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同仁医院近5年常见细菌的耐药率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士刚 董云秋 +5 位作者 李克勤 孙淑美 李丽红 周军 杨兴华 高庆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对近5年同仁医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2880株常见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进行监测。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很高;埃希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由2%上升到49%;淋球菌对青霉素G和大观霉素的耐... 对近5年同仁医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2880株常见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进行监测。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很高;埃希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由2%上升到49%;淋球菌对青霉素G和大观霉素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对本实验的几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绿脓假单胞菌对羧苄青霉素的耐药率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离率 耐药率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两家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国伟 李修远 +9 位作者 杨本善 张韶娅 李雪 汤燕燕 张明新 袁梁 隋文君 王玫 黄艳飞 鲁辛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49-554,共6页
目的通过不同痰检方法,调查分析北京两家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断为非肺结核患者的MTB检出率,为综合医院肺结核病原学检测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目的通过不同痰检方法,调查分析北京两家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断为非肺结核患者的MTB检出率,为综合医院肺结核病原学检测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临床诊断为其他肺部疾病(非肺结核)的住院患者8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未诊断分为8组:肺部感染组2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43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79例,肺纤维化并发感染组74例,肺部阴影待查组66例,肺癌组62例及其他未明确诊断肺部疾病组29例。通过萋-尼染色涂片镜检法(Ziehl-Neelsenstaining,Z-N染色)、MTBMGIT960快速液体培养(BACTECTM MGITTM 960 Mycobacterial Detection System,简称“MGIT960培养法”)及Xpert MTB/RIF(简称“Xpert法”)检测MTB与利福平耐药情况,培养阳性的标本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鉴定菌种,通过16S~23S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对3种方法鉴定结果进行确认。结果830例患者经3种方法检测,MTB总检出率为6.14%(51/830)。其中老年人(≥65岁)占MTB检出者的64.71%(33/51),有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占80.39%(41/51)。男、女患者MTB检出率分别为5.85%(34/581)、6.83%(17/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53)。肺部阴影待查组MTB检出率达18.18%(12/66),明显高于肺部感染组(6.74%,18/267)(χ2=8.45,P=0.00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5.59%,8/143)(χ2=8.27,P=0.004)、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组(4.55%,5/110)(χ2=8.79,P=0.00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5.06%,4/79)(χ2=5.04,P=0.025)、肺纤维化合并感染组(2.70%,2/74)(χ2=7.65,P=0.006)及肺癌组(0.00%,0/51)(P〈0.001);Z-N法、MGIT、960培养法、Xpert法检测MTB检出率分别为3.86%(32/830)、3.98%(33/830)和6.14%(51/830),Xpert法高于Z-N法和MGIT960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32;χ2=4.06,P=0.044)。结论综合医院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肺部疾病患者易漏检MTB,痰涂片镜检结合Xpert技术可考虑作为综合医院门诊MTB快速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综合 呼吸疗法科 医院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延误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早期风险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白晶 秦一川 +1 位作者 刘瑜 刘向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早期预测效能,探索GDM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及早期预测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建档的486例孕妇在孕早期...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早期预测效能,探索GDM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及早期预测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建档的486例孕妇在孕早期(孕7~12周)组成队列,并根据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标准,将孕中期妊娠妇女分为GDM组(150例)和非GDM组(336例)。收集孕早期ADPN、胰岛素(insulin,INS)、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GLU)及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等数据,计算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adiponectin,HOMA-A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肝脂肪变性指数(hepatic steatosis index,HSI)。分析比较两组之间ADPN、HOMA-AD、HOMA-IR等差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各类指标预测GDM的价值,并结合相关指标建立预测风险模型。结果GDM组和非GDM组妇女孕早期ADP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PN早期预测GDM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3,截断值为13.38 mg/L。GDM组和非GDM组的HOMA-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OMA-AD早期预测GDM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3.024。将GLU、HOMA-AD、HOMA-IR、HSI纳入风险模型,结果显示Logistic模型各方面较好,最终测试集AUC=0.829,准确度=0.740,灵敏度=0.913,阴性预测值=0.833。结论GDM组妇女的ADPN及HOMA-AD水平相较于非GDM组均降低,且HOMA-AD与GDM呈现负相关,在早期预测GDM的效能优于ADPN、HOMA-IR、HSI,HOMA-AD可以联合这些指标建立诊断预测模型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预测 风险模型的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MRSA的重复序列PCR分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晶晶 袁梁 +4 位作者 王利君 张明新 黄艳飞 王玫 鲁辛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对引起医院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选择2008年我院MRSA医院感染患者30例和疑似医院感染患者5例,分离得到MRSA菌株36株。