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庆庆 段甦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8-932,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百度学术总库中关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系统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RCT,共有77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鼻中隔矫正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5. 47,P <0. 01,OR=5. 89,95%CI:3. 12~11. 12];鼻中隔矫正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3. 39,P <0. 01,OR=5. 49,95%CI:2. 05~14. 07);鼻阻力值结果显示,鼻中隔矫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31. 08,P <0. 01,OR=-0. 28,95%CI:-0. 30~-0. 26)。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确切,但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庆庆 段甦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而发生的一组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1]。它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因其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但其病情若迁延不愈可诱发牙齿...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而发生的一组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1]。它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因其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但其病情若迁延不愈可诱发牙齿移位脱落、颌骨骨折、复视等合并症[2]。现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院收治的1例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上颌骨囊肿 首都医科大学 上皮剩余 根端囊肿 含牙囊肿 自觉症状 牙齿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婧兴 蔡超 +2 位作者 赵妍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923,共5页
黄芩苷是源于中药黄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 黄芩苷是源于中药黄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成分黄芩苷因其抗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而具有开发为治疗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潜能。本文对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其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 抗炎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