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干预指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杜京斌 陈永卫 +3 位作者 郭卫红 侯大为 黄金狮 李樱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影响,并初步制定NEC的手术干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340例NEC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本院NEC手术指征...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影响,并初步制定NEC的手术干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340例NEC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本院NEC手术指征变化情况分为前期组(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仅有绝对手术指征)和后期组(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绝对手术指征的基础上添加相对手术指征),同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及Bell分期将前期组、后期组分别拆分出不同的亚组,并比较手术指征变化前后的患儿手术率、存活率差异。结果340例患儿中前期组共96例,后期组共244例。前期组手术率为17.7%,后期组手术率为2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总存活率为75.0%,后期组为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中手术组存活率为47.1%,后期组中手术组存活率为74.5%,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后期组BellⅡ期的手术率较前期组大幅度提高(P<0.05);而BellⅢ期的手术率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指征变化后BellⅡ、Ⅲ期的手术存活率未见明显提高(P>0.05)。结论除存在气腹、完全性肠梗阻、超声检查下肠坏死等绝对手术指征外,新生儿科医师应在NEC早期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提高临床综合判断能力,对手术指征进行个体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婴儿 新生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谷一超 陈永卫 +5 位作者 郭卫红 李樱子 杜京斌 张雅楠 赵勇 华凯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 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中3月龄内由同一术者行HD根治术的患儿共28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按照随访资料的收集时段分为A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10个月至术后3年)、B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3~6年)、C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6~10年),对比不同随访时段下HD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及排便功能,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2例中获访183例(获访率64.9%),污粪发生率为16.4%,无一例三级污粪,A、B、C三组污粪发生率分别为24.2%、14.9%、7.0%,发生率虽然逐渐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便秘总发生率为6.0%,无一例三级便秘,A、B、C三组间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HD术后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为11.8%,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排便功能:A组优良率为84.4%,B组优良率为93.3%,C组优良率为9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后3个月内接受HD根治术总体安全可行,多数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且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手术 排便功能 治疗结果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爽爽 谢川平 +3 位作者 赵勇 廖俊敏 刘恒鑫 黄金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7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中,74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71...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7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中,74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71.8%,74/103),其中持续时间0~≤6月17例,6~≤12月38例,>12月19例。术后吞咽困难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一期手术(χ^(2)=4.017,P=0.045)、腔镜手术(χ^(2)=8.315,P=0.004)、长段缺失(χ^(2)=10.975,P<0.001)、胃食管反流(χ^(2)=16.973,P<0.001)、声带麻痹(χ^(2)=4.017,P=0.045)、气管软化(χ^(2)=5.778,P=0.016)、会厌运动不协调(χ^(2)=10.420,P=0.001)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相关;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腔镜手术(OR=24.373,P=0.016)、气管软化(OR=17.556,P=0.010)、吻合口狭窄(OR=20.453,P=0.032)是增加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根据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分层,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气管软化(OR=16.883,P=0.007;OR=4.337,P=0.045)、长段缺失(OR=0.040,P=0.049;OR=0.040,P=0.036)、会厌运动不协调(OR=0.127,P=0.039;OR=0.510,P=0.028)与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吞咽困难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腔镜手术、长段缺失、气管软化和吻合口狭窄是导致术后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气管软化、长段缺失、会厌运动不协调与吞咽困难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先天性食管闭锁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管腐蚀伤并发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谷一超 黄金狮 +3 位作者 廖俊敏 赵勇 华凯云 李爽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食管腐蚀伤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4例食管腐蚀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儿摄入腐蚀剂后的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4例... 目的总结儿童食管腐蚀伤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4例食管腐蚀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儿摄入腐蚀剂后的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4例患儿中,并发食管狭窄12例,其中短段食管狭窄8例,长段食管狭窄4例;14例均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术,共扩张188次,有效率为66.7%(8/12),8例短段食管狭窄均扩张成功,4例长段食管狭窄扩张无效。并发食管气管瘘5例,其中3例因纽扣电池导致食管气管瘘的患儿经保守治疗后自愈。结论儿童食管腐蚀伤可造成食管狭窄,大多可经反复扩张治愈,狭窄段的长度会影响扩张治疗结果。纽扣电池所致食管气管瘘有自愈的可能,可于保守治疗失败后再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烧伤 化学 食管狭窄 气管食管瘘 诊断 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樱子 黄金狮 +4 位作者 杜京斌 张雅楠 郭卫红 侯大为 陈永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开放性手术或腔镜手术)进行分组后比较分析。