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P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CRP REACTIVE 胆固醇水平 新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 流行病学 致炎因子 调查表 平均值 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旗 胡大一 +4 位作者 杨进刚 刘杰 边红 李田昌 傅研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1-904,共4页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定义为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需重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再次住院。结果 共33例患者(11.7%)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分析发现30天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高龄(OR=1.39,95%CI 1.13~1.82,P=0.006)、糖尿病史(OR=2.21,95%CI 1.29~3.79,P=0.013)、就诊时心电图ST段压低(OR=2.49,95%CI 1.26~3.98,P=0.004)、就诊12小时内心肌生化标志物阳性(OR=2.84,95%CI 1.42~5.38,P=0.003)。结论 年龄增加、糖尿病、就诊即刻心电图ST段压低和就诊12小时以内心肌特异性酶学改变(CK-MB或TNT)4项因素是非ST段抬高ACS患者在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20mg对国人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2 位作者 仝其广 史旭波 吴明营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26-429,共4页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甘油三酯(TG),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178例患者完成试验,与基线相比,8 周时TC显著下降[(6.26±1.00) mmol/L 比(4.50±0.88)mmol/L,P<0.01],降幅26.51%;LDL C显著下降[(4.17±0.69) mmol/L 比(2.51±0.72) mmol/L, P<0.01],降幅38.99%;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安全地降低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TC和LDL 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诊断 化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李田昌 韩雅蕾 逯春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严重组之间AB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vs 59.2%,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惟一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因子。结论ABI≤0.90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3 位作者 赵明中 王宏宇 郭丹杰 李大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73... 目的探讨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价值,并把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两种指标和传统ST段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平板运动ECG试验并在随后3周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73例,应用Cornell运动试验方案,分别测定并计算运动试验过程中ST段变化值及ST/HR斜率和ST/HR指数值,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传统ST段指标、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86%和81%,特异性分别为70%、85%和81%。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传统ST段指标(P<0.05)。传统ST段指标(ST段降低≥0.2mV)、ST/HR斜率和ST/HR指数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30%、81%和64%,特异性分别为70%、65%和69%。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传统ST段指标(P<0.001),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指标、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能明显提高运动ECG试验定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ST/HR斜率和ST/HR指数明显提高了运动ECG试验定量识别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ECG试验 ST/HR斜率 ST/HR指数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研究的革命性工具——小分子RNA研究进展(一)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水祥 胡大一 唐朝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关键词 基因组学 小分子RNA 调节基因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二个基本机制在体内有密切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针对凝血酶和血小板二个环节的抗栓...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二个基本机制在体内有密切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针对凝血酶和血小板二个环节的抗栓治疗已成为ACS治疗的基本措施,也是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栓治疗 抗凝血酶 ACS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59
8
作者 吴桂萍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6-519,共4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病变冠状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青苗 王国宏 +3 位作者 边红 李洁 王淑敏 周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诱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从而分析和判定病变的冠状动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CAD)的78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DSE检查,并比较DSE与... 目的通过观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诱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从而分析和判定病变的冠状动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CAD)的78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DSE检查,并比较DSE与CAG检查结果,判定其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DSE检测单支病变的敏感性为78.05%,符合率为60.98%。DSE检测双支病变的敏感性为81.81%,检测三支病变的敏感性为100%;DSE检测多支病变的符合率为35.29%。DSE检测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脉(RCA)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65.8%,26.1%和66.7%(P<0.01);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出RCA和LAD病变的敏感性高于LCX(P<0.01)。DSE试验峰值负荷时CAD组和正常对照组WMS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DSE峰值负荷时单支和多支病变组RWM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47)。