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尊敬的老师--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宇教授
1
作者 韩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50-851,共2页
此文所有材料均来源于王宇教授学生、同事们口述的亲身经历,由王宇教授的学生最终整理成文;文中侧重阐述了王宇教授几件鲜为人知的小事,而非连篇累牍堆砌其贡献(网上都可以查到的内容);因为我们觉得如同白石老人晚年的画作反而充满童趣... 此文所有材料均来源于王宇教授学生、同事们口述的亲身经历,由王宇教授的学生最终整理成文;文中侧重阐述了王宇教授几件鲜为人知的小事,而非连篇累牍堆砌其贡献(网上都可以查到的内容);因为我们觉得如同白石老人晚年的画作反而充满童趣一般,不看到那些光环而走近王宇教授,才发现这样一位朴实无华而又不平凡、饱学多才而又生性率真的老人,更加可爱和令人景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老师 学生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与中国微创外科的发展(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 郭伟 +1 位作者 张军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0-804,共5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的概念于1992年提出,它的核心是一门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科学。近年基础医学研究投入不断提高,但能应用到临床的成果却甚少,如何...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的概念于1992年提出,它的核心是一门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科学。近年基础医学研究投入不断提高,但能应用到临床的成果却甚少,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转化医学因此应孕而生。纵观世界微创外科的发展史,亦是实验科学与临床科学不断促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微创外科起步较晚,但经过中国微创外科前辈们的努力,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并逐步摸索出自己的经验,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总的来看,基础研究成果丰硕,但真正能转化为临床实践并得到验证却很少,如何提高转化医学的转化率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与发展,转化医学在中国微创外科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国微创外科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 单孔腹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的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微创医学 改变 医务人员 外科学 损伤 未来 发展 追求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五) 被引量:46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3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陈向东 杜晓辉 冯艺 刘骞 律峰 闵苏 孙晶 陶凯雄 王权 杨建军 姚宏伟 张卫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8-665,共8页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RAS的经验报道,但具体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ERAS理念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开展,使得ERAS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有了较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8版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复习总结,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与国情修订本指南,以促进ERAS在我国结直肠外科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拉环素与厄他培南对比治疗中国成人复杂性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晓菊 陈刚 +2 位作者 刘双海 李小荣 张忠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析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点的主要与次要疗效,评估改良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临床可评估(CE)人群和微生物学可评估(ME)人群的临床疗效及微生物疗效。分析比较两治疗组不同人群不同评价时间点的临床治愈率,计算基线病原菌阳性者微生物清除率。分析不良事件及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144例至少接受过一剂研究药物的cIAI患者被纳入MITT人群,首剂用药后25~31天[疗效判断(TOC)访视时],依拉环素和厄他培南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7.8%(56/72)和90.3%(65/72)。在剔除<72h给药周期的受试者后,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3.6%(56/67)和90.3%(65/72)。依拉环素组临床治愈率在TOC访视时的CE和ME人群分别为91.1%(51/56)和83.3%(25/30),厄他培南组分别为95.3%(61/64)和90.9%(30/33)。在TOC访视时,针对ME人群2种主要基线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依拉环素组和厄他培南组对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达到91.3%(21/23)和96.2%(25/26);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为4/5和3/3。依拉环素组与厄他培南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分别为75.0%对70.8%,绝大部分为轻、中度。依拉环素与药物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部位静脉炎(9.7%,7/72)和输液部位疼痛(8.3%,6/72)。结论与厄他培南相似,依拉环素治疗cIAI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微生物学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腹腔感染 依拉环素 厄他培南 Ⅲ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6
作者 韩威 张忠涛 +5 位作者 李建设 金岚 刘军 赵晓牧 郭伟 王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3~5 mm,完成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后,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并夹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1±38.1)min,术后住院日(2.8±1.9)d,胆囊管残端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平均随访时间29.6月(3~51个月),无胆道狭窄,1例术后1年结扎夹游走进入胆总管,再次腹腔镜手术。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经胆囊管 胆囊管汇入部 微切开 胆道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01
7
作者 朱杰高 韩威 +1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建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02-1704,共3页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15%,9.2%~33.0%的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包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方面,既往治疗方式主要为开腹胆囊切除+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各...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15%,9.2%~33.0%的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包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方面,既往治疗方式主要为开腹胆囊切除+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各种新的治疗策略相继出现,从治疗时相及所用器械可总结为以下两大治疗方案:(1)阶梯治疗方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的相继治疗方案;(2)同期治疗方案:包括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的同期治疗方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总管切开探查的同期治疗方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探查的同期治疗方案。各种治疗方案都无法完全覆盖该病,存在各自相应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本文通过阐述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并发症,为临床医师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军 金岚 +3 位作者 韩威 郭伟 李建设 张忠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将结石击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网篮套出。结果 63例胆道结石均一次清除取出。无胆道损伤、胆漏。