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自适应非线性频率压缩(adaptive 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 ANFC)技术对汉语耳聋患者助听后音质感知的影响。方法以21例轻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9~80岁,平均61±16岁。所有患者右耳0.5、1、2...目的探讨自适应非线性频率压缩(adaptive 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 ANFC)技术对汉语耳聋患者助听后音质感知的影响。方法以21例轻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9~80岁,平均61±16岁。所有患者右耳0.5、1、2和4 kHz平均气导听阈为67±12 dB HL,左耳平均气导听阈为65±15 dB HL。按照助听器使用情况,将患者分成无经验组(12例)和有经验组(9例),所有患者均双耳选配带有ANFC功能的助听器,分别测试ANFC功能打开和关闭两种条件下自己的声音、男声、女声、鸟鸣和音乐5种测试音在响度、清晰度、自然程度、总体感觉4方面的音质感知评分,测试顺序随机,结果由Matlab软件自动记录。结果在ANFC功能打开与关闭两种条件下,患者对上述五种测试音的响度、清晰度、自然程度和总体感觉四方面音质感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试条件下,两组患者对同一测试音的音质感知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FC技术助听器对汉语耳聋患者的音质感知无明显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方法使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开发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成年听力正常者(1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12例)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15例)能够分辨出刺激声中无声间隔...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方法使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开发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成年听力正常者(1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12例)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15例)能够分辨出刺激声中无声间隔的最小时长,即时域间隔感知(temporal gap dection,TGD)阈值,比较三组受试者TGD的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左右耳间TGD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双耳平均TGD阈值分别为3.97±1.12、3.62±1.14、13.72±9.89m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TGD阈值与听力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TGD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P<0.01)。结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下降,且个体差异较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助听器效果自我评估问卷在助听器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助听器使用者,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通过面对面问答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助听器效果及...目的探讨助听器效果自我评估问卷在助听器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助听器使用者,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通过面对面问答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助听器效果及满意度评估。结果 89.5%的使用者认为助听器对他们有帮助,可以解决目前的听力障碍问题;97.3%的使用者认为使用助听器后生活质量有提高。小于60岁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大于等于60岁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使用助听器时间大于8小时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小于等于8小时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助听器时间大于6个月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小于等于6个月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可以对助听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由于它测试时间短,易操作,可作为配戴助听器后一个可靠的主观效果评估手段。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目的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并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评估。结果编制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24张,每表20个单音节字。结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但在临床推广前尚需等价性评估。展开更多
目的获得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材料的年龄适用范围,并探讨左右侧噪声、信号与噪声空间分离优势等因素对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HINT测试材料对80名14~17周岁正常听力、母语为普通话的青...目的获得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材料的年龄适用范围,并探讨左右侧噪声、信号与噪声空间分离优势等因素对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HINT测试材料对80名14~17周岁正常听力、母语为普通话的青少年按不同年龄(每周岁一组,共分4组)进行四种环境下(安静环境、前方噪声环境、右侧噪声环境,左侧噪声环境)的测试,将获得的言语识别阈(SRT)与成人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岁组和15岁组与成人组四种测试环境下SRT及空间分离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岁组和17岁组与成人组四种测试环境下SRT及空间分离优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5岁组外,其余各组左右侧噪声环境下S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版MHINT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估安静和噪声环境下听觉言语交流能力的测试,可推荐用于正常听力16周岁及以上的人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
文摘目的探讨自适应非线性频率压缩(adaptive 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 ANFC)技术对汉语耳聋患者助听后音质感知的影响。方法以21例轻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9~80岁,平均61±16岁。所有患者右耳0.5、1、2和4 kHz平均气导听阈为67±12 dB HL,左耳平均气导听阈为65±15 dB HL。按照助听器使用情况,将患者分成无经验组(12例)和有经验组(9例),所有患者均双耳选配带有ANFC功能的助听器,分别测试ANFC功能打开和关闭两种条件下自己的声音、男声、女声、鸟鸣和音乐5种测试音在响度、清晰度、自然程度、总体感觉4方面的音质感知评分,测试顺序随机,结果由Matlab软件自动记录。结果在ANFC功能打开与关闭两种条件下,患者对上述五种测试音的响度、清晰度、自然程度和总体感觉四方面音质感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试条件下,两组患者对同一测试音的音质感知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FC技术助听器对汉语耳聋患者的音质感知无明显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方法使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开发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成年听力正常者(1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12例)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15例)能够分辨出刺激声中无声间隔的最小时长,即时域间隔感知(temporal gap dection,TGD)阈值,比较三组受试者TGD的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左右耳间TGD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双耳平均TGD阈值分别为3.97±1.12、3.62±1.14、13.72±9.89m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TGD阈值与听力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TGD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P<0.01)。结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下降,且个体差异较大。
文摘目的探讨助听器效果自我评估问卷在助听器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助听器使用者,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通过面对面问答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助听器效果及满意度评估。结果 89.5%的使用者认为助听器对他们有帮助,可以解决目前的听力障碍问题;97.3%的使用者认为使用助听器后生活质量有提高。小于60岁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大于等于60岁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使用助听器时间大于8小时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小于等于8小时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助听器时间大于6个月的使用者得分高于小于等于6个月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可以对助听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由于它测试时间短,易操作,可作为配戴助听器后一个可靠的主观效果评估手段。
文摘目的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并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评估。结果编制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24张,每表20个单音节字。结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但在临床推广前尚需等价性评估。
文摘目的获得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材料的年龄适用范围,并探讨左右侧噪声、信号与噪声空间分离优势等因素对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HINT测试材料对80名14~17周岁正常听力、母语为普通话的青少年按不同年龄(每周岁一组,共分4组)进行四种环境下(安静环境、前方噪声环境、右侧噪声环境,左侧噪声环境)的测试,将获得的言语识别阈(SRT)与成人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岁组和15岁组与成人组四种测试环境下SRT及空间分离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岁组和17岁组与成人组四种测试环境下SRT及空间分离优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5岁组外,其余各组左右侧噪声环境下S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版MHINT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估安静和噪声环境下听觉言语交流能力的测试,可推荐用于正常听力16周岁及以上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