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京市儿童川崎病6年流行病学资料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鲁炜慧 杜忠东 +7 位作者 赵地 杜军保 鲁珊 阎宗荣 衣京梅 候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KD的诊断标准,对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45家医院2000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的实验室资料进行汇总,将各指标同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行Pearson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KD患儿1 745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有1 33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868例,女467例。本组患儿ESR、CRP、PLT和WBC增高,ALB减低和H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96.0%、90.0%、92.2%和80.4%,45.7%和48.8%。Hb降低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ALB和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P(0.05),CRP、ALB、ALT、Hb和WBC计数与IVIG抵抗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B、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CRP升高、Hb降低、ALT和WBC升高与IVIG抵抗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KD急性期ESR增快、CRP升高、外周血PLT、WBC计数增高的发生率均>90%,可协助KD急性期临床诊断。对于ALB和Hb降低的KD患儿应注意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对于CRP、ALT、WBC升高和Hb降低的患儿应注意出现IVIG抵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 冠状动脉损害 IVIG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利平 杜忠东 +4 位作者 柴晓敏 王阳 王勤 高路 张永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366,共3页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价值 儿童 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 不明原因晕厥 常见症状 儿科临床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及心脏超声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心脏受压改善程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孙记航 曾骐 +4 位作者 李静雅 田宏伟 陈诚豪 张玥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采用CT及心脏超声(UCG)检查评价漏斗胸(PE)患儿手术前后心脏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于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PE患儿51例,术前、术后均行胸部CT检查,在胸骨凹陷最明显层面测量Haller指数(HI)、心脏指数(CCI)、心脏旋转角(CRA);同时行UC... 目的采用CT及心脏超声(UCG)检查评价漏斗胸(PE)患儿手术前后心脏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于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PE患儿51例,术前、术后均行胸部CT检查,在胸骨凹陷最明显层面测量Haller指数(HI)、心脏指数(CCI)、心脏旋转角(CRA);同时行UCG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右心室前后径(RV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测量和计算值术前、术后的变化及差异,并对各数据与H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T的各项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术后下降值为32.78%,CCI下降32.03%,CRA下降14.81%;UCG的术前LVD和RVD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D平均值增大8.19%,RVD增大10.35%。CCI和LVD的变化与HI呈正相关(r=0.81、0.33,P<0.05)。结论 CT及UCG均可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心脏形态的改善情况,其中CCI是较客观有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心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忠东 林瑶 +3 位作者 刘丽英 王阳 王勤 王利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发病1 个月内的因期前收缩住院的10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心肌治疗3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发病1 个月内的因期前收缩住院的10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心肌治疗3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3周。治疗前、后用5 min ECG和Holter评估期前收缩频率。疗效分显效、有效和无效 3种,显效:期前收缩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75%或以上;有效:减少50%-74%;无效:<50%或无减少或较原来增加。结果 103例患儿中房性期前收缩21例(20.4%),室性期前收缩78例(75.7%),交界性期前收缩2例(1.9%),同时有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2例(1.9%)。治疗后症状改善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体征改善率好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 ECG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9% vs 41.7%,P=0.029);Holter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5% vs 37.5%,P=0.045);5 min ECG和Holter显示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效率均为54.5%,而对照组均为0;5 min ECG和Holter显示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组有效率为73.8%和66.7%,对照组为45.7%和50.4%,房性期前收缩疗效似乎好于室性。治疗组3例(5.5%)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或便秘;血、尿和肝、肾功能等无改变。结论稳心颗粒对新发现的期前收缩患儿有治疗作用,房性期前收缩疗效更好。除2.9%患儿出现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外,未观测到其他不良反应,适于儿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儿童 中药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9年不完全川崎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付培培 杜忠东 潘岳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262例(17.6%),典型KD1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vs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诊断 冠状动脉损害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ndersen-Tawil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昌红 袁越 +1 位作者 黄昱 王勤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1例Andersen-Tawil综合征(AT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提高对AT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基因确诊AT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12岁10个月,因"意识丧失3 h伴抽搐"入院。患儿既往有发作性双... 目的分析1例Andersen-Tawil综合征(AT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提高对AT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基因确诊AT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12岁10个月,因"意识丧失3 h伴抽搐"入院。