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次妮 沈潞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4,527,共6页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 20只,体重222-280 g,随机分成2组:螺内酯组[10只,20 mg/(kg.d)螺内酯灌胃]和SHR组(等量自来水灌胃,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 Ky...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 20只,体重222-280 g,随机分成2组:螺内酯组[10只,20 mg/(kg.d)螺内酯灌胃]和SHR组(等量自来水灌胃,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等量自来水灌胃),共治疗6周。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周测1次尾动脉收缩压。6周后处死,测左室重/心重(LVW/HW)及心重/体重(HW/BW)比值以反映心脏重构情况;取主动脉,测定血管羟脯氨酸含量(样本碱水解法)以反映血管胶原量,同时行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壁胶原类型和分布,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及血管局部醛固酮含量,通过RT-PCR测定主动脉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表达。结果 SHR组收缩压、HW/BW、LVW/HW比值及血管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螺内酯组上述各项指标较SHR组显著下降。SHR主动脉管壁显著增厚,中层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外膜Ⅰ型胶原及中膜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螺内酯组主动脉管壁较SHR组明显变薄,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胶原数量也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血浆醛固酮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组血浆醛固酮含量高于SHR组(P〈0.05)。各组血管局部醛固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血管局部CYP11B2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SHR组相比,螺内酯组CYP11B2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MR mRNA表达增加(P〈0.05),与SHR组相比,螺内酯组MR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内酯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重构的作用。血管局部MR表达增加及不适当激活,导致血管对醛固酮的反应性增加为醛固酮血管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螺内酯 血管重构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明信片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
2
作者 魏宇航 李泽亚 +1 位作者 杨书悦 张尉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225-22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两枚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年寄出的明信片上展示的信息,介绍了Henry E.Meleney和徐锡藩(H.F.Hsü)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回顾了两位医学家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医学家们全心服务病患的高尚医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 本文通过分析两枚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年寄出的明信片上展示的信息,介绍了Henry E.Meleney和徐锡藩(H.F.Hsü)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家,回顾了两位医学家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医学家们全心服务病患的高尚医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 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宇朋 王萍 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不同之处。目前,对老年AHF的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胸痛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苗荣 沈潞华 +3 位作者 韩小茜 王榭 杨家声 顾复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分析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但临床有胸痛表现患者的特点.方法 本组共160例,高血压组71例,非高血压组89例.均因胸痛胸痛怀疑冠心病而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作了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两... 目的 分析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但临床有胸痛表现患者的特点.方法 本组共160例,高血压组71例,非高血压组89例.均因胸痛胸痛怀疑冠心病而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作了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两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胸痛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0.01),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常有效;静息心电图表现为左室劳损及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与非高血压组有明显的差别(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均<0.05);冠状动脉迂曲、僵硬.结论(1)高血压伴心绞痛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无造影可见的冠状动脉狭窄;(2)高血压而无冠脉狭窄病变病人的胸痛以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多见,可出现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心室肥厚,冠脉迂曲、僵硬,易发生冠脉痉挛,以及对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反应较好;(3)相对于非高血压的病人,高血压患者在发生胸痛时更需要用冠状动脉造影来鉴别其是否有真正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胸痛 患者 正常 心绞痛 冠脉造影 病人 相对 差别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后的抗增生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苗荣 沈潞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动脉内皮损伤所致的内膜过度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用Wistar-Kyoto(WKY)大鼠制成胸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n=7),对照组(C组,n=8),小... 目的:研究国产低分子量肝素对大鼠动脉内皮损伤所致的内膜过度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用Wistar-Kyoto(WKY)大鼠制成胸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n=7),对照组(C组,n=8),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组(LL组,n=8,1.25mgkg-1/d)及大剂量低分子量肝素组(HL组,n=8,2.5mgkg-1/d)。后3组均行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各组均于术前30分钟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低分子量肝素直到术后2周。于术前及术后6小时、48小时、1周及2周测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2周后处死动物,测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结果:C组动脉内皮损伤后GMP-140及D-二聚体立即明显升高,与S组相比P<0.001。低分子量肝素可显著降低GMP-140、D-二聚体的水平(LL组、HL组与C组比,P<0.01)及新生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LL组、HL组与C组比,P<0.01)。不同剂量低分子量肝素的作用差异显著(LL组与HL组比,P<0.05)。血浆GMP-140、D-二聚体与新生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是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 肝素 内皮损伤 内膜增生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健操 辛延国 +1 位作者 邢云利 孙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480例,根据出院时有无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232例和未抗凝组248例。收集患者抗... 目的探究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480例,根据出院时有无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232例和未抗凝组248例。收集患者抗凝方案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时抗凝方案的影响因素。结果抗凝组年龄、男性、阵发性房颤、住院时间、贫血、慢性肾病、胃肠功能不全、既往出血史、住院期间出血、出血风险评分、入院抗血小板、出院抗血小板、高敏C反应蛋白、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衰弱、痴呆、骨折、长期卧床比例明显低于未抗凝组,入院心率、入院抗凝、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指数、简易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未抗凝组(P<0.05,P<0.01)。高龄、阵发性心房颤动、衰弱、既往出血史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院时抗凝治疗的危险因素(P<0.05),而入院心率更快(OR=1.013,95%CI:1.001~1.025,P=0.028)、入院抗凝(OR=5.090,95%CI:2.913~8.893,P=0.000)为出院时抗凝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高、抗凝率不高,高龄、衰弱、阵发性心房颤动、既往出血史为出院时抗凝危险因素,入院时心率更快和已抗凝为出院时抗凝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出血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佳玉 辛延国 +2 位作者 李卫萍 陈晖 李虹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给免疫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控制早期炎症反应、促进中晚期心肌纤维化形成等。研究表明,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可能在介导心肌梗死后炎症抑制、改善心室重构、促进缺血后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扮... 急性心肌梗死(AMI)给免疫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控制早期炎症反应、促进中晚期心肌纤维化形成等。研究表明,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可能在介导心肌梗死后炎症抑制、改善心室重构、促进缺血后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靶向治疗可能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免疫调节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usin-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轶男 王萍 陈晖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6期583-586,共4页
Salusins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心血管活性多肽,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salusin-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希望可以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关键词 Salusin-β 冠状动脉疾病 新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