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弛素对高糖环境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萍 李虹伟 +3 位作者 王宇朋 张盼 陈晖 马文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松弛素(rhRLX)对高糖环境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用RT-PCR方法分别观察在正常糖(NG,5.6mmol/L)和高糖(HG,25mmol/L)环境下二代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和松弛... 目的探讨人重组松弛素(rhRLX)对高糖环境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用RT-PCR方法分别观察在正常糖(NG,5.6mmol/L)和高糖(HG,25mmol/L)环境下二代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和松弛素基因的表达;rhRLX(100μg/L)分别与NG,HG共同作用72h后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HG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rhRLX可以抑制上述作用。HG组松弛素基因的表达比较明显。结论rhRLX对HG促进的Ⅰ型和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胶原 心脏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术后肾梗死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黄樱硕 孙颖 +5 位作者 邢云利 王翠英 黄蔚 李清清 吴永全 马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76-380,共5页
1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老年女性因室性心动过速(VT)而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围术期为避免出血风险,未予抗凝治疗,术后7d出现发热、腹痛,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肾梗死,立即开始规律抗凝治疗。目前针对AF患者植入心... 1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老年女性因室性心动过速(VT)而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围术期为避免出血风险,未予抗凝治疗,术后7d出现发热、腹痛,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肾梗死,立即开始规律抗凝治疗。目前针对AF患者植入心脏节律装置(CRD)围术期不同抗凝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争议。AF患者合并肾梗死相对少见,且该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该病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1)对于卒中高危的AF患者,在植入CRD的围术期,抗凝治疗是必要的,但是采用何种抗凝策略尚有争议;(2)对于卒中高危的AF患者,在无抗凝的情况下,出现急腹症等表现时,应考虑腹腔脏器急性栓塞梗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出血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脏节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力 刘文玲 +8 位作者 胡大一 郑华 史旭波 杨进刚 贾三庆 赵敏 李翠兰 孙艺红 朱天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中国ARVD/C注册研究组收集的中国24个省市1994~2005年间发现的96例ARVD/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中国ARVD/C注册研究组收集的中国24个省市1994~2005年间发现的96例ARVD/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情况,部分患者接受右心室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结果9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7±15)岁.男性75例(78.1%);其中37例(38.5%)患者有晕厥病史,70例(72.9%)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4例患者(14.6%)因劳力诱发了猝死(SD),发生SD的年龄(34±11)岁,其中78.6%(11/14)为男性患者;55例患者(57.3%)心电图记录到起源于右心室(RV)的室性心动过速(VT)。除1例患者外。其余95例(99.0%)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30例(31.25%)患者的心电图中可见epsilon波,47例(49.0%)患者V(1~3)导联T波倒置;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n=26)、美西律(n=21)、0阻滞剂(n=14)、维拉帕米(n=4)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治疗。31.52%的患者(29/96)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19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但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VT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起搏除颤器(ICD)。结论根据国际工作组的诊断指标.在中国只有严重的ARVD病例才能被诊断;30%以上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很差,57.89%的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无效,需要植入ICD,但ICD植入率在中国仅占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肌疾病 流行病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起搏比例对老年患者起搏术后心房颤动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彭晖 沈潞华 马文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无心房颤动(房颤)病史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在双腔起搏器植入后房颤负荷的变化,探讨心房起搏比例对老年患者起搏器植入后房颤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首... 目的:通过观察无心房颤动(房颤)病史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在双腔起搏器植入后房颤负荷的变化,探讨心房起搏比例对老年患者起搏器植入后房颤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01例,进行常规随访(3.9±1.8)年,纳入最后统计的共283例患者。随访时读取起搏器内存储信息,记录心房早搏(房早)次数、最长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负荷;同时获取心房、心室起搏占总心搏的比例。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将心房起搏比例>66%(66%为心房起搏比例中位数)设为高心房起搏比例组(141例),心房起搏比例≤66%设为低心房起搏比例组(142例)。结果与低心房起搏比例组相比,高心房起搏比例组患者房颤负荷(最长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负荷中位数)更低(P<0.05);且房早数量要少于低心房起搏比例组(P<0.05);但心室起搏比例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器植入后的房颤易患人群,高心房起搏比例可减少房颤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比例 心房颤动负荷 心脏起搏器 人工 病窦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潞华 赵树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心功能不全 肾脏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肾脏损害 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翠英 李敏 李虹伟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明确血压的晨峰现象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仪分析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组(MBPS)48例,非晨峰组(NMBPS)72例,计算患者的高血压病程、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明确血压的晨峰现象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仪分析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组(MBPS)48例,非晨峰组(NMBPS)72例,计算患者的高血压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常规检查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通过心电图计算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BMI、TC、TG、HDL-C、LDL-C、Cr和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PS组的高血压病程为(24.1±6.2)年,NMBPS组为(16.2±3.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S组的LVMI为(169.3±15.9)g/m2,NMBPS组为(138.2±10.8)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的QT、QTc、QTd、QTcd分别为(368.3±22.8)ms、(408.7±25.1)ms、(34.6±9.2)ms(、39.1±10.7)ms,NMBPS组的QT、QTc、QTd、QTcd分别为(321.4±14.9)ms、(381.4±18.2)ms、(29.8±8.6)ms、(36.1±9.7)ms,MBPS组的这些指标显著高于NMBPS组(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晨峰现象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晨峰现象 老年人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亮 赵树梅 +2 位作者 李虹伟 沈潞华 石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417-419,共3页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 ST levationacute 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两者临床表现相似,病理生理...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 ST levationacute 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两者临床表现相似,病理生理基础均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但两者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差别。笔者旨在分析不同类型NSTE—ACS冠脉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 预后分析 病变特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不稳定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潞华 彭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本文简述了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又称为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保存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并比较了其与射血功能低下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低下心力衰竭)的预后。概述了其病因与病理生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关键词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庄海舟 沈潞华 +2 位作者 段美丽 李昂 张淑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中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应用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R)拮抗剂缬沙坦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包括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肌组织AT1R/AT2RmRNA表达的影...