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对语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道行 刘永祥 +2 位作者 杨和钧 张文君 许士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年龄 语前聋儿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 言语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 elemetry,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 yevokedstap edius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level,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最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神经反应遥测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主观心理物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电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岩昆 张道行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3-226,T002,共5页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性脑干反应 (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 ,探讨术后患者的电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和EABR阈值。方法 对 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检测。分别选取近耳蜗底转、...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性脑干反应 (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 ,探讨术后患者的电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和EABR阈值。方法 对 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检测。分别选取近耳蜗底转、中部和近蜗顶部三个固定部位的蜗内电极作为刺激电极 ,进行EABR记录 ,将所测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和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阈值进行比较。结果  6例患者 ,用 175电流级 (currentlevel)的刺激强度 ,每一部位都可记录到清晰易识别、重复性良好的EABR波形 ,在耳蜗底转 ,中部和蜗顶部电极测得EABR波Ⅲ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1.83± 0 .19、1.80± 0 .18、1.6 8± 0 .2 3ms ,波Ⅴ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3.90± 0 .16、3.74±0 .18、3.6 2± 0 .2 4ms;测得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 16 5 .33± 7.6 6、16 2 .6 7± 7.2 8、15 3.33± 8.0 2电流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听性脑干反应 调试 主观行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面隐窝气房CT测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田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high reso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测量面神经隐窝气房,以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210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通过HRCT对面隐窝气房进行评估和形... 目的 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high reso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测量面神经隐窝气房,以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210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通过HRCT对面隐窝气房进行评估和形态测量,按患者的年龄分组对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人工耳蜗植入者面隐窝的发育状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用术前的HRCT进行手术中定位指导,将术中发现的面隐窝气房形态与术前HRCT评估进行比较。结果 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有13例面隐窝未发育,占6%。197例面隐窝发育者其平均体积为4.26mm^3,其中〈5.0岁组(A组)为4.56mm^2,5.0~12.0岁组(B组)为7.70mm^3,〉12.0岁组(C组)为3.09mm^3。〈5.0岁组、5.0~12.0岁组与〉12.0岁组的面隐窝气房发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术中面隐窝气房的发现与术前HRCT评价相符。结论 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94%的面隐窝有气房发育;12岁以下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者优于12岁以上;术前对手术侧耳HRCT的面隐窝气房进行认真地评估,术中利用HRCT对面隐窝气房准确定位,可克服手术的盲目性,避免术中面隐窝周边重要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隐窝 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幅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韵 谢丽京 刘永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听力正常人 畸变产物 耳声发射 幅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早基因c-Jun在顺铂诱发豚鼠耳蜗Corti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邢奋丽 邓毅 +1 位作者 王林娥 曹克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Jun在耳蜗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连续4天,制备感音神经性聋动物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耳蜗组织切片后,用H... 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Jun在耳蜗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连续4天,制备感音神经性聋动物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耳蜗组织切片后,用HE染色、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及电镜等观察耳蜗Corti器细胞凋亡状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正常和凋亡耳蜗Corti器细胞的c-Jun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豚鼠腹腔顺铂注射4天后,耳蜗Corti器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Corti器细胞c-Jun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51±0.08和0.33±0.07,实验组c-Ju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蜗细胞凋亡时c-Jun蛋白表达增加,表明c-Jun可能参与了耳蜗细胞凋亡的调控,是顺铂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早基因c-Jun 毛细胞 凋亡 顺铂 感音神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内镜在共同腔畸形人工耳蜗植入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伟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内耳共同腔畸形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中,使用耳蜗内镜检查腔内畸形状态,了解共同腔畸形的内部形态结构,探讨在耳蜗内镜监视下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方法和电极摆放的最佳位置。