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孔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整个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与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45例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护...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整个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与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45例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护士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被调查护士因子分中强迫(1.74±0.65)、抑郁(1.62±0.63)、焦虑(1.57±0.62)、敌对性(1.62±0.74)、恐怖(1.41±0.55)、精神病性(1.41±0.52)6项因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EPQ中E、P和L项目得分在护士组与国内常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项目(10.86±4.48)、P项目(5.59±2.80)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群体,而N项目(11.66±5.70)、L项目(12.38±3.06)得分低于常模群体。护士EPQ中的神经质维度与SCL-90呈较高正相关。结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引起医院管理层的关注,护士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水平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武燕燕 张志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位数得分为39.00分;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中位数得分为39.00分;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分别为"是否参与过护理科研"(P=0.004)和"每周阅读护理文献情况"(P=0.009)。结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利用各种途径为临床护士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提供方法学指导,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有效地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死亡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兰 杨华昱 陈海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232-4236,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年龄≥85岁的老年患者(≥85岁组,n=193)、年龄18~64岁的患者(18~64岁组,...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年龄≥85岁的老年患者(≥85岁组,n=193)、年龄18~64岁的患者(18~64岁组,n=91)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和住院记录,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龄≥85岁和18~64岁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结果≥85岁组患者AKI发生率为58.5%(113/193),18~64岁组患者AKI发生率为54.9%(50/91)。≥85岁组AKI和非AKI患者合并冠心病、慢性肾脏病(CKD)、贫血、心力衰竭、脓毒血症的患者比例以及血红蛋白水平、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64岁组AKI和非AKI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贫血、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以及血红蛋白水平、血清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心力衰竭、脓毒血症及基础BUN水平是≥85岁组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合并贫血和心力衰竭是18~64岁组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心力衰竭、脓毒血症及基础BUN水平高是≥85岁组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贫血和心力衰竭是18~64岁组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评估并积极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病人 医院死亡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干预措施预防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文艳 陈颖 +1 位作者 吕治 张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口腔干预措施对长期住院患者口腔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及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62名老年患者(>6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与对照... 目的研究不同口腔干预措施对长期住院患者口腔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及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62名老年患者(>6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每日2次予复方氯己定、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口腔,研究对象均在入组第1天(干预前)和第30天(干预后)取口腔标本(咽拭子、龈上菌斑),比较不同的口腔干预措施对口腔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和HAP发病率的影响。结果①试验组口腔干预前后咽部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分别为58.06%及32.26%,口腔干预前后龈上菌斑定植率分别为55.17%及27.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口腔干预前后咽部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分别为54.84%及32.26%;口腔干预前后,龈上菌斑定植率分别为53.57%及28.57%,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与对照组半年内HAP发病率分别为10.20/1 000住院日及14.12/1 000住院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应用复方氯己定和0.9%氯化钠注射液行口腔清洁均可以减少口腔呼吸道需氧致病细菌定植率,但长期应用复方氯己定较0.9%氯化钠注射液可以减少H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干预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复方氯己定 0 9%氯化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白斑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探究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欢欢 郑燕蓉 王利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9例)和未复发组(297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目的研究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9例)和未复发组(297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软件以Boo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OR=1.082)、饮酒(OR=1.946)、滥用嗓音(OR=2.436)、咽喉反流(OR=2.054)、中度异型增生(OR=2.383)和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OR=3.304)是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内部验证AUC为0.777,95%CI为0.663~0.825,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声带白斑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白斑范围、病理形态、咽喉反流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白斑 复发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2
6
作者 王欢 赵真 +3 位作者 张滔 马清 血液 熊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 目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的治疗方式。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抑制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7、TGF-β、CD3^+CD4^+、CD3^+CD8^+、CD3^+CD4^+/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12周,观察组的IL-6、IL-17、TGF-β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CD3^+CD4^+、CD3^+CD4^+/CD3^+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3^+CD8^+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方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显著,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免疫抑制因子 免疫细胞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一级预防中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力 王翠英 +1 位作者 陈晖 李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9-1150,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难以保证,而射频消融等侵入性操作又非一线治疗措施。