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杨佩仪 段超 +8 位作者 王生才 金眉 张大伟 伏利兵 于彤 刘志凯 马晓莉 倪鑫 苏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2,共8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原发灶位于头颈部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234例...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原发灶位于头颈部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234例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男女比1∶0.7,年龄3个月~17岁6个月(中位月龄51个月)。173例(73.9%)以局部无痛性肿物就诊,其他症状包括入睡打鼾、面瘫等。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比例最高(145例,62.0%),其次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25例,10.7%)、尤文(样)肉瘤(19例,8.1%)等。共47例(20.1%)发生远处转移。患儿接受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下的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3年和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0.8%和75.8%,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4.0%和58.9%。肿瘤幸存者存在外观或面部运动功能异常(49例,41.2%)、牙齿发育问题或异常脱落(18例,15.1%)等可能与肿瘤或其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结论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病理类型多样,RMS、NB较常见,局部无痛性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DT模式下,本中心头颈部常见恶性实体肿瘤的预后总体较好。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需在争取长期生存的前提下,将副作用与后遗症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恶性实体肿瘤 儿童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头围预估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的研究
2
作者 李颖 金欣 +3 位作者 童仁杰 王雪瑶 刘海红 张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用SPSS软件一元回归分析头围、月龄与儿童各频率RECD值的相关性。结果(1)男孩头围略大于女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一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750~6000 Hz处儿童RECD值与头围呈负相关关系,1000~6000 Hz的RECD值可与头围建立回归方程;(3)依据头围通过回归公式计算出的RECD值,在1000~3000 Hz以及6000 Hz处与儿童实际RECD无显著差异。结论0~6岁儿童的个体RECD值与头围相关,随着头围增大,中高频处RECD值逐渐减小;针对体格发育与生理年龄不符的儿童,可依据头围预估儿童中高频处REC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真耳测试 真耳-耦合腔差 头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乾恩乐 任红波 +5 位作者 刘薇 段清川 杨伟光 蔡芳宇 韩富根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总结耳流脓、发热、头痛、呕吐、意...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总结耳流脓、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多学科会诊、术中情况、治疗结局等特点。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均有耳流脓病史,伴有发热、头痛,其中1例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3例患者入院时均完善头颅CT及MRI、颞骨CT,2例合并硬脑膜外脓肿,1例合并小脑脓肿。入院后均经验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3例患者均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围手术期方案,首先解决患儿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急症,在颅内症状控制后与神经外科医师联合在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手术,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改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对儿童中耳胆脂瘤患者,当出现高热、头痛时,一定要警惕颅内并发症的出现,及时行头颅CT及MRI,并与多学科协作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根治性乳突开放术,清除病变,通畅引流,以达到安全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耳胆脂瘤 颅内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的特征研究
4
作者 周欣 童仁杰 +2 位作者 李颖 金欣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索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的变化规律,与西方儿童标准值进行对比,为国内儿童RECD标准值的建立提供基础。方法120例儿童按测试年龄划分为8组,3~月龄组(组1)11例,6~月龄组(组2)15例,12~月龄组(组... 目的探索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的变化规律,与西方儿童标准值进行对比,为国内儿童RECD标准值的建立提供基础。方法120例儿童按测试年龄划分为8组,3~月龄组(组1)11例,6~月龄组(组2)15例,12~月龄组(组3)10例,18~月龄组(组4)10例,24~月龄组(组5)18例,36~月龄组(组6)18例,48~月龄组(组7)18例,60~83月龄组(组8)20例。分别对各组进行各频率双耳RECD测试,并与基于西方儿童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本组儿童总体RECD平均值低于西方儿童标准值;3~6与7~11月龄,18~23与24~35月龄RECD值无显著差异;RECD总体上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儿童左右耳间的REC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助听器验配时应尽量测得儿童个体RECD值,难以配合完成双耳测试的儿童可将一侧耳数值用于双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耳-耦合腔差值 助听器验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元音多波段倒谱特征的儿童声带小结检测
5
