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S-2002在消化科住院患者整体营养状况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海英 吴咏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26,共3页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住院患者 营养状况 消化科 应用 消化吸收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 低白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胃镜普查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鹏 张澍田 +12 位作者 王拥军 吕富靖 李巍 王青釭 赵海英 刘萱 宗晔 周巧直 焦月 郝建宇 冀明 吴咏冬 于中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在河北省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建立普查基地,在大规模食管癌普查工作前,先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街的居民进行逐个入户调查,对年龄40~65岁的居民登记,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 目的在河北省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建立普查基地,在大规模食管癌普查工作前,先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街的居民进行逐个入户调查,对年龄40~65岁的居民登记,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结果共对92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对88名居民进行了消化内镜检查。19例居民普通内镜或者色素内镜怀疑食管癌或癌前病变者进行内镜下活检,并送病理检查。发现7例为轻-中度异型增生,2例为高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例为进展期癌,异型增生及癌变者碘染色不染或者淡染。结论本研究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胃镜普查早期发现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行性,为以后长期的研究摸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前病变 胃镜检查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春涛 朱圣韬 +1 位作者 田月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Me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同时收集患...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Me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c-Met的表达情况。结果 c-Met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表现为胞膜呈棕黄色染色。8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有29例(33.3%)呈阳性表达。配对癌旁组织中未见c-Met表达。c-Me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tumor-node-metastasis,TNM)存在显著相关性(分别为P=0.017,P=0.000,P=0.000),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Met在部分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c-Met的高表达可以作为高侵袭性食管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MET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青釭 朱圣韬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明确在低表达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食管鳞癌细胞中COX-2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探讨对于低表达环氧合酶2的食管鳞癌给予去甲基化联合COX-2选择性抑制剂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低表达COX-2的食管鳞癌TE-... 目的明确在低表达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食管鳞癌细胞中COX-2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探讨对于低表达环氧合酶2的食管鳞癌给予去甲基化联合COX-2选择性抑制剂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低表达COX-2的食管鳞癌TE-1细胞,RT-PCR法检测mRNA表达,DNA测序的方法检测COX-2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用5-氮杂脱氧胞苷和尼美舒利干预细胞株,比较干预前后细胞的COX-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COX-2mRNA表达。用MTT法检测不同干预因素对细胞增生抑制作用的差异。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浓度。结果食管鳞癌TE-1细胞的COX-2核酸呈低表达,而其启动子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58.3%。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干预后,该细胞的COX-2启动子甲基化率降低为30%,同时核酸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独用尼美舒利干预细胞的抑制率为16.2%,而联合5-氮杂脱氧胞苷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干预后细胞的增生抑制明显,抑制率升高为4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去甲基化干预后PGE2浓度从553.96pg/mL升高到647.54pg/mL。结论对于低表达环氧合酶2的食管鳞癌细胞其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影响其核酸表达的原因,给予去甲基化干预可使环氧合酶2的核酸表达增加,再联合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生,是一种可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环氧合酶 甲基化 尼美舒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食管鳞癌的内镜诊断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贺远龙 焦月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以下简称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经内镜诊断的食管鳞癌大多处于进展期,预后不良,故提高食管鳞癌的早诊率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近年来,内镜技术有了很...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以下简称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经内镜诊断的食管鳞癌大多处于进展期,预后不良,故提高食管鳞癌的早诊率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近年来,内镜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涌现了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共聚焦显微内镜等多种诊断方法。为了帮助内镜医师更好地认识早期食管鳞癌的内镜下诊断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内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B途径在烟草提取物促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巧直 陆三军 +3 位作者 王星 朱圣韬 吕富靖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观察烟草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ion,EE)的促增生作用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抑制作用对NF-κB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NF-κB在烟草相... 目的观察烟草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ion,EE)的促增生作用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抑制作用对NF-κB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NF-κB在烟草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EE分别与PDTC预处理的2株ESCC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凝胶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干预前后EE对NF-κB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ESCC组织标本中NF-κB的表达,并比较吸烟与非吸烟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PDTC在25~200mg/L浓度区间可抑制2株细胞的增生,呈剂量依赖性。EE作用24h后,对2株细胞均呈现剂量依赖的促增生和抑制凋亡作用。EE能促进2株细胞中NF-κB的活性。PDTC预处理后,EE的上述作用均减弱。ESCC组织中NF-κB的阳性率为79.59%;吸烟组NF-κB的阳性率高于非吸烟组。