目前,针对房颤进行一级预防的新疗法,已引起人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血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汤雯 王宇 +3 位作者 赵新颜 王晓明 欧晓娟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66-471,共6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门静脉血栓(PVT)对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诊断为肝硬化并住院治疗的114例患者进行规律随访,根据是否合并PVT将肝硬化患者分为PVT组(n=22)及非PVT组(n=92...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门静脉血栓(PVT)对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诊断为肝硬化并住院治疗的114例患者进行规律随访,根据是否合并PVT将肝硬化患者分为PVT组(n=22)及非PVT组(n=92)。对两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终点事件包括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肝病相关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VT组失代偿事件(χ~2=7.539,P=0.006)、静脉曲张破裂出血(χ~2=5.390,P=0.020)以及难治性腹水(χ~2=19.360,P<0.001)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PVT组;两组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157)。PVT是失代偿事件[风险比(HR)=12.907,95%可信区间(95%CI):2.537~65.658,P=0.002]以及难治性腹水(HR=27.055,95%CI:3.191~229.414,P=0.002)的独立危险因素。PVT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非PVT组(χ~2=7.112,P=0.008),但在排除了Child-Pugh分级的影响后,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ld-Pugh评分≥10的患者比较,χ~2=2.066,P=0.151;Child-Pugh评分<10的患者比较,χ~2=3.068,P=0.080)。结论PVT是肝硬化患者出现失代偿事件以及难治性腹水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并不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力 陈晖 +4 位作者 李敏 马清 李东宝 赵慧强 李虹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10-3812,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共有13例术前血小板<100×109/L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运重建治疗,回顾性分析该1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共有13例术前血小板<100×109/L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运重建治疗,回顾性分析该1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有5例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6例行择期PCI治疗,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造影显示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4例,其余9例均为三支血管病变。术后3例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临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减少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宇朋 王萍 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不同之处。目前,对老年AHF的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NF-κB、NOS及VEGF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姝君 刘奇 陈海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03-4206,共4页
目的:探讨织核因子-κB(NF-κB)、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尿毒清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糖尿病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Q组,2.... 目的:探讨织核因子-κB(NF-κB)、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尿毒清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糖尿病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Q组,2.6g/(kg·d)灌胃],第4、8周末检测血、尿肌酐、尿白蛋白,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组NF-κB、诱导型NOS(iNOS)、内皮型NOS(eNOS)、VEGF;Realtime-PCR检测肾皮质iNOS、eNOS mRNA。结果: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Ccr(P<0.01),降低UAER(P<0.01),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减少NF-κB、iNOS、eNOS和VEGF表达。结论:NF-κB、iNOS、eNOS、VEGF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尿毒清颗粒抑制其表达,一定程度上对内皮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F-ΚB INOS ENOS VEGF 尿毒清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预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力 陈晖 李虹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9-820,82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入选9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患者仅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常规水化;干预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入选9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患者仅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常规水化;干预组(n=46)患者在常规水化的基础上于术前2~4h予3.0g维生素C静脉滴注,术后第1、2天分别口服1.0g维生素C(早晚各服0.5g),静脉滴注及口服的维生素C总量为5.0g。观察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维生素C干预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vs10.0%,P=0.540)。研究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其余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短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有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有效性尚需大样本临床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对比剂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小芳 姜春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768-2772,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加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而营养风险是导致临床结局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营养风险应作为老年人临床常规项目进行筛查。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本文主要综述了老年人的营养现状以及常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加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而营养风险是导致临床结局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营养风险应作为老年人临床常规项目进行筛查。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本文主要综述了老年人的营养现状以及常用的几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分析比较了不同筛查工具的内容、评估方法、适用范围及使用限制,以助临床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营养评价 营养风险 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梦然 张健 +4 位作者 梁艳红 陈艳蓉 李敏 肖瑶 宿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30):老年假手术组(saline control,SC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组)...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30):老年假手术组(saline control,SC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和老年缺血后处理组(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C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后处理模型,分析检测老年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浓度。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53.99±10.54,IPC组平均凋亡指数为45.5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血清SOD活性平均为(277.70±29.55)U/m L,IPC组平均质量浓度为(303.72±25.25)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血清MDA浓度平均为(25.02±2.35)μmol/L,IPC组平均为(22.54±2.6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够抑制心肌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有关。