作者 雷简菡 刘阳 +1 位作者 刘伯权 刘恒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检测儿童声带小结的有效的嗓音声学客观评估方法。方法对48例儿童声带小结患者及40例嗓音正常儿童的持续元音/a/进行多波段倒谱分析,提取各波段的13个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MFCC1~MF... 目的提出一种检测儿童声带小结的有效的嗓音声学客观评估方法。方法对48例儿童声带小结患者及40例嗓音正常儿童的持续元音/a/进行多波段倒谱分析,提取各波段的13个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MFCC1~MFCC13)、5个倒谱峰值[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倒谱峰值之间的幅度差(difference in amplitude of peaks,DAP)、循环频率差(difference in quefrency of peaks,DQP)、峰值能量(energy of peak,EP)EP1和EP2、峰值之间的倒谱能量(energy between cepstral peaks,EEP)]及6种倒谱距离(D 1~D 6)作为子带特征,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声学特征参数进行差异比较,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声带小结儿童组中的MFCC2、MFCC3、MFCC5、MFCC11、MFCC12、DQP、EP1、EP2特征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或P<0.001),MFCC1、MFCC6、MFCC8、MFCC13、EEP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组(P<0.05)。这些特征的ROC曲线分析显示,MFCC1、MFCC2、MFCC3、MFCC5、MFCC6、MFCC8、MFCC11、MFCC12、MFCC13、DQP、EP1、EP2、EEP特征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MFCC1、MFCC2、MFCC3、MFCC5、MFCC6、MFCC8、MFCC11、MFCC12、DQP、EP2参数单独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均有一定的准确性。其中,MFCC2与MFCC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7,表明它们对声带小结儿童的嗓音片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基于持续元音多波段倒谱特征的特定声学参数组合,包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1、MFCC2、MFCC3、MFCC5、MFCC6、MFCC8、MFCC11、MFCC12、MFCC13)和倒谱峰值(DQP、EP1、EP2、EEP),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MFCC2和MFCC3,在儿童声带小结相关嗓音障碍的检测中表现出优异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小结 儿童语音障碍 声学特征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研究
6
作者 黄天翊 王晓雨 +2 位作者 赵纹笙 KIM Hakyung 刘恒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儿童不同语料下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方法对上海市普通幼儿园4~6岁的FAD儿童23例和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21例,采集五类声学参数:喉部轮替运动(larynge...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儿童不同语料下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方法对上海市普通幼儿园4~6岁的FAD儿童23例和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21例,采集五类声学参数:喉部轮替运动(laryngeal diadochokinesis,LDDK)(/?a/、/ha/、/?Λ/、/hΛ/)的平均速率和规律性值jitter,口腔轮替运动速率(/pataka/),元音/a/的jitter、shimmer,以及最长声时(MPT)。比较不同语料下两组受试者间的LDDK差异。结果①不同类型儿童比较:FAD儿童的/a/的速率显著低于TD儿童(P<0.05);②不同语料比较:两组儿童中/?a/-/ha/LDDK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TD儿童中/?a/-/?Λ/LDDK速率存在显著差异,FAD儿童中/ha/-/hΛ/LDDK速率存在显著差异;FAD儿童中/ha/-/hΛ/LDDK规律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较典型发育儿童弱,两组儿童不同语料下的运动能力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喉部轮替运动 言语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谱图在鼻内镜术后语音特征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雪莱 陈知己 +4 位作者 刘恒鑫 方红雁 胡娅琴 李晓晓 陈红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患者语音特征的客观变化,并分析手术与声道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6~12月行鼻内镜手术患者45例,其中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或鼻息肉切除术和/或鼻甲成形术组(G1组)13例,单纯鼻窦开放术组(G2组)11例,鼻窦...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患者语音特征的客观变化,并分析手术与声道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6~12月行鼻内镜手术患者45例,其中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或鼻息肉切除术和/或鼻甲成形术组(G1组)13例,单纯鼻窦开放术组(G2组)11例,鼻窦开放+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或鼻息肉切除术和/或鼻甲成形术组(G3组)21例。三组均在术前和术后1月完善语谱图检测,分析不同声任务(口化元音、鼻化元音及含鼻元音的词组和短句)下的鼻阻力(Refft值)、声学指标共振峰频率(F1~F4)、带宽(bandwidths,B1~B4)、F1振幅与鼻杂音共振峰振幅的差值(A1-P0)及F1振幅与鼻共振峰振幅的差值(A1-P1)。结果各组术后嗓音声学指标无明显改变,Refft值均显著下降,口化元音共振峰变化不明显,但带宽多显著下降。各组术后A1-P1均存在上升趋势,A1-P0均存在下降趋势。其中,G1组A1-P1在发/ma/、/na/、/mi/、/ni/时较术前明显上升;A1-P0在发/ma/、/na/时较术前明显下降;G2组A1-P0在发/ma/、/na/时较术前明显下降;G3组A1-P1在发/mi/、/ni/时较术前明显上升;A1-P0在发/ma/、/na/时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鼻内镜手术会对患者语音产生可测量的影响。语谱图可用于鼻内镜术后发音特征的评估,其中A1-P1对于高元音/i/、A1-P0对于非高元音/a/是更好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语音特征 语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中耳炎儿童使用抗生素与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敏 胡艳玲 +4 位作者 张丰珍 王智楠 杨扬 刘世琳 张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分析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是否使用抗生素及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126例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抗生素的使用和白细胞计数,并分别于治疗后1周、1月、3月复查,比较白... 目的:分析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是否使用抗生素及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126例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抗生素的使用和白细胞计数,并分别于治疗后1周、1月、3月复查,比较白细胞增高与否及抗生素使用与否的疗效。结果126例患儿中,59.52%(75/126)白细胞计数升高,抗生素总体使用率为73.81%(93/126)。