方法为5例内耳共同腔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 目的内耳共同腔畸形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中,使用耳蜗内镜检查腔内畸形状态,了解共同腔畸形的内部形态结构,探讨在耳蜗内镜监视下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方法和电极摆放的最佳位置。方法为5例内耳共同腔畸形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打开共同腔后,使用1mm直径耳蜗内镜深入腔内进行探查,选择电极植入的方向和位置。结果对5例患者进行共同腔内耳蜗内镜检查,见4例腔内充满液体,吸出后腔壁有扉薄黏膜附着,腔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平均约为6.5mm,中央区贴近内听道底部位见马蹄形或肾形囊腔,约3mm3大小,为内耳球囊、椭圆囊和中阶畸形融合的结构;1例腔内淋巴液较少,共同腔壁附着软组织和肉芽,约1.5mm厚,无法将腔壁上的软组织与中阶、球囊、椭圆囊的结构区分。结论(1)共同腔畸形极重度聋患者不仅前庭、外半规管和耳蜗的骨性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腔内耳蜗中阶与前庭的球囊、椭圆囊的膜迷路结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2)微窥镜下分辨不出基底膜或听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可见畸形前庭的球囊、椭圆囊的囊性结构;(3)进行共同腔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时,应在耳蜗内镜的监视下,将电极摆放到准确位置,尽可能贴近共同腔的前壁,不应损伤前庭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腔畸形 耳蜗内镜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临床特点及人工耳蜗植入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玉洁 胡宝华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总结5例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听力学及颞骨CT特点并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对5例重度、极重度聋的耳硬化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颞骨CT检查。5例患者均按常规入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4例单侧,1例... 目的总结5例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听力学及颞骨CT特点并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对5例重度、极重度聋的耳硬化患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颞骨CT检查。5例患者均按常规入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4例单侧,1例双侧)。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下的纯音听阈、言语识别率检测。结果①临床特点:5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双耳听力下降,双耳纯音平均听阈>90dBHL,呈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聋,双耳鼓膜正常,声导抗检查呈低峰型鼓室导抗图,声反射引不出;颞骨高分辨CT显示耳蜗周边呈海绵状改变的低密度透亮及双环状影,无正常耳蜗的骨性结构。②手术所见:5例(6耳)开放耳蜗鼓阶均较困难,耳蜗鼓阶内充满疏松的骨性组织,距圆窗口7~9mm才显示出耳蜗鼓阶的解剖标志,术中电极阻抗检测正常,5例(6耳)均引出标准的神经反应遥测波形。③术后随访8个月~3.1年,平均听阈为20~37dBHL,开放式汉语单声母、韵母言语识别率为95%~99%。结论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能获得较满意的听觉及言语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 极重度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音初始段声学分析在喉科应用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革临 刘永祥 +1 位作者 杨和钧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对元音的初始段所含声学信息进行分析 ,并对其在喉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正常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喉癌患者中每一个体的元音 i 信号的非稳定部分 (初始段 )、稳定部分 (中间段 ) ,分别进行... 目的 对元音的初始段所含声学信息进行分析 ,并对其在喉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正常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喉癌患者中每一个体的元音 i 信号的非稳定部分 (初始段 )、稳定部分 (中间段 ) ,分别进行声学分析 ,并将两段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语音信号由初始段向中间段发展过程中各组基频 (F0 )值均无显著变化 ;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患者、声带囊肿患者组频率微扰商 (FPQ)、相对平均微扰(RAP)、谐噪比 (H/N)值显著变小 ,而喉癌组则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分析 喉疾病 元音初始段 元音中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外电刺激诱发听力正常幼猫听性脑干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伟 张道行 +1 位作者 张岩昆 田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幼猫蜗外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otory 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的可行性,总结猫蜗外EABR的波形特点。方法选取健康幼猫13只,氯胺酮(50mg/kg)肌注麻醉后,首先行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耳行蜗外EABR检测。结果1... 目的探讨幼猫蜗外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otory 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的可行性,总结猫蜗外EABR的波形特点。方法选取健康幼猫13只,氯胺酮(50mg/kg)肌注麻醉后,首先行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耳行蜗外EABR检测。结果13只健康幼猫中,23耳听力正常,对其中21耳行EABR检测,皆可记录到EABR波形,可以记录到Ⅱ、Ⅲ、Ⅳ、Ⅴ波,其中波Ⅲ和波Ⅳ最清晰,波Ⅰ因被刺激伪迹所掩盖一般记录不到。其EABR波形与ABR相似,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减小,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延长。刺激电流强度为1mA时,EABR波Ⅱ、Ⅲ、Ⅳ的潜伏期分别为1.60±0.09、2.38±0.10、2.93±0.13ms,较ABR相应的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ABR相比,EABR的Ⅱ-Ⅲ、Ⅲ-Ⅳ、Ⅱ-Ⅳ波间期分别平均缩短约0.24、0.19、0.4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减少伪迹干扰的方法,可稳定地记录到听力正常幼猫蜗外EABR波形,其波形与ABR相似,但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ABR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蜗外电刺激 幼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强度对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韵 谢丽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7-137,139,共2页