采用Diversilab自动化重复序列(REP)-PCR(repetitive-e... 目的对引起医院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选择2008年我院MRSA医院感染患者30例和疑似医院感染患者5例,分离得到MRSA菌株36株。采用Diversilab自动化重复序列(REP)-PCR(repetitive-element sequence-based PCR)分型系统,研究MRSA菌株遗传特征和流行特点。结果 MRSA在我院的3个病房中存在6型REP-PCR指纹图。REP-Ⅰ型为优势分离株,占研究MRSA的64.86%,集中在西区急诊病房、西区呼吸病房和西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REP-Ⅲ型菌株全部分离自喉科术后感染患者。结论 REP-Ⅰ型菌株是我院西区MRSA感染的主要型别;MRSA在西区急诊病房的流行是此类医院感染在我院播散的重要环节;Diversilab自动化REP-PCR分型技术系统可成为医院感染病原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自动化重复序列PCR分型系统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及肾小球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琳 谢荣荣 +5 位作者 杨芳远 李眉 罗莎 万晓华 田玮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尿蛋白四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α1-微球蛋白/肌酐(urinary α1-microglobulin to creatinine ratio,UA1CR)、免疫球蛋白G/肌酐(urinary immunoglobulin G to creatinine ratio,UIGG)、转铁蛋白/肌酐(urinary transferrin to creatinine ratio,UTRF);进行眼底照相、核医学99mTc-EC检测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根据ACR和眼底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蛋白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132例,即对照组(ACR≤30 mg/g);正常蛋白尿合并DR 32例,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前期组;微量蛋白尿组78例(30<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30例(ACR>300 mg/g)。比较四组间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上述各指标在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蛋白正常组中,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UTRF和GF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UIGG较对照组升高(P<0.01)。在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四项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加,而ERPF和GFR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尿蛋白排出正常的T2DM患者中合并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和ERP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68.2%(P<0.01)和60.5%(P<0.05),而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和GFR的AUC均小于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四项及GFR在微量和大量蛋白尿组的AUC均大于60%(P<0.05),ERPF在大量蛋白尿组AUC为67.2%(P<0.05)。结论T2DM极早期微血管改变即ACR正常仅有DR时,肾小管标志物UA1CR先于肾小球标志物ACR和GFR发生变化。肾损伤早期,肾小管标志物诊断效能优于肾小球;肾损伤后期,肾小球标志物诊断效能优于肾小管。提示DKD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可能早于肾小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标志物 Α1-微球蛋白 肾有效血浆流量 ROC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怡婷 孟祥莉 +5 位作者 付茵 曹晓龙 郑惠文 贺文从 宋泽萱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6-981,共6页
结核病诊断技术一直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但传统诊断方法敏感度低且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对诊断效率的高要求。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近几年内逐渐应用于多种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笔者对宏基因组测... 结核病诊断技术一直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但传统诊断方法敏感度低且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对诊断效率的高要求。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近几年内逐渐应用于多种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笔者对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加以阐述,并讨论其未来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富集元件结合因子1(AUF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
7
作者 段愿 张婷 +3 位作者 张婧 关贵文 王竞州 陈香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3-1839,共7页
目的探究AU富集元件RNA结合蛋白1(AUF1)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阐明AUF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TCGA-HCC数据库分析AUF1在泛癌中的表达以及AUF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 目的探究AU富集元件RNA结合蛋白1(AUF1)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阐明AUF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TCGA-HCC数据库分析AUF1在泛癌中的表达以及AUF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利用CCK-8、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迁移等实验在细胞水平探究AUF1的功能;利用RNA-seq分析AUF1敲减后肝癌细胞转录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率差异。结果相较于正常组织,AU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异常表达(P值均<0.05)。AUF1的mRNA水平与HCC恶性程度以及早期肝癌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外源AUF1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及迁移。而AUF1敲减则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及迁移。RNA-seq分析发现,AUF1敲减主要影响Wnt/β-cateinin通路,并下调β-catenin蛋白水平。结论AUF1的异常表达与早期肝癌的预后有关,AUF1的促癌作用可能与其激活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永兴 张祥晶 +1 位作者 李天佐 吕中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单独或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氟比洛芬酯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组(C组)和无静脉镇痛...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单独或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应激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氟比洛芬酯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组(C组)和无静脉镇痛组(D组)。