结论 DSE检测CAD患者的RWMA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无创估测病变冠状动脉,对RCA、LAD的敏感性高于LCX,对临床进行CAG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半定量的WMS和WMSI值的高低能说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好坏,但并不能区分是单支病变还是多支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多巴酚丁胺负荷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发生机制(一)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现状与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水祥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研究的革命性工具——小分子RNA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水祥 胡大一 唐朝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基因组学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靶器官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莉 倪如旸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发睡眠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增加夜间血压变异性,加重靶器官损害,但这种影响可能受年龄的干扰。方法143例多导睡眠诊断的OSA患者分为3组:<60岁高血压组(62例)、<60岁正常血压组(38例)和>60岁正常...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发睡眠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增加夜间血压变异性,加重靶器官损害,但这种影响可能受年龄的干扰。方法143例多导睡眠诊断的OSA患者分为3组:<60岁高血压组(62例)、<60岁正常血压组(38例)和>60岁正常血压组(43例),全部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在排除年龄干扰因素外,判断OSA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及靶器官的损害情况。结果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SD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18.5和10.6mmHg(P<0.05);白天舒张压13.8和10.6mmHg(P<0.05);夜间收缩压20.5和12.6mmHg(P<0.01);夜间舒张压17.8和12.6mmHg(P<0.01)。血压CV也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0.119和0.078(P<0.01);白天舒张压0.139和0.118(P<0.05);夜间收缩压0.137和0.111(P<0.01);夜间舒张压0.195和0.177(P<0.01)。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SD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18.5和13.3mmHg(P<0.05);白天舒张压13.8和10.2mmHg(P<0.05);夜间收缩压20.5和15.2mmHg(P<0.01);夜间舒张压17.8和14.2mmHg(P<0.01)。白天收缩压CV增加(0.119和0.093;P<0.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CV增加(0.137和0.123;P<0.01;0.195和0.179;P<0.05)。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60岁正常血压组白天收缩压CV增加(0.093和0.078;P<0.05)。与<60或>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靶器官损害增加(P<0.01)。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60岁正常血压组靶器官损害也增加(P<0.05)。结论尽管年龄可能影响血压变异性,但是OSA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明显超过年龄的作用,并加重靶器官损害。因此,对于合并OSA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美国心脏协会大会亮点荟萃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大一 史旭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6届学术大会2003年11月9~12日在美国奥兰多(Orlando)召开,参会代表28 000余人,围绕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Clinical Science),基础医学(Basic Science)和人群医学(Population Scien...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6届学术大会2003年11月9~12日在美国奥兰多(Orlando)召开,参会代表28 000余人,围绕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Clinical Science),基础医学(Basic Science)和人群医学(Population Science)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中国 2003年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质粒转染NIH_3T_3细胞的体外实验
15
作者 李建勇 王彬尧 +3 位作者 王长谦 厉锦华 李慧丽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NIH3T3细胞的体外表达。方法首先构建真核表达质粒,以脂质体为介导,体外转染细胞,经RT-PCR,Westernblot,ELISA检测基因在mRNA、蛋白质等方面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证实在NIH3T3细胞表达外源基因,Weste...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NIH3T3细胞的体外表达。方法首先构建真核表达质粒,以脂质体为介导,体外转染细胞,经RT-PCR,Westernblot,ELISA检测基因在mRNA、蛋白质等方面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证实在NIH3T3细胞表达外源基因,Westernblot检测到外源HIF-1蛋白质表达,ELISA试验证明表达的基因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结论PcDNA3-HIF1真核表达质粒能够有效地在体外表达目的基因,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3T3细胞 HIF-1Α 体外实验 Western 真核表达质粒 ELISA检测 低氧诱导因子 BLOT检测 体外表达 蛋白质表达 转染细胞 mRNA 外源基因 细胞表达 生物活性 基因产物 目的基因 动物实验 PCR 脂质体 半定量 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16
作者 郑建勇 马志敏 +3 位作者 张清潭 吴桂萍 袁彦菊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363例ACS患者(男性244例,女性119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介入治疗的造影成功率、院内和随访(22±1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和病死... 目的探讨性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363例ACS患者(男性244例,女性119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介入治疗的造影成功率、院内和随访(22±1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女性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大,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浓度较高,但吸烟和既往心肌梗死的比例较低。男性多支病变的比例较高(50.4%vs 36.1%,P=0.010),侧支循环较多,而女性双支病变的比例较高(25.8%vs 36.1%,P=0.042),钙化病变较多。两组介入治疗的造影成功率(91.4%vs 94.1%,P=0.361)、院内MACE(5.7%vs 5.9%,P=0.956)和随访期间MACE(13.3%vs 13.4%,P=0.982)相似。但在年龄低于65岁的患者中,女性随访期间的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0.7%vs 7.7%,P=0.029)。结论性别不是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院内和长期MACE的重要因素,但在年龄低于65岁的患者中,女性长期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性别因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5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纪要
17
作者 王吉云 胡大一 吴永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9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第25届 美国心律学会 年会纪要 临床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发生机制(二)
18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西地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桂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68-470,共3页
拉西地平为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及心肾保护作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药物。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拉西地平 药物作用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肾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