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贺威 李馨 +3 位作者 王秋雨 范继红 崔赛 贺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43例,根据急诊PCI术后血流情况分为...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43例,根据急诊PCI术后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无复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40例(病例组)和血流正常(TIMI血流3级)403例(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并分析2组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发病至球囊打开时间、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脉搏>100次/min,收缩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Killip分级>1级、左前降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5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死亡比例显著升高,男性、平均收缩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OR=1.320,95%CI:0.618~2.123,P=0.046)、平均收缩压(OR=1.239,95%CI:0.752~1.525,P=0.004)、收缩压<100 mm Hg(OR=1.330,95%CI:0.836~1.675,P=0.013)是急性STEMI患者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OR=-1.755,95%CI:-2.338~-1.171,P=0.002)。结论 2型糖尿病、较低的收缩压是急性STEMI患者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翔宇 郭春燕 +1 位作者 王巍 王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8-1220,共3页
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中,通过溶栓或直接PCI的紧急血运重建,最大程度地缩短缺血时间,已成为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成功策略[1]。然而,将氧气和养分引... 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中,通过溶栓或直接PCI的紧急血运重建,最大程度地缩短缺血时间,已成为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成功策略[1]。然而,将氧气和养分引入缺血心肌可能会通过"再灌注损伤"的过程,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和微血管功能障碍。因此,"开放心外膜动脉假说"应向下游转移至"开放微血管假说",以强调最佳的再灌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完全血运重建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高翔宇 陈晖 +4 位作者 王永亮 李东宝 赵慧强 姚道阔 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早期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并已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的合并MDV并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早期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并已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的合并MDV并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318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2组,对照组192例,仅在急诊PCI时干预罪犯血管;治疗组126例,完成早期完全血运重建。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和60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术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A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7.9%vs16.1%,P=0.033;4.0%vs 10.4%,P=0.037)。术后60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1.3%与21.4%,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vs 14.6%,P=0.023;4.8%vs 12.0%,P=0.029)。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且合并MDV的STEMI患者,与仅干预罪犯血管比较,早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是安全的,可能会降低12个月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并减少60个月时的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休克 心源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发生机制与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申 李东宝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4期248-252,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管腔堵塞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以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参与的炎症机制已经成为急性心...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管腔堵塞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以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参与的炎症机制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炎症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综述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与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发生机制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预后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TH17 TREG TH17/TREG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弛素在心血管系统及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翔宇 王萍 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51-654,共4页
松弛素首先由Hisaw于1926年发现,是一种分子量为6000的肽类激素,属于胰岛素超家族成员。松弛素与胰岛素化学结构相似,由57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A链和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在B链的中部有2个精氨酸残基蕴含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人... 松弛素首先由Hisaw于1926年发现,是一种分子量为6000的肽类激素,属于胰岛素超家族成员。松弛素与胰岛素化学结构相似,由57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A链和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在B链的中部有2个精氨酸残基蕴含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人类松弛素基因组包含3种不同的基因H1、H2和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心血管系统 糖尿病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心功能变化趋势及预测指标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刚 赵慧强 +2 位作者 范继红 刘江红 刘锐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趋势并探究影响LVEF变化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接受诊治的22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VEF改善组(n=14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趋势并探究影响LVEF变化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接受诊治的22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VEF改善组(n=148)和LVEF未改善组(n=78)。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2 h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征、肝肾功能、血脂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肌钙蛋白I(TnI)峰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数据、用药情况等,研究各项指标与LVEF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LVEF改善组反映炎症程度的指标NLR低,估测心肌梗死面积的指标TnI峰值低,基线LVEF较低。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基线LVEF低、NLR低、TnI峰值低能预测AMI恢复期的心功能改善。ROC曲线显示,NLR的最佳临界值6.29,基线LVEF的最佳临界值为59.50%,TnI峰值的最佳临界值为26.70 ng/ml。