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培养法与PCR-荧光探针法鉴定分枝杆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洁 邢青 +4 位作者 王甦民 易俊莉 杨新宇 丁北川 苏建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分枝杆菌的鉴定中有无差异。方法对155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用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二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及PCR-荧光探针法进行鉴定,结果有差别的菌株用16SrRNA基因... 目的比较传统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分枝杆菌的鉴定中有无差异。方法对155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用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二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及PCR-荧光探针法进行鉴定,结果有差别的菌株用16S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两种方法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符合率为75.4%(46/6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符合率为99.0%(1491/1506),总体符合率为99.0%(1537/155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15株样本经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PCR-探针法与16SrRNA结果一致的有14株,另外1株经传代分离纯化后测序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的混合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PNB培养基的敏感度为21.7%(13/60),有0.1%(1/1492)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PNB表现耐受性。对PNB敏感的1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76.9%(10/13)为堪萨斯分枝杆菌。结论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使用PNBTCH生长试验进行鉴定时会出现误判,而PCD荧光探针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吕志勇 董方 +3 位作者 宋文琪 甄景慧 袁林 苏建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首次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型分型,用纸片法和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首次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型分型,用纸片法和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3年3月-2019年2月共收集非重复肺炎链球菌834株,主要分离自3岁以下患儿(612株,73.4%)。患儿以肺部感染为主(739例,88.6%)。834株肺炎链球菌中分离自脑脊液菌株19株;侵袭性菌株和非侵袭性菌株分别为90 株和744株。共检出43种血清型,常见的血清型为19F、19A、23F、14、6A、6B。青霉素敏感株(PSSP)354株(42.4%),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480株(57.6%);未发现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敏感率高(>95%);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94%)。侵袭性菌株和非侵袭性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型为19F和19A的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菌株。PNSP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PSSP。结论该院住院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以19F、19A、23F、14、6A、6B为主,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低,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血清型19F和19A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其他血清型菌株。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患儿感染细菌的血清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儿童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肠黏膜微生态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丹 任爱民 +1 位作者 王红 许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大鼠的肠道微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通腑颗粒2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以4 g/kg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模型,将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大鼠的肠道微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通腑颗粒2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以4 g/kg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模型,将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大黄组、厚朴组、通腑颗粒组和模型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各组体质量变化、内毒素情况。取大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4种菌的培养与计数。同时取各组大鼠空肠组织做常规固定、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治疗后通腑颗粒组大鼠较大黄组、厚朴组体质量明显增加。通腑颗粒组、大黄组与厚朴组内毒素浓度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腑颗粒、大黄与厚朴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通腑颗粒组疗效更优。模型组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治疗后通腑颗粒组与大黄组比较,小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降低。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中药通腑颗粒、大黄、厚朴可以有效减轻肠黏膜损伤,纠正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中药通腑颗粒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通腑颗粒 大黄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微生态屏障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血浆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玉兰 刘斌 +1 位作者 马丽娜 王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测定吸烟对血浆尿酸的影响及其与烟草代谢物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00例,其中吸烟者162例(男性145例,女性17例),不吸烟者138例(男性62例,女性76例),测定血浆尿酸、肌酐以及尿可替宁水平。结果吸烟者血浆尿酸水平较不吸烟者明... 目的测定吸烟对血浆尿酸的影响及其与烟草代谢物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00例,其中吸烟者162例(男性145例,女性17例),不吸烟者138例(男性62例,女性76例),测定血浆尿酸、肌酐以及尿可替宁水平。结果吸烟者血浆尿酸水平较不吸烟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尿酸水平与吸烟量、吸烟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在排除影响血浆尿酸的因素以后,吸烟者尿酸水平较不吸烟者明显降低,且这种降低与尿酸内源性生成减少有关,是吸烟促发人体应激反应作用的结果。由于血浆尿酸测定方法简单,而且能反映人体的抗氧化物水平,因此它有可能作为了解吸烟应激状态的常规测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可替宁 尿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立艳 孙伟 +1 位作者 夏帅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3-738,共6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毒力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侵袭性腹腔感染部位分离的CRKP菌株38株,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 KPC-2、bla ND...