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多中心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临床特征和预后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雁 黄真 +15 位作者 陆峥 李苗 支天 孙青 张朝霞 王焕民 葛明 于彤 何乐健 刘嵘 赵卫红 黄东生 武万水 宫剑 牛晓辉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6-431,共6页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的恶性实体肿瘤初发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主要结局指标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共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纳入分析,中位年龄150(120~216)月,男239例(58.2%),女17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83例(44.5%),尤文肉瘤82例(20.0%),横纹肌肉瘤47例(11.4%),神经母细胞瘤33例(8.0%),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29例(7.1%),颅外生殖细胞肿瘤18例(4.4%),其他肿瘤19例(4.6%)。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前3位户籍来自华北地区160例(38.9%),华东地区97例(23.6%),中南地区70例(17.0%)。治疗涉及1家、2家和≥3家医院患儿分别有129例(31.4%)、180例(43.8%)和102例(24.8%)。截至末次随访时间2020年6月30日,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6(1~120)个月,生存333例(81.0%),死亡78例,发生肿瘤复发/进展145例(35.3%)。3年总体EFS为60.3%,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73.7%),横纹肌肉瘤最低(37.4%);3年总体OS为79.5%,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87.9%)。78例死亡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3(1~65)个月,其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2例(28.2%),横纹肌肉瘤18例(23.1%),尤文肉瘤16例(20.5%),神经母细胞瘤8例(10.3%),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3例(3.8%),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5例(6.4%),其他肿瘤6例(7.7%)。结论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多见,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实体肿瘤 预后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新技术提高儿童肝胆肿瘤手术治疗水平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肝胆肿瘤手术复杂,手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应用新的技术,才能提高治疗效果。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因此无血手术理念在肝脏外科颇具现实意义。只有深入践行无血手术,才能保证手术安全,而手术安全性也是精准外科的... 肝胆肿瘤手术复杂,手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应用新的技术,才能提高治疗效果。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因此无血手术理念在肝脏外科颇具现实意义。只有深入践行无血手术,才能保证手术安全,而手术安全性也是精准外科的基础。精准手术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最小创伤侵袭和最大肝脏保护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随着肝脏手术技术的提高,研究者们希望追求各种更复杂的超级肝切除。然而,科学客观的决策需要在超级肝切除和终极肝移植之间进行平衡。微创手术是近年来肝脏外科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并将继续深入和广泛开展。当然,无论是手术的复杂化,还是创伤的微小化,追求最佳生存获益的肿瘤学原则是最根本的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儿童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志云 王焕民 +5 位作者 王佳荣 常晓峰 秦红 杨维 成海燕 孟德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应用于儿童腹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保定市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应用于儿童腹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保定市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例腹部恶性肿瘤患儿临床资料,16例患儿中位年龄5岁8个月(8个月至13岁11个月),均行手术切除(细胞减灭术或肿瘤切除术),同时术中行HIPEC。收集所有患儿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初步疗效。结果16例患儿中,肾母细胞瘤5例,横纹肌肉瘤4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未分化肉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腹膜浆液性癌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本次手术为初次肿瘤切除术者6例,既往曾行肿瘤切除术、本次为肿瘤复发再手术10例。16例中位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2.5分(0~21分),肿瘤切除后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0~1分。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或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4例在HIPEC后30 d内出现三级不良事件。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3~20个月)。本次手术后共6例患儿复发:3例因复发死亡;1例复发后经再次化疗、手术、放疗,现无瘤生存;2例复发后化疗,带瘤生存。其余10例均未出现复发,无瘤生存。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7.4个月(2~20个月)。结论HIPEC应用于儿童安全、可行,未增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显示HIPEC对小儿腹部恶性肿瘤可能有效,但长期有效性还需要增加病例及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廖文戈(综述) 彭强 +1 位作者 任清华 王焕民(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常见的肝脏恶性实体肿瘤。伴随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引入及发展,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已跨入精准肝切除时代。本文从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解剖基础...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常见的肝脏恶性实体肿瘤。伴随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引入及发展,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已跨入精准肝切除时代。