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中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应用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R)拮抗剂缬沙坦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包括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肌组织AT1R/AT2RmRNA表达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3只Wistar大鼠制成CLP模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缬沙坦组,每组3,24,72h3个时间点,另8只为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心肌损伤指标、RAS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等指标,观察各组各个时间点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CLP术后,手术组血浆肌钙蛋白T(TnT)、脑钠素(BNP)、血浆和组织AngⅡ和NO、MDA浓度在3,24,72h3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而缬沙坦组上述指标较手术未干预组明显好转。结论大鼠发生脓毒症后可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表现为TnT和BNP升高。缬沙坦可通过拮抗AT1R抑制RAS过度激活及抑制NO、自由基介导的组织损伤而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预防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力 陈晖 +3 位作者 李虹伟 严松彪 李敏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基础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维生素C预防造影剂性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入选132例血清肌酐≥11mg/L(97.2μmol/L)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基础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维生素C预防造影剂性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入选132例血清肌酐≥11mg/L(97.2μmol/L)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70)在水化基础上于造影前经静脉予维生素C3g及造影后口服维生素C0.5g2次/d,连服2d;对照组(n=62)仅生理盐水水化;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接受常规水化,观察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结果维生素C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终点指标即术后48h内血清肌酐峰值变化上,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0.2±1.7)vs(0.3±2.2)mg/L,P=0.625;在次要终点即造影剂性肾病的发病率上,维生素C干预组较对照组低,但无显著性差异(5.6%vs8.1%,P=0.594)。两组患者在院内临床预后及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基础肾功能不全患者短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有降低造影剂性肾病发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造影剂性 血管造影术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南芳 沈潞华 贾三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已被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本文通过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观察了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为临床合理用药...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已被大量临床观察证实.本文通过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观察了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翠英 李敏 李虹伟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9期743-744,747,共3页
目的对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MHFE)的多病因性构成及多病因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MHFE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MHFE的病因构成特点与心力衰竭类型。结果构成MHFE的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40例(42.1%)、高血压20例(21.1%)... 目的对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MHFE)的多病因性构成及多病因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MHFE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MHFE的病因构成特点与心力衰竭类型。结果构成MHFE的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40例(42.1%)、高血压20例(21.1%)及肺源性心脏病12例(12.6%)。MHFE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为主,合并疾病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力衰竭为主,占67.4%(64/95)。结论 MHF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且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力衰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多病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妇女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妇女冠心病 雌激素替代治疗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统计 乳腺癌 死亡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的支架内再狭窄
14
作者 张侃 陈晖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106-10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介入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介入治疗并发的支架内再狭窄(ISR)使该技术受到极大的限制。再狭窄指PCI后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内径再次狭窄达到或超过50%,伴或不伴临床症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介入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介入治疗并发的支架内再狭窄(ISR)使该技术受到极大的限制。再狭窄指PCI后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内径再次狭窄达到或超过50%,伴或不伴临床症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1]。在金属裸支架(BMS)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期间血尿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阴赬茜 王晓菁 +2 位作者 石洪涛 齐冠鸣 王绿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射血分数(EF)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详细询问病史,均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EF。根... 目的探讨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射血分数(EF)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详细询问病史,均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EF。根据UA测定值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高UA组和UA正常组。统计分析血UA水平与血压、EF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服用降压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UA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无相关性(P〉0.05),但与EF成负相关(r=-0.332,P〈0.01)。EF值与UA、尿素(Urea)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呈负相关(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95、-0.220、-0.230,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期间血UA水平与左心室EF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射血分数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公绪合 周力 +1 位作者 刘辉 陈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明确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6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期入院的心功能,正常对照20例,抗体微阵列蛋...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明确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6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期入院的心功能,正常对照20例,抗体微阵列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20种血管生长因子变化,将差异表达因子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同时检测临床广泛认可的心力衰竭标志物NT-proBNP和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分析NT-proBNP、hsCRP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TIN),人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生长因子(GRO)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血管生成素(An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D水平下降,进一步GO富集显示,细胞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调节差异表达明显,KEGG富集显示,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是差异表达最显著的通路。另外,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中NT-proBNP浓度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成长因子呈现差异表达,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调节相关的受体通路。NT-proBNP与心脏重构损害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生长因子 差异蛋白表达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