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毒力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侵袭性腹腔感染部位分离的CRKP菌株38株,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 KPC-2、bla NDM-1、bla IMP-4、bla VIM-1和bla OXA-48,检测毒力基因rmpA2和铁载体iucA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进行菌株的基因分型,采用结晶紫法、铬天青S法分别定量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和铁载体生成能力。结果38株CRKP中,ST11为主要克隆株,占比78.1%(25/38)。88.0%(22/25)的ST11型菌株中只检测到bla KPC-2,高于非ST11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15/25)的ST11型菌株同时携带rmpA2和iucA,高于非ST11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膜形成能力在非ST11组和KPC+rmpA2+iucA组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11组铁载体生成能力高于非ST11组、KPC+rmpA2+iucA组高于KPC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携带KPC-2型耐药基因、rmpA2和iucA毒力基因的ST11型CRKP菌株的出现,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 毒力 生物膜 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志远 许淑珍 于艳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检测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分析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同源性。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检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目的检测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分析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同源性。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检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ethod,RAPD)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型。结果检测到4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6株万古霉素耐药鹑鸡肠球菌,均携带vanA基因,经RAPD分析,可将10株肠球菌分为7个基因型。结论肠球菌万古霉素高水平耐药主要由vanA介导,RAPD技术是进行肠球菌同源性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肠球菌属 抗药性 微生物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GyrA基因突变和多重耐药泵与氟喹诺酮耐药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闫东辉 许淑珍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肠球菌GyrA基因突变和多重耐药泵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全部试验菌株使用VITEK 2-Compact仪器和GPI卡进行鉴定。通过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检测对左氧氟沙星(Levo)与环丙沙星(Cip)耐药的30株粪肠球菌和10株... 目的探究肠球菌GyrA基因突变和多重耐药泵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全部试验菌株使用VITEK 2-Compact仪器和GPI卡进行鉴定。通过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检测对左氧氟沙星(Levo)与环丙沙星(Cip)耐药的30株粪肠球菌和10株屎肠球菌GyrA基因有无碱基发生突变,并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其突变类型。检测了30株粪肠球菌在M-H琼脂中加入终浓度为20μg/mL利血平后Cip MIC值的改变。结果 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40株对Levo和Cip同时耐药肠球菌均扩增出GyrA基因,其中有24株粪肠球菌和4株屎肠球菌的单链泳动带与粪肠球菌ATCC 29212和敏感菌株的单链泳动带相比较出现异常。其中粪肠球菌在第87位上有密码子改变:GAA变为GGA;屎肠球菌在第83位有密码子改变:AGT变为TAT,这些突变均可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M-H琼脂中加入利血平可以提高部分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结论用PCR-SSCP法检测40株肠球菌的GyrA基因并通过测序分析,显示有70%(28株)肠球菌碱基发生了突变,说明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是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药物泵出等耐药机制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氟喹诺酮 GYRA基因 多重耐药泵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5株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闫东辉 苏建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884-2886,共3页
目的: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耐药程度,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选药参考。方法:从临床标本所分离1635株菌株中,念珠菌使... 目的: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耐药程度,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选药参考。方法:从临床标本所分离1635株菌株中,念珠菌使用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和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AMS32YBC卡进行鉴定。所有细菌使用VITEK-AMS32和VITEK2COMPACT仪器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635株致病菌中,肠杆菌科占41.4%,非发酵菌占30.3%,革兰阳性球菌占19.1%,念珠菌占9.2%。各种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占首位(350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5株)、鲍曼不动杆菌(206株)、肺炎克雷伯菌(192株)。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为48.6%(170/350),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阳性菌为46.4%(89/192)。ESBL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同一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前者耐药高于后者。结论: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产生超广谱ESBL的菌株和非产酶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明显差别,临床应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药敏试验 院内感染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与Jaffe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的比较及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晔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4-345,共2页
为比较酶法与Jaffe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的结果及分析其干扰因素 ,对酶法、Jaffe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进行方法学评价 ,在BeckmanCX 7上分析测定结果 ,并且分析黄疸、溶血、血脂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结果酶法基本不受干扰物影响 ,Jaffe反应速... 为比较酶法与Jaffe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的结果及分析其干扰因素 ,对酶法、Jaffe反应速率法测定肌酐进行方法学评价 ,在BeckmanCX 7上分析测定结果 ,并且分析黄疸、溶血、血脂对测定结果的干扰。结果酶法基本不受干扰物影响 ,Jaffe反应速率法受干扰物影响较大 ,胆红素 >1 5 8μmol/L时有明显负干扰。