结论AMI急性期较低的心脏功能、较低的炎症状态和较小的估计梗死面积是将来心脏功能改善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结构重构与心房颤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金岭 吴永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307-311,共5页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einberg等对全球4个主要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房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中国一项来源于29079例30-85岁患者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einberg等对全球4个主要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房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中国一项来源于29079例30-85岁患者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房颤的患病率必将不断攀升。然而房颤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机制方面入手,寻找预防和治疗房颤的新方法、新手段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结构重构 心房颤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传导改变的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晖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87-292,共6页
[摘要] 目的探讨p肾上腺素受体(卢受体)信号传导系统,特别是p肾上腺素受体激酶一1(PIARKl)在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第三代卢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衰中的保护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 [摘要] 目的探讨p肾上腺素受体(卢受体)信号传导系统,特别是p肾上腺素受体激酶一1(PIARKl)在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第三代卢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衰中的保护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心衰的动物模型,并应用卡维地洛进行干预性治疗。雄性Sp吨Plc—Dawley 大鼠心梗模型建立后,随机分成心梗3周组、4周组和12周组及卡维地洛治疗组。另取假手术组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3周组、4周组和12周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大鼠于心梗模型建立后4周末开始给予卡维地洛10ms/(吨.d)灌胃共8周。观察心梗后不同时相大鼠的左心功能、心室重塑、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心肌组织pARKl活性及其 mRNA和蛋白表达、臼受体信号传导的变化以及卡维地洛的干预效果。结果 (1)心梗后大鼠发生心室重塑,充血性心力衰竭形成;(2)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腺苷酸环化酶基础活性和对异丙肾上腺素激活活性均受到抑制,即p受体信号传导减弱,表现为以p受体脱耦联为特征的p受体减敏;(3)心梗后心衰大鼠交感神经系统(SNS)激活,介导 甽]表达和活性增高,并与心室重塑和心衰进程同步;(4)卡维地洛能够抑制心室重量增加,延缓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同时抑制pARKl表达,降低pARKl活性。结论 SNS通过pARKl诱导p受体减敏,可能是心梗后心衰发生、发展的因素;而抑制尽Am;1表达,降低pARKl活性,从而恢复卢受体系统信号传导通路的反应性,是卡维地洛防治,C,衰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1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心肌梗死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平板电脑多媒体形式健康宣教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酉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平板电脑多媒体形式冠心病健康宣教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2012年1-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每人拥有一触摸屏平板电脑,应用TPCM实施一对一个体化健康宣教,内容包含医护团队介绍、疾... 目的观察平板电脑多媒体形式冠心病健康宣教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2012年1-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每人拥有一触摸屏平板电脑,应用TPCM实施一对一个体化健康宣教,内容包含医护团队介绍、疾病知识、健康生活指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口述及宣教材料)。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前后健康宣教效果。结果宣教分数:观察组:(0.92±0.04分),对照组:(0.66±0.04分),P<0.001。宣教效果满意度:观察组:(0.82±0.07分),对照组:(0.60±0.07分),P<0.001。观察组出院后1月完全按健康宣教内容进行出院后治疗的人数分别为32人(占64%),对照组18人(占36%),P<0.001;6月完全按健康宣教内容进行出院后治疗的人数分别为观察组30人(占60%),对照组14人(占28%),P<0.001。结论融入TPCM技术的个体化冠心病健康宣教,提高了宣教效率和效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多媒体 平板电脑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心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松彪 高红丽 陈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9-11,29,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心钠肽(rhA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住院的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以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60min,监测24h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 目的观察重组人心钠肽(rhA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住院的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以0.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60min,监测24h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给药0h和36h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并监测收缩期血压、心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在注射rhANP 0.5h时,肺毛细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心指数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这种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持续到24h;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收缩压在给药1h下降(P<0.01),以后恢复至基线时水平。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内注射rhANP能迅速地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能够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心力衰竭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分型及治疗的新见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当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需氧与供氧平衡失调时会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其主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减少。
关键词 心绞痛 分型 治疗 老年人 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近代观点——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 地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管理:1例报告
13
作者 彭晖 吴永全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714-717,共4页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的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化的心力衰竭患者常难...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的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化的心力衰竭患者常难于取得疗效,由此应运而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v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
14