本文从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解剖基础、技术支撑、术前评估以及手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治疗 肝切除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严佳虞 彭春辉 +5 位作者 成海燕 王燕妮 陈巍 彭芸 王焕民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乳房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房肿物的3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儿(n=28)与男性患儿(n=6)的一般情况、病理特征和... 目的探讨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乳房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房肿物的3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儿(n=28)与男性患儿(n=6)的一般情况、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并通过收集门诊复查资料或电话的形式随访预后。结果女性患儿就诊年龄(12.1±2.0)岁,以可触及乳房肿块(28/28,100%)和外观异常(6/28,21.4%)为主要症状,出现症状时间为3.00(0.25~60.00)个月,术前检查主要为超声检查(27/28,96.4%)和胸部CT(13/28,46.4%)。女性患儿均行乳房肿物切除术,主要入路为乳房边缘弧形切口(10/28,35.7%)和乳晕弧形切口(9/28,32.1%);切除的肿物均为良性,主要为纤维腺瘤(23/28,82.1%),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纤维腺瘤的灵敏度为90.9%(20/22)。男性患儿就诊年龄(4.5±4.2)岁,主要症状为可触及乳房肿块(6/6,100%)和外观异常(2/6,33.3%);4例良性肿瘤行乳房肿物切除术,1例分泌性乳腺癌和1例胸壁滑膜肉瘤分别行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和胸壁肿瘤切除术。共29例(29/34,85.3%)患儿获得随访,女24例、男5例。女性患儿中,20例为纤维腺瘤,其中2例复发(2/20,10%),1例(1/20,5.0%)残留,1例(1/20,5.0%)对侧乳房出现肿物;其余4例女性乳房肿物患儿预后良好。5例男性乳房肿物患儿中,男性胸壁滑膜肉瘤术后接受放化疗,目前恢复良好;其余4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女性患儿乳房肿物以纤维腺瘤为主,超声检查能辅助术前诊断,但需警惕残留、复发;男性患儿乳房肿物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儿童乳房肿物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物 病理类型 预后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3例及文献回顾
6
作者 刘珊 常晓峰 +4 位作者 任清华 常赛朔 伏利兵 何乐健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较为罕见,其症状及体征多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例可伴发畸形有助于提示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肾外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较为罕见,其症状及体征多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例可伴发畸形有助于提示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肾外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手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维 任清华 +2 位作者 秦红 常赛硕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精准肝切除组)。回顾性收集患儿... 目的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精准肝切除组)。回顾性收集患儿肿瘤分期、危险度分级、肿瘤生长部位、肿瘤体积大小、术前化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术后并发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远期生存状况等指标,并与同期收治的行标准肝叶切除手术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为标准肝叶切除组)进行对比,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34例患儿,其中88例行精准肝切除术(65.7%),46例行标准肝叶切除术(34.3%)。对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发现精准肝切除组术中失血量、ALT及AST水平低于标准肝叶切除组,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少于标准肝叶切除组。远期预后方面,两组2年无事件生存(events free survival,EFS)率和2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RETEXT分期(pretreatment extension stage)进行分层后发现,精准肝切除组中PRETEXTⅢ期患儿的2年OS率高于标准肝叶切除组。结论对于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在进行个体化评估后,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可以达到完整去除肿瘤病灶、减轻手术打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道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晓峰 成海燕 +4 位作者 秦红 马晓莉 任清华 徐佳童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08-61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胆道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of the biliary tree,RMS/BT)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6例RMS/BT患儿临床资料,并对患儿预后情况及相关... 目的分析儿童胆道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of the biliary tree,RMS/BT)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6例RMS/BT患儿临床资料,并对患儿预后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6例RMS/BT患儿中男5例、女1例,中位发病年龄28.5个月(7~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3~43个月)。原发于肝内胆道2例,原发于肝外胆道3例,原发于肝门部胆总管近端和左右肝管1例。肝内型主要以腹痛或局部包块为原发症状就诊,肝外型和肝门部肿瘤主要以胆道梗阻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根据横纹肌肉瘤治疗前TNM(tumor-node-metastasis)临床分期标准,T 2b N 0M 0期2例,T 2b N xM 0期3例,T 1b N 0M 0期1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术后-病理分期系统,5例为Ⅲ期,1例为Ⅰ期。RMS/BT患儿采取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模式。2例行一期肿瘤切除术,4例行肿瘤活检化疗后再手术。术后6例均行化疗,3例进行了原发部位的放疗,未结束化疗的1例拟接受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1例发生肿瘤破裂、胆瘘、胆汁性腹膜炎。本组6例RMS/BT患儿中,5例存活,2例复发,1例死亡。存活的5例中,2例结束治疗无瘤生存,2例仍在治疗中,1例肿瘤复发继续治疗中。结论RMS/BT对化疗敏感,遵循肿瘤活检、化疗、延迟手术及放疗的诊疗流程,大多能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有效减少局部复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横纹肌肉瘤/诊断 横纹肌肉瘤/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治疗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复杂危险,极具挑战。