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多中心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临床特征和预后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雁 黄真 +15 位作者 陆峥 李苗 支天 孙青 张朝霞 王焕民 葛明 于彤 何乐健 刘嵘 赵卫红 黄东生 武万水 宫剑 牛晓辉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6-431,共6页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的恶性实体肿瘤初发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主要结局指标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共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纳入分析,中位年龄150(120~216)月,男239例(58.2%),女17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83例(44.5%),尤文肉瘤82例(20.0%),横纹肌肉瘤47例(11.4%),神经母细胞瘤33例(8.0%),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29例(7.1%),颅外生殖细胞肿瘤18例(4.4%),其他肿瘤19例(4.6%)。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前3位户籍来自华北地区160例(38.9%),华东地区97例(23.6%),中南地区70例(17.0%)。治疗涉及1家、2家和≥3家医院患儿分别有129例(31.4%)、180例(43.8%)和102例(24.8%)。截至末次随访时间2020年6月30日,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6(1~120)个月,生存333例(81.0%),死亡78例,发生肿瘤复发/进展145例(35.3%)。3年总体EFS为60.3%,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73.7%),横纹肌肉瘤最低(37.4%);3年总体OS为79.5%,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87.9%)。78例死亡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3(1~65)个月,其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2例(28.2%),横纹肌肉瘤18例(23.1%),尤文肉瘤16例(20.5%),神经母细胞瘤8例(10.3%),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3例(3.8%),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5例(6.4%),其他肿瘤6例(7.7%)。结论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多见,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实体肿瘤 预后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岁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康复 被引量:27
2
作者 郑秀瑾 李海珍 +1 位作者 张谊 张文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2—5岁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语言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个月开机即来我院言语训练的2—5岁小儿64例。进行每周5d、3h/d的小组训练,坚持7个月以上,回家后继续按语训教师的计划进行... 目的:探讨2—5岁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语言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个月开机即来我院言语训练的2—5岁小儿64例。进行每周5d、3h/d的小组训练,坚持7个月以上,回家后继续按语训教师的计划进行家庭训练。由单纯听功能训练开始,约4周后在听功能训练的同时加入言语训练。结果:能正确发音单复韵母总数的50%、开始听觉复述、自主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能说出70个词汇并由此进入三音词及双词句阶段的康复时间分别为108.0±7.7d、115.0±7.8d、135.3±10.9d、200.3±13.9d。2—3岁组开机后平均10个月进入正常幼儿园。2—5岁内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在言语语言进程各阶段的康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智商组在言语语言进程各阶段的康复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结论:2—5岁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经听力语言训练,言语语言发生发展顺序与正常小儿相同,各阶段时间明显缩短。影响康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智力因素,与性别无关;高年龄者并未因认知优势而使康复速度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言语治疗 儿童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0与微小残留病灶的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梅妍妍 李志刚 +4 位作者 张谊 张伟令 张品伟 王楠 黄东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检测MicroRNA-210(miR-21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210与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88例初诊儿童ALL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及第33天的... 目的:检测MicroRNA-210(miR-21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iR-210与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88例初诊儿童ALL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及第33天的MRD表达水平。结果:miR-210在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普遍高表达,且在非复发组miR-2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10.64±1.5 vs 3.27±0.68)(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与高表达组相比,miR-210低表达组具有较差的无复发活存率(RFS)(P=0.011)、无事件活存率(EFS)(P=0.013)及总活存率(OS)(P=0.0108)。根据miR-210及MRD水平,将88例患儿分为3组。miR-210-MRD高风险组复发率(70%)显著高于miR-210-MRD中风险组(6.25%)及miR-210-MRD低风险组(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iR-210-MRD高风险组RFS、EFS及OS均显著低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0.01)。结论:儿童ALL初诊骨髓样本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对疾病复发、诱导失败有良好的预测价值。miR-210的低表达与低LFS、EFS及OS高度相关。miR-210与第33天MRD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预后差、复发风险大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IR-210 微小残留病灶 联合检测 预后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18例疗效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霞 黄东生 +7 位作者 张伟令 王一卓 宋琦 张谊 杨怡平 李萍 张品伟 洪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7-470,共4页