结论 EE可促进ESCC细胞株中NF-κB的活性,这种作用可被NF-κB抑制剂所阻断;ESCC组织中NF-κB呈高表达,吸烟可能增加ESCC组织中NF-κB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核因子KAPPAB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凌婕 张澍田 朱圣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构建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COX-2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COX-2基因编码区全长,引入酶切位点EcoRⅠ、BamHⅠ,将COX-2基因克隆至载... 目的构建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COX-2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COX-2基因编码区全长,引入酶切位点EcoRⅠ、BamHⅠ,将COX-2基因克隆至载体pGBKT7中,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COX-2转化到酵母细胞Y190中,检测pGBKT7-COX-2在Mathmaker GAL4Two-Hybrid System3中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 成功扩增了COX-2基因编码区全长,并克隆入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并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Y190中,检测无自激活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COX-2的酵母诱饵载体,为进一步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酵母双杂交系统 自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镇静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燕 张澍田 +2 位作者 冀明 吴咏冬 于中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借助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随机前瞻性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镇静深度、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咪达唑仑首次剂量0.06mg... 目的借助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随机前瞻性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镇静深度、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咪达唑仑首次剂量0.06mg/kg;Ⅱ组,丙泊酚首次剂量1.0mg/kg;Ⅲ组,丙泊酚首次剂量1.5mg/kg。于丙泊酚给药后1min、眯达唑仑给药后2min进镜。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且影响操作时追加丙泊酚20~30mg。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SpO,)、BIS值,以BIS值反映镇静深度。结果进镜时镇静深度由浅到深依次为Ⅰ、Ⅱ、Ⅲ组(F=25.40,P=0.000),检查中的BIS最低值无统计学差异。进镜时三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丙泊酚追加剂量Ⅰ组明显少于Ⅱ、Ⅲ组,清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Ⅲ组。Ⅰ组有1例心率〈60次/min,Ⅲ组有1例血压〈90/60inmHg,均为一过性,三组SpO2均大于90%。结论咪达唑仑0.06mg/kg和丙泊酚1.0mg/kg作为首次剂量用于结肠镜检查,检查中适时追加丙泊酚镇静深度,镇静效果满意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结肠镜 眯达唑仑 丙泊酚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假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25,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假性肠梗阻 首发症状 临床分析 ERYTHEMATOSUS SLE患者 系统性硬化症 北京友谊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检查时丙泊酚最佳初始剂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燕 张澍田 +2 位作者 冀明 吴咏冬 于中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胃镜镇静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接受无痛胃镜检查67例为镇静组,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首次剂量不同:A组(n=22)1.0 mg/kg;B组(n=23)1.5 mg/kg;C组(n=22)2.0 mg/kg.普通胃镜检查20例为对照组.于丙泊酚给药后1 mi...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胃镜镇静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接受无痛胃镜检查67例为镇静组,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首次剂量不同:A组(n=22)1.0 mg/kg;B组(n=23)1.5 mg/kg;C组(n=22)2.0 mg/kg.普通胃镜检查20例为对照组.于丙泊酚给药后1 min进镜,当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且影响操作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BIS值反应镇静深度.结果进镜时各组BIS值差异有显著性(F=33.31,P=0.000),C组BIS值为(53.82±9.52),镇静深度最深,处于麻醉状态,B组BIS值为(64.52±8.30),接近镇静状态.首次剂量下各组无须追加给药,顺利进镜率B(65.2%,15/23)、C(86.4%,19/22)组高于A组(31.8%,7/22)(x2=5.020,13.538;P=0.025,0.000),B、C组间无差异(x2=2.722,P=0.099).3个镇静组给药后血压、心率均下降,对照组血压、心率均升高.检查中平均动脉压变化量C组高于其他3组(P<0.05);心率变化量对照组最高,3个镇静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pO2<90%的发生率,C组(68.2%,15/22)明显高于A组(27.3%,6/22)和B组(34.8%,8/23)(x2=7.379,5.020;P=0.007,0.025),A、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x2=0.296,P=0.586).结论丙泊酚1.5 mg/kg作为胃镜检查的首次剂量进镜效果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胃镜 丙泊酚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涛 张澍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和乳头球囊扩张术都已成为标准的取石术式。然而,部分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内镜下取石术,对内镜学者来说仍然是很... 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和乳头球囊扩张术都已成为标准的取石术式。然而,部分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内镜下取石术,对内镜学者来说仍然是很大的挑战。近年问世的一些新兴内镜技术,比如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胆道镜引导下的激光碎石或液电碎石术,已经被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胆管巨大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评述了近年来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内镜治疗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窥镜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诊治
12
作者 宗晔 赵海英 +2 位作者 吴咏冬 冀明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6-82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临床 诊治 引流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测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佳佳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16-520,共5页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可直接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被认为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诊断的金标准,对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很大意义。Oddi括约肌测压(S...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可直接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被认为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诊断的金标准,对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很大意义。Oddi括约肌测压(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ry,SOM)是一项有创性的操作,对操作人员要求严格,术后胰腺炎发生风险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一些研究主要致力于通过改善导管构造、类型,明确SOM适应证,谨慎选择患者来减少SOM术后相关胰腺炎的发生率。本文就Oddi括约肌测压的技术方法,有效性、安全性、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测压术后合并症,以及其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测压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