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尊敬的老师--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宇教授
1
作者 韩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50-851,共2页
此文所有材料均来源于王宇教授学生、同事们口述的亲身经历,由王宇教授的学生最终整理成文;文中侧重阐述了王宇教授几件鲜为人知的小事,而非连篇累牍堆砌其贡献(网上都可以查到的内容);因为我们觉得如同白石老人晚年的画作反而充满童趣... 此文所有材料均来源于王宇教授学生、同事们口述的亲身经历,由王宇教授的学生最终整理成文;文中侧重阐述了王宇教授几件鲜为人知的小事,而非连篇累牍堆砌其贡献(网上都可以查到的内容);因为我们觉得如同白石老人晚年的画作反而充满童趣一般,不看到那些光环而走近王宇教授,才发现这样一位朴实无华而又不平凡、饱学多才而又生性率真的老人,更加可爱和令人景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老师 学生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对骶管囊肿进行精准分型对于指导微创手术和康复的意义
2
作者 孙建军 马千权 +11 位作者 尹晓亮 杨辰龙 张嘉 陈素华 吴超 谢京城 韩芸峰 林国中 司雨 杨军 邬海博 赵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08,共6页
目的:运用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对骶管囊肿进行精准分型,有效指导患者的微创手术和术后个性化康复。方法:2021年3—12月,应用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评估骶管囊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状况,根据神经根或漏口轨迹重建出囊肿内神经根走行和囊肿漏口情... 目的:运用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对骶管囊肿进行精准分型,有效指导患者的微创手术和术后个性化康复。方法:2021年3—12月,应用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评估骶管囊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状况,根据神经根或漏口轨迹重建出囊肿内神经根走行和囊肿漏口情况,对骶管囊肿进行精准分型并精准设计手术切口和骶管后壁骨窗范围。于显微镜下验证术前分型的准确性,指导对应术式治疗不同类型的骶管囊肿。术后复查神经根水肿情况、术腔是否有积液等,制定患者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便于患者顺利康复。结果:92例骶管囊肿患者中,58例(63.0%)为内含神经根囊肿,29例(31.5%)为内无神经根囊肿,5例(5.4%)为混合型骶管囊肿。58例内含神经根囊肿的患者中,手术显微镜下复核影像临床分型的准确度可达96.6%(56/58),只有2例较大的单发囊肿、神经根在囊肿上极闪现被误认为内无神经根型。29例内无神经根的骶管囊肿患者中,显微镜下复核影像的准确度达100%。对12例复发骶管囊肿内部的神经根和漏口情况的判断准确度达到100%。术后1个月发现迟发性术腔积液2例,予以艾灸、泡澡等康复治疗,患者术后4~6个月积液消失。结论:任意维度重建磁共振在术前可准确判断骶管囊肿的临床分型,指导手术精准执行,并个性化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临床分型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与中国微创外科的发展(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 郭伟 +1 位作者 张军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0-804,共5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的概念于1992年提出,它的核心是一门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科学。近年基础医学研究投入不断提高,但能应用到临床的成果却甚少,如何...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的概念于1992年提出,它的核心是一门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科学。近年基础医学研究投入不断提高,但能应用到临床的成果却甚少,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转化医学因此应孕而生。纵观世界微创外科的发展史,亦是实验科学与临床科学不断促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微创外科起步较晚,但经过中国微创外科前辈们的努力,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并逐步摸索出自己的经验,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总的来看,基础研究成果丰硕,但真正能转化为临床实践并得到验证却很少,如何提高转化医学的转化率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与发展,转化医学在中国微创外科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国微创外科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 单孔腹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的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微创医学 改变 医务人员 外科学 损伤 未来 发展 追求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与优化研究
5
作者 靳敏艳 李梦瀓 +2 位作者 张春辉 段新春 李亚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5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VTE发病率、比较VTE组和无VTE组组间临床参数的差异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构建VTE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125例肺癌患者术后VTE的发病率为16.0%(20/125)。年龄、D-二聚体(D-Dimer)和术后D-Dimer在VTE组和无VTE组中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术后D-Dimer和ΔD-Dimer (术前术后D-Dimer差值)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ΔD-Dimer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单纯改良版Caprini RAM预测VTE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而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在预测VTE发生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ΔD-Dimer是影响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有助于提高对VTE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创建、成立与发展十年回顾
6
作者 王天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于2007年1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是依法注册、自愿组成的中国普胸外科医师唯一的全国性、行业性协会。它的成立和发展,在中国普胸外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普胸...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于2007年1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是依法注册、自愿组成的中国普胸外科医师唯一的全国性、行业性协会。它的成立和发展,在中国普胸外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普胸外科医师职业与行业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学会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于军辉 李鑫宝 +4 位作者 汪栋 姚宏伟 金岚 杨盈赤 李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0-735,共6页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ERAS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230例,年轻患者(<70岁) 120例、老年患者(≥70岁) 110例,比较两组患者ERAS方案依从率、吻合口瘘率、...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ERAS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230例,年轻患者(<70岁) 120例、老年患者(≥70岁) 110例,比较两组患者ERAS方案依从率、吻合口瘘率、再手术率、再住院率、死亡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糖尿病(20. 9%比10. 8%,P=0. 045)、心脏病(24. 5%比11. 7%,P=0. 039)、呼吸系统疾病(20. 0%比10. 0%,P=0. 041)、高血压病(26. 4%比15. 0%,P=0. 035)均明显多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ERAS方案依从率(年轻组79%比老年组74%,P=0. 574)、吻合口瘘率(年轻组2. 5%比老年组1. 8%,P=1. 000)、再手术率(年轻组1. 7%比老年组2. 7%,P=0. 672)、再住院率(年轻组2. 5%比老年组4. 5%,P=0. 484)、术后30 d内死亡率(年轻组1. 7%比老年组2. 