尽管外科手术的水平高低难以被科学定量评估,且这种艰苦手术对于患儿生存获益的贡献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就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而言,外科手术仍然是必须的,而且要努力做到更好。临床应努力创新各种技术方...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复杂危险,极具挑战。尽管外科手术的水平高低难以被科学定量评估,且这种艰苦手术对于患儿生存获益的贡献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就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而言,外科手术仍然是必须的,而且要努力做到更好。临床应努力创新各种技术方法,拓展微创手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外科学 外科手术 无血手术 血管骨骼化 器官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状旁腺腺瘤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85年至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病例,了解其临床特点,对于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儿平均病程为9.3个月;血钙与血清甲状旁... 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85年至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病例,了解其临床特点,对于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儿平均病程为9.3个月;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数值均高于正常,术前定位检杳敏感率分别为doppler彩超100%,99 m Tc扫描85.7%.均行单侧颈部探查并切除肿瘤,术中冰冻及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4例切除肿瘤后10 min测定PTH数值较术前降低均超过50%.8例患儿血钙均显著下降,平均住院时间6.75 d.出院后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内血钙均保持正常,随访2个月至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儿童PTA少见,临床表现为高血钙症候群,主要累及骨骼及泌尿系统,PTH测定有助于定性诊断.术前行Doppler彩超与同位素扫描可以帮助对病灶进行定位,对于术前定位明确的病例,结合术中冰冻组织切片及血PTH测定,采取单侧甲状旁腺探查切除腺瘤,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腺瘤/诊断 腺瘤/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安全与历练,提高小儿肝胆肿瘤诊治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01-1103,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小儿肝胆肿瘤的重要环节。随着肝胆手术解剖学研究的进步和先进重建成像技术的应用,各种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极限肝切除乃至肝移植技术日渐成熟。但如何合理运用于儿童肝胆肿瘤的治疗,还需要结合自身经验与条件在实践中不... 外科手术是治疗小儿肝胆肿瘤的重要环节。随着肝胆手术解剖学研究的进步和先进重建成像技术的应用,各种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极限肝切除乃至肝移植技术日渐成熟。但如何合理运用于儿童肝胆肿瘤的治疗,还需要结合自身经验与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另外,基于临床特征和分子信息的儿童肝胆肿瘤临床研究也在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仍然需要更多病例诊疗经验和研究数据的积累才能支撑更科学准确的治疗决策,进而提高儿童肝胆肿瘤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P方案治疗儿童阴道内胚窦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建宇 常晓峰 +5 位作者 秦红 杨维 韩炜 成海燕 何乐健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57-561,575,共6页
目的探究BEP方案治疗儿童阴道内胚窦瘤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阴道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经病理确诊。收集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远处转... 目的探究BEP方案治疗儿童阴道内胚窦瘤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阴道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经病理确诊。收集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远处转移等资料。随访内容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ctoprotein,AFP)水平。化疗方案采用国际标准BEP三联化疗方案:博莱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预后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通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4个等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例阴道内胚窦瘤,中位年龄14.5个月(9~21个月),平均肿瘤长径为4.1 cm。12例中有1例发生转移(髂窝淋巴结转移)。单纯化疗者在平均4个疗程后,7例(58.3%)获得CR,5例(41.7%)获得PR,无SD及PD患者。5例PR患者中,3例接受手术获得CR,术后病理证实为坏死肿瘤细胞;2例因拒绝手术继续采用BEP化疗方案,1例达到CR,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予化疗维持于PR。全部患者AFP水平于平均2.8个化疗周期后降至正常。平均随访101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阴道内胚窦瘤通过规范化疗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BEP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效果明显,多数患者可获得CR,长期随访无复发;对于获得PR的患者,手术治疗可有效去除残余结节,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希思 杨维 +9 位作者 黄程 赵文 赵倩 段超 苏雁 金眉 张大伟 秦红 王焕民 马晓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近10年诊治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合随访资料,为探讨HB的合理诊疗策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无事件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8...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近10年诊治的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合随访资料,为探讨HB的合理诊疗策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无事件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诊断的、规律诊治,并坚持长期随访的HB患儿。采用以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方案。化学药物治疗方案采用A方案(顺铂+长春新碱+氟尿嘧啶)以及B方案(顺铂+阿霉素)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方案。