目的:目前采用常规化疗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效果欠佳,长期生存率低,本文对采用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Ⅳ期神经母细... 目的:目前采用常规化疗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效果欠佳,长期生存率低,本文对采用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18例,移植时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6例,处于肿瘤进展期4例。年龄1.41~14.33岁,平均6.46±3.25岁,中位年龄6.415岁。原发部位:后腹膜5例,肾上腺9例,胸部3例,胸腹联合1例。强烈化疗4~18个疗程,平均9±3.96个疗程,期间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切除,然后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行白介素-2及维甲酸生物治疗,复发者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患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束后,1例进展期患儿于移植后5天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7例顺利度过移植后骨髓抑制期,造血重建时间为15~19天,平均16.53±0.91天。术后随访3~34.9个月,平均15.89±10.3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8个月,完全缓解期8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术后1年原发灶复发再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仍敏感,带瘤生存;部分缓解期3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获得部分缓解,移植后8个月2例部分缓解期患儿因颅内转移死亡,1例部分缓解期患儿带瘤生存;进展期3例移植重建后稍缓解,分别于移植后3、4、6个月复发、重要脏器转移死亡。完全缓解期13.8个月无病生存率75%;部分缓解期13.8个月,无病生存率50%;进展期13.8个月,生存率为0。3组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13.8个月,无病生存率有差别(P<0.05)。3组13.8个月总无病生存率50%,生存率66.7%。结论: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白介素-2、维甲酸生物治疗相结合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时可取得较好疗效,部分缓解期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缓解率,进展期患儿复发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伟令 张谊 +5 位作者 黄东生 王一卓 洪亮 李静 胡慧敏 周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08-810,共3页
目的:儿童恶性实体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儿童恶性实体瘤化疗前后辅助治疗作用。方法:2005年9月—2011年5月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185例(男118例,女67例)。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101... 目的:儿童恶性实体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儿童恶性实体瘤化疗前后辅助治疗作用。方法:2005年9月—2011年5月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185例(男118例,女67例)。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101例,晚期肝母细胞瘤(hephatoblastoma,Hb)35例,以及IV期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49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103例以及对照组(常规化疗组)82例。分析化疗期间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以及疗效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101例RB: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恢复中位时间为(10.1±1.5)d,对照组为(13.4±2.3)d,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意义(X2=4.56,P=0.032);(2)35例HP:35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6±0.05)×109/L、(15±2.2)d。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34±0.12)×109/L、(18±1.5)d。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9例NB:49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4例。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45±0.1)×109/L、(14±1.6)d;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0.2±0.4)×109/L、(17±0.4)d。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缓解恶性实体瘤患儿化疗期间的骨髓抑制以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扶正辅助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儿童 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中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支天 张伟令 +2 位作者 黄东生 张谊 胡慧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中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中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肝母细胞瘤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4周期相同方案化疗,观察组患儿予皮下注射PEG-rhG-CSF 100μg/kg,1次/周期,对照组患儿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5μg/kg,1次/d。治疗期间监测患儿血常规并记录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率、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情况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ANC<1.5×10^9/L发生率、ANC<0.5×10^9/L发生率、ANC<0.5×10^9/L持续时间、ANC由最低点恢复至≥2.0×10^9/L所需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ANC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11天和第9天,分别为(3.0±2.0)×10^9/L和(2.1±1.5)×10^9/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患儿ANC变动幅度较小,化疗周期末ANC数值相对较高。两组患儿FN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G-rhG-CSF 1次给药与rhG-CSF连续多次给药在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术后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儿童 肝母细胞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一卓 黄东生 +8 位作者 史季桐 张伟令 赵军阳 李松峰 葛心 张谊 朱霞 李萍 洪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211例患儿,在治疗前常规进行骨髓穿刺,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早期有无骨髓转移。结果在211例患儿中210例为正常骨...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211例患儿,在治疗前常规进行骨髓穿刺,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早期有无骨髓转移。结果在211例患儿中210例为正常骨髓象,1例骨髓中发现有肿瘤细胞,但不能确定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骨髓转移发生率极低,入院患者是否应当常规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值得商榷。