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钬激光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洋 李鹏 +2 位作者 冀明 吴永冬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30-633,共4页
钬激光是一种新型脉冲固体激光。它在组织切割、汽化、止血和凝固方面都有很强的功效。钬激光组织切割能力强而穿透深度浅,适合组织精确切割,其方向性好,周围组织热损伤程度小,安全性高。钬激光可由软光纤传导,视野盲区小,非常适合内镜... 钬激光是一种新型脉冲固体激光。它在组织切割、汽化、止血和凝固方面都有很强的功效。钬激光组织切割能力强而穿透深度浅,适合组织精确切割,其方向性好,周围组织热损伤程度小,安全性高。钬激光可由软光纤传导,视野盲区小,非常适合内镜下操作。现就钬激光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石症、消化道早癌、食管狭窄、上消化道息肉等方面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消化系统 胃镜 消化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胃癌易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圣韬 曹邦伟 +4 位作者 徐昌青 李琴 赵志海 李丹萍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肿瘤免疫调节基因TIM-3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关联。方法提取190例胃癌患者及216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检测2组人群中TIM-3基因启动子区-574G/T、-882C/T、-1516G/T3个多...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肿瘤免疫调节基因TIM-3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关联。方法提取190例胃癌患者及216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检测2组人群中TIM-3基因启动子区-574G/T、-882C/T、-1516G/T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各多态位点的基因型与胃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OR值(odds ratio)及其95%CI(confidence intervals)表示;OR值及其95%CI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均经各混杂因素校正后取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1.5软件。结果 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TIM-3启动子区的3个多态性位点在检测人群中均存在,但3个位点的多态纯合形式在研究人群中几乎没有出现。190例胃癌患者与216例健康对照人群中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混杂因素的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位点的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4G/T位点:OR=3.92(95%CI:1.40-10.94);-882C/T位点:OR=3.20(95%CI:1.22-8.41);-1516G/T位点:OR=2.32(95%CI:1.23-4.40),P值均<0.05。结论 TIM-3启动子区的基因多态性对于胃癌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易感关联,虽然该3个位点的多态性纯合基因型存在形式极低,但结果依然提示对于胃癌的发生,TIM-3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仍是一个重要的易感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3基因 胃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武安市居民吸烟及饮酒与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佳 李鹏 +13 位作者 张澍田 王拥军 吕富靖 李巍 王青缸 赵海英 刘萱 宗晔 周巧直 焦月 郝建宇 冀明 吴咏冬 于中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及饮酒对河北省武安地区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例组与对照组采用1∶4配比,问卷调查获取资料,χ2检验、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计算统计指标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吸烟是食管黏膜低... 目的探讨吸烟及饮酒对河北省武安地区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例组与对照组采用1∶4配比,问卷调查获取资料,χ2检验、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计算统计指标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吸烟是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的危险因素,OR值为2.282,95%CI为1.164-4.471,P<0.05。对吸烟组进行分层分析,每天吸烟1~10支,患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450倍;每天吸烟≥11支,患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025倍,吸烟与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的发病存在剂量关系。饮酒不是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武安市,吸烟是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吸烟者吸烟剂量的增加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的发病亦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低级别瘤变 吸烟 饮酒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韩书婧 魏文强 +5 位作者 张澍田 陈萍 刘叶舟 张华兴 何燕 刘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45-374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筛查正常者625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情况,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烫热食品、霉变食品摄入情况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9.6±8.0)岁,对照组为(50.8±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3,P<0.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两组研究对象饮酒资料数据缺失较多而未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吸烟率,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经常食用率及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经常食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是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的1.5倍,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2.5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发现,吸烟,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腌晒食品及家族史是食管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与年龄有交互作用〔OR=1.0,95%CI(1.00,1.01),P=0.006〕。结论食管癌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应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知识及防治方法,大力宣传戒烟,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