7%,P=0. 6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日年轻组为5 d,老年组为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结论老年患者虽在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病等一般状态显著劣于年轻组;但ERAS方案依从率、吻合口瘘率、再手术率、再住院率、术后30 d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ERAS方案对老年患者具有可行性且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五) 被引量:44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3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陈向东 杜晓辉 冯艺 刘骞 律峰 闵苏 孙晶 陶凯雄 王权 杨建军 姚宏伟 张卫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8-665,共8页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RAS的经验报道,但具体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ERAS理念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开展,使得ERAS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有了较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8版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复习总结,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与国情修订本指南,以促进ERAS在我国结直肠外科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拉环素与厄他培南对比治疗中国成人复杂性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吕晓菊 陈刚 +2 位作者 刘双海 李小荣 张忠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 目的评估依拉环素在患有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的中国成年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Ⅲ期临床试验,cIA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依拉环素(1.0mg/kg每12小时1次)或厄他培南(1g每24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5~14 d。分析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点的主要与次要疗效,评估改良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临床可评估(CE)人群和微生物学可评估(ME)人群的临床疗效及微生物疗效。分析比较两治疗组不同人群不同评价时间点的临床治愈率,计算基线病原菌阳性者微生物清除率。分析不良事件及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144例至少接受过一剂研究药物的cIAI患者被纳入MITT人群,首剂用药后25~31天[疗效判断(TOC)访视时],依拉环素和厄他培南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7.8%(56/72)和90.3%(65/72)。在剔除<72h给药周期的受试者后,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3.6%(56/67)和90.3%(65/72)。依拉环素组临床治愈率在TOC访视时的CE和ME人群分别为91.1%(51/56)和83.3%(25/30),厄他培南组分别为95.3%(61/64)和90.9%(30/33)。在TOC访视时,针对ME人群2种主要基线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依拉环素组和厄他培南组对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达到91.3%(21/23)和96.2%(25/26);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疗效分别为4/5和3/3。依拉环素组与厄他培南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分别为75.0%对70.8%,绝大部分为轻、中度。依拉环素与药物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部位静脉炎(9.7%,7/72)和输液部位疼痛(8.3%,6/72)。结论与厄他培南相似,依拉环素治疗cIAI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微生物学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腹腔感染 依拉环素 厄他培南 Ⅲ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卓鸿 云铎 +4 位作者 张颖 李卉惠 林海珊 崔永 赵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7,共12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中已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ICIs引入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现其在新辅助治疗中同样可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本文旨在综述近期关于ICIs在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其对患者生存期、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改善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围手术期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铁铮 胥凯凯 +6 位作者 邓钰卿 王沛豪 秦齐 郭康顺 王炳仁 常栋 崔永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43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局部晚期(ⅡB~Ⅲ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疗效,并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影像学疗效评价显示客观缓解率为76.7%,疾病控制率为93.0%。34例(79.1%)接受手术的患者中,R0切除率97.1%、完全病理缓解率为29.4%、主要病理缓解率为55.9%。1~2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结论新辅助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病理缓解率及R0切除率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内,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单抗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突变可切除的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朋 崔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3-390,共8页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0%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近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0%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近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EGFR突变可切除的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并被指南推荐应用于临床。本文在总结EGFR突变可切除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临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围手术期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患者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的肺隔离技术
13
作者 李佳仪 张凌 +3 位作者 万磊 李文静 崔永 薛富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6-888,共3页
喉癌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每年新增的喉癌确诊数量超过20万,全喉切除术并行气管造口是目前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术方法[1]。导致喉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第二原发肿瘤,肺癌是原发性喉癌确诊后最常见的第二原发肿瘤[2],约5%~8%的喉... 喉癌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每年新增的喉癌确诊数量超过20万,全喉切除术并行气管造口是目前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术方法[1]。导致喉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第二原发肿瘤,肺癌是原发性喉癌确诊后最常见的第二原发肿瘤[2],约5%~8%的喉癌患者同时合并肺癌[3],肺癌所致的死亡率占喉癌患者第二原发肿瘤总死亡率的45.8%[4]。因此,喉癌患者在全喉切除和气管造口术后常常需要再次进行肺手术。全喉切除术和气管造口不仅导致上气道结构破坏和主气道变短等气道解剖结构的改变,还可引起弥散功能减低和气道阻力增加等通气模式的改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喉切除 喉癌患者 气管造口术 合并肺癌 总死亡率 肺手术 胸腔镜 第二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4
