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上叶前段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潘守强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间38例肺上叶前段占位患者的资料。结果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单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 目的探讨影响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间38例肺上叶前段占位患者的资料。结果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单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左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CEA、CT影像边缘分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右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年龄,吸烟,CEA、边缘分叶、SPECT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的多因素分析,在所有确定有CT影像边缘分叶的病例中,患者的CEA、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右肺上叶前段占位的病例中,患者的CEA,边缘分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判断肺上叶前段占位病例诊断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吸烟史、CEA、SPECT有无放射性凝聚等,需综合分析、评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上叶前段占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潘守强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 目的探究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病人139例。计算各年份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对比病人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各年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1.11%、19.05%、26.92%、34.38%、40.00%;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吸烟、右位病变、单光子弥散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异常,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是1.123(1.038~1.215)、5.951(1.778~9.919)、3.547(1.104~10.397)、3.565(1.096~11.598)、18.638(4.974~29.843)、7.357(2.265~13.010)、7.639(3.107~14.697)。结论恶性肺上叶后段占位性病变CT良性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值得重视;危险因素为老龄、吸烟、右位病变、SPECT放射凝聚征阳性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异常,临床医师需谨慎对待,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叶后段占位 CT影像表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