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儿童颈部神经母细胞瘤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宁 王晓曼 +1 位作者 钱林学 贾立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NB)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4例临床可疑儿童颈部原发NB的超声图像。采用χ^2检验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儿童颈部原发NB的敏感...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NB)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4例临床可疑儿童颈部原发NB的超声图像。采用χ^2检验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儿童颈部原发N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诊断原发颈部NB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2.827,P〉0.05)。超声诊断NB的敏感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93.94%(124/132),阳性预测值为72.41%(21/29),阴性预测值为99.20%(124/125)。儿童颈部原发性NB典型超声表现:颈正中线一侧的边界清晰的实性占位、无液化(21/21,100%);瘤体内部以低回声为主(19/21,90.48%),伴细碎小钙化灶(20/21,95.24%)。结论儿童颈部NB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颈部NB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母细胞瘤 颈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及经胸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叶赞凯 李志强 +6 位作者 伊寒露 朱耀斌 孙妍 张红菊 李静雅 李培 马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0-993,共4页
目的: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及经胸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从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将患儿分为2组:A组25例行经皮介入封堵术,B组20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循左胸胸骨旁微创入路... 目的: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及经胸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从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将患儿分为2组:A组25例行经皮介入封堵术,B组20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循左胸胸骨旁微创入路.比较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并发症和总费用.结果:A组与B组患儿手术后封堵即刻成功率100%.B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术中失血量多于A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长于A组,但总住院费用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及12个月随访封堵成功率两组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均为零,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选择这两种封堵术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方式都是安全可行的.经皮介入封堵术具有更美观的结果,更少的创伤和更短的住院时间.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更适合那些年龄小,导管粗大不适合经皮封堵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 经胸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无放射线经皮封堵儿童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赞凯 李志强 +6 位作者 朱耀斌 伊寒露 孙妍 张红菊 李静雅 李培 马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在无放射线条件下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股静脉穿刺封堵儿童房间隔缺损(ASD)。方法:34例患儿(男性16例,女性18例),诊断中央型ASD 32例,卵圆孔未闭2例。患儿平均年龄(5.12±1.32)岁,平均体重(17.32±3.60)kg,中央型ASD直... 目的:研究在无放射线条件下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股静脉穿刺封堵儿童房间隔缺损(ASD)。方法:34例患儿(男性16例,女性18例),诊断中央型ASD 32例,卵圆孔未闭2例。患儿平均年龄(5.12±1.32)岁,平均体重(17.32±3.60)kg,中央型ASD直径5~20 mm。患儿心功能正常,无合并其他心内畸形。6例患儿合并有其他畸形,其中1例患儿合并小耳畸形,1例患儿合并漏斗胸,1例患儿合并脊柱侧弯及肋骨多发畸形,1例患儿合并癫痫,1例患儿合并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于外科手术室(无放射设备),基础麻醉下经股静脉径路,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引导下行ASD封堵术。结果:34例封堵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22~60 min,手术均无须改行其他切口,均无需进入重症恢复室,术后无封堵伞脱落。术后复查无明显残余分流。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天。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径路的ASD封堵术作为一种微创、无放射线损伤的手术方式在ASD患儿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消化道异物21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巍 王晓曼 +3 位作者 刘婷婷 王大勇 张廷冲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78-784,共7页
目的总结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部手术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15±2.89)岁,年龄范围1... 目的总结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部手术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15±2.89)岁,年龄范围10个月至11岁4个月。结果哭闹、腹痛(11例,68.8%)和呕吐(10例,62.5%)是需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阳性者13例,包括尖锐性金属异物3例、硬币1例、纽扣电池1例、单个磁性异物1例、多个磁性异物6例;X线平片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阴性者8例,包括泡发球5例、枣核2例、棒棒糖棍1例。超声检查对腹部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而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仅61.9%。所有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5例无消化道并发症患者中,4例行消化道切开异物取出术,1例(异物为钢针)开腹手术时发现钢针位于腹股沟疝囊,予以取出。