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Jaffe反应速率法 肌酐 干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对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建成 史振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R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DN、33例NDRD和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的病程、平均24 h尿蛋白含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和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R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DN、33例NDRD和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的病程、平均24 h尿蛋白含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和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DN组、NDRD组平均病程为(15±4.3)年和(8±3.1)年(P<0.01);DN组24 h平均尿蛋白含量为(1.03±0.91)g,显著低于NDRD组[(1.74±0.92)g,P<0.01]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56±0.96)g,P<0.05];DN组病理分型以Ⅱa和Ⅱb期为主,占46.7%,NDRD组以Ig A肾病(37.1%)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22.2%),慢性肾小球肾炎组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46.3%);DN组血尿患者百分比[25.6%(14/43)]、平均尿红细胞计数[(29±22)/μL]均显著低于NDRD组[63.6%(29/33),(223±104)/μL]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66.7%(32/36),(245±121)/μL,P<0.01];DN组血尿患者中非均一性血尿百分比和棘形红细胞血尿比例分别为14.3%和21.4%,显著低于NDRD组(79.3%,86.2%)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81.2%,75.0%,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短于10年,合并大量蛋白尿,且出现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或棘形红细胞性血尿,应倾向诊断NDRD,需进一步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 非糖尿病肾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血清miRNA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晓萌 苏建荣 马丽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血清微RNA(miRNA)表达谱,以期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NASH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观察1组(轻、中度脂... 目的探究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血清微RNA(miRNA)表达谱,以期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NASH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观察1组(轻、中度脂肪变性)和观察2组(重度脂肪变性),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成人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并分析NASH成人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结果三组研究对象TC、TG、LDL-C、ALT、ALP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F=37.540、41.434、4.942、39.045、6.135,P_均<0.05)。观察2组患者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1组(P_均<0.05)。三组研究对象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451、miRNA-122表达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F=205.037、130.105、218.28、81.408,P_均<0.05)。观察1组患者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45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2组(P_均<0.05),而miRNA-1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2组(P <0.05)。结论与正常成人比较,NASH成人患者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122、miRNA-451等miRNA表达具有差异性,部分miRNA可能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微RNA 表达谱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透析病人菌血症1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闫东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0-1460,共1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透析病人 菌血症 血液标本 软组织感染 2005年 肠道感染 门诊病人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离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脂水平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开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1个治疗周...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1个治疗周期后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血脂、hs-CRP血清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MACE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及hs-CRP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可安全、强效纠正ACS患者血脂异常,抑制炎症反应,显著降低MACE发生,检验科为临床诊治ACS的疗效观察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急性冠脉综合症 疗效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ATCC27853的耐药性变化
15
作者 苏建荣 马纪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绿脓杆菌ATCC27853 耐药性 抗生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源肺孢菌主要表面糖蛋白C共有抗原在肺孢菌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王建成 何之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源肺孢菌主要表面糖蛋白C(Msg C)共有抗原在肺孢菌肺炎(PC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探索PCP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建立检测血清抗人源肺孢菌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48例PCP高危人群(高危组)... 目的评价重组人源肺孢菌主要表面糖蛋白C(Msg C)共有抗原在肺孢菌肺炎(PC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探索PCP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建立检测血清抗人源肺孢菌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48例PCP高危人群(高危组)和51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进行抗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和(1, 3)-β-D葡聚糖检测,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PCR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共99例标本中抗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检测和(1, 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3%(28/99)和25.3%(25/99),P>0.05;高危组48例标本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35.4%(17例)和33.3%(16例),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总共99例标本和高危组标本检验结果一致性分别为67.7%和52.1%。高危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PCR检测15例阳性,与抗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抗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检测与PCR检测结果一致性为58.3%;在两种血清学方法检验结果一致的25例标本中,与PCR检验结果一致性提升到84.0%;若以任一种血清学阳性结果作为判读阳性标准,高危组15例PCR阳性标本检出率达86.7%(13/15)。结论抗Msg C共有抗原IgM抗体联合血清学指标(1, 3)-β-D葡聚糖检测对PCP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两者均为阳性时应进一步进行下呼吸道标本PCR检测和传统细胞学染色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菌肺炎 共有抗原 主要表面糖蛋白 IGM抗体 (1 3)-β-D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珈仪 刘春涛 +5 位作者 王铁山 李文坤 杨奕 武珊珊 李鹏 吴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毒素分型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早期胃癌的关系,探索与说明抗体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并近期进行胃镜和活组织... 