但骨髓细胞学检查仍然是早期发现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存在高风险转移因素的患儿仍应积极进行此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骨髓细胞学检查 转移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yc表达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凡 张伟令 +5 位作者 胡慧敏 张谊 陈莉萍 文圆 杜旭艳 黄东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N-myc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49例,其中N-myc阳性组27例,N-myc阴性组(对照组)22例。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N-myc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49例,其中N-myc阳性组27例,N-myc阴性组(对照组)22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7%、65.0%。N-myc阳性组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2%、51.6%,对照组分别为90.9%、81.8%。N-myc阳性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N-myc表达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myc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关注N-myc阳性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最大限度避免治疗后复发,以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yc蛋白 神经母细胞瘤 完全缓解 复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军阳 黄东生 +5 位作者 史季桐 葛心 戴皓洁 张伟令 王一卓 罗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素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 目的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素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犯或转移,此3例中只有1例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6个月。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骨转移发生率极低,核素骨扫描不建议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针对晚期病例,核素骨扫描可以对转移和预后作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核素骨扫描 骨转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V化疗方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一卓 黄东生 +10 位作者 史季桐 张伟令 赵军阳 李松峰 葛心 张谊 朱霞 李萍 洪亮 周燕 梁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0-882,共3页
目的观察CTV化疗方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相关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化疗的患儿,共154例。采用CTV化疗方案(卡铂28 mg/kg、替尼泊苷8 mg/kg、长春新碱0.05 mg/kg),观察患儿... 目的观察CTV化疗方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相关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化疗的患儿,共154例。采用CTV化疗方案(卡铂28 mg/kg、替尼泊苷8 mg/kg、长春新碱0.05 mg/kg),观察患儿化疗时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未摘除眼球的眼内期患儿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化疗时及化疗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者3例,占1.9%;有不良反应按WHO化疗不良反应分级为Ⅰ度者48例,占31.2%;Ⅱ度64例,占41.6%;Ⅲ度28例,占18.2%,Ⅳ度11例,占7.1%。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脱发,少数病例出现发热、过敏和周围神经症状;除脱发外,其余不良反应均恢复。结论 CTV化疗方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化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母细胞瘤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伟令 胡慧敏 +3 位作者 黄东生 张谊 易优 李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39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肿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39例患儿预后不良型7例,其中弥漫间变型4例,肾横纹...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39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肿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39例患儿预后不良型7例,其中弥漫间变型4例,肾横纹肌样瘤3例;预后良好型32例,其中混合型21例,上皮型6例,胚芽型3例,囊性部分分化型2例。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3例。肺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46.15%,18/39)。39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手术+化疗29例,手术+化疗+放疗10例。随访至2017年4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死亡4例,均为Ⅳ期病例,占17.39%(4/23);存活35例,总体生存率为89.74%(35/39),完全缓解率为61.54%(24/39)。Ⅰ期和Ⅱ期患儿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Ⅲ期和Ⅳ期患儿(100%∶54.55%,P<0.001),Ⅲ期患儿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Ⅳ期患儿(80%∶43.48%,P<0.001)。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显示Ⅲ期和Ⅳ期患儿的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3),Ⅳ期患儿的5年生存率为74.7%,标准误为0.148。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总体生存率高,但Ⅳ期患儿总体预后差,其远处转移以肺转移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 朱耘 +2 位作者 董仓荣 诸小侬 王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王海朱耘中国气象局门诊部董仓荣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诸小侬王鸿1临床资料和方法2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均取自1995...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王海朱耘中国气象局门诊部董仓荣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诸小侬王鸿1临床资料和方法2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均取自1995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的病例,均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SIL-2R 分枝杆菌多糖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实体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霞 黄东生 +7 位作者 张伟令 王一卓 宋琦 张谊 李萍 张品伟 洪亮 周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总结实体瘤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实体瘤患儿于化疗过程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3例实体瘤患儿均于多疗程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其中1例合并其他部位感染。