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6、KLF5、NCL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异常表达的特点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琳 郑胡镛 +6 位作者 刘潇 邹丽敏 杜超豪 赵晓曦 李志刚 吴慧兰 鲍时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基因BCL6、KLF5及核仁蛋白基因NC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ALL患儿100例...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基因BCL6、KLF5及核仁蛋白基因NC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ALL患儿100例,另取由于骨骼畸形而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5例非ALL患儿作对照;以基因芯片检测ALL患儿骨髓细胞中异常表达基因,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检测BCL6、KLF5、NCL基因在另外选取的10例配对ALL患儿初诊及缓解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筛查发现,在100例各亚型ALL标本中,BCL6和KLF5mRNA表达均下调,NCLmRNA表达均上调。BCL6和KLF5mRNA在10例ALL初诊患儿骨髓细胞中表达较低,完全缓解后表达升高(0.380±0.16vs0.850±0.10,0.074±0.021vs0.228±0.049;均P<0.01);NCLmRNA在ALL初诊患儿骨髓细胞中表达较高,完全缓解后表达降低(0.234±0.054vs0.151±0.055,P<0.01)。在10例配对患者儿中,TEL-AML1阳性及E2A-PBX1阳性组患儿的初诊及缓解期骨髓细胞中,该3个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ALL患儿骨髓细胞中BCL6、KLF5基因在初诊时表达下调、在临床缓解后表达上调,NCL基因初诊时上调、临床缓解后下调;该3个基因似可作为白血病的分子标志物及效疗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6 KLF5 NCL GeXP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颖康 谢正德 +2 位作者 杜忠东 杨双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 目的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EBV-HLH的发病年龄高峰在1~2岁,大部分(70.5%)患者血清EBV核抗原EBNA-IgG阳性。总死亡率为56.7%,其中死亡病人中有12例(30.8%)死于诊断后2月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化疗(P=0.002)、发病到诊断时间超过4周(P=0.004),白蛋白水平小于20g/L(P=0.045)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EBV-HLH在儿童中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需积极治疗出血性疾病以减少早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的介绍及启示
3
作者 成磊 翟晓文 周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7-29,共3页
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中的儿科舒缓疗护服务理念、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工作模式,探讨其对我国临床实践的启示。在深入分析我国儿童舒缓疗护开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未... 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中的儿科舒缓疗护服务理念、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工作模式,探讨其对我国临床实践的启示。在深入分析我国儿童舒缓疗护开展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未来我国相关临床实践可借鉴儿童舒缓疗护整合模式,通过宣传儿童舒缓疗护理念,提升儿童舒缓疗护的服务质量,建设儿童舒缓疗护服务支持体系,深入推动我国儿童舒缓疗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舒缓疗护 整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媛 赵军阳 +8 位作者 马晓莉 金眉 于刚 白大勇 张燕 张诚玥 曹文红 樊云葳 吴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变化及其对诊断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84眼)RB患者及60例(60眼)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RB患者中,单眼患病者36例(右眼19例,左眼1...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变化及其对诊断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84眼)RB患者及60例(60眼)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RB患者中,单眼患病者36例(右眼19例,左眼17例),双眼同时患病者24例;已行眼球摘除者17例(17眼)。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LDH水平。结果 RB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49.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1.7%,对照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14.4U.L-1,LDH水平升高率为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未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55.9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8.7%,眼球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26.8U.L-1,LDH水平升高率为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及升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眼患者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3.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47.6%,双眼患者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9.7U.L-1,LDH水平升高率为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期以下(含D期)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8.4U.L-1,LDH水平升高率为62.5%,E期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1.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水平测定可作为RB辅助性诊断标准之一,同时也可以作为判断眼球摘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血清 乳酸脱氢酶 眼球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