缺血后处理对老年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饥饿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诱导胃癌耐药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俊雄 蔡习强 +2 位作者 聂勇战 郝建宇 樊代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饥饿组、化疗药处理组、饥饿+化疗药处理组。采...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饥饿组、化疗药处理组、饥饿+化疗药处理组。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两两比较验证血清饥饿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EGFR及其下游靶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蛋白激酶B(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最后进一步借助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抑制EGFR的磷酸化的活性,观察其对胃癌细胞化疗感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SGC7901血清饥饿时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血清饥饿可促进EGFR、ERK磷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单克隆抗体可部分逆转血清饥饿所导致的化疗药耐药。结论缺营养饥饿可诱导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疗耐药,其诱导机制可能与激活EGFR/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饥饿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被引量:84
16
作者 张志云 武燕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37-39,共3页
护士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护理学科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近年来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其科研动机仍以外在动机为主,从事护理... 护士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护理学科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尽管近年来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其科研动机仍以外在动机为主,从事护理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影响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相关因素的研究,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多数集中于客观因素及护士的个性特征等方面。因此,应抓好组织管理,努力提高护士学历层次,激发护士学习热情,通过学习和传帮带的方式逐步培养护士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型护理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伟 刘彦 姜春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371-2374,共4页
质子泵抑制剂(PPI)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但有研究报道长期口服PPI可能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本文回顾了PPI与钙吸收、骨密度、骨折的关系,同时简述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有证据表明服用PPI与骨折风... 质子泵抑制剂(PPI)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但有研究报道长期口服PPI可能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本文回顾了PPI与钙吸收、骨密度、骨折的关系,同时简述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有证据表明服用PPI与骨折风险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联性不强;PPI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机制尚未明确。所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严格把握PPI治疗的适应证、疗程,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PPI,尤其是骨折风险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质子泵抑制剂 骨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樱硕 尹航 +2 位作者 李悦 崔焱 李虹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5期612-615,共4页
高龄老年患者具有以慢性疾病为主,合并疾病多,病程长,病情及用药复杂等特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高龄老年患者知情同意及临床决策存在很大难度。其中既有家属的原因,也有医护人员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结合临床实... 高龄老年患者具有以慢性疾病为主,合并疾病多,病程长,病情及用药复杂等特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高龄老年患者知情同意及临床决策存在很大难度。其中既有家属的原因,也有医护人员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结合临床实例就上述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舒缓医学的理念进行讨论,提出如下建议:尊重患者本人决定,遵守法律及伦理要求;明确唯一委托人;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对舒缓医学的认识;实施分级诊疗照护,加强康复训练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 高龄老年患者 知情同意 舒缓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血压和血糖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蔚 孙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了解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他们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90岁以上患者145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动脉闭塞组75例,非动脉闭塞组70例。2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 目的了解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他们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90岁以上患者145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动脉闭塞组75例,非动脉闭塞组70例。2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结果动脉闭塞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体质量指数、服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比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88.0%vs 74.3%,48.0%vs30.0%,(24.0±3.6)kg/m2 vs(22.3±3.9)kg/m2,54.1%vs 28.0%,86.4%vs 69.2%,P〈0.05]。动脉闭塞组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133.5±15.7)mmHg vs(127.5±14.1)mmHg,(133.4±15.9)mmHg vs(127.0±14.2)mmHg,(69.5±14.4)mmHg vs(63.7±10.6)mmHg,1mmHg=0.133kPa,P〈0.05,P〈0.01]。结论 90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闭塞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建议90岁以上人群仍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以及体质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压 血糖 高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T1-7细胞系研究ghrelin对下丘脑刺鼠相关蛋白的表达效果
20
作者 李培鑫 饶志坚 黄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4-930,共7页
目的介绍一种可对ghrelin(胃促生长素,俗称饥饿素)刺激产生反应的细胞系,并观察ghrelin对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证实GT1-7细胞是否具有ghrelin可以结合... 目的介绍一种可对ghrelin(胃促生长素,俗称饥饿素)刺激产生反应的细胞系,并观察ghrelin对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证实GT1-7细胞是否具有ghrelin可以结合的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通过给予GT1-7细胞血清饥饿,以及在含血清状态下给予不同时间ghrelin刺激或不同浓度的ghrelin刺激,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验AgRP 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GT1-7细胞具有GHSR;血清饥饿显著增加了GT1-7细胞的AgRP mRNA表达(P<0.001);在含血清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及ghrelin刺激1 h组比较,ghrelin刺激3 h组可使GT1-7细胞AgRP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2,P=0.008);在含血清状态下,低浓度(10、50 nmol/L)ghrelin显著低于高浓度(100 nmol/L)ghrelin刺激的AgRP mRNA表达(P=0.021,P=0.016)。结论血清饥饿可以使GT1-7细胞增加AgRP mRNA的表达。Ghrelin即使在含血清状态下也可以刺激GT1-7细胞增加AgRP mRNA表达,并且为时间及浓度依赖。因此,GT1-7细胞可作为研究下丘脑神经元对AgRP调控,以及下丘脑神经元对其他代谢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其背后分子机制研究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促生长素 胃促生长素受体 刺鼠相关蛋白质 下丘脑漏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