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检测正常早期妊娠、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患者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和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的水平,为异位妊娠及流产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医...目的通过检测正常早期妊娠、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患者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和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的水平,为异位妊娠及流产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早期妊娠患者126例分为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用ELISA法测定不同组别患者血清中P及PAPP-A水平。结果在正常妊娠组、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患者中P及PAPP-A水平均呈现递减趋势。与正常妊娠组比较2组异常妊娠患者血清P和PAP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和PAPP-A对早期妊娠中异常妊娠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异常妊娠的部位(异位妊娠或是稽留流产)不能作出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能确诊。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在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乙型肝炎孕妇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不...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在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乙型肝炎孕妇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孕期仅采取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孕24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至分娩当日停药。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12 h在不同部位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分别于第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针和第3针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比较两组患者孕24 h周和分娩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log10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变化,剖宫产、早产和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孕24周HBsAg和HBeAg阳性率、ALT和log10 HBV DNA水平及分娩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本组孕24周(均P<0.05),分娩时ALT水平与本组孕2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时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分娩时log10 HBV DNA水平与本组孕2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时log10 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本组孕24周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早产率和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产妇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分娩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敏感患者98例,铂类化疗耐药患者53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F2C在化疗敏感及化疗耐药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化疗耐药组织中KIF2C明显低表达。KIF2C及病理分期ⅢC期是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KIF2C有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化疗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检测正常早期妊娠、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患者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和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的水平,为异位妊娠及流产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早期妊娠患者126例分为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用ELISA法测定不同组别患者血清中P及PAPP-A水平。结果在正常妊娠组、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患者中P及PAPP-A水平均呈现递减趋势。与正常妊娠组比较2组异常妊娠患者血清P和PAP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和PAPP-A对早期妊娠中异常妊娠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异常妊娠的部位(异位妊娠或是稽留流产)不能作出明确诊断,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文摘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在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乙型肝炎孕妇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孕期仅采取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孕24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至分娩当日停药。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12 h在不同部位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分别于第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针和第3针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比较两组患者孕24 h周和分娩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log10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变化,剖宫产、早产和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孕24周HBsAg和HBeAg阳性率、ALT和log10 HBV DNA水平及分娩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本组孕24周(均P<0.05),分娩时ALT水平与本组孕2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时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分娩时log10 HBV DNA水平与本组孕2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时log10 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本组孕24周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早产率和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产妇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分娩后7个月HBsAg和HBeAg阳性率。
文摘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敏感患者98例,铂类化疗耐药患者53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F2C在化疗敏感及化疗耐药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化疗耐药组织中KIF2C明显低表达。KIF2C及病理分期ⅢC期是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KIF2C有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化疗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