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MRCP,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细胆道镜 双频激光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 胆道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子函 滕长胜 +5 位作者 葛智成 张慧明 苑著 高银光 张忠涛 屈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以早期乳腺癌行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以早期乳腺癌行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非常满意20例(87.0%),比较满意3例(13.0%),无一般或不满意病例。术后无皮肤坏死、切口下方积液或血肿等合并症发生。结论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可以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单孔腔镜手术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患者亲体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梁 张晔 +3 位作者 丁冠男 田鸣 孙丽莹 朱志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7-961,共5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亲体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 60例接受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儿,男32例,女28例,年龄6~30个月。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甲基强的松龙1mg/kg、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2~5μg/kg、丙泊酚2~3m... 目的总结婴幼儿亲体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 60例接受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儿,男32例,女28例,年龄6~30个月。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甲基强的松龙1mg/kg、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2~5μg/kg、丙泊酚2~3mg/kg和罗库溴铵0.6~1.0mg/kg进行快速诱导;无外周静脉通路的患儿可先肌肉注射氯胺酮5~8mg/kg和阿托品0.02mg/kg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采用持续吸入2%~3%七氟醚、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2μg·kg-1·min-1维持麻醉。记录患儿肝血管阻断前即刻、阻断后即刻、无肝期30min、再灌注后即刻、新肝期1h和术毕的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体温、尿量、血糖(Glu)、血乳酸(Lac)和血电解质等。结果 60例患儿均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并能顺利拔管。患儿预充氧后缺氧安全时限明显降低,易发生气道痉挛,经鼻插管更易出现插管失败和面罩通气困难。与阻断前即刻比较,阻断后即刻患儿HR明显增快、CVP明显降低(P〈0.01),但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即刻患儿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伴有CVP的明显增高(P〈0.05或P〈0.01);新肝期患儿HR明显减慢(P〈0.01);无肝期30min至术毕患儿体温均明显降低(P〈0.01);无肝期至术毕激活凝血时间(SonAC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凝集速率(CR)水平和血小板功能(PF)水平逐渐减低(P〈0.05或P〈0.01),Na+水平逐渐升高(P〈0.01),K+水平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后即刻至新肝期1h时Glu和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亲体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其中气道和呼吸系统的评估与管理最为关键,无肝期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再灌注后综合征的发生,新肝期应维持适宜的凝血功能以避免肝动脉血栓的发生,还应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和体温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亲体供肝 小儿肝移植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腹腔镜联合切除胃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文燕 冀明 +1 位作者 金岚 赵晓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47-948,共2页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胃平滑肌瘤 联合切除 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腹腔镜 上腹胀痛 恶心呕吐 表面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 被引量:5
12
作者 翁以炳 薛建国 +1 位作者 张忠涛 王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86-389,共4页
肝性脊髓病(hepaticmyclopathy)是一种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的双侧对称性下... 肝性脊髓病(hepaticmyclopathy)是一种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的双侧对称性下肢痉挛性瘫痪,进行性加重。由于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脊髓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水平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殿刚 李非 +1 位作者 赵欣 王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34-2536,共3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硬化组)和23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检测两组的UⅡ水平及门静脉血流充血指数(CI),分析UⅡ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CI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硬化组)和23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检测两组的UⅡ水平及门静脉血流充血指数(CI),分析UⅡ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CI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CI及血浆U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CI和血浆UⅡ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Ⅱ与门静脉CI呈正相关(r=0.843,P<0.01)。结论 UⅡ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UⅡ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尾加压素Ⅱ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8
14
作者 邱枫 王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病例共13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82例,开腹手术56例,对比2组手术的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根治性、术中情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病例共13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82例,开腹手术56例,对比2组手术的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根治性、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合并症等几方面。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03.0±93.1)mL和(158.0±130.1)mL,术后使用镇痛人数分别为18(22.0%)和29(51.8%),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4±0.6)d和(2.8±0.9)d,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3.3±1.0)d和(3.7±1.3)d,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3.8±1.3)d和(4.6±2.0)d,住院时间分别为(19.6±7.1)d和(22.0±9.1)d,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14(17.1%)和21(37.5%),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同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而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及术后合并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腔镜胃楔形切除术附1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军 李俊 +2 位作者 张军 郭伟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1-823,共3页
