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0
1
作者 董方 王艳 +6 位作者 刘锡青 甄景慧 郑红艳 常梅 甄杨 张清秀 宋文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0,共10页
目的了解2009—2015年儿科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 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 目的了解2009—2015年儿科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 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的标准进行检测和结果报告。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26 630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占25.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50.2%。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的20.6%和87.8%,MRSA检出率由2009年11.1%上升到2015年的29.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呈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3%,未检出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71.4%~78.1%;肺炎克雷伯菌为65.1%~76.9%。自2010年开始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至2014年上升到7%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已超过20%。2009—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上升到27.7%和25.7%,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均升到59.9%。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46.3%。结论监测期间,儿科分离多重耐药菌株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均呈现增多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加强儿科临床耐药监测和及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儿童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儿童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烨 董方 +3 位作者 宋文琪 郭凌云 王艳 刘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研究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儿童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住院患儿血培养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 目的研究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儿童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住院患儿血培养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MIC值;采用PCR法确定产NDM-1菌株;回顾分析病历资料了解感染产NDM-1菌株患儿的临床特征,并与感染非产NDM-1菌株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52株CRKp中共检出28株产NDM-1菌株。产NDM-1菌株组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达100%(28/28),对氨曲南、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7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28/28)、92.9%(26/28)。产NDM-1菌株中碳青霉烯类高MIC值的菌株比例高于非产NDM-1菌株。产NDM-1菌株组的患儿中,82.1%(23/28)来自血液病房,常见基础疾病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78.6%,22/28),20例(76.4%)患儿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产与非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儿相比,反复住院(P=0.202)、近期使用抗菌药物(P=0.615)、常见基础疾病(P=0.856)以及深静脉置管(P=0.09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确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后,37例患儿接受了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敏感药物治疗。产NDM-1菌株组病死率与非产NDM-1菌株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28对3/24;P=0.625)。结论该院已出现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株,呈逐年增长趋势,此类细菌呈多重耐药,碳青霉烯类高MIC值的菌株所占比例高,临床特征上与非产NDM-1菌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儿童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患者中分离350株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甄杨 宋文琪 +2 位作者 董方 郑红艳 甄景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350株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头孢硝噻吩纸...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350株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的标准进行药敏检测和结果判断。使用WHONET 5.6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3.1%,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高,为76.9%,对环丙沙星、头孢唑肟、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克洛、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99.1%、98.9%、95.4%、88.3%、87.7%、74.9%、65.4%、56.6%、46.0%,未检出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不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机制,其高产酶特点使氨苄西林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流感嗜血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最高,对β内酰胺类以外抗菌药物,最敏感的是环丙沙星,其次为氯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方 宋文琪 +3 位作者 徐樨巍 许宏 刘锡青 常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的KPC、GES、IMI/NMC-A、SME、IMP、VIM、GIM、SPM、SIM、NDM-1和OXA基因型。对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DNA测序。将得到的拼接序列,与GenBank中Blast进行同源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26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6.5%,13株为阴沟肠杆菌,占28.3%,7株为大肠埃希菌,占15.2%。改良Hodge试验阳性40株(87.0%),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1株(89.1%)。IMP基因阳性38株(82.6%),其余8株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检测均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IMP型34株为IMP-4亚型,占89.5%;4株为IMP-8亚型,占10.5%。结论产金属酶是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产生的金属酶均为IMP基因型,同时存在IMP-4和IMP-8两种基因亚型,其中以IMP-4亚型为主,少数为IMP-8亚型。在儿科临床进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杆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患者中分离189株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红艳 宋文琪 +2 位作者 董方 刘锡青 甄景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分离的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89株卡他莫拉菌的分布、产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 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分离的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89株卡他莫拉菌的分布、产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依照2013年CLSI M45-A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卡他莫拉菌多分离于婴幼儿患者,常混合其他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5.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0、2.1%和4.2%。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到了82.5%和83.1%。结论儿童患者携带的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其高产酶特点使青霉素类药物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卡他莫拉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对其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董方 张美和 +4 位作者 宋文琪 甄景慧 俞桑洁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的1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 MIC 值,按照2005年 CLSI 推荐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3软件。结果...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的1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 MIC 值,按照2005年 CLSI 推荐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3软件。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86.7%),头孢他啶仍具较好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2.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4.2%、35.8%,两者 MIC_(50)和 MIC_(90)相同,分别为4和32rag/L。59株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占49.