16例存在消化道并发症的患者(胃穿孔1例,肠穿孔10例,肠梗阻5例)中,除1例泡发球致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肠外手法捏碎异物外,其余均行穿孔修补、肠切开或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随访3~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吞食多个磁性异物及泡发球易引起消化道并发症,需要患者家长及儿科医生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外科手术 异物/外科学 异物/影像诊断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肺动脉参数及肺动脉瓣环Z值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静雅 李嵘娟 +5 位作者 金兰中 王芳韵 孙妍 杨娇 杨娅 马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肺动脉参数及肺动脉瓣环Z值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儿143例,中位数年龄为8(1~171)个月。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跨环组(n=100)和...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测肺动脉参数及肺动脉瓣环Z值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儿143例,中位数年龄为8(1~171)个月。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跨环组(n=100)和留瓣组(n=43)。对TTE测量常规参数、右心室流出系统参数、肺动脉瓣环Z值等比较,对TTE与术中测量的肺动脉瓣环内径测量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跨环组与留瓣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23.14±3.82 vs 25.23±4.56)、肺动脉瓣环内径(mm,8.52±2.18 vs 10.01±2.61)和主肺动脉内径(mm,67.31(7.0,3.6)vs 82.91(7.5,5.6)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肺动脉瓣环Z值的患儿间,随着肺动脉瓣环Z值减小,跨环组患儿比例逐渐增加,留瓣组患儿比例逐渐降低(P均<0.05)。TTE测量肺动脉瓣环内径与术中测量值中等程度相关(r=0.581,P<0.001)。结论:TTE测量获得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环Z值均是术前给手术医师提供的客观参数,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脏外科手术 肺动脉瓣环Z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性心肌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妍 张宁 +6 位作者 杨娇 薛丽 李静雅 张红菊 刘国文 徐丽媛 马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5-781,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预激性心肌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伴有室间隔运动异常且在其随访过程中左心室形态及功能恢复正常的9例预激性心肌病患儿,行射频导管消融时年龄2岁1... 目的:总结分析预激性心肌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伴有室间隔运动异常且在其随访过程中左心室形态及功能恢复正常的9例预激性心肌病患儿,行射频导管消融时年龄2岁1个月至9岁,中位年龄5岁。分析患儿术前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组织多普勒及心脏同步性等多项指标,对该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总结。结果:预激性心肌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呈现多种以室间隔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特征性改变,包括:(1)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异常运动;(2)左心室扩大,球形度增大;(3)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室心腔内血流为涡流;(4)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纵向应变分析显示室间隔应变曲线异常;(5)双心室运动及左心室整体运动不协调。结论:预激性心肌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呈现以室间隔运动异常为主的多种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 儿童预激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桂琴 李仲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1075-1077,共3页
关键词 肺静脉血流 二尖瓣口血流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功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诊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群 马宁 +4 位作者 李培 张鑫 郑淋 李静雅 王芳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诊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20年2月临床确诊的201例PPHN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治疗后转归分为生存组(n=170)和死亡组(n=31),对...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诊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20年2月临床确诊的201例PPHN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治疗后转归分为生存组(n=170)和死亡组(n=31),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对生存组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疗效。结果:201例PPHN患儿中,190例(94.5%)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50 mmHg(1mmHg=0.133 kPa)。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LVDd)是影响治疗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当PPHN患儿存在酸中毒(OR=8.288,95%CI:3.126~21.969)、RVDd/LVDd越大(OR=132.326,95%CI:3.009~5819.371),其死亡可能性越大。PPHN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壁增厚,主肺动脉及分支内径增宽;卵圆孔或动脉导管水平分流方向为“右向左”或“双向”,三尖瓣反流;除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201例PPHN患儿超声心动图提示主肺动脉内径(MPAD)增宽[(10.5±1.5)mm]、RVDd增大[(9.8±1.9)mm],RVDd/LVDd增大(0.57±0.13)。超声心动图随访发现,生存组PPHN患儿治疗后MPAD、RVDd及RVDd/LVDd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HN是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的危重症疾病,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监测治疗效果。RVDd/LVDd可作为一项预测PPHN预后的超声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儿阑尾外径正常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玉 贾立群 王晓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不同年龄(1~6岁)正常儿童的阑尾外径正常值。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超声科接受检查的正常儿童838名,年龄1~6岁,以回盲部作为解剖标志显示阑尾并测量外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阑尾测值的差异。结果不... 目的探讨国内不同年龄(1~6岁)正常儿童的阑尾外径正常值。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超声科接受检查的正常儿童838名,年龄1~6岁,以回盲部作为解剖标志显示阑尾并测量外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阑尾测值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间正常阑尾外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且〈3岁儿童阑尾外径95%参考值单侧上限为0.56cm,≥3岁且≤6岁儿童阑尾外径95%参考值单侧上限为0.61cm。