记录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初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随访至2018年11月30日。结果共收治51例患儿,其中6例患儿因在笔者医院治疗时间短、回当地治疗未纳入临床总结中; 3例患儿治疗前因肿瘤破裂出血等合并症死亡。余42例接受系统治疗并随访。中位年龄19(2~102)个月。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4例,Ⅳ期7例。病初血清AFP:31. 6~2 200 000μg/L(中位数192 274. 5μg/L)。39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36(6~115)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4. 72%。患儿化学药物治疗后全血细胞计数下降不明显,化学药物治疗期间无严重感染发生。化学药物治疗期间无明确心脏毒性指征。仅1例患儿出现短期听力受损。结论手术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是HB的主要治疗手段,现行方案中阿霉素和顺铂剂量患儿耐受性好,5年无事件生存率较高,临床需要密切随访这些患儿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儿童 治疗效果 多学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后胆瘘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14
作者 冯俊 王焕民 +6 位作者 秦红 杨维 韩炜 成海燕 常晓峰 朱志云 韩建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后胆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医者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12例肝母细胞瘤术后胆瘘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临床... 目的总结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后胆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医者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12例肝母细胞瘤术后胆瘘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特征、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胆瘘临床表现、胆瘘并发症以及胆瘘治疗措施。结果12例中,男7例,女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2(1,2.3)岁。原发肿瘤10例,复发肿瘤2例。7例(58.3%)为PRETEXTⅢ至Ⅳ期,8例(66.7%)肿瘤与第一肝门关系密切,11例(91.7%)肿瘤手术过程涉及肝中叶。术后出现胆瘘的中位时间为术后第7(7,8.3)天,胆瘘患儿接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3.5(1.5,7.1)个月。胆瘘可通过检测腹腔引流液的胆红素浓度、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腹腔穿刺或手术诊断。腹腔引流液的颜色可随胆瘘量的增加而加深。9例(75%)伴有包裹性积液,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1例)、全身感染(2例)、梗阻性黄疸(1例)、肝硬度升高(1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以及肠梗阻(1例)。10例(83.3%)可通过非手术方法(单纯腹腔外引流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治愈;2例(16.7%)患儿经过非手术治疗后,胆瘘量仍持续超过100 mL,且合并严重并发症,后经胆道重建手术治愈。结论胆瘘多发生在PRETEXTⅢ期至Ⅳ期及肿瘤累及肝中叶的患儿中,手术涉及肝叶越多、手术部位越靠近胆道主干,术后出现胆瘘的可能性越大。胆瘘多出现在术后1周左右,应常规检测腹腔引流液中胆红素浓度,对术后有包裹性积液的患儿应定期监测,大多数胆瘘患儿不伴有严重并发症,胆瘘量<100 mL,非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若患儿经非手术治疗后胆瘘量仍持续>100 mL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早行胆道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并发症 胆瘘/诊断 胆瘘/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灶性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单中心研究
15
作者 杨维 刘珊 +8 位作者 任清华 王焕民 秦红 成海燕 常晓峰 朱志云 冯俊 韩建宇 杨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4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21例多灶性HB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 目的探讨多灶性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4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21例多灶性HB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远期预后等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58例中高危单灶性HB患儿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1例多灶性HB患儿中,11例为2个瘤灶,4例为3个瘤灶,1例为5个瘤灶,5例肝内瘤灶超过5个且无法明确计数。21例均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其中9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11例行不规则肝切除或瘤灶剜除术,1例行联合肝脏离断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次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20例为R0切除,1例为R1切除,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多灶性HB患儿接受手术联合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18例患儿无瘤生存,3例死亡。本组多灶性HB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为57.58%,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82.00%,局部进展累积发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local progression,CILP)为38.00%。同期收治的单灶性中高危HB患儿上述指标分别为91.84%、74.96%、20.0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灶性HB经规范外科手术切除辅助术前、术后化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临床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局部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常晓峰 王焕民 +5 位作者 王佳荣 孟德光 秦红 杨维 成海燕 朱志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及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既往治疗经过、治疗方案以及本中心(北京与保定两个病区)手术、热灌注、术后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均为单侧病变,5例行根治性瘤肾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脏肿瘤剥除术。4例直接接受手术,参考COG分期,其中2例为Ⅲ期,行化疗+放疗;2例为Ⅱ期,予以化疗;另2例术前予以化疗,参考SIOP分期,术后诊断为Ⅱ期,术后仅行化疗。初次复发时间最短为术后1.5个月,最长为术后10个月,其中3例为原位复发,2例为腹盆腔单发种植病灶,1例为肠系膜多发病变。