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丹彤 闫惠平 +4 位作者 刘燕敏 黄春洋 张海萍 赵艳 廖慧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确诊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6例(7例合并慢性HBV感染,3例合并丙型肝炎,4例合并戊型肝炎,1例合并乙型肝炎和...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确诊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6例(7例合并慢性HBV感染,3例合并丙型肝炎,4例合并戊型肝炎,1例合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例合并甲型肝炎),同时随机选择住院确诊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单纯PBC患者76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结果,随访分析预后特征。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作log-rank检验。结果 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与单纯PBC患者比较,其女性患者比例、ALP、CHO、IgG水平偏低(χ~2=12.22,P=0.002;U=225.00,P<0.001;U=363.50,P=0.036;t=2.79,P=0.007);未出现腹壁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症状;存在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抗肝特异蛋白抗体、抗心肌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APC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5.0%vs 3.9%,χ~2=5.608,P=0.016);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9.5个月(2~312个月),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良事件阳性率明显低于单纯PBC患者(25.0%vs 64.5%,χ~2=8.43,P=0.005),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和累积不良事件未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多数处于PBC早期,血清中存在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目前未见肝炎病毒感染对PBC患者生存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炎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库及高通量分析技术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丹彤 郭昌龙 闫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87-139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淋巴细胞受体(TCR)和B淋巴细胞受体(BCR)互补决定区3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呈现高度多样性,构成容量巨大的抗原识别受体库,即免疫组库。采用第二代测序...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淋巴细胞受体(TCR)和B淋巴细胞受体(BCR)互补决定区3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呈现高度多样性,构成容量巨大的抗原识别受体库,即免疫组库。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结合多重PCR或扩增子救援多重PCR技术研究PBC患者免疫组库特征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目前发现PBC存在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大量克隆扩增,B淋巴细胞克隆多样性、体细胞高频突变及类别转换现象明显减少,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克隆多样性增加。上述发现有待通过大范围体内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免疫组库研究策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免疫组库 互补决定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