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与非耐药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耳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董方 宋文琪 王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研究引起儿童中耳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164例中耳炎患儿的耳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12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并使用WHONET5.6软... 目的研究引起儿童中耳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164例中耳炎患儿的耳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12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并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164例中耳炎患儿中,121例的耳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73.8%;其中复合菌感染者9例,占5.5%。共分离出病原菌130株,其中细菌占83.1%(108/130),真菌占16.9%(22/130)。细菌以肺炎链球菌最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主要为念珠菌和曲霉菌。婴儿期和幼儿期患儿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高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76.0%,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14.3%。结论由于引起儿童中耳炎的病原菌不同,应对患儿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合理选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病原体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眶蜂窝织炎2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耿竹馨 朱亮 +5 位作者 胡冰 胡惠丽 郭欣 陈天明 董方 刘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和文献回顾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复习2006年以来发表的141篇文献。结果按影像学分类眶隔前蜂窝织炎4例(17%)、...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和文献回顾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复习2006年以来发表的141篇文献。结果按影像学分类眶隔前蜂窝织炎4例(17%)、眼眶蜂窝织炎19例(83%)。男13例(57%),女10例(43%)。<5岁19例(83%),≥5岁4例(17%),平均年龄为3.7岁。秋冬季发病15例(65%)。致病途径包括:眼眶周围组织感染蔓延17例(74%)、血流感染5例(22%)和额部撞伤1例(4%)。血培养阳性5例(24%):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星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各1例;眼/鼻分泌物培养阳性5例:MRSA 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各1例;脓液培养阳性2例:MRSA、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屎肠球菌混合感染1例,啮蚀艾肯菌、模仿葡萄球菌混合感染1例。所有病例入院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均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外科治疗3例(13%)。平均住院时间为14(4~32)d。检索2006年至今文献发现:儿童眶蜂窝织炎发病率低,主要病因是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结论儿童眶蜂窝织炎多见于5岁以下者,经验用药应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较大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蜂窝织炎 儿童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8年儿科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方 徐樨巍 +4 位作者 宋文琪 吕萍 冯东霞 刘锡青 曾俊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2003—2008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CLSI2008年标准进行。使用WHONET5.4软件...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2003—2008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CLSI2008年标准进行。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比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是儿科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其分离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82.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CNS79.8%~92.7%;MRSA升至10.6%。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但有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检出。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占73.9%~80.0%;肺炎克雷伯菌为70.5%~81.5%。不发酵糖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3%和9.2%,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均为3.3%。结论儿科临床分离CNS、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耐药处于较高水平,加强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的监测,对于了解儿科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方 徐樨巍 +3 位作者 宋文琪 吕萍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的情况,及具有不同耐药机制菌株的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的情况,及具有不同耐药机制菌株的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PCR方法进行oprD2基因、金属酶IMP、VIM、SPMT和GIM基因检测。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06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3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者50株,占66.7%;产金属酶的46株,占61.3%,其中IMP阳性38株(82.6%),VIM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同时产金属酶的34株,占45.3%,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MIC50和MIC90均高于其他菌株。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产生金属酶都十分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也很高,并且产MBL菌株存在IMP和VIM2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OprD2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产OXA酶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方 徐樨巍 +1 位作者 宋文琪 常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OXA酶基因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2株。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1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按照C...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OXA酶基因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2株。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1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10年推荐标准判断结果。用多重PCR方法检测OXA酶OXA-23、OXA-24、OXA-51和OXA-58 4组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通过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2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6.2%和78.6%。未发现对多黏菌素耐药的菌株。42株菌中41株(97.6%)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OXA基因阳性。其中,OXA-51组基因阳性38株(90.4%);OXA-23组基因阳性28株(66.7%);OXA-58组基因阳性2株(4.8%)。未扩增出OXA-24组基因。有27株(64.2%)OXA-51和OXA-23组基因同时阳性。携带OXA-23基因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结论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以同时产OXA-51和OXA-23型OXA酶为主。OXA-23基因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OXA酶 分子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肺炎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金荣 段晓岷 +3 位作者 董方 徐慧 李惠民 赵顺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报道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例吸入性肺炎患儿,男14例,女6例,年龄2月龄至13.2岁。7例有... 目的报道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例吸入性肺炎患儿,男14例,女6例,年龄2月龄至13.2岁。7例有脑发育不良、惊厥、腰椎骨折卧床、进行性脊髓肌肉萎缩症或肉碱缺乏症等基础疾病。20例均有轻微咳嗽,呼吸困难12例,发热12例,消化道症状15例。体型消瘦或营养不良10例。外周血WBC及CRP轻度升高4例。痰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真菌培养白色念珠菌1例。肺CT提示双肺背侧胸膜下病变为主12例,肺部间质病变为主8例,肺实质病变为主11例。9/10例行24 h食道pH值监测提示病理性酸反流,GER。11例行消化道彩超检查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例,胃食管反流(GER)2例,3例表现为胃扭转和(或)食道裂孔疝。7例消化道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GER和水平横胃各1例;经口咽直接吸入造影剂入主气管3例,胃扭转2例。19例应用抗生素治疗,4例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抗GER治疗的患儿(尤其是急性吸入性肺炎)大部分预后较好,病程>1个月、肺CT提示病变机化的患儿肺部病变吸收不理想;经口咽吸入的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预后差。结论吸入性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常有消化道畸形。病程长及有神经系统病变经口咽吸入的患儿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胃食管反流病 肺部病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