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8所医院护理管理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芳芳 董颖越 +3 位作者 王群 李菁 李建荣 李阳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护理管理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管理现状。方法:于2019年7月—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取来自北京市28所不同级别医院的508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护理管理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管理现状。方法:于2019年7月—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取来自北京市28所不同级别医院的508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护理管理者胰岛素注射知识得分中位数为15.00(12.25,17.00)分。得分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良好(149名,29.33%)、合格(232名,45.67%)和差(127名,25.00%)。结论: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规范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尚需要加强对其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护理管理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重症混合性脑卒中一例
2
作者 贾楠 朱丽平 +3 位作者 赵家宝 王佳伟 王建旗 刘心遥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脑卒中临床少见,致死率高,临床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进而延误治疗而导致预后不良。本文报道了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混合性脑卒中重症病例的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出血 脑梗死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及年龄和性别对其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燊 黄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25-2627,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8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达标率及年龄和性别对其的影响。方法总结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在最初进入透析、透析3~6...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8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达标率及年龄和性别对其的影响。方法总结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在最初进入透析、透析3~6个月和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分别为11.83%、38.91%和43.02%。在最初进入透析时男性达标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进入透析3~6个月、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时男女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初进入透析及进入透析3~6个月时不同年龄组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60岁以上年龄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08年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达标率明显低于国外水平,其主要原因为CKD早期肾性贫血治疗不力。性别和年龄差异是影响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红蛋白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3月—2009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有6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9%。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3月—2009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1 35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有6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9%。原发病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分别为9.02%,7.89%和6.35%。年龄较大或者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31.34%)、上呼吸道(26.87%)、泌尿道(13.43%)、胃肠道(11.94%)及深静脉插管(11.94%)为主。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基础疾病种类、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等。应加强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酸降脂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中国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水平 郑泽琪 +10 位作者 胡玲玲 赵瑛 宋卫红 尹淇 张国刚 龚浩 孙英贤 郭书红 郭延松 汪芳 赵秀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慰剂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酸(135mg,每天1次)或安慰剂治疗12周,主要终点为甘油三酯(TG)从基线至治疗12周时的变化百分比,次要终点为其他血脂成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百分比,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重度(n=52)、中度(n=23)HTG和MD(n=52)三个队列患者中,非诺贝特酸组的TG水平从基线至治疗12周分别降低(49.12±29.19)%、(47.95±25.19)%和(49.79±19.28)%,安慰剂组分别降低(18.88±40.69)%、(8.11±29.86)%和升高了(10.42±73.04)%,非诺贝特酸组TG降低幅度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HTG队列P<0.017,中度HTG和MD队列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5.51±21.45)%、(24.55±24.73)%和(23.60±27.38)%,安慰剂组升高(1.91±20.42)%、(2.40±9.32)%和(7.13±1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0.9%)、腹痛(6.3%)及血肌酐水平升高(6.3%),与安慰剂组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国重度、中度HTG患者或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MD患者,非诺贝特酸可显著降低TG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酸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血脂异常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感染神经病学学科建设新纪元
6
作者 王佳伟 刘磊 冯国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传统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的改变、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测手段的提升以及病原体引发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新证据的涌现,需重新思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传统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的改变、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测手段的提升以及病原体引发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新证据的涌现,需重新思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防控与诊疗特点。同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后病原体不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日益增多,因此提出应重视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为主题的感染神经病学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通过多学科合作和开展专科培训以提高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控与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神经病学(非MeSH词) 神经系统疾病 感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伪狂犬病毒感染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娟 蒋玙舒 +3 位作者 秦灵芝 张弥兰 王佳伟 李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07,共5页