结论超声测量儿童阑尾外径诊断阑尾炎时,需充分考虑国内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阑尾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脾综合征患者合并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特点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妍 王剑鹏 +5 位作者 李慧 权欣 张茗卉 张丽 徐宁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无脾综合征合并复杂心内畸形患者心内畸形及其发生频次,探讨该疾病解剖学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分析47例超声诊断无脾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3天~32岁。统计该类综合征常见心内结构畸形及其发生频次。结果:(1... 目的:统计分析无脾综合征合并复杂心内畸形患者心内畸形及其发生频次,探讨该疾病解剖学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分析47例超声诊断无脾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3天~32岁。统计该类综合征常见心内结构畸形及其发生频次。结果:(1)患者心内畸形主要包括以下7类:心脏位置异常16例(34.0%);大范围间隔组织缺损47例(100%);房室瓣异常42例(89.4%);主动脉起源异常47例(100%);大动脉相互关系异常46例(97.8%);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发育异常45例(95.7%);体静脉引流异常44例(91.5%);肺静脉引流异常28例(59.6%)。(2)该类患者心脏畸形常累计以上多部位,其中合并4种结构异常1例(2.1%);合并5种结构异常5例(10.6%);合并6种结构异常13例(27.7%);合并7种结构异常23例(48.9%);合并8种结构异常7例(14.9%)。结论:无脾综合征合并心内畸形虽然非常复杂,但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该病存在分侧功能障碍可能是造成一系列特异性心内畸形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无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的单中心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培 李晓峰 +5 位作者 王芳韵 马宁 张鑫 彭芸 伊寒露 郭张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1-785,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左肺动脉吊带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51例左肺动脉吊带病例,年龄2个月至11岁7个月,中位年龄5.5个月,体重3.5~35.0 kg,男32例,女19例。进行超声心动图、CT及支气管镜检... 目的:总结儿童左肺动脉吊带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51例左肺动脉吊带病例,年龄2个月至11岁7个月,中位年龄5.5个月,体重3.5~35.0 kg,男32例,女19例。进行超声心动图、CT及支气管镜检查。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非气管手术组(n=47)以及气管支架组(n=4),术后1个月、4个月、1年应用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术后45例患儿好转,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非气管手术组患儿中,43例术后好转;4例术后呼吸衰竭难以纠正自动出院,2例为"环-吊带复合体",1例合并气管下段软化,1例气管下段重度狭窄。气管支架组患儿中2例术后好转;2例术后氧合难以维持,1例气管多处狭窄自动出院,1例为"环-吊带复合体"术后死亡。43例患儿完成术后1年随访,呼吸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左肺动脉发育改善,吻合口未发生梗阻。结论: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可缓解大多数气管压迫症状,气道梗阻明显可行气管支架手术,但气管多处严重狭窄效果不佳。"环-吊带复合体"、重度气管狭窄等患儿预后不良,可考虑行气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动脉吊带 血管环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病理类型细化分型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雅 马宁 +5 位作者 王芳韵 马桂琴 张鑫 郑淋 孙妍 张红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心内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病理类型的细化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心内型PAPVC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46例。根据... 目的:探讨心内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病理类型的细化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心内型PAPVC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46例。根据PAPVC肺静脉回流部位与房间隔缺损病理解剖特点,并结合外科治疗选择的不同术式进行细化分型。结果:(1)Ⅰ型腔静脉型33例(71.7%):回流至腔静脉-右心房结合部,此型中根据有无合并腔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再分Ⅰa骑跨型26例(56.5%),手术方式多采用房间隔修补;Ⅰb非骑跨型7例(15.2%),手术需做心内板障。(2)Ⅱ型右心房内型10例(21.7%):直接回流至右心房后壁,手术也需做心内板障。(3)Ⅲ型冠状静脉窦型3例(6.5%):回流至冠状静脉窦,手术需切开冠状静脉窦壁。结论:PAPVC细化后的病理亚型可以指导手术方式的精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外科手术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神经鞘脉搏动力学变形指数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庞睿奇 刘含若 +5 位作者 马腾 石文媛 曹凯 杨迪亚 朱强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鞘脉搏动力学变形指数(DI)的大小及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32例NTG患者和35例高... 目的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鞘脉搏动力学变形指数(DI)的大小及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32例NTG患者和35例高眼压型POAG患者的基本信息、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血压(MAP)、24 h眼压及诊断需要的眼科专科检查结果。对全部受试者行经眶超声检查,获取15 s连续超声图像,经动态后处理技术计算并分析NTG与高眼压型POAG患者视神经鞘的DI差异及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NTG组DI为0.51(0.48,0.54),明显大于高眼压型POAG组的0.23(0.20,0.25),2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1,P<0.01)。NTG组BMI均值为(21.29±4.64)kg/m^2,MAP均值为(91.44±14.30)mmHg(1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高眼压型POAG组的(23.53±3.40)kg/m^2和(104.05±13.96)mmHg,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t=-3.65,P<0.01)。2个组DI与该组内患者年龄、MAP、BMI、平均眼压及最高眼压间均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NTG患者的视神经鞘DI高于高眼压型POAG患者,表明其视神经鞘蛛网膜下腔压力及视神经鞘刚度均较低,该指数可作为眼科临床无创颅内压及跨筛板压力差检测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 开角型 视神经鞘 脉搏动力学变形指数 超声检查 眼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