿病组患者DEQ评分、睑板腺形态学评分与糖尿病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r=0.16,P=0.16;r=0.10,P=0.36)。糖尿病组有39例(48.8%)患者无干眼症的典型症状但合并有严重的泪膜损伤。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具有干眼症症状较轻、BUT较短、睑板腺形态异常较重的特点。提示糖尿病泪膜损伤患者干眼症症状不明显,但睑板腺功能障碍较严重,应关注糖尿病随访中患者的眼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泪膜 睑板腺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彭晓燕 孟淑敏 +2 位作者 王光璐 张风 李志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10例(19眼)诊断为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科超声波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的检查。9例17眼行板层巩膜切除或联合巩膜全层切除术... 目的探讨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10例(19眼)诊断为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科超声波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的检查。9例17眼行板层巩膜切除或联合巩膜全层切除术,平均随访18.4个月。结果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见于全部病例。12眼有表层巩膜的血管扩张。FFA检查显示11眼有“豹斑”样改变。术后脉络膜和视网膜脱离完全复位14眼,视力稳定和提高13眼。结论眼科超声波、UBM、FFA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巩膜切除术治疗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效果良好,但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 超声生物显微镜 巩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董喆 王宁利 +3 位作者 朱思泉 李松峰 翟长斌 王开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表面麻醉下对54例(54眼)高度近视患者(-12.00^-24.00D)行Verisyse植入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调节力。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t...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表面麻醉下对54例(54眼)高度近视患者(-12.00^-24.00D)行Verisyse植入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调节力。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术眼裸眼远、近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眼手术前后在3cpd、6cpd、12cpd、18cp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0);术眼术前调节力平均为(2.19±1.36)D,术后3个月调节力平均为(5.27±2.18)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36)。结论Verisyse眼内植入术提高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滴眼液治疗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月琴 陈家琪 +13 位作者 邹留河 史伟云 王丽娅 王印其 贺燚 赵东卿 李家臣 祝磊 黄挺 金涛 潘志强 赵靖 姚家琳 李玉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用安慰剂,2组每日滴眼4次,每次2滴,共180d。同时2组患者术后均滴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2周后改为每日3次,30d后每日2次,60d后每日1次,直至试验完成。出现植片排斥反应时,按常规排斥反应标准进行治疗处理,受试者定期随访180d。进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压测定、记录视力的变化、角膜透明度、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完成试验119例,对照组111例。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发生排斥反应7例,对照组17例,发生率为试验组5.89%、对照组14.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期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4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6例。结论1%CsA滴眼液对于防治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角膜移植 移植排斥反应 环孢素A 安慰剂 随机 双盲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