自2017年至今,我国已报道28例人类伪狂犬病毒感染性脑炎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等,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或者经血液传播,患者多为生猪产业... 自2017年至今,我国已报道28例人类伪狂犬病毒感染性脑炎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等,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或者经血液传播,患者多为生猪产业链从业者。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人类伪狂犬病毒感染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1型 脑炎 病毒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链球菌感染二例
8
作者 狄晓萌 王佳伟 +1 位作者 段泽君 刘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2,共8页
例1男性,53岁,主因头痛7天、发热伴意识障碍4天,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7天前淋雨后出现头痛,未予重视。4天前晨起再次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卡他症状,无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藿香正气(具体剂量不详)止吐,5小时... 例1男性,53岁,主因头痛7天、发热伴意识障碍4天,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7天前淋雨后出现头痛,未予重视。4天前晨起再次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卡他症状,无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藿香正气(具体剂量不详)止吐,5小时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可睁眼,体温增至39.4℃,再次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和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右侧肺门偏下增大,双肺下叶片状高密度影、以右侧为著,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可能性大;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呈黄色、浑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肺炎球菌性 脑脓肿 脑脊髓液 宏基因组学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9
作者 彭玉晶 史晓红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总结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与治疗的23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20例(86.96%)并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为主... 目的总结伴脑膜炎和(或)脑炎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与治疗的23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20例(86.96%)并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为主(19例,82.61%);11例(47.83%)脑脊液压力增高,14例(60.87%)白细胞计数增加,11例(47.83%)蛋白定量升高;头部MRI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8/14例),视神经MRI表现为视神经和视乳头炎症性病变(12/14例);视觉诱发电位主要呈现潜伏期延长(10/16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渗出(8/15例)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7/15例);眼底照相以视盘水肿为主(17/18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9/15例)。经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14例接受随访,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11例视力预后良好,3例视力改善不明显。结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可伴发脑膜炎和(或)脑炎症状,其脑脊液特点与病毒性脑膜炎相似,对于早期疑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患者,可完善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脑膜脑炎综合征 脑膜炎 脑炎 脑脊髓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运动功能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彤彦 王雁 +3 位作者 袁申元 丁燕 陈波 万小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为探讨糖尿病胃轻瘫 (DGP)时空腹胃运动功能及胃动素的改变 ,观察西沙比利对DGP的治疗作用 ,对 1 2例健康志愿者和 3 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各期取血测血浆胃动素 (MTL) ;并将 3 2例糖... 为探讨糖尿病胃轻瘫 (DGP)时空腹胃运动功能及胃动素的改变 ,观察西沙比利对DGP的治疗作用 ,对 1 2例健康志愿者和 3 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各期取血测血浆胃动素 (MTL) ;并将 3 2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 2组 ,一组口服西沙比利 ,另一组选择不影响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 ,2周后复查。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MMC异常 ,表现为 3期缺乏 ,2期持续时间延长 ,2期动力指数 (MI)及 3期波幅降低。②正常人MTL随MMC运动呈规律性变化 ,2期末达到高峰 ,糖尿病患者MMC各期MT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应用西沙比利治疗后 ,MMC 3期出现率升高 ,2期持续时间缩短 ,MI及 3期波幅升高 ,MTL下降。提示糖尿病患者MMC明显异常 ,胃窦运动减弱可能不是缘于胃动素缺乏 ;西沙比利在改善糖尿病患者MMC的同时 ,使MTL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西沙比利 糖尿病胃轻瘫 胃运动功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术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山 于磊 +4 位作者 景筠 李建业 张云峰 臧楠 张海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2006年有随访资料的269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术式分为3组:胸骨劈开组(1991年1月~2002年5月,n=161)胸腔...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2006年有随访资料的269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术式分为3组:胸骨劈开组(1991年1月~2002年5月,n=161)胸腔镜组(2002年2月~2005年7月,n=67)、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2005年2月~2006年11月,n=41)。结果胸骨劈开组手术时间(97.5±17.5)min显著短于胸腔镜组(130.3±31.5)min(q=12.991,P<0.05)和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手术时间(152.2±33.9)min(q=18.005,P<0.05)。胸骨劈开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41例显著高于胸腔镜组4例和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4例(χ2=14.394,P=0.000),但后2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32,P=0.466)。胸骨劈开组术后第1年完全稳定缓解率26.7%(43/161),与胸腔镜组25.4%(17/67)和胸腔镜联合颈切口组31.7%(1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758)。胸骨劈开组术后第2、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分别为31.7%(51/161)、35.4%(57/161),与胸腔镜组无统计学差异31.3%(21/67)、43.3%(29/67)(χ2=0.002,P=0.961;χ2=1.251,P=0.263)。结论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能取得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同样理想的中远期治疗效果,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胸腺切除术是否能够提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胸骨劈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淮莲 杨毅 +5 位作者 耿稚萍 朱良湘 袁申元 赵毅 高玉红 付汉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糖尿病神经病变(DNP)的关系。