9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儿中抗生素使用组74例,观察等待组19例,治疗后一周疗效分别为59.46%(44/74)、52.63%(10/19),治疗后1月分别为75.68%(56/74)、84.21%(16/19),治疗后3月分别为85.14%(63/74)、78.95%(15/19),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95、0.903、0.799,均为 P>0.05),治疗后1、3月的疗效高于1周( P<0.05),但治疗后1月与3月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组与观察等待组间、白细胞计数增高与不增高组间治疗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预后与抗生素使用与否、白细胞计数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耳炎 抗生素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的建立与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雅雯 刘海红 +4 位作者 李颖 郑之芃 郭永丽 聂晓璐 倪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对中文版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Mandar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parental perspectives,MPP)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价,建立一种适合中国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生活质量评估的问卷。方法采用跨文... 目的对中文版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Mandar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parental perspectives,MPP)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价,建立一种适合中国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生活质量评估的问卷。方法采用跨文化翻译的方法对原英文版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parental perspectives,PP)进行汉化为MPP,再对MPP表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析,效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分析。本研究首次评估的受试对象为80例中国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月后对其中43例进行第二次评估,以评估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果信度检验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是0.797,除了幸福感和教育子维度分别为0.303、0.341,其余的子维度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0.5,说明其内部一致性良好;该量表的8个子维度及量表总评分的重测信度r值均大于0.7(P<0.01)说明其重测信度良好,量表的跨时间稳定性良好。效度检验显示8个子维度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r绝对值范围在0.395~0.992,各子维度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09~0.654之间,符合心理学特性,证明其结构效度良好。结论MPP的信度效度良好,可以用于评估我国CI植入儿童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家长观点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听觉和言语发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欣 刘海红 +5 位作者 李颖 李靖 张杰 郑军 葛文彤 倪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 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 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材为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 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言语发声行为评估素材为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the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评估分别在术后开机时和开机后1、2、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1)全体受试儿童IT-MAIS、MUSS总分随着CI使用时间的增长逐步增长(ANOVA,p〈0.05);(2)术前残余听力水平对前6个月IT-MAIS得分影响显著(ANOVA,p〈0.01),对MUSS得分未见影响作用(p〉0.05)。(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显著影响术后IT-MAIS、MUSS得分。开机后3个月训练组IT-MAIS得分高于非训练组得分(p〈0.05)。9、12个月时训练组MUSS得分与非训练组MUSS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1)在听觉行为方面,随着CI使用时间的延长,受试儿童总体听觉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在3-9个月时有显著增长;在发声行为方面,受试儿童在CI植入6个月以后开始用言语方式表达。(2)术前残余听力在受试儿童CI使用前6个月时对听觉行为有影响作用,9个月以后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对受试儿童的言语发声行为未见显著影响。(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体现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康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源定位能力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娟 刘志勇 +5 位作者 周沫 王兴 付欣 戴金升 曹克利 王宁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4-759,共6页
目的本项研究评估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声源定位能力是否好于单侧耳蜗植入;评估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经过5年以上长期佩戴,其声源定位能力与正常听力儿童的区别。方法选取2007年接受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的6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耳... 目的本项研究评估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声源定位能力是否好于单侧耳蜗植入;评估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经过5年以上长期佩戴,其声源定位能力与正常听力儿童的区别。方法选取2007年接受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的6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耳聋时间等配对选取6例术前未佩戴过助听器的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还根据年龄选取正常听力对照组8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受试者双耳佩戴、分别左右侧佩戴状态下的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正常听力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差别。结果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者双侧佩戴时角度偏差数值为38.73°±8.17°;仅左侧或右侧佩戴时角度偏差数值为78.46°~81.35°。双侧佩戴人工耳蜗声源定位能力要明显好于仅佩戴任一侧人工耳蜗,P<0.01。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受试者的角度偏差数值为62.27°±8.72°。正常听力受试者角度偏差数值为5.82°±4.27°。正常听力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最好,双侧同期人工耳蜗组次之,单侧人工耳蜗组最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后,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明显好于单侧耳蜗植入。但由于耳蜗设备的局限性,其声源定位能力与正常儿童仍有很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 声源定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残余听力保留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颖 郑军 刘海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1,共5页