目的探讨刺激强度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听力正常青年14人(26耳),男11耳,女15耳,检测DPOAE幅值,f2/f1=1.2,幅值高于本底噪声3dB SPL有效,按刺激强度分三个试验进行:组1L1=65dB SPL,L2=55dB SPL;组2L1=L2=60dB ... 目的探讨刺激强度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听力正常青年14人(26耳),男11耳,女15耳,检测DPOAE幅值,f2/f1=1.2,幅值高于本底噪声3dB SPL有效,按刺激强度分三个试验进行:组1L1=65dB SPL,L2=55dB SPL;组2L1=L2=60dB SPL;组3L1=L2=50dB SPL。对所测三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幅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组1幅值最强,组3检出率最低,分别与另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时,选择L1=65dB SPL、L2=55dB SPL作为刺激强度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刺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损伤特点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薇 杨丽辉 +4 位作者 熊伟 柳柯 马秀岚 龚树生 杜政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各回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方法根据年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1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12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两组小鼠听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各回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方法根据年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1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12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两组小鼠听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小鼠耳蜗U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和1月龄小鼠相比较,12月龄小鼠ABR阈值在8kHz显著升高(t=12.226, P<0.01),在16kHz和32kHz阈值均超过90dB SPL;12月龄小鼠在90dB SPL声强下ABR I波幅值在8kHz显著降低(t=5.102, P<0.01);12月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顶回(t=10.230, P<0.01)、中回(t=3.386, P<0.05)和底回(t=17.076, P<0.01)均显著减少,其中耳蜗底回数量减少最明显;12月龄小鼠耳蜗Ucp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t=11.429, P<0.01)。结论在小鼠老化的过程中,耳蜗底回的带状突触最容易损伤丢失,其次是耳蜗顶回和中回,线粒体Ucp2可能在耳蜗带状突触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耳蜗带状突触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损伤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政德 宋青玲 +2 位作者 韩曙光 柳柯 龚树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的变化。方法 1)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构建:24只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6周;...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的变化。方法 1)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构建:24只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6周;②D-半乳糖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00mg/kg D-半乳糖,每日1次,连续6周;2)ABR检测听小鼠听功能;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耳蜗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产物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的表达;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耳蜗带状突触突触前标记物CtBP2的数量;5)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耳蜗CtBP2蛋白的表达。结果 1)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听功能表现为ABR I波幅值的降低,而无阈值的改变;2)8-OHdG在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耳蜗表达明显增加;3)D-半乳糖耳蜗带状突触数量明显减少;4)CtBP2蛋白在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耳蜗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耳蜗带状突触是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耳蜗早期出现的病变部位,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可作为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损伤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带状突触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与ECAP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晓华 王林娥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检查,根据第1、10、22号电极ECAP波形的检出与否将其分成A(1、10、22号电极ECAP均检出)、B(1、10、22号三个电极中有一个及以上ECAP未检出)两组,检测A组和B组患者的EABR阈值、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刺激脉宽分别为25、50、75、100、125μs时,22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刺激脉宽为50μs时:1号和10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22、10、1号电极EABR波Ⅲ、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P波形较好者的EABR阈值较ECAP波形较差者的EABR阈值低。