3例患儿... 目的总结实体瘤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实体瘤患儿于化疗过程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3例实体瘤患儿均于多疗程化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其中1例合并其他部位感染。3例患儿均有发热、中性粒细胞缺乏,曾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治疗。3例患儿血真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明显升高。3例患儿肺部CT均表现为密度增高、渗出炎症阴影。2例患儿治疗后好转存活,1例经治疗好转后,因肿瘤多发转移而死亡。结论肺部真菌感染为儿童实体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多发生于多次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可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时应及时进行经验性治疗。[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25-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化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苗 朱帅 +14 位作者 支天 谢瑶 孙艳玲 王淑梅 杜淑旭 龚小军 金眉 葛明 宫剑 赵卫红 刘嵘 黄东生 孙黎明 武万水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7-413,共7页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手术联合化疗,以2020年3月31日为随访终点,采集性别、起病年龄、有无转移、肿瘤部位、肿瘤级别、肿瘤直径、切除程度、是否化疗作为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OS和EFS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2例初诊婴儿原发CNS肿瘤进入本文分析,男36例,女16例;诊断时中位年龄6.7(0~12)个月,起病年龄<6月龄18例,其中新生儿期起病2例。幕上33例,幕下17例,脊髓2例;肿瘤直径<5 cm 26例,≥5 cm 19例,不详7例。行手术治疗44例中,全切/次全切39例(89%),部分切除4例,非开颅活检1例,起病即转移4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评估手术风险高和经济原因等未手术治疗8例,于诊断后0.9(0~1.24)个月死亡。低级别肿瘤24例,高级别肿瘤20例。脉络丛肿瘤17例,胶质瘤11例,胚胎性肿瘤13例,非成熟畸胎瘤2例,先天性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1例。手术后化疗24例,复发或进展11例(其中死亡10例),EFS 13例,其中有事件存活1例。手术后未化疗20例,1例复发或进展后死亡,EFS 19例。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非全切较肿瘤全切/次全切OS和EFS的HR分别为5.7(95%CI:1.408~23.115)和5.1(95%CI:1.260~20.731);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18.0(95%CI:2.222~146.5897)和8.3(95%CI:1.687~40.530);肿瘤部位幕下较幕上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4.2(95%CI:1.563~11.291)和4.9(95%CI:1.996~12.216)。结论婴儿原发CNS肿瘤低级别肿瘤预后良好,高级别肿瘤如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差,肿瘤非全切、高级别肿瘤和幕下肿瘤为影响OS和EF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婴儿 治疗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奥曲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附14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谊 黄东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奥曲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14例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初诊病例均于常规治疗后第1次随访时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 目的:探讨全身奥曲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14例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初诊病例均于常规治疗后第1次随访时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因复发或疑似复发就诊病例于治疗前及化疗2、3个周期后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进行对比。结果14例NB患儿,男9例、女5例,中位年龄4.8岁(1~10岁),III期4例、IV期10例。8例于原发部位和(或)转移部位摄取率高于正常,阳性率57.14%(8/14),经治疗或影像学验证1例为假阳性;6例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摄取率处于正常范围,阴性率42.86%(6/14),经治疗或影像学验证1例为假阴性;奥曲肽显像诊断符合率达85.71%(12/14)。结论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可作为NB诊断及随访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对NB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奥曲肽 核素 诊断 评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支天 张伟令 +4 位作者 张谊 刘婷婷 李颂 陈末伊 黄东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单中心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患儿83例(中位年龄3.75岁),随机...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单中心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患儿83例(中位年龄3.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0例采取化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另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所有患儿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进行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的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生存率为90.7%、治疗有效率为69.7%;而对照组的生存率为82.5%、治疗有效率为45.0%,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0.039)。②随访至2022年6月,观察组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0%、90.7%、85.0%,与对照组比较(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8.2%、79.1%),无统计学差异(χ^(2)=1.809,P=0.179);观察组1年、2年、3年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5.1%、90.6%、83.6%,与对照组比较(1年、2年、3年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1.9%、73.7%、49.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P=0.034)。③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化疗后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多为I~II级轻微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应用榄香烯后发热、注射部位疼痛等症状少见,且未出现静脉炎、过敏等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身长、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两组身长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合化疗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对生长发育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化疗 儿童 肝母细胞瘤 肺转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中不良反应研究
