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1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耐激素性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单中心8年治疗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颖 孙丽莹 +3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ALF)的疗效。方法 收集行肝移植的15例AL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同期儿童肝移植受者中ALF所占比例,分析ALF患儿肝移植手术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同期儿童肝移植受者中AL...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ALF)的疗效。方法 收集行肝移植的15例AL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同期儿童肝移植受者中ALF所占比例,分析ALF患儿肝移植手术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同期儿童肝移植受者中ALF占2.0%(15/743)。15例ALF患儿均急性起病,多数伴有发热、腹泻、进行性皮肤及巩膜黄染加重。13例患儿术前合并肝性脑病(其中6例为4期脑病),2例患儿术前合并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10例患儿行亲属供肝的活体肝移植,4例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1例行多米诺供肝辅助性肝移植。15例患儿中,12例供、受者血型相同,1例血型相容,2例跨血型。15例患儿中,有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并发脑水肿5例,其中4例死于弥漫性脑水肿,另1例为持续植物状态(睁眼昏迷)。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5例,2例术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移植治疗后生存,1例死于CMV性肝炎、病毒性脑炎,2例死于弥漫性脑水肿。1例患儿术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行骨髓移植后死于感染性休克。存活的9例患儿随访期间肝功能良好。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儿童ALF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脑水肿是ALF患儿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行降颅压、改善脑代谢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在ALF患儿出现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前尽早行肝移植手术,有望延长患儿的生存期和改善其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肝性脑病 脑水肿 活体肝移植(LDLT)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颖 孙丽莹 +4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赵新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肝移植术后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术后HSO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分析HSOS患者的治疗方式及转归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HSO...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肝移植术后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术后HSO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分析HSOS患者的治疗方式及转归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HSOS的发生率为0.8%(2/239),中位发病时间为肝移植术后4.5(1.7,9.0)个月。HSOS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腹腔积液、肝肿大、胆红素升高,部分伴有肾功能不全。4例HSOS患者的腹部增强CT均呈“花斑样”不均匀强化;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肝窦扩张伴淤血。4例患者均给予调整免疫抑制剂,将他克莫司(Tac)转换为环孢素,并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1例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在治疗好转后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HSOS是肝移植术后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移植物衰竭,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肝移植 药物性肝损伤 抗凝治疗 腹腔积液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他克莫司 抗心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静怡 孙丽莹 +5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刘颖 曾志贵 曲伟 刘思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 目的总结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4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肝移植受者中PTLD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TLD受者的病理学结果与治疗方式;分析PTLD受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肝移植受者PTLD发生率为2.2%(16/734),中位术后发病时间为8(3,46)个月。PTL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消化系统症状等。16例PTLD受者中,1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异常升高;6例转氨酶升高;14例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载量升高;5例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升高。13例受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检查提示相关肿大淋巴结18F-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增高;2例受者颈部及腹部CT检查提示相应区域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受者仅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16例PTLD受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受者原位杂交结果提示EBV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降低免疫抑制剂水平是PTLD受者的基础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的PTLD可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针对肿大淋巴结,给予手术及放射治疗。1例受者因PTLD治疗致移植肝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增加PTLD的患病风险,PTLD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率高于成人,尽早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极大地改善PTLD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免疫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巨细胞病毒 淋巴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对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伟 孙丽莹 +3 位作者 朱志军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2-699,共8页
目的研究肝移植对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16例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前、术后6个月的粪便样本及肝功能指标等临床数据,1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粪便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采用R语言等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研究肝移植对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16例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前、术后6个月的粪便样本及肝功能指标等临床数据,1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粪便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采用R语言等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物种结构及功能组成的改变情况,检测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恢复的程度,分析肠道菌群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物种数量增加。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前肠道菌群以机会致病菌为主,移植术后机会致病菌丰度下降,产短链脂肪酸菌丰度升高(均为P<0.05)。肝移植术后,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代谢通路增强,而细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药物抵抗等相关代谢通路减弱。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移植术后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仍存在差异物种。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均为P<0.0001)。肠道有益菌的丰度与肝功能指标呈负相关,而机会致病菌丰度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肝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改善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移植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 基因测序 病原微生物 代谢通路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治疗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光鹏 朱志军 +8 位作者 孙丽莹 魏林 曲伟 曾志贵 刘颖 张梁 何恩辉 檀玉乐 王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4-826,共3页
先天性高氨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是由尿素循环中所需6种酶的缺乏或2种跨膜转运载体缺陷导致的高氨血症。6种酶的缺乏所致的尿素循环障碍,临床上将其分为6种类型: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N-acetylglutamate synthas... 先天性高氨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是由尿素循环中所需6种酶的缺乏或2种跨膜转运载体缺陷导致的高氨血症。6种酶的缺乏所致的尿素循环障碍,临床上将其分为6种类型: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 deficiency,NAGSD)、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症(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 deficiency,CPS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缺乏症 文献复习 酰基转移 鸟氨酸 移植治疗 先天性高氨血症 活体肝 PHOSPH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动物模型构建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张国强 李世朋 +6 位作者 李煜 王峰 唐华侨 张志 王有财 刘英俊 王刚成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构建新生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模型,探讨其可行性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只野生型同胎新生健康杜洛克猪,其中1只为对照(p6307),6只为胰岛移植供体,2只为胰岛移植受体(p6210、p6207)。新生猪胰岛分离、体外培养分化后,行猪肾包膜下... 目的构建新生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模型,探讨其可行性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只野生型同胎新生健康杜洛克猪,其中1只为对照(p6307),6只为胰岛移植供体,2只为胰岛移植受体(p6210、p6207)。新生猪胰岛分离、体外培养分化后,行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术,术后给予他克莫司(Tac)联合西罗莫司免疫抑制治疗。术后监测移植受体的体质量、血糖、血清肌酐水平,术后4周和8周分别处死受体新生猪p6210和p6207、对照新生猪,获取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物进行病理学染色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术后,受体新生猪的体质量增长相对于对照新生猪明显减慢,并间断性伴有纳差、腹泻等症状;而受体新生猪的血糖、血清肌酐水平相较于术前及对照新生猪无明显变化。受体新生猪p6210肾包膜下可见明显的胰岛团块,病理学染色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胰岛团块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而受体新生猪p6207肾包膜下未见明显的胰岛团块,病理学染色未见明显胰岛团块,考虑该受体新生猪发生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导致胰岛定植失败。结论新生猪肾包膜下胰岛移植是可行的,为下一步构建用于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猪胰岛-肾复合供体器官提供前期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胰岛移植 肾包膜 异种移植 胰岛素 糖尿病 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