测定四组患者麻醉前、拔管后即刻和镇痛后24 h抽取静脉测定血清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并观察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四组患者拔管后Cor浓度均降低(P<0.05);镇痛后24 h A、B、C组患者Cor和Glu浓度均低于麻醉前、拔管后即刻和D组(P<0.05);镇痛后各时点A、B、C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3、18和24 h均低于D组(P<0.05);B组患者镇痛期间头晕、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单独或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均能抑制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镇痛 患者控制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其他三种检测技术临床诊断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桂 袁梁 +2 位作者 曹晶晶 隋文君 鲁辛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本研究采用IGRA-ELISA法)与齐尔-尼尔森(Ziehl-Neelsen)染色法(简称&quot;Z-N法&quot;)、结核抗体(TB-Ab)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简称&quot;TB-Ab法&quot;)和荧光探针PCR法(简称&quot;荧...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本研究采用IGRA-ELISA法)与齐尔-尼尔森(Ziehl-Neelsen)染色法(简称&quot;Z-N法&quot;)、结核抗体(TB-Ab)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简称&quot;TB-Ab法&quot;)和荧光探针PCR法(简称&quot;荧光PCR法&quot;)等检测技术在北京同仁医院应用于TB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对IGRA-ELISA检测技术作出客观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进行TB诊断的1228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其中包括IGRA-ELISA 827例、TB-Ab法306例、Z-N法324例和荧光PCR法83例,共1540例次.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计算各技术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比较各技术辅助诊断价值的大小.结果 IGRA-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为36.0% (298/827),均高于TB-Ab法(6.2%,19/306)、Z-N法(3.1%,10/324)和荧光PCR法(3.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6、128.9、35.8,P值均<0.001).IGRA-ELISA的阳性诊断率10.3% (85/827),均高于TB-Ab法(1.3%,4/306)、Z-N法(2.5%,8/324)和荧光PCR法(3.6%,3/83),与TB-Ab法和Z-N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8、19.1,P值均<0.001);而与荧光PCR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P>0.05).IGRA-ELISA的敏感度为97.7% (85/87),均高于TB-Ab法(17.4%,4/23)、Z-N法(28.6%,8/28)和荧光PCR法(25.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6.0、65.4、56.4,P值均<0.001).IGRA-ELISA的特异度为71.2% (527/740),均低于TB-Ab法(94.7%,268/283)、Z-N法(99.3%,294/296)和荧光PCR法(100.0%,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1、101.6、27.7,P值均<0.001).IGRA-ELISA的阳性预测值为28.5% (85/298),均低于Z-N法(80.0%,8/10)和荧光PCR法(10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1,7.3,P值均<0.01);但高于TB-Ab法(21.1%,4/19)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05).IGRA-ELISA的阴性预测值为99.6% (527/529),均高于TB-Ab法(93.4%,268/287)、Z-N法(93.6%,294/314)和荧光PCR法(88.8%,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9、27.8、46.3,P值均<0.001).IGRA-ELISA的ROC曲线的AUC为0.846,P<0.001,95%CI为0.815~0.877;AUC均大于TB-Ab法(0.521)、Z-N法(0.622)和荧光PCR法(0.625).结论 在本院的TB辅助诊断中,IGRA与其他3种检测技术比较有较高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不高却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阳性诊断率,特异度较低因阴性预测值较高有较好的阴性排查能力,AUC最大有相对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信中 袁申元 +2 位作者 王召平 张京秀 谢荣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60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 及51名男性非糖尿病者(对照组)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 评分的差异, 并以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清性激...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60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 及51名男性非糖尿病者(对照组)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 评分的差异, 并以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IIEF评分及总睾酮(T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 000), 黄体生成素(LH)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00)。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着随年龄的增加游离睾酮(FT) 水平、IIEF评分降低, 而LH水平升高的情况, 此现象在男性非糖尿病者中也存在, 但程度较轻, 发生年龄更大。FT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腺功能及勃起功能减退, 睾酮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提示对男性糖尿病合并ED的患者有必要检测性激素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勃起功能障碍 性激素水平 黄体生成素(LH)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非糖尿病者 糖化血红蛋白 化学发光法 男性糖尿病 对照组 方法比较 问卷调查 游离睾酮 功能减退 性腺功能 血糖水平 睾酮水平 指导治疗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学勤 左大鹏 +4 位作者 王秋萍 赵毅 高玉红 耿稚萍 陈志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再灌流前电针“环跳”穴30min,观察对左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早期运动功能、自由基代谢、脑水肿及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针刺组大鼠再灌流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病灶侧脑组织... 再灌流前电针“环跳”穴30min,观察对左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早期运动功能、自由基代谢、脑水肿及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针刺组大鼠再灌流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病灶侧脑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恢复到接近假手术对照组的水平。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测量表明缺血侧P1潜伏期及P1N1波幅亦有显著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诊断及鉴别不同细菌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锐 于珊 +2 位作者 金静 杨大伟 刘向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97-1298,1301,共3页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于不同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尿液标本300份,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尿细菌培养,比较分析UF-1000i筛查结果与尿培养结果。