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构建肝静脉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犬模型
1
作者 孙学栋 段峰 +3 位作者 马超 宋振飞 王茂强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建立肝静脉(HV)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CS)犬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10只比格犬经颈外静脉及经皮经肝穿刺HV双入路途径以双球囊阻断肝静脉主干后注入无水乙醇,构建HV阻塞型BCS模型,对比造模前、后实验室...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建立肝静脉(HV)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CS)犬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10只比格犬经颈外静脉及经皮经肝穿刺HV双入路途径以双球囊阻断肝静脉主干后注入无水乙醇,构建HV阻塞型BCS模型,对比造模前、后实验室指标。分别于造模后2、4、8周行肝脏超声,末次超声后行肝静脉血管腔内超声(IV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肝左静脉(LHV)阻塞程度、管腔及血流,基于DSA所见评估LHV主干狭窄率,以狭窄率>30%而未完全闭塞为造模成功;记录造模成功率。结果造模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超声、IVUS和DSA显示9只犬LHV管腔不同程度节段性狭窄、伴肝内交通静脉侧支循环建立,1只犬出现LHV弥漫性完全闭塞;造模成功率为90.00%(9/10)。病理结果显示靶HV管腔狭窄、管壁内膜增厚,后者主要成分为增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可用于构建HV阻塞型BCS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 肝静脉阻塞症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分析
2
作者 尹超 金龙 +2 位作者 张致远 苏天昊 陈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ortal vein stenosis,PV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中心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396例接受肝移植术后出现PVS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PVS患者均经门脉造影证实,并行经皮...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ortal vein stenosis,PV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中心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396例接受肝移植术后出现PVS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PVS患者均经门脉造影证实,并行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分析PV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一共接受了47次干预治疗(其中39次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和8次支架植入),个体治愈率为88.0%(22/25)。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经过长期随访证实,小儿肝移植术后PVS血管腔内干预治疗的长期结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移植 门静脉 狭窄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术前辅助定位技术中国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张致远 +2 位作者 苏天昊 金龙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术前辅助定位肺小结节可有效提高电视胸腔镜切除术(VATS)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但相关技术选择尚存在争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肺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介入放射学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针对肺小结节... 术前辅助定位肺小结节可有效提高电视胸腔镜切除术(VATS)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但相关技术选择尚存在争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肺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介入放射学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针对肺小结节VATS术前辅助定位技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致远 金龙 +5 位作者 陈广 苏天昊 王振常 朱志军 魏林 肖国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血管成形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PVS 8例患儿资料,均经门静脉造影证实,并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8例患儿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 目的探讨经皮肝血管成形术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PVS 8例患儿资料,均经门静脉造影证实,并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8例患儿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对8例患儿共进行12例次血管内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66.67%(8/12),首次治疗临床成功率62.50%(5/8)。3例分别于首次球囊扩张后再次行球囊扩张,2例术后PVS无复发,1例患儿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后,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后未狭窄。8例患儿均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PVS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移植 门静脉 狭窄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肿瘤患者介入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被引量:8
5
作者 宋莉 邹英华 +1 位作者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自湖北省武汉市开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在疫情期间诊治肿瘤患者时减少交叉感染,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此专家共识,针对介入门诊管理、介入病房管理和介入手术室管理等方面制定...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自湖北省武汉市开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在疫情期间诊治肿瘤患者时减少交叉感染,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此专家共识,针对介入门诊管理、介入病房管理和介入手术室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病毒性 肿瘤 介入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兔VX2肝癌: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6
作者 赵一昊 王灏琛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对A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B组注入盐酸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对C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比较处置后4组1、4、8、12、16、20及24 h血药浓度。以另外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对实验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对照组注入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记录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结果不同比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均于1 min内出现分层。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A、C组处置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且均高于B、D组。药效学实验显示,实验组肿瘤ORR及DCR分别为50.00%(5/10)及90.00%(9/10),对照组分别为40.00%(4/10)及80.00%(8/10)。结论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与单纯灌注化疗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前者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癌效果与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多柔比星 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