早期,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的适应症仅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目前,CI不仅是全频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的首选干预措施,也可面向于低频听力较好,而中、高频听力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2003年制定的人工耳蜗... 早期,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的适应症仅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目前,CI不仅是全频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的首选干预措施,也可面向于低频听力较好,而中、高频听力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2003年制定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中规定,CI适应症标准为双耳纯音气导听阈〉80d B HL(0.5、1、2、4 k Hz听阈的平均值,WHO,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听力 气导听阈 感音神经性聋 人工耳蜗植入术 全聋 听障 言语识别率 耳蜗损伤 听力损失 鼓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耳科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鑫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88,共4页
儿童耳科学涵盖临床耳科和儿童听力学的研究,而研究儿童的听力相关问题,不仅仅限于听力学本身,更重要的是儿童疾病会反映听力学的方方面面,其研究领域也就更加广阔。就儿童来说,耳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 耳科学 听力障碍者 听力学 儿童疾病 新生儿听力筛查 儿童听力 教育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 感音神经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耳疾病的诊治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杰 刘薇 +6 位作者 陈敏 刘珊珊 王晓旭 李艳红 张晓 马宁 李晓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0-824,共5页
儿童的中耳疾病与成人的中耳疾病存在着许多不同,不能单纯用成人的治疗经验和研究结果对儿童疾病进行诊治。本文将结合儿童本身的特点,对儿童中耳疾病的诊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研究进展进行汇总,以期为儿童中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中耳疾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生才 关乐静 +6 位作者 张杰 倪鑫 张亚梅 刘原虎 葛文彤 李晓丹 邰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脂肪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脂肪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4个月~3岁,中位年龄1岁10个月;临床表现以嗓子呼噜、睡眠打鼾或呼吸困难以及无痛性颈部包块为主;4例患儿肿瘤位于颈部,5例位于咽部;3例颈部肿瘤一期彻底切除,1例颈部肿瘤累及椎管内,分两期手术切除。4例咽部肿瘤彻底切除,1例行肿瘤大部切除;病理检查3例为脂肪母细胞瘤病,6例为脂肪母细胞瘤;随访时间10个月~3年,5例咽部脂肪母细胞瘤患儿中,1例肿瘤未彻底切除患者随诊3年残余病变无明显增大,2例弥漫型病变患儿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无复发。4例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头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病变相比,有其自身特点,需要更加积极地干预;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部分切除或分期手术;咽部脂肪母细胞瘤彻底切除难度高,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母细胞瘤 头颈部 儿童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耳胆脂瘤不同手术方式复发率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邵剑波 陈敏 +6 位作者 郝津生 杨扬 刘薇 刘冰 马宁 张晓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5-82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中耳胆脂瘤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及特点,比较手术术式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治疗的181例(191耳)中耳胆脂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分期、手术方式及术... 目的分析儿童中耳胆脂瘤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及特点,比较手术术式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治疗的181例(191耳)中耳胆脂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初次手术中,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术后复发率(54/139,38.85%)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9/36,25%)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7);累计267例次手术中,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术后复发率(62/171,36.26%)高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11/72,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中,耳内镜联合显微镜组术后复发率(3/20,15%)低于单纯显微镜组(59/151,3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对于胆脂瘤EAONO/JOS分期Ⅰ+Ⅱ期且局限于鼓室的患儿,全耳内镜组术后复发率(1/15,6.67%)低于乳突入路显微镜组(27/78,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为儿童中耳胆脂瘤的首要术式,谨慎选择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耳内镜无论是联合显微镜手术还是单独手术,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手术术式 复发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眩晕疾病多学科诊治现状和展望
17
作者 马宁 张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7-991,共5页
儿童眩晕疾病病因复杂,涉及多个临床科室,且儿童眩晕具有一定特殊性,其诊治较为困难。本文从各专科角度分析儿童眩晕临床诊疗要点,提出多学科诊疗模式,促进儿童眩晕疾病的精准诊断及规范化的综合诊治,提高疾病识别、症状缓解率及远期预后。