结果 303例中,Gross分型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261例,Ⅳ型9例,Ⅴ型19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64例,吻合口狭窄87例。261例Ⅲ型病例中,实施开放性手术84例,腔镜手术177例;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漏56例(开放手术组39例,腔镜手术组17例);食管吻合口狭窄72例(开放手术组8例,腔镜手术组64例);气管食管瘘复发17例(开放手术组2例,腔镜手术组15例);经卡方检验,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两种术式之间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对于吻合口漏可采取保守治疗,吻合口狭窄多数经食管扩张可以缓解。Ⅲ型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开胸手术低,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气管食管瘘复发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经再次手术修补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努南综合征并发乳糜胸病儿的营养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夏露露 闫洁 黄金狮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1/1000,散发或有家族史,男性女性均可发病。本病主要通过基因确诊,也可根据特殊面容特征、矮身材、心脏畸形、出凝血障碍、骨骼畸形、颈短... 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1/1000,散发或有家族史,男性女性均可发病。本病主要通过基因确诊,也可根据特殊面容特征、矮身材、心脏畸形、出凝血障碍、骨骼畸形、颈短或颈璞等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1]。本病并发乳糜胸的病例十分罕见,营养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1例努南综合征并发乳糜胸病儿的营养治疗过程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南综合征 乳糜胸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共患绒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大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56-456,共1页
母婴共患绒癌临床罕见,病死率高,诊治困难。本院近期救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23 d,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250 g,因呕吐、黑便5 d入院.患儿5 d前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并含少量黄绿色液体,症状渐加重,间断合并少量黑便,当地医院腹... 母婴共患绒癌临床罕见,病死率高,诊治困难。本院近期救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23 d,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250 g,因呕吐、黑便5 d入院.患儿5 d前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并含少量黄绿色液体,症状渐加重,间断合并少量黑便,当地医院腹部B超诊断为消化道内占位.体查:一般情况好,腹平软,深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无肿大,肠鸣音3~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癌 母婴 腹部B超诊断 足月顺产 出生体重 胃内容物 病死率 黄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勇 华凯云 +4 位作者 李爽爽 谷一超 廖俊敏 陈永卫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74-877,88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明确诊断并治疗的6例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4例,女童2例,年龄范围2d至4岁7... 目的探讨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明确诊断并治疗的6例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4例,女童2例,年龄范围2d至4岁7个月。术前行食管造影6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例,CT检查2例。 结果本组5例患儿初次诊断为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行手术治疗后饮水、饮奶仍有呛咳症状,反复肺炎。食管造影明确诊断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3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明确诊断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6例;手术入路4例经颈部,1例经胸腔。1例为新生儿期明确诊断,食道造影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均考虑Ⅳ型,手术先行远端食管气管瘘结扎术+食管端端吻合术,家长因经济条件放弃治疗。其余5例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随访,吻合口狭窄1例,扩张4次治愈,无食管气管瘘复发,生长发育正常。 结论先天性Ⅳ型食管闭锁近端瘘管易漏诊,明确诊断后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Ⅳ型 诊断 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沛则 赵勇 +3 位作者 杨深 华凯云 张雅楠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0例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4例。收集并总结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表... 目的探讨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0例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4例。收集并总结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40例患儿中,27例(27/40,67.5%)于1岁内确诊。临床表现包括进食时呛咳、窒息、青紫(35/40,87.5%)以及反复肺部感染(25/40,62.5%)。40例均经食管造影(阳性率97.4%)和(或)纤维支气管镜(阳性率100.0%)检查确诊。34例瘘管位于第7颈椎至第2胸椎水平,经颈部入路行气管食管瘘修补术;6例瘘管位于第2至第4胸椎水平,采用右侧胸膜外入路。32例治愈;1例术后造影发现第二条瘘管;5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1个月后痊愈;1例死于呼吸衰竭。36例获随访,3例失访;3例气管食管瘘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出现食管狭窄,经扩张5次后治愈。其余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不适表现。结论先天性V型食管闭锁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对可疑患儿行食管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需警惕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杨庆林 郭卫红 +3 位作者 张潍平 杜京斌 严佳虞 何乐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 目的探讨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男,1个月13天,便血3周入院,术前增强CT提示右下腹异常强化团块,部分伸入肠腔内,行腹腔镜探查并完整切除病变肠管,病理检查结果为婴儿型纤维肉瘤。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未见复发和转移。回顾本例及文献报道的19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多发病于生后7 d内(16/20,80.0%),以肠穿孔(9/20,45.0%)和肠梗阻(5/20,25.0%)为主要表现,1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例行开腹肿瘤切除+肠造瘘术,1例行开腹手术切除+二次手术+辅助化疗。病理学诊断结合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结果,发现肠道IFS的ETV6-NTRK3异位阳性率为46.1%(6/13)。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多于新生儿早期发病,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完整切除后整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纤维肉瘤/外科学 纤维肉瘤/病因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