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小松 王鹏程 +2 位作者 任松林 桂佳育 王大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 目的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斥损伤提出新思路。方法雄性健康F344大鼠5对及Lewis大鼠10对,6~8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F344 5只、Lewis 5只)、对照2组(Lewis大鼠5对)和实验组(F344 5只、Lewis 5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受体腹主动脉端侧、供体门静脉-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法,供体肠管近端旷置远端回肠-回肠端侧吻合的异体全段性小肠移植术式。实验组:FK506按2 mg/Kg的剂量实验前3日每日肌肉注射,手术当日及术后7 d,按0.3 mg.kg-1.d-1肌肉注射。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或濒死大鼠,取供体肠管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右心室穿刺取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6、TGF-β、IFN-γ的含量。结果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移植肠管的黏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对照1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最明显,实验组病理学改变相对较轻,对照2组大鼠小肠黏膜改变最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巨噬细胞浸润以对照1组最明显,其次为实验组,对照2组浸润最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静脉血血清中的IL-6、IL-17、IL-23、TGF-β平均浓度大体趋势相同,各种细胞因子以对照1组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2组最低。结论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FK506预处理能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的黏膜损伤,有利于移植受体的存活。其机理与减少移植肠管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关。对照1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液中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均值都高于对照2组,提示Th17相关因子参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阻断Th17相关因子产生可能会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白介素17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大网膜囊肿诊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松 任松林 +2 位作者 刘璐 陈巍 王大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大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我们收治的12例大网膜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均实施开腹手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均恢复满意,于术后7... 目的总结小儿大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我们收治的12例大网膜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均实施开腹手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均恢复满意,于术后7d内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出血、感染、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结论大网膜囊肿是小儿外科少见疾病,其手术治疗效果佳,但应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经腹腔镜辅助切除是手术治疗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淋巴管瘤 囊状 诊断 临床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