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数字眼科在眼科学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文斌 李赫妍 董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4-9,I0001,共7页
近年来,信息通信的几项关键数字创新技术不断成熟,其发展速度之快,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纪录。医疗卫生各个子行业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其对眼科的影响也颇为深刻。随着数字眼科学的兴起,它不仅有助于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更有利于实现... 近年来,信息通信的几项关键数字创新技术不断成熟,其发展速度之快,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纪录。医疗卫生各个子行业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其对眼科的影响也颇为深刻。随着数字眼科学的兴起,它不仅有助于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更有利于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其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体系在眼科领域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例如数据安全性、人文伦理性等。因此,数字眼科的长远发展仍需要科研人员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推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医疗需求,为眼科医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眼科 人工智能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婧研(综述)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素(Ang)/含免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发布了3个Ang/Tie通路阻断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靶向VEGF-A和Ang-2的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抗体faricimab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并达到终点,faricimab的2种延长治疗间隔(12周和16周)的给药方案均被证实有效。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调控Ang/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总结分析Ang/Tie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疾病 抗新生血管生成 Ang/Ti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技术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测量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史绪晗 董力 +6 位作者 邵蕾 凌赛广 董洲 牛莹 张瑞恒 周文达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参数进行全自动定量测量,分析我国北方50岁以上人群视网膜血管参数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50岁以上无眼底病的患者1842例,对纳入的...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参数进行全自动定量测量,分析我国北方50岁以上人群视网膜血管参数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50岁以上无眼底病的患者1842例,对纳入的受试者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抽血和眼科检查;收集各受试者任意一眼以视盘为中心的彩色眼底照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网络ResNet101-Unet构建血管分割模型,进行全自动视网膜血管参数定量测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视网膜血管分支夹角、血管分形维数、血管平均管径和血管平均弯曲度。比较不同性别间各视网膜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眼部因素和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因素是否是各视网膜血管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模型对于血管分割和视盘分割的准确度均高于0.95。1842例受试者血管分支夹角为(51.023±11.623)°;血管分形维数为1.573(1.542,1.592);血管平均管径为64.124(60.814,69.053)μm;血管平均弯曲度为(0.001062±0.000165)°。男性血管分支夹角大于女性,血管平均管径和血管平均弯曲度小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较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血管平均管径增大1.142μm(B=1.142,P=0.029,95%CI:0.116~2.167);血管平均弯曲度与高血压(B=3.053×10^(-5),P=0.002,95%CI:1.167×10^(-5)~4.934×10^(-5))和饮酒量(B=1.036×10^(-5),P=0.014,95%CI:0.211×10^(-5)~1.860×10^(-5))呈正相关,与高脂血症呈负相关(B=-2.422×10^(-5),P=0.015,95%CI:-4.382×10^(-5)~-0.462×10^(-5))。眼部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轴长度每增加1 mm,血管分形维数减小0.004(B=-0.004,P<0.001,95%CI:-0.006~-0.002),血管平均管径减小0.266μm(B=-0.266,P=0.037,95%CI:-0.516~-0.016),血管平均弯曲度减小-2.45×10^(-5)°(B=-2.45×10^(-5),P<0.001,95%CI:-0.313×10^(-5)~-0.177×10^(-5))。BCVA每增加1.0,血管分支夹角增大3.992°(B=3.992,P=0.004,95%CI:1.283~6.702),血管分形维数增大0.090(B=0.090,P<0.001,95%CI:0.078~0.102),血管平均管径减小14.813μm(B=-14.813,P<0.001,95%CI:-16.474~-13.153)。结论成功构建视网膜血管分割模型。视网膜血管参数与性别、年龄、系统性疾病和眼部因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眼底照相 形态学参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COVID-19相关眼部损害,努力提高诊疗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文斌 周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球持续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更多积累的、新的医学资料提示SARS-CoV-2感染会侵犯患者多个器官,但对其引起的眼部相关病变特征及其危...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球持续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更多积累的、新的医学资料提示SARS-CoV-2感染会侵犯患者多个器官,但对其引起的眼部相关病变特征及其危害仍缺乏足够认识。已有的临床资料发现,COVID-19相关眼病主要包括眼表炎性病变和眼后节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疾病不仅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过程,还可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微血管栓塞性病理过程,给患者,尤其是首诊为眼科的患者视力预后可能带来长期影响,准确诊断COVID-19相关眼病是眼科医生面临的挑战。眼科医生应深入了解SARS-CoV-2感染者眼病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利用目前的眼科多模式影像检查以减少患者相关眼部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疾病对视功能损害的风险。建议眼科临床工作者开展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多学科临床研究,以降低COVID-19相关眼病患者的致盲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眼部损害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诊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杜葵芳 董力 +5 位作者 李小娜 孔文君 谢连永 董宏伟 黄晓婕 魏文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利用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超广角眼底照片构建出深度学习系统,用于智能筛查。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15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81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6300张欧堡超广角(ultra... 目的利用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超广角眼底照片构建出深度学习系统,用于智能筛查。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15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81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6300张欧堡超广角(ultra-wide-field,UWF)图像构建一个深度学习系统,识别活动性CMVR、非活动性CMVR和非CMVR。同时采用其中的前瞻性数据集进一步验证该系统。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来评估系统的性能。结果在内部交叉验证和前瞻性验证中,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活动性CMVR和非CMV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95%CI:0.978~0.998)和0.951(95%CI:0.947~0.955);准确性分别为0.955(95%CI:0.940~0.969)和0.942(95%CI:0.937~0.946)。该模型还显示出区分活动性CMVR与非CMVR和非活动性CMVR的能力,以及识别活动性CMVR和非活动性CMVR的能力(两个独立数据集中的所有曲线下面积均>0.886)。结论本研究使用超广角眼底图像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显示了可靠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CMVR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超广角眼底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病理性近视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楚瑶 董力 魏文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AI技术与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相结合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诊断分级标准和量化分割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重点对眼底相片、光学相干断层...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AI技术与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相结合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诊断分级标准和量化分割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重点对眼底相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了PM的早期筛查、识别诊断和监测的试验性效益。本文主要对近年来AI技术在PM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与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病理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囊尾蚴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淼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0-441,共2页
患者,女,45岁,2015年3月因左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遮挡感4个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患者籍贯贵州,既住有食用腌制生猪肉的习惯,否认外伤史、糖尿病、高血压及家族疾病史。
关键词 视网膜下 囊尾蚴 家族疾病史 视物模糊 医院就诊 眼前黑影 生猪肉 外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