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肺外为首次转移部位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姝晶 马廷耀 +2 位作者 杨国梁 王雪莲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以肺外为首次远处转移部位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2002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患者126例,其中首次远处转移部位为肺外的患... 目的总结分析以肺外为首次远处转移部位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2002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患者126例,其中首次远处转移部位为肺外的患者21例,首次远处转移部位为肺的患者105例。此外,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9年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级、是否伴随神经症状、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Ki67、神经侵犯、p63情况与肺外转移相关(χ²=5.385、9.888、20.485、15.579、8.711、5.476、5.280,P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级、病理分级、神经症状与肺外转移风险增高存在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首发肺外转移组的累积生存率、累积无进展生存率更低(P均<0.05)。结论腺样囊性癌首次转移部位与N分级、病理分级、神经症状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实性型及伴高级别转化患者更易发生肺外转移。首次转移部位为肺外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 预后 危险因素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家系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2
作者 杜玉晓 王金淼 +1 位作者 齐欣萌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型(MEN2A)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MEN2A患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发现该家系多名...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型(MEN2A)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治疗、预防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MEN2A患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发现该家系多名成员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该家系成员(3代5人)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提取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并使用sanger测序法对目标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该患者家系内4例患者均存在RET基因11号外显子C634W杂合突变。使用sanger测序法对目标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其共同突变基因为RET基因突变,exon11:c.1902C>G(p.Cys634Trp)位点存在杂合突变,为胚系突变。家系中先证者被诊断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先证者姐姐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先证者母亲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双侧微小乳头状癌,并伴嗜铬细胞瘤及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先证者姨为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右叶乳头状癌,并伴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先证者外为公甲状腺双侧腺叶髓样癌伴左侧乳头状癌,并伴背部皮肤淀粉样变性。结论MEN2A家系存在RET基因胚系突变,突变位点为11号外显子C634W杂合突变。病理呈多灶性,可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对MEN2A伴甲状腺乳头状癌家系成员尽早进行基因突变筛查,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以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RET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晓红 丁一鸣 +3 位作者 周晶 武骏 刘宏飞 井溢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 目的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 h 39 min,平均出血量16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 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诉明显颈部不适。结论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外观满意度高,颈部舒适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腔镜手术 颈侧入路 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腺样囊性癌肺转移1例
4
作者 井溢鑫 丁一鸣 +1 位作者 马廷耀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较少见的来源于腺体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1]。其病程进展缓慢但极易侵袭,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2]。对于ACC肺转移患者,目前并无特效药物。MY...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较少见的来源于腺体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1]。其病程进展缓慢但极易侵袭,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2]。对于ACC肺转移患者,目前并无特效药物。MYB基因表达失调是ACC患者最常见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Carcinoma Adenoid Cystic) 阿帕替尼(Apatinib) 化疗(Chemotherapy) 基因靶向(Gene Targe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诊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和未来
5
作者 陈晓红 井溢鑫 黄志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9期610-612,共3页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board,MTB)诊疗模式应运而生。MTB诊疗模式通过全方位解读基因检测结果及多学科会诊,精确制定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MTB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board,MTB)诊疗模式应运而生。MTB诊疗模式通过全方位解读基因检测结果及多学科会诊,精确制定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MTB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临床需求,已成为精准肿瘤学领域不可避免的热门话题。但MTB诊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大规模基因检测技术尚未普及和临床应用费用高等问题。本文简述MTB诊疗模式的定义,并阐述目前MTB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实施的必要性,以期MTB能够为肿瘤精准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Neoplasms) 精准治疗(precision medicine) 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 bo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