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苏雁
吴润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血友病人合并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致死、致残发生。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工作组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登记的21例血友病合并ICH的病例...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血友病人合并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致死、致残发生。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工作组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登记的21例血友病合并ICH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①发生ICH的平均年龄是2岁10月,小于3岁病例占66%,中、重型血友病占90%,76%病人发生ICH前有明确头部外伤史。②50%以上病例在发生ICH后诊断为血友病,年龄均<3岁,轻/中型病人占82%。③7例(33%)再发ICH全部为中、重型病人,血友病B占43%,57%病人预后不良。④死亡3例,后遗症5例。预后不良组替代治疗因子剂量、疗程低于预后良好组。结论中、重型血友病、3岁以下儿童、头部外伤史是儿童血友病人发生ICH的危险因素;ICH可能是轻中型血友病婴幼儿的首发症状;中重型、血友病B应警惕再发ICH可能,再发ICH预后不良;替代治疗欠缺(不及时、剂量小、疗程短)可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友病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春立
吴心怡
+2 位作者
曲京霞
旁锐
张彩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9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为给病人提供恰当的疾病信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体化深入访谈法,以20例青春期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收集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为给病人提供恰当的疾病信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体化深入访谈法,以20例青春期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收集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青春期白血病病人在不同治疗阶段疾病信息需求内容不同,疾病治疗初期主要有疾病诊断、治疗效果、疾病原因、饮食指导、治疗所需时间、疾病对远期生活的影响,疾病治疗中期主要有药物方面的知识、主要化验检查结果、如何预防感染,疾病治疗后期主要有出院后生活指导、痊愈时间。在疾病信息类型方面病人主要希望获得积极的疾病信息。[结论]青春期白血病病人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疾病信息需求的内容不同,但均希望获得积极的疾病信息;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治疗阶段和病人特点进行恰当的健康宣教,满足病人对疾病信息的需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青春期
基本信息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出凝血异常的探讨
3
作者
吴润晖
段渊
+2 位作者
周儇
马晓莉
吴敏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所致的出凝血改变、相关原因及对策。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应用L-asp的ALL患儿51例,1)分析应用L-asp前、中、后出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所致的出凝血改变、相关原因及对策。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应用L-asp的ALL患儿51例,1)分析应用L-asp前、中、后出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AT)变化,并比较不同化疗强度(高、标危方案)和不同化疗阶段(第1、2、3次应用)出凝血指标变化;2)分析出凝血变化与血小板、D-二聚体和肝损害的相关性;3)探讨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的意义。结果51例患儿中,1)应用L-asp中、后期,Fib和AT值显著降低,但不同化疗强度和不同化疗阶段对L-asp中、后出凝血指标变化无明显影响。2)应用L-asp中、后期,血小板、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肝脂肪变性与应用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3)进行预防性补充输注的病人无血栓、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ALL患儿应用L-asp后Fib和AT显著下降;其改变与化疗强度、化疗阶段、凝血因子消耗及肝功能损伤无明显相关;预防性补充输注可能会减少血栓/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出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苏雁
吴润晖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1024)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血友病人合并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致死、致残发生。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工作组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登记的21例血友病合并ICH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①发生ICH的平均年龄是2岁10月,小于3岁病例占66%,中、重型血友病占90%,76%病人发生ICH前有明确头部外伤史。②50%以上病例在发生ICH后诊断为血友病,年龄均<3岁,轻/中型病人占82%。③7例(33%)再发ICH全部为中、重型病人,血友病B占43%,57%病人预后不良。④死亡3例,后遗症5例。预后不良组替代治疗因子剂量、疗程低于预后良好组。结论中、重型血友病、3岁以下儿童、头部外伤史是儿童血友病人发生ICH的危险因素;ICH可能是轻中型血友病婴幼儿的首发症状;中重型、血友病B应警惕再发ICH可能,再发ICH预后不良;替代治疗欠缺(不及时、剂量小、疗程短)可导致预后不良。
关键词
儿童
血友病
颅内出血
Keywords
children
hemophilia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分类号
R725.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春立
吴心怡
曲京霞
旁锐
张彩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9期2351-235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为给病人提供恰当的疾病信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体化深入访谈法,以20例青春期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收集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青春期白血病病人在不同治疗阶段疾病信息需求内容不同,疾病治疗初期主要有疾病诊断、治疗效果、疾病原因、饮食指导、治疗所需时间、疾病对远期生活的影响,疾病治疗中期主要有药物方面的知识、主要化验检查结果、如何预防感染,疾病治疗后期主要有出院后生活指导、痊愈时间。在疾病信息类型方面病人主要希望获得积极的疾病信息。[结论]青春期白血病病人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疾病信息需求的内容不同,但均希望获得积极的疾病信息;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治疗阶段和病人特点进行恰当的健康宣教,满足病人对疾病信息的需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白血病
青春期
基本信息
需求
质性研究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出凝血异常的探讨
3
作者
吴润晖
段渊
周儇
马晓莉
吴敏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73-576,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所致的出凝血改变、相关原因及对策。方法前瞻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应用L-asp的ALL患儿51例,1)分析应用L-asp前、中、后出凝血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AT)变化,并比较不同化疗强度(高、标危方案)和不同化疗阶段(第1、2、3次应用)出凝血指标变化;2)分析出凝血变化与血小板、D-二聚体和肝损害的相关性;3)探讨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的意义。结果51例患儿中,1)应用L-asp中、后期,Fib和AT值显著降低,但不同化疗强度和不同化疗阶段对L-asp中、后出凝血指标变化无明显影响。2)应用L-asp中、后期,血小板、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肝脂肪变性与应用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3)进行预防性补充输注的病人无血栓、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ALL患儿应用L-asp后Fib和AT显著下降;其改变与化疗强度、化疗阶段、凝血因子消耗及肝功能损伤无明显相关;预防性补充输注可能会减少血栓/出血并发症。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出凝血
Keywords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hildren
L-asparaginase(L-asp)
coagulation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
苏雁
吴润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春期白血病病人疾病信息需求的质性研究
王春立
吴心怡
曲京霞
旁锐
张彩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出凝血异常的探讨
吴润晖
段渊
周儇
马晓莉
吴敏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