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有...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有挂号登记的年龄0~16岁的儿科门诊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疫情前后就诊量,重点是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就诊量的变化及其与年龄、季度分布的关系。结果:(1)2018年和2019年的门诊量中呼吸道感染均为主要就诊原因(分别占60.6%和60.5%),而2020年的门诊患者中以非呼吸道感染为主,呼吸道感染仅占47.4%。2020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流感的就诊量较2018年和2019年均显著下降(P<0.05);(2)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者中均以婴幼儿占比最高,学龄期儿童最少(P<0.05),且均为第四季度最高。不同于2018年和2019年,2020年第二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诊量显著下降,年内各季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每年呼吸道传染病均以流感为主,且均为第一季度就诊量最高,与年内其他季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于2018和2019年全年均有散发流感病例,2020年的流感病例全部发生在第一季度,且99%集中在1月份。结论:COVID-19疫情后北京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尤其流感的就诊量较疫情前显著下降,这与疫情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防护密不可分。建议在冬春季加强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及流感预防的健康宣教,促进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和手卫生习惯。展开更多
背景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期的血管炎性疾病,部分患儿会累及肾脏,临床上称为紫癜性肾炎。目前不同研究建议的干预措施不尽相同,对于相应干预措施所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现状,...背景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期的血管炎性疾病,部分患儿会累及肾脏,临床上称为紫癜性肾炎。目前不同研究建议的干预措施不尽相同,对于相应干预措施所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现状,为该领域核心结局指标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Web of Science,收集公开发表的紫癜性肾炎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2021年6月。中文数据库采用题名或关键词结合主题词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英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进行检索。由两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对结局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共纳入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研究148篇,紫癜性肾炎研究结局指标以理化指标为主,症状类指标较少。结局指标出现频次依次为临床疗效(121次,81.76%),不良反应(74次,50.00%),24 h尿蛋白(68次,45.95%),尿红细胞(43次,29.05%),复发率(20次,13.51%)。仅2篇文献明确区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结论国内紫癜性肾炎研究结局指标种类繁多,以理化指标为主,异质性较大。研究关注疗效指标而对不良反应的关注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紫癜性肾炎临床干预性研究结局指标集,为同类研究选择结局指标及指导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有挂号登记的年龄0~16岁的儿科门诊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疫情前后就诊量,重点是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就诊量的变化及其与年龄、季度分布的关系。结果:(1)2018年和2019年的门诊量中呼吸道感染均为主要就诊原因(分别占60.6%和60.5%),而2020年的门诊患者中以非呼吸道感染为主,呼吸道感染仅占47.4%。2020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流感的就诊量较2018年和2019年均显著下降(P<0.05);(2)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者中均以婴幼儿占比最高,学龄期儿童最少(P<0.05),且均为第四季度最高。不同于2018年和2019年,2020年第二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诊量显著下降,年内各季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每年呼吸道传染病均以流感为主,且均为第一季度就诊量最高,与年内其他季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于2018和2019年全年均有散发流感病例,2020年的流感病例全部发生在第一季度,且99%集中在1月份。结论:COVID-19疫情后北京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尤其流感的就诊量较疫情前显著下降,这与疫情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防护密不可分。建议在冬春季加强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及流感预防的健康宣教,促进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和手卫生习惯。
文摘背景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期的血管炎性疾病,部分患儿会累及肾脏,临床上称为紫癜性肾炎。目前不同研究建议的干预措施不尽相同,对于相应干预措施所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现状,为该领域核心结局指标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Web of Science,收集公开发表的紫癜性肾炎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2021年6月。中文数据库采用题名或关键词结合主题词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英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进行检索。由两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对结局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共纳入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研究148篇,紫癜性肾炎研究结局指标以理化指标为主,症状类指标较少。结局指标出现频次依次为临床疗效(121次,81.76%),不良反应(74次,50.00%),24 h尿蛋白(68次,45.95%),尿红细胞(43次,29.05%),复发率(20次,13.51%)。仅2篇文献明确区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结论国内紫癜性肾炎研究结局指标种类繁多,以理化指标为主,异质性较大。研究关注疗效指标而对不良反应的关注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紫癜性肾炎临床干预性研究结局指标集,为同类研究选择结局指标及指导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