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铂类化疗药对儿童实体瘤听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生才 马晓莉 +7 位作者 周怡 唐力行 陈敏 张杰 刘海红 邰隽 刘原虎 倪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观察铂类药物在实体瘤儿童化疗过程中对听力的影响,考察铂类化疗药导致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进行化疗的实体瘤儿童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化疗过程中均使用铂类化疗... 目的观察铂类药物在实体瘤儿童化疗过程中对听力的影响,考察铂类化疗药导致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进行化疗的实体瘤儿童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化疗过程中均使用铂类化疗药,分别在第1、3、6次化疗前进行规范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共纳入0.2-12.5岁实体瘤患儿47名,共计94耳,进行化疗的平均次数为5.4次(3-10次)。ABR检查中以任意一耳听阈大于30d B n HL为听力损伤,第6疗程听力异常发生率为6.4%(6/94),与基线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疗程ABR阈值与基线水平相比,ABR阈值明显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PTA检查中第6疗程6k Hz、8k Hz测听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阈值明显提高;DOPAE提示第6疗程6k Hz、8k Hz,通过率明显下降,与基线水平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年龄是铂类药物耳毒性的危险因素,(p<0.05,OR值=0.912),提示年龄越小铂类药物的耳毒性越易显现。结论铂类药物用于儿童实体肿瘤化疗可引起听力损伤,在高频部分(6-8 k Hz)尤为显著。DOPAE、纯音测听及ABR可作为监测、评价铂类药物耳毒性的重要指标。儿童年龄越低则铂类药物引起听力损伤的危险越大,低龄儿童使用铂类药物时更需加强听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类药物 听力化疗 儿童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寒 郑胡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是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是选择性剪接因子家族的代表性成员,参与前体mRNA的选择...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是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是选择性剪接因子家族的代表性成员,参与前体mRNA的选择性剪接与加工、胞内定位与运输等生理过程。研究已证实,SRSF1为原癌蛋白,并在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等人类肿瘤细胞中存在过表达现象。SRSF1蛋白通过与肿瘤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及凋亡等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SRSF1蛋白通过影响PI3K-Akt-mTOR、Ras-MNK-MAPK及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基因的剪接方式发挥致癌作用。针对剪接异常事件,目前主要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方法特异性纠正基因的错误性剪接,该方法已在肺癌及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开展研究。深入研究选择性剪接的位点选择机制和作用机制必将对探讨肿瘤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剪接 剪接因子公司 丝氨酸 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超 王生才 +10 位作者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赵倩 邰隽 张杰 何乐建 张建国 倪鑫 马晓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内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局部放疗方式的选择包括外放疗、质子治疗及125 I粒子植入治疗。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本中心收治的11例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年龄1.1~12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病理类型包括: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滑膜肉瘤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2例,孤立型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伴有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未分类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例滑膜肉瘤患儿SYT-SSX融合基因均为阳性。肿瘤直径≥5 cm者6例,<5 cm者5例;6例患儿无区域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者3例,余8例患儿不存在远处转移,其中2例患儿为肺转移,1例患儿为骨、骨髓、胰腺及多发淋巴结转移。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6例患儿仅行活检。全部患儿均接受化疗。3例患儿行外放疗,4例患儿未放疗,4例患儿行125 I粒子植入治疗。随诊时间10~78个月,中位随诊时间19个月。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1例治疗中发生肺转移仍在治疗中。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儿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64.7±6.9)个月(95%CI:51.1~78.2)。1年总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均为(88.9±1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是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有效治疗措施,近期疗效较理想,但仍需进一步随诊观察。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颈部 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