作者 韩威 张忠涛 +5 位作者 李建设 金岚 刘军 赵晓牧 郭伟 王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3~5 mm,完成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后,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并夹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1±38.1)min,术后住院日(2.8±1.9)d,胆囊管残端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平均随访时间29.6月(3~51个月),无胆道狭窄,1例术后1年结扎夹游走进入胆总管,再次腹腔镜手术。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经胆囊管 胆囊管汇入部 微切开 胆道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01
15
作者 朱杰高 韩威 +1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建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02-1704,共3页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15%,9.2%~33.0%的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包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方面,既往治疗方式主要为开腹胆囊切除+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各...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15%,9.2%~33.0%的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包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方面,既往治疗方式主要为开腹胆囊切除+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各种新的治疗策略相继出现,从治疗时相及所用器械可总结为以下两大治疗方案:(1)阶梯治疗方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的相继治疗方案;(2)同期治疗方案:包括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的同期治疗方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总管切开探查的同期治疗方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颈管探查的同期治疗方案。各种治疗方案都无法完全覆盖该病,存在各自相应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本文通过阐述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并发症,为临床医师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洁 贺文 +3 位作者 马大庆 吴晓华 李培新 郑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分析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病灶均为单发,最长径平均为15cm;4例病灶形态规则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4例病灶与周... 目的分析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病灶均为单发,最长径平均为15cm;4例病灶形态规则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4例病灶与周围肠管分界清晰,2例病灶侵犯局部小肠,肿块内可见气体影。CT平扫4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2例病灶呈混杂密度,其中1例病灶内有气-液平面,1例病灶内有囊变区。增强扫描病灶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内见散在小斑片状明显强化区,3例可见肠系膜血管分支进入肿块。所有病灶均无钙化,腹腔及后腹膜无肿大淋巴结、无腹腔积液。结论提高对CT征象的认识是正确诊断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柯敬东 韩威 +1 位作者 郑飞 田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行局部麻醉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用1%罗哌卡因10 ml进行胆囊床喷洒;Ⅱ组用1%罗哌卡因5 ml进行胆囊床喷洒,同时再用1%罗哌卡因5 ml对三...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行局部麻醉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用1%罗哌卡因10 ml进行胆囊床喷洒;Ⅱ组用1%罗哌卡因5 ml进行胆囊床喷洒,同时再用1%罗哌卡因5 ml对三个切口进行局部注射,Ⅲ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1、2、4、6、12、24 h的VAS。结果术后1、2、4 h时,Ⅰ组和Ⅱ组的VAS显著低于Ⅲ组(P<0.05),且Ⅱ组的VAS显著低于I组(P<0.05)。术后6 h时,Ⅰ组和Ⅱ组的VAS显著低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Ⅲ组需要哌替啶镇痛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能显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军 金岚 +3 位作者 韩威 郭伟 李建设 张忠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将结石击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网篮套出。结果 63例胆道结石均一次清除取出。无胆道损伤、胆漏。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MRCP,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细胆道镜 双频激光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 胆道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子函 滕长胜 +5 位作者 葛智成 张慧明 苑著 高银光 张忠涛 屈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以早期乳腺癌行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以早期乳腺癌行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非常满意20例(87.0%),比较满意3例(13.0%),无一般或不满意病例。术后无皮肤坏死、切口下方积液或血肿等合并症发生。结论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可以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单孔腔镜手术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评估四大指南比较分析 被引量:52
20
作者 刘春全 崔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0-498,共9页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提高和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然而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仍有很多困难。肺结节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现象,恶性结节早期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进行早期干...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提高和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然而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仍有很多困难。肺结节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现象,恶性结节早期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其病程迅速、恶性程度强、预后差。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将会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目前针对肺结节的处理指南层出不穷,但各大指南均未达成统一的共识。本文拟对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四个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肺癌诊疗指南、Fleischner-Society肺结节处理策略指南、肺结节的评估亚洲共识指南所推荐的肺结节诊断和处理策略进行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共识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