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海萍 闫惠平 +6 位作者 冯霞 檀玉芬 刘妍 李伟华 马冬梅 赵艳 崔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共56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AMA、SMA、LSP等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AN...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共56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AMA、SMA、LSP等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ANA谱。结果1)569例中ANA阳性245例(43%),CHB、LC、HCC组ANA检出率分别为42.1%(90/214)、38.2%(108/283)、65.3%(47/72),3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2/30),HCC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P<0.01)。2)CHB、LC和HCC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分别为75.6%(68/90)、68.5%(74/108)、66%(31/47)。3组中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常见;抗核仁型抗体的比例在HCC组中最高为19.1%(9/47)。3)45例ANA≥1∶320的患者检测了ANA谱,仅2例LC患者dsDNA阳性,1例LC患者SSA阳性,余患者阴性。4)ANA滴度1∶100组与≥1∶320组的ALT、AST、HBVDNA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者出现的自身抗体以ANA为主,HCC组阳性率最高。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常见,核仁型在HCC和LC组高于CHB组。70.6%的HBV感染者ANA为低滴度阳性,其滴度的高低与肝细胞损伤未见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 肝肿瘤 免疫荧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快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智敏 赵艳 +5 位作者 张永宏 马丽娜 师令娴 金怡 张小丹 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抗病毒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27和CD28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根据其表达差异,判断CD8+T细胞的不同分化状态:早期(CD28+/CD27+)、中期(CD28-/CD27+)和晚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线T细胞分化状态与抗病毒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27和CD28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根据其表达差异,判断CD8+T细胞的不同分化状态:早期(CD28+/CD27+)、中期(CD28-/CD27+)和晚期(CD28-/CD27-);比较抗病毒治疗获得RVR组和非RVR组的基线CD27、CD28的表达水平及T细胞分化状态的差异。结果获得RVR组的CD27、CD28在CD8+T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未获得R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T细胞的分化状态在RVR组以早、中期为主,而在非RVR组以晚期T细胞分化状态为主,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线T细胞的分化状态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VR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机体T细胞免疫在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下参与病毒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快速病毒学应答 细胞分化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基线 利巴韦林 状态 细胞毒性 聚乙二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检测
3
作者 刘妍 闫惠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