患儿既往有发作性双下肢无力及不明原因胸闷史。入院前3 h患儿在参加智力竞赛时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口唇发绀伴肢体抽动。查体神志不清,眼窝凹陷、眼距略宽,心律不齐,四肢呈迟缓性麻痹,脊柱、四肢无畸形。实验室检查示血清钾一过性降低。ECG检查示室性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入院后予机械通气,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抗心律失常治疗,疗效欠佳,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基因检测示KCNJ2杂合错义突变:c.899 G>T hetero,GGC>GTC,p.G300V,确诊为ATS。出院后1个月余在外院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并加用氟卡尼100 mg.d-1口服治疗。治疗后患儿心律失常减少,迄今随访8个月余,未见抽搐及晕厥发作,目前继续随访中。结论 ATS以室性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轻度面部和(或)骨骼发育异常为特征。心源性晕厥及心跳骤停不常见,但可危及生命,需植入ICD治疗。KCNJ2基因突变有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en-Tawil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 麻痹 KCNJ2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肺动脉缺如X线平片及CT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记航 段晓岷 +3 位作者 张鑫 关峰 刘勇 彭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UAPA)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UAPA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X线平片及CT平扫特征。结果 X线平片:患侧肺体积减小9例(9/14,64.29%),透光度减低7例(7/14,50.00%),肺纹理较健侧稀疏9例(9/14,64... 目的探讨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UAPA)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UAPA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X线平片及CT平扫特征。结果 X线平片:患侧肺体积减小9例(9/14,64.29%),透光度减低7例(7/14,50.00%),肺纹理较健侧稀疏9例(9/14,64.29%),合并肺部感染4例(4/14,28.57%);CT平扫:患侧肺体积减小12例(12/14,85.71%),透光度减低7例(7/14,50.00%),肺纹理纤细9例(9/14,64.29%),肺动脉主干缺如1例(1/14,7.14%),合并肺实变、间质改变8例(8/14,57.14%),合并肺内囊变3例(3/14,21.43%)。结论 UAPA的X线平片和CT平扫图像具有一定特征,对诊断UAPA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心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血流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8
作者 马桂琴 李仲智 杜忠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肺静脉血流方法评价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3 5例患病组于术前 1周内及术后 1个月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口血流方法比较 ,同时与 3 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肺静脉血流方法评价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3 5例患病组于术前 1周内及术后 1个月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口血流方法比较 ,同时与 3 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患病组据心室负荷分左心型和右心型。结果 左心型术前D波增高 ,S/D与TS/TD比值下降 ,术后S波D波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 ,S/D比值增加 ,TS增加 ,TD减低 ,TS/TD比值增加。右心型术前S波增高 ,S/D比值增高 ,TS/TD比值下降 ,术后D波速度增加 ,S/D比值减低 ,TS/TD比值增加。患病组中 71%二尖瓣口血流E/A比值正常 ,其中 92 %通过肺静脉血流频谱TS/TD比值异常检测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5 6%肺静脉血流频谱S/D比值异常。结论 肺静脉血流方法是评价先心病患儿术前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可鉴别二尖瓣血流E/A比值假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血流 先天性心脏病 左室功能.舒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
9
作者 马桂琴 李仲智 杜忠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5例患儿与3 7例正常儿 ,分别于术前一周内及术后 1个月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Ea、Aa峰速度、Ea/Aa比值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5例患儿与3 7例正常儿 ,分别于术前一周内及术后 1个月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Ea、Aa峰速度、Ea/Aa比值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并与二尖瓣口血流方法比较。结果 左心型术前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峰下降 ,Aa峰升高 ,Ea/Aa比值减小 ,术后Ea下降 ;右心型术前Ea/Aa比值减小 ,术后改变不明显。结论 组织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先心病患儿术前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可鉴别二尖瓣血流E/A比值假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心脏病 先天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eprin-α在儿童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慧敏 赵春娜 +1 位作者 杜宏武 杜忠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eprin-α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1例KD患儿纳入KD组,选取该院同期因发热诊断为肺炎的21例患儿纳入发热对照(fever ... 目的探讨血清meprin-α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1例KD患儿纳入KD组,选取该院同期因发热诊断为肺炎的21例患儿纳入发热对照(fever control,FC)组,另选取该院同期2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儿童血清meprin-α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同时比较KD组和FC组患儿meprin-α和其他炎性指标水平之间的差异,并绘制meprin-α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meprin-α水平诊断儿童KD的临床价值。结果KD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大于FC组(P<0.05),而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儿童血清meprin-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eprin-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面积的标准误为0.048。结论血清meprin-α可能作为诊断儿童KD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meprin-α 诊断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晕厥误诊癫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浩勋 谢莉莉 +3 位作者 袁越 王勤 高路 张永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心源性晕厥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误诊为癫的心源性晕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晕厥前有运动或情绪激动史,有心悸、心跳加速、乏力的先兆,晕厥持续时间数秒至8 min不等;尿失禁3例,肢体强直... 