关键词 眩晕 多学科诊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耳聋的认识与诊治现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旭 刘薇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8-662,共5页
单侧耳聋(single-side deafness,SSD)对儿童言语和语言发育的影响曾被严重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好耳可以弥补差耳的缺陷,一侧听力正常就可以让言语、语言、社交和学习能力正常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SSD与言语和语言发育、行为和教... 单侧耳聋(single-side deafness,SSD)对儿童言语和语言发育的影响曾被严重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好耳可以弥补差耳的缺陷,一侧听力正常就可以让言语、语言、社交和学习能力正常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SSD与言语和语言发育、行为和教育延迟等问题间存在着直接关联。对于SSD的潜在风险,尤其是致命的风险往往是被忽视的。近年来,学界对此的认识逐渐增强,但未形成相应的规范,就其治疗干预来说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及主观上的不接受等。本文就儿童SSD的认识过程以及目前的诊治现状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单侧耳聋 儿童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儿童人工耳蜗再植入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红波 王素芳 +4 位作者 姜岚 刘丽洋 韩富根 许莹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674,共7页
目的报告分析儿童人工耳蜗再植入的常见原因、手术方法及术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探讨原刺激电极在儿童再次人工耳蜗手术中的参考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8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24例行人工耳蜗再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再植入原... 目的报告分析儿童人工耳蜗再植入的常见原因、手术方法及术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探讨原刺激电极在儿童再次人工耳蜗手术中的参考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8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24例行人工耳蜗再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再植入原因、儿童人工耳蜗再植入的手术方法、术中组织增生对于手术实施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基于原刺激电极形成的窦道,顺势导入电极的优势及术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其参考价值。结果24例人工耳蜗再植入病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13岁,中位年龄5.79岁,再次植入与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1~4年。20例患儿顺利完成同侧人工耳蜗再植入手术。4例患儿行对侧人工耳蜗植入,其中3例因皮瓣感染坏死,1例因电极过早退出找不到原耳蜗造瘘口。再植入原因:不明原因植入体故障11/24例(45.83%),外伤后植入体线圈金属丝断裂7/24(29.17%),明确头部外伤后电极阻抗值升高2/24(8.33%),因车祸伤致植入体及电极脱出1/24(4.17%),植入体处皮瓣感染坏死3/24(12.5%)例。术中发现:乳突部骨皮质增生20/24(83.33%)例,植入体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或水肿的组织包裹23/24(95.83%)例,植入槽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22/24(91.67%)例,面神经隐窝内结缔组织及骨质增生16/24(66.67%)例,耳蜗开窗处(原电极入耳蜗处)有结缔组织增生、粘连24/24(100%)例。结论植入体故障是再次植入耳蜗的首要原因。人工耳蜗植入体周围炎症反应、乳突骨皮质增生、植入槽结缔组织和骨质增生、面神经隐窝及耳蜗造瘘口结缔组织和骨质增生常造成手术难度加大。术前检查及第一次手术情况复习可以预估术中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原刺激电极进入耳蜗造瘘口位置的参考作用尤为重要,可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成功。同时术后预防头部外伤也是避免人工耳蜗再植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入 儿童 刺激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超 王生才 +10 位作者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赵倩 邰隽 张杰 何乐建 张建国 倪鑫 马晓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 目的总结多学科联合诊治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病例连续纳入研究。治疗采用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内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局部放疗方式的选择包括外放疗、质子治疗及125 I粒子植入治疗。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本中心收治的11例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年龄1.1~12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病理类型包括: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滑膜肉瘤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2例,孤立型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伴有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未分类的小圆细胞肉瘤1例。2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患儿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例滑膜肉瘤患儿SYT-SSX融合基因均为阳性。肿瘤直径≥5 cm者6例,<5 cm者5例;6例患儿无区域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者3例,余8例患儿不存在远处转移,其中2例患儿为肺转移,1例患儿为骨、骨髓、胰腺及多发淋巴结转移。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6例患儿仅行活检。全部患儿均接受化疗。3例患儿行外放疗,4例患儿未放疗,4例患儿行125 I粒子植入治疗。随诊时间10~78个月,中位随诊时间19个月。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1例治疗中发生肺转移仍在治疗中。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儿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64.7±6.9)个月(95%CI:51.1~78.2)。1年总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均为(88.9±1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是头颈部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患儿的有效治疗措施,近期疗效较理想,但仍需进一步随诊观察。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颈部 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CIC-DUX4易位的小圆细胞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