微创外科的理念和腹腔镜技术已经取得了腹部外科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经脐单孔腔镜技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TULESS)也是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在国内... 微创外科的理念和腹腔镜技术已经取得了腹部外科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经脐单孔腔镜技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TULESS)也是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并进行了胆囊、阑尾、回盲部切除等多种单孔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腔镜 楔形切除术 病例报告 SURGERY 腹腔镜技术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陪检人员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萌 郑修霞 朱秀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陪检服务的质量现状,指导陪检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80名护理人员对陪检人员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及其对陪检人员的礼仪、服务态度及工作服务...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陪检服务的质量现状,指导陪检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80名护理人员对陪检人员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及其对陪检人员的礼仪、服务态度及工作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有13名(16.25%)护理人员在解释沟通方面对陪检人员不满意,1名(1.25%)很不满意,护士长与护士对陪检人员的仪表、态度、解释沟通、反应及使用文明用语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陪检人员在运送病人过程中使用安全措施方面欠缺,部分陪检人员对于服务规范限于形式,未认真执行查对和交接程序。结论:进一步加强陪检人员的素质教育及安全护理知识培训,制定规范的病人外出检查流程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陪检 护理安全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losuran改善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殿刚 张育先 +3 位作者 张若蹊 张超 李非 王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32-2236,共5页
目的探究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拮抗剂Palosuran对四氯化碳(CCl4)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5年1—12月,将32只SPF/VA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治疗组,各8只。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分别... 目的探究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拮抗剂Palosuran对四氯化碳(CCl4)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5年1—12月,将32只SPF/VA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治疗组,各8只。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0.2 ml/100 g CCl4溶液(分别连续4周、8周)建造肝硬化模型,造模后分别处死;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8周),结束注射后处死;治疗组腹腔注射等量CCl4溶液(连续4周)建造肝硬化模型,之后改为Palosuran灌胃(4周),第8周末处死。取各组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统计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检测各组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各组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ColⅠ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仅在肝内汇管区及静脉壁周围可见胶原沉积;4周模型组可见肝脏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8周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将肝小叶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肝细胞索排列弥漫,中央静脉周围带大片肝细胞气球样肿胀,胞质疏松淡染,肝窦受压变窄;治疗组纤维间隔细小,增生的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治疗组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8.6±2.5)分]低于8周模型组[(16.1±2.2)分](P<0.05)。治疗组肝组织Hyp水平[(135.6±20.9)ng/g]低于8周模型组[(332.4±2.6)ng/g](P<0.05);治疗组肝组织ColⅠmRNA表达水平(103.63±7.96)及血清ColⅠ水平(8.75±1.67)均低于8周模型组(160.00±17.85,16.13±2.03)(P<0.05)。治疗组肝组织α-SMA阳性细胞计数[(110.35±11.09)个]少于8周模型组[(210.57±38.09)个](P<0.05)。结论 Paolsuran可以改善CCl_4肝硬化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肝脏α-SMA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再生基因蛋白Ⅳ和细胞角蛋白1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薇 张小田 +1 位作者 高静 沈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探讨人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和细胞角蛋白18(CK1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0年7月在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61例晚期胃腺癌患者及32例同期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标本... 目的探讨人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和细胞角蛋白18(CK1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0年7月在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61例晚期胃腺癌患者及32例同期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EGIV、CK1871水平。所有化疗均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联合铂类(顺铂或奥沙利铂)加或不加紫杉类的三药或两药联合方案,根据RECIST1.0标准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vR)、稳定(SD)和进展(VD)。结果胃癌组血清REGIV和CK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EGIV5.15(2.14—22.55)ng/mlvs2.22(0.02~12.29)ng/ml,CK-18132.29(24.97~473.62)U/Lvs63.05(16.06—294.58)U/L]。在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REGⅣ和CK18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61例胃癌患者中,26例对化疗敏感(CR+PR),35例不敏感(SD+PD),这两类患者化疗前的REGIV、CK1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有化疗前后配对血清标本的患者中,CR+PR患者14例,sD16例,PD6N,各类患者的REGIV、CK18表达水平在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GIV和CK18作为血清标志物对胃癌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两者化疗前水平及化疗前后变化与晚期胃癌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再生基因蛋白Ⅳ 细胞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星形细胞瘤腹腔转移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飞 蔡军 +1 位作者 金岚 张忠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79-379,共1页
颅内肿瘤颅外转移非常少见,多与开颅手术有关。现报道我科1例颅内星形细胞瘤立体定向病变活检术+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年腹腔转移的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颅内星形细胞瘤 腹腔转移 颅外转移 颅内肿瘤 开颅手术 分流术后 脑室腹腔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中c-myc蛋白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栋 高东宸 +2 位作者 张长淮 卢晓梅 陈淑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c my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某种程度的指导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 1 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标本进行c myc蛋白表达测定。结果提示 ,c myc蛋白在胞核和胞质中均有表达 ,核染... 为进一步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c my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某种程度的指导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 1 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标本进行c myc蛋白表达测定。结果提示 ,c myc蛋白在胞核和胞质中均有表达 ,核染色阳性者 1 3例 ( 1 1 .2 % ) ,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细胞质着色者 1 0 8例 ( 93.1 % ) ,中、强阳性表达病例与乳腺癌ER状况呈正相关性。提示c myc蛋白核表达可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对乳腺癌标本进行c myc表达产物检测可能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C-MYC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临床意义 预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