EABR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与ECAP波形引出与否无明显相关性,ECAP灵敏性高而EABR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反应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噪声环境中嗓音声谱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韵 张道行 刘永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两种噪声环境下嗓音的声谱图特点。方法 选择健康青年2 5人,进行一定训练后,分别在安静环境、白噪声环境、语音环境下进行录音;录音内容包括持续元音/a/、/i/ ;用DoctorSpeech软件分析,对基频、共振峰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a... 目的 探讨两种噪声环境下嗓音的声谱图特点。方法 选择健康青年2 5人,进行一定训练后,分别在安静环境、白噪声环境、语音环境下进行录音;录音内容包括持续元音/a/、/i/ ;用DoctorSpeech软件分析,对基频、共振峰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a/音、女性/a/音、女性/i/音基频在噪声环境下明显提高;男性/a/音、男性/i/音、女性/i/音,第一共振峰(F1)在噪声环境下明显提高。结论 噪声环境可影响正常人嗓音的基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声学分析 声谱图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对发声状态下共鸣腔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革临 张道行 +2 位作者 杨和钧 何青 马大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发声状态 共鸣腔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正常人、声带息肉和喉癌患者/i:/元音声样稳定时程段的测定
17
作者 李革临 丁秀勇 +2 位作者 俞方 张道行 杨和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判断/i/元音声样稳定部分的时程段。方法采集男性正常人、声带息肉和喉癌患者的/i/元音信号,使用计算机声学分析的方法,将元音/i/信号分5个时程进行声学分析,并将每段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语音信号由开始向结尾发展的5个时程过程... 目的判断/i/元音声样稳定部分的时程段。方法采集男性正常人、声带息肉和喉癌患者的/i/元音信号,使用计算机声学分析的方法,将元音/i/信号分5个时程进行声学分析,并将每段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语音信号由开始向结尾发展的5个时程过程中,正常组、声带息肉组信号周期值(P)均无显著变化,喉癌组1、4时程间有明显差异;正常对照组在1、5时程谐噪比(HNR)明显小于2、3、4时程,频率微扰商(FPQ)在第3、4时程明显降低,声带息肉组在第1时程谐噪比显著降低,各时程频率微扰商值无显著差异;喉癌组在5个时程谐噪比、频率微扰商均无显著变化;正常男性在进行/i/音的声学检测时,0.6秒后信号最稳定;男性声带息肉患者0.3秒后信号稳定,而喉癌患者在发音5个时程周期值均不稳定。结论不同组别/i/音声信号稳定段取样起始点不同,男性正常人为0.6秒,声带息肉和喉癌患者均为0.3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分析 元音稳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技术对听觉障碍测定应用的前景
18
作者 王伟伟 张道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障碍 听性脑干诱发反应 听觉传导通路 测定 耳蜗电图 功能异常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宁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听皮层线粒体氧化损伤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政德 熊伟 +2 位作者 于树夔 柳柯 龚树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抑制剂罗布麻宁(Apocynin, APO)对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听皮层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36只1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抑制剂罗布麻宁(Apocynin, APO)对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听皮层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36只1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②D-半乳糖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00mg/kg D-半乳糖,每日1次,连续8周;③D-半乳糖+罗布麻宁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00mg/kg D-半乳糖+腹膜内注射50mg/kg罗布麻宁,每日1次,连续8周。我们利用酶化学法检测H2O2、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性、ATP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听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D-半乳糖组大鼠听皮层H2O2和8-OHdG水平显著增加,而T-SOD活性、ATP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则显著降低。和D-半乳糖组相比较,D-半乳糖+罗布麻宁组大鼠听皮层H2O2和8-OHdG水平显著降低,而T-SOD活性、ATP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则显著增加。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罗布麻宁可有效保护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听皮层线粒体超微结构。结论罗布麻宁可有效保护中枢听觉系统老化过程中线粒体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听皮层 线粒体氧化损伤 罗布麻宁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静态姿势描记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丽京 李明玉 刘永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静态姿势描记法测试,试图确定该项检查主要参数值的正常范围。方法 对117例(10~79岁)正常人行静态姿势描记测试,检测分别在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进行。结果 117 例正常人静态姿势描记法测试所得出的各...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静态姿势描记法测试,试图确定该项检查主要参数值的正常范围。方法 对117例(10~79岁)正常人行静态姿势描记测试,检测分别在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进行。结果 117 例正常人静态姿势描记法测试所得出的各项参数值,睁眼状态下数值小于闭眼状态,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项检测值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10~19岁和50~79岁组各项检查均大于20~49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静态姿势描记法对人体平衡状态能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是对平衡功能和眩晕评估提供定量化、智能化、操作简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平衡功能 姿势描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