7
作者 金龙 田忠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7-259,共3页
随着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主要手段,但中远期疗效尚不理想,对于选择介入治疗策略亦缺乏相应规范化指导。当前应继续推进介入器械改进与创新,以解决现有介入治疗策略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 随着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主要手段,但中远期疗效尚不理想,对于选择介入治疗策略亦缺乏相应规范化指导。当前应继续推进介入器械改进与创新,以解决现有介入治疗策略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为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介入治疗的LEAD现状与挑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孤立性双胆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灏琛 韩燕京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孤立性双胆肠吻合口狭窄(B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于第2、3段胆管胆肠吻合口放置引流管以长期支撑的肝左叶外侧段移植术后BAS患儿,予以PTCD治疗,记录治疗后并发...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孤立性双胆肠吻合口狭窄(B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于第2、3段胆管胆肠吻合口放置引流管以长期支撑的肝左叶外侧段移植术后BAS患儿,予以PTCD治疗,记录治疗后并发症、拔管成功率、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及是否接受二次肝移植。结果对31例均成功完成PTCD。1例PTCD后苏醒延迟,考虑为麻醉相关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见出血、感染及胆瘘等PTCD相关并发症。PTCD前血清总胆红素(64.09±24.40)μmol/L,治疗后首次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均正常、平均(19.98±3.99)μmol/L。对27例顺利拔除胆管引流管,成功率为87.10%(27/31),平均带管时间(7.0±3.7)个月;其余4例中,2例因间断发热仍需继续观察,2例因PTCD中发现部分胆管胆肠吻合口严重梗阻而拔除非梗阻段引流管并保留梗阻段引流管。31例均未接受二次肝移植术。结论PTCD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BAS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穿刺术 引流 胆肠吻合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及疏通术中镇痛效果评价
9
作者 杨泽冉 孙学栋 +2 位作者 杨思维 胡跃峰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宫颈口麻醉及曲马多宫腔注射麻醉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9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麻醉组和... 目的评价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宫颈口麻醉及曲马多宫腔注射麻醉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9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麻醉组HSG及输卵管通液疏通术中以利多卡因胶浆及曲马多注射液行宫颈及宫腔内麻醉,非麻醉组术中未予以任何麻醉措施,均为通畅患者。分析评估患者术中、术后0.5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麻醉组HSG患者术中VAS评分低于非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组所有患者均可良好耐受并完成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曲马多注射液宫颈和宫腔内麻醉后,所有HSG及输卵管疏通治疗患者术中疼痛轻微,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通液 输卵管疏通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62
10
作者 金龙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共6页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建议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途径进行活检、刷检,或行经皮穿刺活检证实[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穿刺术 引流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致远 金龙 +1 位作者 苏天昊 王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6-508,共3页
门静脉狭窄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血管并发症之一。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微小、疗效确切的优势,是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致远 金龙 +5 位作者 陈广 苏天昊 王振常 朱志军 魏林 肖国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原发病为胆道闭锁接受肝移植、术后后发生PVS的患儿14例,均经门静脉造影证实,并接受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14...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原发病为胆道闭锁接受肝移植、术后后发生PVS的患儿14例,均经门静脉造影证实,并接受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14例患儿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 14例患儿共进行23次血管内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82.61%(19/23)。10例患儿经1~2次球囊扩张治疗后治愈,4例患儿球囊扩张治疗后,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后未发生狭窄。14例患儿均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PVS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移植 门静脉狭窄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致远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4-317,共4页
流出道梗阻是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血管并发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术后流出道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儿童肝移植术后流出道梗阻血管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肝移植 并发症 流出道梗阻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被引量:64
15
作者 杨泽冉 苏天昊 +3 位作者 尉建安 陈广 肖国文 金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80-885,共6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治疗的21例中晚期原...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治疗的2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影像学中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 RECIST),回顾性分析联合治疗1个疗程(平均约28 d)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3例(14.3%),部分缓解(patial response,PR)6例(28.6%),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23.8%)。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1.9%,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ate,ORR)为38.1%。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例(9.5%)。2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乏力17例(94.4%),胃肠道症状14例(66.7%),手足综合征4例(19.0%),血压升高4例(19.0%),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头痛头晕、蛋白尿等。