方法观察69例Ⅱ型糖尿病病人,其中DNP组54例,非DNP组15例。正常对照组34例。观察对象空腹取血检测IGF-1、血糖、血红蛋白Alc、...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糖尿病神经病变(DNP)的关系。方法观察69例Ⅱ型糖尿病病人,其中DNP组54例,非DNP组15例。正常对照组34例。观察对象空腹取血检测IGF-1、血糖、血红蛋白Alc、C-肽及胰岛素等。血浆IGF-1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DNP组血浆IGF-1水平显著低于非DNP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非DN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GF-1无显著差异(P>005)。在糖尿病组,IGF-1与呼吸差显著正相关,与餐后血糖及天冬氨酸转移酶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DNP患者血浆IGF-1显著下降,提示IGF-1下降与DN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DNP IGF-1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H_2S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雯 李晓璐 +2 位作者 陈燊 张红 杨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中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分布及含量变化,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H2S干预组和胱...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中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分布及含量变化,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H2S干预组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阻断剂组,每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FN分布及含量。结果1)对照组大鼠FN主要分布于系膜基质和肾小囊壁;DN组和CSE阻断剂组大鼠肾小球基质中FN的分布增加;与DN组及CSE阻断剂组比较,H2S组大鼠FN的分布明显减少。2)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FN的含量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DN组(48896±779)与对照组(38531±9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CSE阻断剂组比较,H2S组中FN的含量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2S干预组(42737±1196)与DN组(48896±779)、CSE阻断剂组(48252±1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源性H2S可抑制DN大鼠肾脏中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糖尿病肾病 纤维黏连蛋白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炎和早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害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静婷 张晓君 +4 位作者 高玉红 孙厚亮 孙彦斌 路阳 赤克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究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 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IDON)和早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形式、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诊治IDON... 目的探究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 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IDON)和早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形式、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诊治IDON连续病例57例,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视神经炎伴脑白质病灶组(IDON with abnormal MRI,IDON-A)和视神经炎不伴脑白质病灶组(IDON with normal MRI,IDON-N);另收集病程≤5年且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scale,EDSS)评分≤4.0分的MS病例20例组成早期MS组。所有入组患者和健康对照接受神经心理学测验系统评价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记忆、定向、计算、语言、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功能。结果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IDON-A组及MS组的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言语和空间记忆力较IDON-N组及正常对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3,0.018,0.036);IDON-A组及MS组的执行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损害明显(P=0.000,0.001,0.036,0.020),与IDON-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DON-A组与早期MS组所有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DON-N组大部分测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DON和早期MS患者的认知损害与病程长短、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弱相关性。结论IDON患者和早期MS患者已有明确认知损害,主要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力、执行功能、言语和空间记忆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多发性硬化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虹 田园 丁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与食管黏膜损害程度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接受食管pH监测及食管压力测定,其中77例患者同期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无效食... 目的探讨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与食管黏膜损害程度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接受食管pH监测及食管压力测定,其中77例患者同期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现象。伴有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的患者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长反流时间高于单纯无效食管运动组、单纯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和非无效食管运动非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患者(P<0.05);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反流周期、长反流时间与食管炎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远端食管收缩振幅呈负相关(P<0.05);远端食管收缩振幅与食管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食管炎严重程度与无效食管运动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无效食管运动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者中,重度食管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轻度食管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过程,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可能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过程,但仅用一种机制难以解释所有病理现象。