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抗炎保肝类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综合评价
1
作者 谢婧 徐斌 +5 位作者 陈煜 于红卫 李新刚 金鹏飞 唐婧 刘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71-1677,共7页
目的对不同作用机制的注射用抗炎保肝类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的药品遴选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组织22名临床和药学领域专家,通过研讨会、访谈等方式,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参考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与《药品... 目的对不同作用机制的注射用抗炎保肝类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的药品遴选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组织22名临床和药学领域专家,通过研讨会、访谈等方式,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参考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与《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等循证医学证据,构建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量化评分表,对8种注射用抗炎保肝类药品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成熟性共6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构建注射用抗炎保肝类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27个,满分100分。评分结果显示,评价品种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注射液、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结论所构建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量化评分表可操作性较强,评价流程可为探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标准化路径提供学术性指导,应用时需结合医疗机构实际药品品种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保肝药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