目的分析总结心源性晕厥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误诊为癫的心源性晕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晕厥前有运动或情绪激动史,有心悸、心跳加速、乏力的先兆,晕厥持续时间数秒至8 min不等;尿失禁3例,肢体强直3例;晕厥后均无意识改变。5例院外脑电图异常,其中2例出现样放电;Holter见多形室速2例,单形室速1例,房扑、房颤、多形室速可能1例,QT间期延长伴室速2例。出院诊断示2例长QT间期综合征,2例儿茶酚胺敏感型室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扑、房颤、多形室速可能。单形室速患儿行射频消融术后,室速消失;其余5例患儿均口服倍他乐克,剂量在1.5~2 mg/(kg.d),复查Holter较前明显好转。除1例24 h脑电图恢复成弥漫异常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运动或劳累中晕厥、与心悸有关的晕厥、有年幼猝死家族史者,若诊为癫,经抗癫药物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心源性晕厥的可能。Holter、动态脑电图检查是明确心源性晕厥诊断的主要手段,频繁发作的心源性晕厥可引起脑电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晕厥 癫间疒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心率变异性与自主神经功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志飞 吴云肖 +1 位作者 张励兵 申昆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对93名≥5岁的打鼾儿童,在睡眠监测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HRV分析包括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即SDNN、RMSSD、SDANN、PNN50、低频功率谱(LF)、...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对93名≥5岁的打鼾儿童,在睡眠监测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HRV分析包括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即SDNN、RMSSD、SDANN、PNN50、低频功率谱(LF)、高频功率谱(HF)以及LF/HF。结果 93名儿童中,47名儿童符合OSAS诊断,46名为非OSAS。OSAS组的SDNN、SDANN较非OSA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OSAS患儿间,其SDNN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S组较非OSAS组夜间PNN50降低,LF/HF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2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DNN与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AHI)和年龄显著相关(P=0.03,0.006)。结论 OSAS儿童已经出现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与A族链球菌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永兰 袁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A族链球菌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syndrome) disease 冠状动脉损伤 诊断方法 小血管炎症 小儿常见病 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金荣 姚开虎 +1 位作者 高路 徐保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主要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心包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4月龄患儿,既往体健,因"呼吸急促7d,咳嗽3d"入院。血常规WBC...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致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主要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心包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4月龄患儿,既往体健,因"呼吸急促7d,咳嗽3d"入院。血常规WBC、CRP显著升高。肺CT和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培养为肺炎链球菌100%,确诊为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血清型鉴定为6A型。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好转后出院,随访6个月超声心动图仅提示心包膜稍增厚。检索PubMed数据库发现16例该病患儿报道,结合本文报道的1例,男9例,女7例,另1例性别不详;年龄4月至17岁,其中2岁以下10例;3例有基础疾病。血常规提示WBC明显升高,以多核细胞为主,CRP明显升高。心包积液外观为黄棕色脓性,常规及生化表现为典型化脓性积液改变;超声心动图及肺CT/X线检查均提示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合并肺炎2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填塞3例。9例报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其中8例为青霉素敏感菌株,1例为青霉素耐药菌株。7例报道血清型,其中6A、14、23F型各2例,34型1例。2/6例换用万古霉素,16例行心包穿刺引流。15例预后较好,2例死亡。结论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病例有增多趋势,儿童既往常健康,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心包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斌 李莲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对3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术后呼吸道护理中重点做好呼吸机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及间断镇静、长期镇痛的护理,以尽早撤机;同时维持循环稳定,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观察引流液性... 对3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术后呼吸道护理中重点做好呼吸机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及间断镇静、长期镇痛的护理,以尽早撤机;同时维持循环稳定,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观察引流液性状与量的变化等。结果33例患儿均手术成功,除1例因气道狭窄明显、脱机困难,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32例经严密监护和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提出精细有序的护理是患儿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动脉吊带 外科手术 先天性血管畸形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服用华法林致血尿一例
16
作者 熊祎 张永兰 杜忠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49-150,共2页
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冠状动脉并发症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常规口服华法林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可改善患儿长期预后。儿童华法林抗凝强度受多因素影响,有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临床应用比较谨慎... 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冠状动脉并发症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常规口服华法林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可改善患儿长期预后。儿童华法林抗凝强度受多因素影响,有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临床应用比较谨慎。本文报道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服用华法林期间发生血尿1例,具体如下。1病例摘要患儿,男,9岁,确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3年5个月,长期口服华法林合并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主因“发现肉眼血尿1 d”就诊于本院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后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瘤 华法林 病例摘要 肉眼血尿 冠状动脉血栓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