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单采血浆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点,了解自身抗体阳性CH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992年1月-1995年12月甘肃省定西县医院和定西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0例单采血浆后感染HCV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目的观察单采血浆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点,了解自身抗体阳性CH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992年1月-1995年12月甘肃省定西县医院和定西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0例单采血浆后感染HCV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11例作为对照组。对CHC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将自身抗体阳性组(n=44)与阴性组(n=76)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0例单采血浆后CHC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44/120),主要的自身抗体为抗核抗体,占21.7%。自身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炎症评分(2.11±0.88 vs 1.64±0.88,t=2.349,P=0.021)及汇管区内部细胆管反应评分(1.86±0.71 vs 1.13±0.66,t=4.217,P<0.001)明显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组肝小叶间胆管损伤比例较阴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vs 55.3%,χ~2=12.129,P=0.001);而2组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采血浆后CHC患者常见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阳性者部分肝脏病理损伤较重。展开更多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在女性,目前对男性AIH患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比较不同性别AIH之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IH的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男(n=48)、女(n=350)两组,...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在女性,目前对男性AIH患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比较不同性别AIH之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IH的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男(n=48)、女(n=350)两组,对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或肝移植治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年龄方面,51-60岁是两组的发病高峰,但是男性在21-30岁时段确诊率明显高于女性(8/48 vs 24/334,χ^(2)=4.915,P=0.027),而在41-50岁时段则低于女性(7/48 vs 97/334,χ^(2)=4.428,P=0.035)。AIH分类方面,男性特发性AIH占比更高(31/48 vs 170/350,χ^(2)=4.329,P=0.037),但男性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女性(0/48 vs 39/348,P=0.008)。实验室检查方面,男性ANA≥1∶100(42/48 vs 325/340,χ^(2)=5.375,P=0.020)和SSA/SSB(2/48 vs 76/340,χ^(2)=7.566,P=0.006)阳性率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男性ANA≥1∶1000的比率显著低于女性(P<0.0001)。预后方面,男性出现死亡或接受肝移植的年龄要远小于女性[(31.5±15.9)岁vs(53.9±12.6)岁,t=3.798,P=0.001],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更多见(P值均<0.05)。与生存期下降有关的高危因素,男性:糖尿病、肝硬化以及血Alb<31.4 g/L,女性:肝衰竭、肝硬化、ANA≥1∶1000、DBil>42μmol/L、淋巴细胞计数<1.2×10^(9)/L以及补体C3<0.588 g/L(P值均<0.05)。结论性别差异对AIH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男性患者更年轻、预后更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单采血浆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点,了解自身抗体阳性CH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992年1月-1995年12月甘肃省定西县医院和定西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0例单采血浆后感染HCV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11例作为对照组。对CHC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将自身抗体阳性组(n=44)与阴性组(n=76)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0例单采血浆后CHC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44/120),主要的自身抗体为抗核抗体,占21.7%。自身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炎症评分(2.11±0.88 vs 1.64±0.88,t=2.349,P=0.021)及汇管区内部细胆管反应评分(1.86±0.71 vs 1.13±0.66,t=4.217,P<0.001)明显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组肝小叶间胆管损伤比例较阴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vs 55.3%,χ~2=12.129,P=0.001);而2组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采血浆后CHC患者常见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阳性者部分肝脏病理损伤较重。
文摘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在女性,目前对男性AIH患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比较不同性别AIH之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IH的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男(n=48)、女(n=350)两组,对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或肝移植治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年龄方面,51-60岁是两组的发病高峰,但是男性在21-30岁时段确诊率明显高于女性(8/48 vs 24/334,χ^(2)=4.915,P=0.027),而在41-50岁时段则低于女性(7/48 vs 97/334,χ^(2)=4.428,P=0.035)。AIH分类方面,男性特发性AIH占比更高(31/48 vs 170/350,χ^(2)=4.329,P=0.037),但男性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女性(0/48 vs 39/348,P=0.008)。实验室检查方面,男性ANA≥1∶100(42/48 vs 325/340,χ^(2)=5.375,P=0.020)和SSA/SSB(2/48 vs 76/340,χ^(2)=7.566,P=0.006)阳性率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男性ANA≥1∶1000的比率显著低于女性(P<0.0001)。预后方面,男性出现死亡或接受肝移植的年龄要远小于女性[(31.5±15.9)岁vs(53.9±12.6)岁,t=3.798,P=0.001],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更多见(P值均<0.05)。与生存期下降有关的高危因素,男性:糖尿病、肝硬化以及血Alb<31.4 g/L,女性:肝衰竭、肝硬化、ANA≥1∶1000、DBil>42μmol/L、淋巴细胞计数<1.2×10^(9)/L以及补体C3<0.588 g/L(P值均<0.05)。结论性别差异对AIH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男性患者更年轻、预后更差。