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云 秦明照 +2 位作者 王雯 刘谦 刘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组)3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并组)65例,老年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组)3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并组)65例,老年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计算BPV。合并组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分为血糖控制组26例及血糖升高组39例,UAER正常组22例及UAER升高组43例,分别比较2组BPV差异。结果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合并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升高(13.32±3.06 vs 12.37±3.54和11.96±2.89、11.83±1.97 vs 10.95±2.34和9.81±2.17,P<0.05)。血糖升高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高于血糖控制组(13.75±3.56 vs 12.67±3.34、12.19±2.87 vs 11.26±3.04,P<0.05);UAER升高组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UAER正常组(12.31±2.67 vs 10.81±2.17,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BPV增大,对血糖控制不良及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更加关注B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波 胡大一 +1 位作者 朱正炎 秦明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或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合并糖尿病组(101例)和非糖尿病组(227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或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合并糖尿病组(101例)和非糖尿病组(227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d口服,连服14d后分别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以同时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者为AR;仅满足一项者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分析两组AR、ASR、AS发生情况及影响AR/ASR的危险因素。结果(1)合并糖尿病组ASR、AR+ASR发生率分别为35.6%和42.6%,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3.8%和27.8%,两组ASR及ASR+AR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R+ASR患者除血糖水平分别为(7.1±2.6)mmol/L和(4.8±0.6)mmo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临床相关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糖尿病组AR+ASR患者女性(60.5%)、吸烟者比例(11.6%)及TG水平(1.7±0.7)mmol/L与合并糖尿病组AS患者分别为41.4%、29.3%和(2.2±1.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女性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AR/ASR的独立危险因素β=-1.185,χ2=7.738,P=0.005,OR=0.306,95%CI为(0.133,0.705)。结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SR及AR+ASR发生率高于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AR/ASR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阿司匹林 心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伴或不伴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明照 宋艾 翟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伴或不伴冠心病(CHD)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随机选取51例确诊为D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发CHD分为DM组(A组,n=20),DM+CHD组(B组,n=31),另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各组均测定血浆蛋白C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伴或不伴冠心病(CHD)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随机选取51例确诊为D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发CHD分为DM组(A组,n=20),DM+CHD组(B组,n=31),另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各组均测定血浆蛋白C系统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含量及活性、蛋白S(PS)含量,vW因子(vWF)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PC活性、vWF及PAI-1水平均较C组增高(P<0·05),但A、B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PC含量较C组增高(P=0·041);3组间TM和PS含量差异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涉及蛋白C系统、内皮及纤溶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PC活性、vWF及PAI-1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C系统 VW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