结果:细菌数量最佳临界值为595...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于不同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尿液标本300份,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尿细菌培养,比较分析UF-1000i筛查结果与尿培养结果。结果:细菌数量最佳临界值为595.3/μL,白细胞计数的最佳临界值为55.4/μL;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特异度为97.55%,敏感度为86.4%。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于细菌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操作简便、快速,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以及尿液培养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流式细胞术 尿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3
作者 胥杰 盛海燕 +1 位作者 鲁辛辛 刘晓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3-928,共6页
既往认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相对少见,国内文献对其胸腔积液的特征鲜有报道。现总结3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临床表现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伴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复习具有较完整临床和肺部影像学资料... 既往认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相对少见,国内文献对其胸腔积液的特征鲜有报道。现总结3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临床表现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伴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复习具有较完整临床和肺部影像学资料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其影像学表现以肺部实变为特点,胸腔积液并非少见,但多为少量,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病情更重,缺氧明显,有创通气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胸腔积液 腺苷脱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c-fos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向祎 刘小超 杨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c-fos、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体外培养的主动脉VSMC增殖模型应用3H-TdR掺入、流式细胞仪和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川芎嗪对VSMC增殖和c-fos、c-myc基...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c-fos、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体外培养的主动脉VSMC增殖模型应用3H-TdR掺入、流式细胞仪和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川芎嗪对VSMC增殖和c-fos、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兔VSMC增殖,使处于G1期的VSMC显著增多,S期和G2+M期的细胞减少;同时抑制VSMC中c-fos和c-myc基因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对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SMC中c-fos和c-myc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血管 川芎嗪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GP73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白晶 张立军 +2 位作者 展玉涛 郭多 刘向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目的利用新研发的磁颗粒化学发光法(magnetism particulat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MP-CLIA)替代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自身... 目的利用新研发的磁颗粒化学发光法(magnetism particulat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MP-CLIA)替代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种临床样本的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浓度,进一步探讨MP-CLIA检测血清GP7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建立的MP-CLIA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及各种病人血清GP73浓度,并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分别计算MP-CLI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GP73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测定50例肝硬化病人和69例HCC病人血清GP73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浓度,比较GP73和AFP对HCC的临床诊断效能。同时,对69例HCC病人进行分期比较GP73浓度,对其他良性肝病和其他肿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GP73浓度。结果MP-CLIA与ELISA两种方法测定血清GP73在HCC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P7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中T1期、T2期、T3期和T4期的血清GP73浓度分别为1.88 nmol/L,2.72 nmol/L,3.22 nmol/L和3.44 nmol/L,早期HCC组与肝硬化组和晚期HC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和HCC高危人群血清GP73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肿瘤组的GP73浓度与对照组和H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LIA法测定血清GP73结果可靠,GP73是一个HCC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蛋白73 化学发光法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早期筛查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薇 王利君 +1 位作者 隋文君 张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筛查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ium,VRE)。方法收集200...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筛查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ium,VRE)。方法收集2009至2012年临床分离的150株屎肠球菌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为60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对照组为90株万古霉素敏感屎肠球菌(vancomycin susceptible enterococcusfaecium,VSE)。通过PCR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检测。应用MALDITOF MS检测2组菌株,随机选取实验组30株VRE和对照组30株VSE的质谱峰,应用ClinPro Tool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差异质谱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筛选的差异质谱峰来鉴别余下的实验组30株VRE及对照组60株VSE。