作者 韩龙 叶智帅 +1 位作者 李守祯 徐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21-3724,共4页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98例青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术后随访1...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98例青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术后随访1 a, 6例失访,共192例完成随访,并记录MACE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5例)、非MACE组(157例),收集一般资料及Gensini积分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Gensini积分与疾病转归相关性。结果 两组高血压、支架直径、植入支架个数、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肥胖、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植入支架个数>1个、cTnI≥8.76μg·L^(-1)、CK-MB≥25.93 U·L^(-1)、HCY≥12.55μmol·L^(-1)、Gensini积分≥13.85分为青年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3.07 mm为青年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植入支架个数、cTnI、CK-MB、Gensini积分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支架直径与疾病转归呈负相关(P<0.05)。结论 青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受多个因素影响,且植入支架个数、支架直径、cTnI、CK-MB、HCY、Gensini积分与疾病转归存在直接关联性,可为临床制定早期防治措施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介入术 GENSINI积分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灌注球囊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处理介入术中慢血流与无复流的疗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金成 李静 +6 位作者 李东宝 王德昭 陈文明 朱宏燕 王国忠 徐荣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灌注球囊注射维拉帕米处理PCI中慢血流与无复流(SN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中发生SNR的患者129例,急诊PCI 75例,挽救PCI 1例,择期PCI 53例。SNR发生在支架置入术后90例,后扩张后39例。将灌注... 目的探讨经灌注球囊注射维拉帕米处理PCI中慢血流与无复流(SN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中发生SNR的患者129例,急诊PCI 75例,挽救PCI 1例,择期PCI 53例。SNR发生在支架置入术后90例,后扩张后39例。将灌注球囊置于发生SNR的冠状动脉近端,注射维拉帕米200~1000μg(平均450μg)。观察注射维拉帕米前后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情况,并记录院内和随访30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维拉帕米注射后TIMI 3级比例较注射前明显升高(89.9%vs 37.2%,P〈0.01);TMP 0~1级比例明显降低(11.6%vs 76.0%,P〈0.01),CTFC明显降低[(37.0±21.3)帧vs(66.0±27.5)帧,P〈0.01]。75例急诊PCI患者中,ST段完全回落23例,部分回落20例,无回落32例。急诊PCI院内死亡1例,其余患者随访30d无MACE发生。结论应用灌注球囊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处理PCI术中出现的SNR可能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无复流现象 支架 投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盏造瘘技术在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岩 李佳玉 +5 位作者 高洁 齐灿 高栩 高靖达 郭付臣 刘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双J管置入失败,应用肾盏造瘘替代输尿管双J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6月6例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肾盂成形术中放置输尿管双J管失败,经肾盏留置吻合口支架管和肾盂造瘘管,替... 目的探讨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双J管置入失败,应用肾盏造瘘替代输尿管双J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6月6例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肾盂成形术中放置输尿管双J管失败,经肾盏留置吻合口支架管和肾盂造瘘管,替代输尿管双J管的引流作用。术后2~3周拔除吻合口支架管,夹闭肾盂造瘘管行亚甲蓝排泄试验阴性后拔除肾盂造瘘管。结果 6例患儿术中行肾盏造瘘,顺利留置吻合口支架管和肾盂造瘘管,术后肾盂造瘘管引流通畅。拔除吻合口支架管,夹闭肾盂造瘘管和拔管后患儿均无发热、呕吐及哭闹不适。4例术后1、3、6、12个月随访,超声或CT示肾积水明显减轻(肾盂前后径<1 cm,肾盏扩张<0. 5 cm),肾皮质逐渐增厚至0. 5~1. 0 cm(术前肾皮质最薄处仅1mm),肾脏形态接近正常; 2例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肾核素扫描示分肾功能接近正常,分别为47. 3%、48. 2%(分肾功能50%为正常)。结论肾盏造瘘技术在小婴儿重度肾积水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辅助作用确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盏 造瘘 肾积水 小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血压对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云利 周震 +4 位作者 黄辛 王翠英 黄樱硕 唐梅 孙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的96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的96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3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以及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结果 MCI组患者与对照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分别为(131.14±12.61)和(131.00±13.17)mmHg、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分别为(65.74±7.35)和(64.08±8.39)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CI组晨峰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8.69±12.64) vs (4.08±12.78)mmHg,P<0.05]。结论清晨血压升高与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高血压 认知障碍 血压变异 清晨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血压变化具有自身的特征:如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范围大;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常广泛存在,并发症多见。这些临床特征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是临床管理中特别需要关注的。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值争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树梅 李虹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一直以来,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对老年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存在着争议。随着HYVET研究的公布,以及近年来对降压治疗J型曲线的认识,目前高血压指南和临床认识趋于一致:老年患者可从降压治疗中获益,降压目标值不宜过低;同时强调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BIS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潞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共2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重大进展,亦为临床医生倍加关注的热点。在临床观察性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不断公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同时,国际...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重大进展,亦为临床医生倍加关注的热点。在临床观察性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不断公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同时,国际权威专业学术团体汇总新发表的RCT和临床荟萃等资料,不断修订或制订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规范临床工作。临床试验是制定临床指南的依据,而临床指南则用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实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循证医学发展相对迟缓,严谨的临床试验相对较少,临床指南缺乏国内循证证据,不规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行为仍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理念和实践仍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本刊自2006年开始开辟循证医学专栏。专栏将特邀国内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最新临床试验和临床指南等循证医学资料,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介绍、解读和评述,以供读者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