在治疗过程中,6例复发部位均位于腹盆腔,未见远处转移,且均接受了手术切除;5例进行了局部放疗;6例术后均采用了强于初次化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6例在本中心治疗过程中均接受了细胞减灭术+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术后均未见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4(2,32)个月,其中4例长期生存,2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局部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预后差,在化疗的辅助下,CRS+HIPEC可以最大程度杀灭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更有利于肿瘤局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肾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常晓峰 秦红 +1 位作者 杨维 王焕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肾母细胞瘤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研究中,男性61例(60%),平均发病年龄为3.16岁,最常...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肾母细胞瘤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研究中,男性61例(60%),平均发病年龄为3.16岁,最常见的症状为腹部包块,9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88例行完整肾肿瘤切除。Ⅰ期病例占41%、Ⅲ期为25%。随访患儿的总体生存率为78.9%,随访的中位时间间隔为76.7个月,分期是与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1例马蹄肾肾母细胞瘤;7例患儿合并其他畸形。结论:本组病例85%的肾母细胞瘤患儿于5岁前起病,常见的症状为腹部包块,右侧略多于左侧。以Ⅰ、Ⅲ期为主,病理分型以FH为主,转移部位为肺和肝脏。肾母细胞瘤总体生存率为78.9%,分期是与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特殊类型的肾母细胞瘤为马蹄肾肾母细胞瘤,可并发其他器官先天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分期 分型 预后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肝门无血肝切除术
18
作者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4-165,共2页
肝脏手术是外科领域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主要困难在于出血的控制。自1908年Pringle首创暂时性肝蒂阻断方法以后,肝脏手术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伴随着肝脏内脉管系统铸型的研究,肝脏区段解剖学知识的增加,肝脏切除由规则性肝切除... 肝脏手术是外科领域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主要困难在于出血的控制。自1908年Pringle首创暂时性肝蒂阻断方法以后,肝脏手术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伴随着肝脏内脉管系统铸型的研究,肝脏区段解剖学知识的增加,肝脏切除由规则性肝切除向不规则肝切除,肝叶切除向肝段切除发展。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极量肝切除、危险区肝切除、血管重建肝切除、离体肝切除等相继成功,肝脏外科的手术已然没有了禁区。然而,在微创外科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日趋强大以后,也得益于生理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乃至社会心理学的进步,肝脏外科进入了精准外科时代。最大程度切除病变,最小程度损失机体组织和功能,增加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在手术切除过程这一层面,少出血、不出血只是精准外科理念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肝切除术 不阻断肝门 肝脏手术 外科领域 不规则肝切除 规则性肝切除 肝脏外科 肝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治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嘉健 黄一晋 +2 位作者 韩建宇 常晓峰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06—2018年收治的1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部IMT患儿的临床资料,包...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06—2018年收治的1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部IMT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等。18例患儿术前均行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1例行穿刺及术前化疗,1例仅行开腹活检及术后化疗,其余均接受肉眼下肿瘤全切术,其中2例弥漫性腹部病变行多次手术并接受全身规律化疗。结果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均呈梭形伴有炎症浸润,部分镜下可见玻璃样变或局灶出血。1例随访中失访,1例肿瘤位于腹膜后间隙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16例随访4~29个月,未见术后严重并发症或死亡发生,1例弥漫腹部IMT病灶患儿带瘤存活。结论IMT可来源于腹部各区域并引发不同症状。影像学检查利于定位和诊断,但缺乏特异性。大部分单发病变可以单纯经手术治愈,对患有弥漫性腹部病变的难治性病例的治疗亟待经验积累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诊断 肿瘤 肌组织/外科学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危险因素评价化疗对于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嘉健 孙记航 +2 位作者 杨深 陈艺伟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基于影像学危险因素(image-defined risk factor,IDRF)概念,探讨化疗对于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规范化疗后完整切除肿瘤的中高危腹... 目的基于影像学危险因素(image-defined risk factor,IDRF)概念,探讨化疗对于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规范化疗后完整切除肿瘤的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级协作组(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Risk Group,INRG)标准定义IDRF。记录化疗前及化疗后(手术前)每例患儿的IDRF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化疗后(手术前)IDRF数目与并发症项数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3例,其中男22例,女31例;起病月龄4~148个月,平均月龄(39.60±28.70)个月。化疗前IDRF数目范围为0~11项(中位数4项),化疗后(手术前)IDRF数目范围0~11项(中位数3项),化疗前后IDRF的数目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出现并发症,共计74项,各例项数范围0~4项(中位数1项)。各例手术并发症项数与化疗后(手术前)各例IDRF数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687,P<0.05)。结论化疗能够有效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IDRF,降低手术风险。IDRF对于手术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外科学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