结论: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给予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术 靶向药物 阿帕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微弹簧圈定位相关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砼 苏天昊 +3 位作者 曹沙沙 韩燕京 张致远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观察电视辅助肺结节胸腔镜切除术(VATS)术前定位微弹簧圈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肺结节患者(160个结节),均于VATS切除结节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统计定位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60例结肺... 目的观察电视辅助肺结节胸腔镜切除术(VATS)术前定位微弹簧圈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肺结节患者(160个结节),均于VATS切除结节前行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统计定位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60例结肺节均以微弹簧圈成功定位,术中26例出现气胸,37例发生肺内出血,未见空气栓塞。所有患者于次日接受VATS,术中均未发现微弹簧圈移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位(P=0.04)、结节距胸膜距离(P=0.03)及穿刺次数(P<0.01)与微弹簧圈定位术后发生气胸相关,结节距胸膜距离(P=0.03)与微弹簧圈定位术后发生肺内出血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位、结节距胸膜距离及穿刺次数是微弹簧圈定位术后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节距胸膜距离则是肺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肺结节VATS术前微弹簧圈定位可出现气胸和肺内出血,前者与结节距胸膜距离、患者体位及穿刺次数相关,后者仅与结节距胸膜距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气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弹簧圈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对射频消融治疗单发肝细胞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思维 张致远 +3 位作者 苏天昊 胡跃峰 李震冯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对射频消融治疗后单发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经射频消融治疗单发HCC患者,根据肝纤维化评分(FS)将其分为0~4分组(FS 0~4分组)...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对射频消融治疗后单发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经射频消融治疗单发HCC患者,根据肝纤维化评分(FS)将其分为0~4分组(FS 0~4分组)和5~6分组(FS 5~6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与FS 0~4分组比较,FS 5~6分组患者中位病因特异性生存期(CSS)下降(33个月vs 22个月,P<0.001)。FS 5~6分(P<0.001)、伴血管侵犯(P=0.041)、AFP升高(P=0.042)及肿瘤长径>3 cm(P=0.026)是CSS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纤维化是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后单发HCC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硬化 射频消融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模型预测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术后30天内再出血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惟中 张致远 +4 位作者 苏天昊 杨思维 栗荐 赵一昊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 根据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资料建立logistic模型,观察其预测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30天内再出血的价值。方法 纳入139例接受TAE的ANVUGIB患者,记录TAE成功率及术后30天内再出血率;基于临床资料行单... 目的 根据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资料建立logistic模型,观察其预测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30天内再出血的价值。方法 纳入139例接受TAE的ANVUGIB患者,记录TAE成功率及术后30天内再出血率;基于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logistic模型,分析其预测TAE后再出血的价值。结果 TAE技术成功率为95.68%(133/139)。对133例TAE技术成功患者随访30天,其中29例再出血,再出血率21.80%(29/133)。术前凝血功能障碍(OR=3.74,P=0.045)及术前高Rockall评分(OR=1.97,P=0.005)为TAE治疗ANVUGIB后30天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男性(OR=0.19,P=0.007)及术前CT阳性(OR=0.06,P=0.047)为其保护因素。基于上述4个因素建立的logistic模型预测ANVUGIB患者TAE后30天内再出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0%和75.00%,曲线下面积为0.817,高于Rockall评分、Blatchford评分及澳洲医药科学家协会65评分(P均<0.05)。结论 基于性别、术前凝血功能障碍情况、Rockall评分及CT表现建立的临床模型有助于预测TAE治疗ANVUGIB后30天内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切除术前CT引导下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精准定位肺小结节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沙沙 苏天昊 +5 位作者 尉建安 王砼 李杰 李震冯 陈广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对精准定位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共102个肺小结节(直径≤2 cm)于VATS前行CT引导下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定位,定位后24 h内行VATS手术切除结节,观察定位效果及...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对精准定位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共102个肺小结节(直径≤2 cm)于VATS前行CT引导下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定位,定位后24 h内行VATS手术切除结节,观察定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02个肺小结节定位成功率为98.04%(100/102),定位操作时间8~45 min,平均(17.26±5.92)min;2例2个结节VATS术中发现弹簧圈自肺组织内脱出滞留于胸壁;定位后少量气胸发生率10.78%(11/102),少量肺泡出血发生率12.75%(13/102),均无症状而未予处理。102个结节均经VATS成功切除,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VATS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可有效定位肺小结节,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弹簧圈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溃疡致胃肠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跃峰 陈广 +4 位作者 魏建 尉建安 曹沙沙 王灏琛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危溃疡致胃肠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及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经胃镜证实高危溃疡致胃肠道出血患者行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观察造影表现、栓塞前后溃疡变化,评价栓塞疗效。结果造影总阳性率51.02%(25/49),栓塞成功率100%,... 目的观察高危溃疡致胃肠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及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经胃镜证实高危溃疡致胃肠道出血患者行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观察造影表现、栓塞前后溃疡变化,评价栓塞疗效。结果造影总阳性率51.02%(25/49),栓塞成功率100%,止血总有效率83.67%(41/49),再出血率10.20%(5/4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胃镜提示溃疡Forrest分级均下降,无活动性出血表现,高危溃疡由急性期向愈合期转变。结论高危溃疡致急性胃肠道出血动脉造影总阳性率高,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