目的观察不同毒素分型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早期胃癌的关系,探索与说明抗体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并近期进行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的568例患者。根据H.pylori是否感染、年龄、H.pylori抗体分型以及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分型分为3组,分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7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组(260例)和早期胃癌组(31例)。分析不同毒素分型的H.pylori感染与患者年龄、不同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分型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组和早期胃癌组50岁及以上、男性及H.pylori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中,<50岁患者H.pylori CagA和Vac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组不同年龄间H.pylori抗体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胃黏膜病变患者H.pylori菌株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组和早期胃癌组高毒力菌株感染比例及低毒力菌株感染比例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结论慢性H.pylori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早期胃癌等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有相关性,H.pylori高毒力菌株感染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早期胃癌发生有相关性。H.pylori低毒力菌株感染者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早期胃癌等胃黏膜病变者占有一定比例,依据H.pylori毒力抗体分型来预测患者胃黏膜病变情况以及帮助决策是否根除H.pylori的可信度仍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抗体 胃炎 萎缩性 肠化生 早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的药物重整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强 潘晨 +4 位作者 郭明星 徐菀佚 赵莹 田月 崔向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8-1534,共7页
目的对药物重整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药师实施药物重整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检索《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药物重整研究年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 目的对药物重整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药师实施药物重整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检索《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药物重整研究年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和期刊,用CiteSpace软件检测引文突现,使用VOS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共纳入文献300篇,第一篇发表于2003年;美国是产出第一的国家,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关系最密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美国学者Schnipper J 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为发文量第一的期刊;共检测到10篇突现引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4个相关聚类;药物重整对象除了一直被关注的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用药较多的患者,最近癌症患者也开始备受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方向。结论我国的药物重整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可以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关注出入院等药物治疗过渡环节,纳入更多需要药物重整的患者群体,进一步推进我国药物重整服务,并提高相关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整 用药偏差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肖 张兴华 +1 位作者 汪毅 解亦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 stromal interaction 1,EPST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该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克隆形成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 目的探讨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 stromal interaction 1,EPST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该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克隆形成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选出在人的胃癌组织中比相应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选取EPSTI1作为候选基因来进一步研究。对人的胃癌细胞进行稳定敲降EPSTI1基因后,应用Celigo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应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Caspase3/7活性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凋亡能力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EPSTI1在不同分期的胃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结果显示EPSTI1在32对人的胃癌组织中比癌旁组织高表达。体外细胞学功能试验表明:敲降EPSTI1可以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的增殖及克隆形成,敲降EPSTI1可以激活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的Caspase3/7活性并促进其凋亡。临床标本检测发现:EPSTI1在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结论EPSTI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其凋亡,在胃癌的进展中起到了促癌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胃癌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PSTI1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徐菀佚 韩强 +3 位作者 潘晨 见海超 郭明星 崔向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对腹部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耐药菌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临床确定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O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arbapenem-resistant k... 目的对腹部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耐药菌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临床确定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O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multidrug-resistant”“solid organ transplant”等。使用CiteSpace软件检测引文突现,用VOS 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现状和热点。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腹部SOT耐药菌文献年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结果共检索到文献710篇,51个关键词出现6次以上,聚类分析主要集中在分子流行病学、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遗传药理学和手术部位感染主题。发文量美国最多其次是中国。耐药菌分子流行病学和供者来源的感染是现在的研究热点。结论多耐药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供者来源感染是研究的热点,可能会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也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了解腹部SOT耐药菌感染并实施有效的抗生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 多重耐药菌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