17
作者 张谊 张伟令 +6 位作者 黄东生 王一卓 杨怡平 李苹 朱霞 洪亮 周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预处理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观察30例实体瘤患儿接受auto-PBSCT的急性相关不良反应。30例中男22例,女8例;其中神经母细胞瘤20例,横纹肌肉瘤3例,原发性神经外胚层瘤(PNET)2例,肝母细胞瘤1... 目的探讨小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预处理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观察30例实体瘤患儿接受auto-PBSCT的急性相关不良反应。30例中男22例,女8例;其中神经母细胞瘤20例,横纹肌肉瘤3例,原发性神经外胚层瘤(PNET)2例,肝母细胞瘤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3例,肾母细胞瘤1例。结果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后+3~+14d内不良反应表现为Ⅰ级21例,Ⅱ级6例,Ⅲ级1例,Ⅳ级2例(死亡1例);经对症处理后于预处理+15~+22d25例无不良反应;2例Ⅰ级,2例Ⅱ级。3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口腔溃疡、呕吐、腹泻及离子紊乱,有心肌损伤、心律不齐及心衰表现5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肝转氨酶升高改变15例,消化道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经过规律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30例患儿中+22d不良反应好转率为86.7%(26/30),+30~+40d不良反应除2例因病情进展外均好转,移植后1年无病生存率为70.0%(21/30),移植2年后无病生存率为53.3%(16/30)。29例患儿于+15~+40d脏器损伤恢复正常。结论虽然auto-PBSCT预处理可引起各系统的不良反应,但多可在短期内恢复,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在治疗过程中防治上述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提高实体瘤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不良反应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
18
作者 李卫红 卢凤星 +1 位作者 香秀坤 张进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李卫红卢凤星香秀坤中心实验室张进友近年来,血清补体成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血清补体C3含量及CH50的改...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李卫红卢凤星香秀坤中心实验室张进友近年来,血清补体成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血清补体C3含量及CH50的改变在某些结缔组织病中的诊断意义已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心肌炎 血清 C5-9复合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脑膜旁横纹肌肉瘤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胡慧敏 张伟令 +3 位作者 黄东生 李静 李凡 支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2期60-65,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arameningeal rhabdomyosarcoma,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200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1例明确诊断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 目的总结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arameningeal rhabdomyosarcoma,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200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1例明确诊断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模式和预后情况。结果21例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脑神经受累11例,颅底骨受累14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18例;病理分型腺泡型6例,胚胎型15例;TNM分期3期16例,4期5例;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分组Ⅲ组3例,Ⅳ组18例;活检1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5例;仅予以化疗10例,联合放化疗11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17~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1例患儿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后失访,有效随访20例。治疗过程中无复发/进展者7例,其中完全缓解6例,局部复发5例,疾病进展8例;死亡11例,存活9例。20例患儿的生存时间为(62.68±13.14)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38.3%。联合放化疗患儿生存时间为(88.94±15.68)个月,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独化疗患儿(57.1%∶0,χ^(2)=9.954,P=0.002)。治疗后无复发/进展患儿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复发/进展患儿(100%∶20.0%∶16.7%,χ^(2)=8.477,P=0.014)。结论儿童PM-RMS中枢侵犯组总体预后差,化疗联合放疗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儿童 放疗 预后 脑膜旁横纹肌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预防实体瘤患儿真菌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朱霞 张伟令 +8 位作者 黄东生 王一卓 张谊 周燕 韩涛 李静 胡慧敏 文圆 李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在预防实体瘤患儿真菌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Ⅳ期实体瘤患儿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化疗,观察组患儿骨髓抑制期采用氟... 目的探讨氟康唑在预防实体瘤患儿真菌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Ⅳ期实体瘤患儿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化疗,观察组患儿骨髓抑制期采用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对照组患儿在临床发现口腔真菌感染后(鹅口疮)再行抗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发热情况和造血功能恢复时间、真菌感染发生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发生真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和造血功能恢复时间均有显著差异(t=4.8290,P=0.0000;t=12.8151,P=0.0000),发热患儿占比组间无明显差异(χ~2=0.2114,P=0.6457)。两组患儿感染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1761,P=0.0410)。观察组中2例患儿发生真菌感染,对照组中9例患儿发生真菌感染,经治疗后很快好转,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3~5天,复查血培养阴性,骨髓抑制恢复后进入下一阶段治疗。结论氟康唑可以有效降低实体瘤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对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缓解率、改善患儿预后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实体瘤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