胃食管反流病也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无效食管运动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远端食管酸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改变的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顾海彤 谭杰 武宝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采用肺功能仪对84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结果:肺通气功能指标 肺活量( V C) 、用力肺活量( F V C) 实测值、肺弥散功能指标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 L C O)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明显... 采用肺功能仪对84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结果:肺通气功能指标 肺活量( V C) 、用力肺活量( F V C) 实测值、肺弥散功能指标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 L C O)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5 , P< 0 .01 , P< 0 .01) ,并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多少及长期高血糖水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通气功能 肺弥散功能 NIDDM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43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凡 樊宇靖 +2 位作者 李莉 王立东 刘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对本院24a间胃镜检查后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RE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1982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诊断为RE者4311例,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伴发疾病及与... 目的:对本院24a间胃镜检查后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RE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1982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诊断为RE者4311例,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伴发疾病及与各项检查的关系。结果:RE占总胃镜检查总人数的8.39%,1996年至2005年间达12.3%。男女之比为1.97∶1。RE年龄(50.98±15.18)岁。RE患者中22.1%合并消化性溃疡,仅4.0%有典型的反流症状。RE以轻度(洛杉矶标准的A、B级)为多见(74.70%),中、重度较少(25.3%)。结论:本院RE的胃镜检出率较高,为门诊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男性老年人多见,以轻度RE为主;合并消化性溃疡可能是发生RE的危险因素;仅依据反流症状来诊断RE的敏感性较低,内镜对R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胃窦运动功能、胃电活动及NOS的改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彤彦 袁申元 +4 位作者 王雁 张建忠 万小平 丁燕 钱冬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空腹胃运动、胃电活动及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改变 ,同步记录STZ糖尿病模型组 ( 1 5只 )和正常对照组 ( 1 5只 )Wistar大鼠 (均喂养 6个月 )的胃窦运动和胃电活动 ,并对其胃窦组织进行NAD... 为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所致糖尿病大鼠空腹胃运动、胃电活动及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改变 ,同步记录STZ糖尿病模型组 ( 1 5只 )和正常对照组 ( 1 5只 )Wistar大鼠 (均喂养 6个月 )的胃窦运动和胃电活动 ,并对其胃窦组织进行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 :糖尿病模型大鼠胃窦运动频率及收缩力明显下降 ,胃电慢波频率及振幅明显下降 ,胃窦组织NOS分布及表达明显增强。提示 :糖尿病可抑制大鼠空腹胃窦运动和胃电活动 ;胃窦组织NOS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胃电图 一氧化氮合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马中华 孙林 +1 位作者 田国红 张晓君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0期772-777,共6页
目的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观察各类型脑梗死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常见危险因素在各类型脑梗死中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住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超声、影... 目的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观察各类型脑梗死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常见危险因素在各类型脑梗死中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住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按照CISS进行病因和病理机制分型,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不同病因脑梗死的比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吸烟等常见危险因素在不同脑梗死类型中分布差异性。结果入组病例170例。经CISS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28例(75.3%),心源性脑梗死25例(14.7%),穿支动脉病变14例(8.2%),其他原因1例(0.6%),不明原因2例(1.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载体动脉阻塞穿支87例、动脉-动脉栓塞24例、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17例、多种机制0例。在病因分型中各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最高,平均为81.1%,但在各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比例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8.6% vs 32.0%,P=0.015)和穿支动脉疾病组(58.6% vs 28.6%,P=0.032),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 vs 28.6%,P=1.000);另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卒中组(47.7% vs 20.0%,P=0.011)及其他各组;心源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100% vs 32.0%,P=0.000)及其他各组;穿支动脉病变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7.1% vs 12.0%,P=0.007),但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 vs 29.7%,P=0.067),而后二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8)。而上述危险因素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各亚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其中以载体动脉阻塞穿支为最常见的病理机制。脂代谢紊乱、吸烟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密切,而糖代谢异常与穿支动脉病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1 位作者 翟艳苓 刘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检测可溶性CD40(sCD40)在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尿毒症组)、2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浆标本中sCD40的浓度,分析sC... 目的:检测可溶性CD40(sCD40)在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尿毒症组)、2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浆标本中sCD40的浓度,分析sCD40与血肌酐(Scr)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观察血液透析对sCD40的影响。结果:尿毒症组和血液透析组sCD4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组sCD40水平较尿毒症组升高(P<0.01)。尿毒症组sCD40水平与Scr、CRP之间成正相关(P<0.01,P<0.05),血液透析组sCD40水平与上述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一次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后sCD4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浆中sCD40水平升高,血液透析患者更明显,有可能参与尿毒症的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可溶性CD40 CD40/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