结果 MALDI-TOF MS鉴定所有菌株均为屎肠球菌,60株VRE均携带vanA基因,90株VSE不携带任何万古霉素耐药基因,两组菌株之间存在2个差异蛋白质谱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516.14和3 644.12,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2、0.767。同时采用这2个质谱峰时,MALDI-TOF MS检测VRE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假阳性率为10%,假阴性率为10%,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90%。结论 MALDI-TOF MS能够在药敏结果报告前,菌株鉴定同时快速筛查VRE,据此建立新型报告流程即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万古霉素 质谱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中全 李爽 李昊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同时检测患者浆膜腔积液,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比较使用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不同性质浆膜腔积液... 目的: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同时检测患者浆膜腔积液,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比较使用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不同性质浆膜腔积液标本白细胞、间皮细胞和细菌数。结果:两种方法中白细胞数(WBC)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漏出性与渗出性浆膜腔积液间白细胞数、间皮细胞、细菌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非化脓性与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积液中WBC数、细菌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间皮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胸腹水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对相关疾病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浆膜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利君 袁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11-3312,共2页
目的:比较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同仁医院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90例,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比较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同仁医院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90例,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且一致性差(χ2=6.667,P=0.015,Kappa值=0.242,P=0.01)。ELISA方法的灵敏度=98.5%,特异度=70.8%,阳性预测值=90.3%,阴性预测值=94.4%,假阳性率=29.2%,假阴性率=1.5%,诊断符合率=91.1%;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84.8%,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0.6%,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15.2%,诊断符合率=88.9%。结论: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各有优势,实验室应根据临床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抗体 ELISA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凌宇 余华峰 +1 位作者 杨凌 文江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Hcy微板底物诱导酶方法检测2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初期(发病后1~3d)、急性后期(发病后10~15d)及27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浆Hc...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Hcy微板底物诱导酶方法检测2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初期(发病后1~3d)、急性后期(发病后10~15d)及27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浆Hcy水平;应用聚合酶链(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MTHFRC677T基因型。结果MTH-FRC677T三种基因型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以及677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合子突变、纯合子突变型的Hcy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P<0.01),纯合子突变型虽高于杂合子突变型,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急性初期高Hcy血症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病程急性初期空腹血浆Hcy水平与急性后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中各基因型病例的Hcy水平在急性初期和急性后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高Hcy血症的成因之一,并不直接导致脑梗死;高Hcy血症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急性期病程发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N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晓风 李爽 李昊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探讨共培养条件下血液肿瘤K562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将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 DCs),再利... 目的探讨共培养条件下血液肿瘤K562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将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 DCs),再利用细胞因子TNF-α进一步将im DCs诱导为成熟DCs(mature DCs,m DCs),在Transwell系统中分别将im DCs和m DCs与K562细胞共培养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对DCs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线粒体酶活力变化,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检测细胞能量代谢状态。对照组为正常培养和撤细胞因子培养48 h的DCs。结果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和对照组DCs相比,im DCs和m DCs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im DCs和m DCs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P<0.01),im DCs和m DCs的线粒体酶活力下降(P<0.05,P<0.01),im DCs和m DCs的细胞能量代谢减低(P<0.01),而正常培养组和撤细胞因子后再培养48h的DCs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结论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DCs的线粒体功能受到损伤,细胞能量代谢受到抑制,K562细胞可能通过损伤DCs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能量代谢状态来损伤其迁移能力,进而损伤其免疫功能,从而使血液肿瘤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实现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扩散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K562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酶活力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